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MILD,无焰燃烧,1,研究,前景,特点,概念,2,1 MILD,燃烧的概念,MILD,(,Moderate&Intense Low Oxygen Dilution,)燃烧,是中、低氧稀释条件下的一种温和燃烧模式。,炉膛透亮,无局部高温火焰,无焰燃烧,燃烧空气需高温预热到,1000,高温火焰燃烧,(a),传统火焰(天然气),(b),预热炉膛(天然气),(c),无焰燃烧(天然气),3,旋流燃烧器,富氧燃烧器,提高了火焰温度、燃烧强度与火焰稳定性,造成了大量污染物排放,(,如,NOx),火焰冷却技术,降低了火焰温度,极易引起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导致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因而产生大量的,CO,流化床燃烧,技术,适应各种固体劣质燃料,,NOx,排放少,无法克服燃烧温度过低而导致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分级燃烧,通过分别营造富燃与富氧两个燃烧区域降低,NOx,排放,降低了燃烧强度并因此在某些条件下降低了燃烧效率,2 MILD,燃烧的特点,4,2 MILD,燃烧的特点,反应速率低,局部释热少,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峰值温度低,无焰,排放低,热利用率,燃料,噪音,5,3 MILD,燃烧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德国、日本最先展开研究,随后,瑞典、意、荷、法、澳、美、中相继跟进。,意大利巴里,ITEA,公司,集中研究无焰燃烧技术,并在萨丁岛建有,5,兆瓦小型试验设施。,无焰燃烧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陶瓷等工业部门的一些燃气炉窑上。,法国学者已通过实验证实不预热空气也能实现气体(天然气),MILD,燃烧。,6,3 MILD,燃烧的研究,在国内,,自从,1999,年于北京召开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国际研讨会后,,有关高校和工业企业都对,MILD,燃烧进行了研发工作。,率先进行了煤粉,MILD,燃烧的尝试,(清华大学张海),率先进行了无需预热实现,MILD,燃烧的系统研究,(北京大学米建春),率先实现了反应物预混的,MILD,燃烧,(北京大学米建春),已开始,MILD,燃烧在煤气化中应用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其钊),已着手氧燃料,MILD,燃烧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7,采用北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开发的世界领先的,全预混,MILD,燃烧技术,的无焰燃烧冷凝锅炉。,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燃烧研究室将高温低氧无焰燃烧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的直接燃烧。,3 MILD,燃烧的研究,换热式,MILD,燃烧系统,MILD,燃烧辐射管,利用燃烧产生的辐射热间接加热炉内管件,蓄热式,MILD,燃烧系统(,HiTAC,),用于工业加热炉,钢铁和冶金行业,8,3 MILD,燃烧的前景,燃料电池,基于,MILD,燃烧的煤气化技术,氧燃料,MILD,燃烧系统,9,谢谢观赏!,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