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第一节 概述,药物分析主要有三大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依据: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它的理化性质,分别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适用范围:已有,标识,的,已知药物,的真伪,.,第二节 鉴别试验项目,一、性状,1、外观:聚集状态、晶形、色泽以及臭、味等,例:药典对盐酸吗啡的描述为:本品为白色,有丝光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质,2、溶解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物的纯度、晶型或粒度,.,溶解度测定方法:,准确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准确度为2%),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在252下,每隔5min强力振摇30秒,观察30min内的溶解情况,如看不到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药典中采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几乎不溶或不溶”描述药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3、物理常数,(1)熔点,定义:熔点是指一种物质按照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从初熔到全熔,的一段温度。,是多数固体有机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重要的指标,.,适用范围:测定熔点的药品应该是遇热晶型不转化、它的初熔点和终熔点容易分辩的药品。,测定方法:,第一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种: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第三种: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的物质,测定熔点的装置、升温速度、药品放入传温液中时的温度、熔点测定管内径的大小、药物的干燥程度、传温液、观察的要求等不同都会影响熔点测定的结果。,未注明者指第一法,严格按药典规定要求操作,.,注意事项:,毛细管管径的影响:内径过大,偏高0.20.4,测温用温度计要校正,注意加热方式:升温速度过快,熔点偏低约1,三个概念:,初熔,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指某一个药品在一定温度产生气泡、变色或浑浊等现象,.,(2)比旋度,基本概念,旋光度:,直线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分子结构中具有不对称的碳原子,并以单,一,对映体形式存在的有机物,大都具有旋光作用,.,比旋度:,偏振光透过长ldm且每l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比旋度的应用,A、用于鉴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B、用于含量测定,.,基本原理,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除另有规定,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1dm,测定温度为20。,公式一:对液体供试品,则:,公式二:对固体样品,则:,d:液体的相对密度,C: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中重量,g,.,测定方法,读数方法:,用相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按公式计算供试品的比旋度。,注意事项,重复校正,温度:调节温度至200.5,保证溶液澄清,.,(3)折光率测定,基本原理 i光的入射角,r折射角,可进行鉴别、检查纯杂程度或测定其含量。,测定方法,注意事项,采用,钠光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温度为20,折光计读数至0.0001,测量范围:1.31.7,温度,2O,25,40,水的折光率,1.3330,1.3325,1.3305,.,(4)粘度测定,粘度: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把粘度分为以下三种: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特性粘数。,平氏粘度计,:适于测定牛顿流体的,动粘度或动力粘度,测定方法,旋转式粘度计,:适于测定非牛顿流,体的动力粘度,乌氏粘度计,:适于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特性粘度,.,.,(5)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是吸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有两种表示方式:摩尔吸收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测定方法:,采用精制品,用5台不同的仪器测定,溶剂要求:对供试品化学惰性、所用溶剂在测定波长处符合透光限度要求、避免使用低沸点、易挥发的溶剂,常用溶剂:水、缓冲液、稀酸或稀碱溶液,使用配对的比色皿,使用配制供试品溶液同批溶剂做空白,采用低浓度测定时A为0.30.4、高浓度测定A为0.60.8,.,(6)pH值的测定,温度,苯二甲酸盐,磷酸盐,硼砂,5,4.00,6.95,9.40,15,4.00,6.9,9.28,20,4.00,6.88,9.23,25,4.01,6.86,9.19,.,注意事项:,(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两种pH 值约相差3 个pH 单位的标准缓冲液,并使供试液的pH 值处于两者之间。,(2)取与供试液pH 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2pH 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 单位。,.,(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5)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并放冷的纯化水,pH 值应为5.57.0,(6)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 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二、一般鉴别试验,一般鉴别试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特点为:,是证实药品是某一类药物的依据,是根据药物所具有的性质或结构进行药物的真伪鉴别,例:无机药物根据其组成的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有机药物采用典型官能团反应,只能确定供试品为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它是哪一种药物,.,一般鉴别试验的项目,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盐、钡盐、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汞盐、铋盐、锑盐、亚锡盐)、,有机酸盐(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有机氟化物的鉴别,第一步:有机氟化物无机氟化物,第二步:无机氟化物+不同试液呈色的配位化合物,例:F,-,+西素氟蓝+硝酸亚铈 蓝紫色配位化合物(pH4.3),注意:必须做空白对照试验,消除干扰,。,氧瓶燃烧法,碱性溶液吸收,茜素氟蓝、硝酸亚铈,.,有机酸盐:(1)水杨酸盐(,两种方法,),第一法:三氯化铁的呈色反应,鉴别方法,注意:,A.该反应极灵敏,B.pH值对反应的呈色有影响,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强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有机酸盐(1)水杨酸盐(,两种方法,),第二法:沉淀生成反应,反应原理:利用水杨酸盐和水杨酸溶解性质的差异来鉴别,提示:,苯甲酸盐和水杨酸盐属于同类药物,试验方法相似。,.,有机酸盐(2)酒石酸盐,反应原理:,鉴别方法: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置洁净的试管中,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浴中加热,,银即游离并附在试管内壁成银镜。,中性,.,芳香第一胺类,反应原理:,-奈酚试液要现用现配,不同的供试品,会生成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无机金属盐-钠盐、钾盐、钙盐的鉴别试验,(1)焰色反应,测定原理: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火焰光谱的谱线不同,所以呈色有所区别:,金属离子,主要谱线,呈色,Na,+,589.0nm,589.6nm,黄色,K,+,766.49nm,769.90nm,紫色,Ca,+,622nm,544nm,622nm,砖红色,鉴别方法: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在无色火焰中燃烧,不呈色,后,再蘸取供试品,燃烧,火焰即显各离子的特征颜色,.,无机金属盐(2)其它鉴别试验,钠盐:,供试品 +醋酸氧铀锌试液 黄色沉淀,钾盐,供试品 +0.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酸 白色沉淀,钙盐,供试品 +草酸铵试液 白色沉淀,不溶于醋酸,溶于盐酸,中性溶液,炽灼,以除去可能含有的铵盐,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呈酸性分离,pH4,.,三、专属鉴别试验,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是证实药物是,某一种药物,的依据,能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认药物真伪的目的,.,例: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一般的鉴别试验:利用药物所具有丙二酰脲母核,专属的鉴别试验:各种药物的取代基不同,可用于鉴别,苯巴比妥含有苯环,可以和NaNO,2,-H,2,SO,4,反应,司可巴比妥含有双键,可以使碘液褪色,硫喷妥钠含有硫原子,有硫元素的反应,.,第三节 鉴别方法,要求:,专属性强、耐用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方法:,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适用范围:,原料药: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制剂:一般同原料药,注意制剂中辅料的干扰、主药含量低方法的灵敏度等,.,一、化学鉴别法,要求:反应迅速、反应现象明显,1、干法鉴别,焰色反应:利用药物中所含有的某些元素所具有的特异焰色,使火焰显出特殊的颜色。,加热分解: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加热使供试品分解,生成有特殊气味的气体。,.,2、湿法鉴别,(1)利用呈色反应鉴别,三氯化铁呈色反应:含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异羟肟酸铁反应:芳酸及其酯类、酰胺类药物,茚三酮呈色反应:化学结构中含有,脂肪氨基,药物,重氮化-偶合反应:含有,芳伯氨基,或能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2、湿法鉴别,(2)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与硫氰化铬铵(雷氏盐)的沉淀反应:,其它沉淀反应,.,2、湿法鉴别,(3)利用气体生成反应鉴别,可经,强碱,处理后加热产生,氨气,:用于胺类、酰脲类以及某些酰胺类药物,可经,强酸,处理后加热产生,硫化氢气,体:用于化学结构中含硫的药物,经直火加热,可生成紫色碘蒸气:含碘有机药物,经硫酸水解后加醇可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含醋酸酯和乙酰胺类药物,.,2、湿法鉴别,(4)荧光反应鉴别法,药物本身可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药物和溴反应后,于可见光下发射出荧光,药物和间苯二酚反应后,发射出荧光及药物经其它反应后,发射荧光。,(5)测定生成物的熔点,(6)使试剂褪色,.,二、光谱鉴别法,1、紫外光谱鉴别法,(1)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max=?min=?),(2)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在C和max处,A应为某一值),(3)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在某处,E或应为某一值),(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A,1,/A,2,应在某一范围内),(5)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2、红外光谱鉴别法,红外光谱法专属性高、特征性强,是用于鉴别,单一组分,、,结构明确,的原料药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同类药物的不同药物单体的鉴别,标准图谱对照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制样方法: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三、色谱鉴别法,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色谱行为(保留时间或保留体积)进行鉴别试验。,(1)薄层色谱鉴别法:,(2)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法,(3)质谱法,(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四、显微鉴别法,五、生物学法,生物学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进行鉴别的方法,。,六、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鉴别法,.,第四节 鉴别试验条件,1、溶液的浓度,例:对离子反应颜色:,如被测离子的浓度太低,与试剂作用产生的颜色太浅,不易鉴别 可以浓缩,如供试品的浓度太高,与试剂作用产生的颜色过深,也不易鉴别 可以稀释,水杨酸及盐与三氯化铁反应,供试品浓度过大时,颜色不易判断,要稀释。,.,2、溶液的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反应的速率产生的。,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可以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3、溶液的酸碱度,适宜的酸碱度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处于反应的活化状态,而生成物处于稳定和易于观测的状态。,例:沉淀反应,从酸性溶液中不可能析出能溶于酸的沉淀,从碱性溶液中不可能析出能溶于碱的沉淀,对于一些能溶于酸、碱溶液中的生成物,只能在中性条件下测定,.,4、试验时间,无机反应:是离子反应,依靠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所以结合比较快,有机反应:一般是分子间的反应,反应速度决定于分子间不规则的碰撞,所以比较慢。除此之外,有机反应比较复杂,有时要加催化剂才能完成。,5、干扰成分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