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腹外疝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讲义.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98073 上传时间:2025-05-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外疝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腹外疝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腹外疝病人的医疗护理讲解,要点、难点提示,腹外疝的病理解剖、临床表现、绞窄性疝的表现,腹外疝手术病人的护理。,【概念】,疝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性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腹外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位置,经腹壁或盆壁的缺损或薄弱点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局部肿块。,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突出途径及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腰疝、闭孔肌疝等。,【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疝形成的基础,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1)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人体某些器官组织穿过腹壁或盆壁时形成先天性的缺损和薄弱点。,(2)后天性因素:,如腹壁外伤或感染,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造成后天性腹壁缺损,及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造成腹肌萎缩等。,2.腹内压增高,是,促使疝形成和产生临床症状的重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手术失败、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原因有:婴幼儿过度啼哭、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肥胖等。,【病理】,(一)疝的组成(病理解剖),1.疝环,(疝门):为腹壁薄弱点或缺损处,疝囊和疝内容物经此向体表突出,如腹股沟管内环、股环等。,2.疝囊,:是壁腹膜由疝环处突出而形成的囊袋,分颈、体、底三部分。,3.疝内容物,:为突入疝囊的腹腔脏器或组织,以活动度大的,小肠,为最常见,,大网膜,次之。,4.疝外被盖,:是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二)病理和临床类型,1.易复性疝,2.难复性疝,巨大疝、发生粘连的疝、,滑动性疝,(指腹腔内间位器官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的疝)。,3.嵌顿性疝,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环挤入疝囊,随后由于疝环弹性回缩,使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的疝。,4.绞窄性疝,嵌顿疝若不能及时解除,嵌闭的疝内容物持续受压,出现血液回流受阻而充血、水肿、渗出,并逐步影响血运,引起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即称为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临床上不易区分。,若被嵌顿的内容物为肠管,肠壁及系膜严重受压,使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瘀血、水肿、肠壁及系膜增厚,色泽变暗,囊内可有淡黄色积液,若嵌顿及时得到解除,上述病变可恢复正常。,若不能得到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继续加重时,可使动脉血流减少,以致完全阻断,动脉搏动消失、肠管丧失蠕动能力、肠壁逐渐变黑坏死,囊内渗液转为血性。,肠管坏死、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是腹外疝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易复性疝:,主要表现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腹壁某处有块状物突出,平卧时能回纳。疝块突出时患者可有隐痛或坠胀感,疝块回纳后患者用力咳嗽时,局部可扪及冲击感。,病程日久形成难复性疝时,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局部胀痛感加重。,难复性疝:,除局部坠胀、隐痛不适稍重外,主要特点是,疝内容物,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还纳,;滑动性斜疝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巨大疝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对于阴囊内的难复性疝,应做阴囊透光试验以排除,睾丸鞘膜积液,。,对幼儿腹股沟区椭圆形包块,应先检查同侧阴囊,若睾丸缺如,则考虑腹股沟区包块为未下降的睾丸(即,隐睾症,);若阴囊内有睾丸,要排除,精索鞘膜积液,。,嵌顿性疝:,通常发生在腹股沟斜疝和股疝。当,强力劳动尤其是突然的屏气用力使腹压骤然升高,是其主要原因,甚或用力排便时也可以发生。,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局部痛性包块或者原有的小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剧烈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内容物还纳,,疝块紧张发硬,有明显的触痛,。疝内容物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稍轻;如为肠管时,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重症病人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约占所有腹外疝的90%,而腹股沟斜疝则占腹股沟疝的90%95%,。,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男,:,女15,:,1),。,除局部坠胀感外,一般无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回纳疝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突出;逐渐突入阴囊或大阴唇,疝块呈梨形,近端渐窄似蒂柄状;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时疝块消失。,疝块回纳后,小指通过皮肤伸入腹股沟管浅环,可感到浅环宽大松驰;嘱患者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约15%左右发生嵌顿,出现明显临床表现。,在腹横肌+腹内斜肌弓状缘下缘腹股沟韧带上腹直肌外缘外侧,无强有力的肌肉覆盖,为疝易发区。,腹股沟区解剖示意图,【腹,股沟直疝】,腹股沟直疝占腹股沟疝的5%10%,。,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男性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当患者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块在腹股沟部内侧、耻骨结节外上方突出,呈半球形,不降入阴囊。,疝块容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赫(海)氏三角:,外侧边:腹壁下动脉内侧边:腹直肌外缘底边:腹股沟韧带,【股疝】,股疝是指腹内脏器通过股环,沿股管下行并从隐静脉裂孔处突出的疝。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 5%,以右侧多见。,多见于,中年以上经产妇,,与妇女骨盆较阔,股管口较宽大松弛有关。,股管几乎为垂直向下,疝内容物进入股管,折向隐静脉裂孔形成锐角,故股疝非常容易发生嵌顿,引起,急性肠梗阻,表现;加之被周围韧带压迫,,极易发展为绞窄性疝,。,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的区别,斜疝,直疝,股疝,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壮年,老年,中年以上妇女,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外突,经直疝三角,经股管入隐静脉裂孔,包块位置,腹股沟部或阴囊,在耻骨结节上方不进阴囊,耻骨结节外下腹股沟韧带内下方,疝块外形,呈梨形,近端如蒂柄,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半球形,肿块较小,还纳后压迫内环,不再出现,出现,出现,疝囊颈的位置,腹壁下动脉外侧,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疝囊与精索的关系,位于精索内前方,位于精索后方,与精索无关,嵌顿与绞窄,常发生,极少发生,极易发生,【防治要点】,腹外疝一般不会自愈,,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均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疝囊切除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疝成形术,。,非手术疗法仅限于:1岁以内婴幼儿的脐疝和腹股沟斜疝,(暂不手术),;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慢性腹内压增高因素未解除者。可分别采用,棉线束、疝带,等压迫内环预防突出,同时应避免咳嗽、哭闹,并及时消除排尿、排便困难等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嵌顿疝和绞窄疝,需紧急手术,。,【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腹外疝的发病原理和诱发因素、非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的方式方法,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和紧张、焦虑的情绪。鼓励病人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完成术前准备。,(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婴幼儿疝的护理,婴幼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棉束带和绷带束压迫治疗期间,应和家属一起经常检查束带的松紧度,过松达不到治疗作用,过紧小儿会感到不适而哭闹;束带被粪尿污染后需立即更换,以免浸渍过久发生皮炎。,婴儿脐疝压迫治疗时,压迫垫的位置应正确,绷带固定后要经常检查,防止压迫垫移位导致压迫失效。,2.疝带压迫的护理,成人在采用疝带压迫治疗时,应向病人说明疝带是由弹性钢板外裹帆布(或皮革)制成,有左右之分,要指导病人正确佩带,防止压迫错位而起不到效果。佩带疝带常有不舒适感,长期使用疝带病人会产生厌烦情绪,应劝慰病人,说明使用疝带的意义,使其能配合治疗和护理。,3.手法复位病人的护理,嵌顿性疝手法复位后,要严密观察腹部情况,如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症状,提示回纳的疝内容物有损伤或仍有部分肠管嵌顿,须报告医师,并做好手术前准备。,(三)手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择期手术的病人可取自由体位,进普食。巨大疝的病人应卧床休息23日,回纳疝内容物,使局部组织松弛,减轻充血与水肿,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观察病人的腹部情况,警惕嵌顿疝及绞窄疝的发生。,2.,消除腹压增高的因素,向病人说明,腹压增高因素的存在可导致疝修补术失败和术后疝的复发,。,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的病人必须先进行治疗,症状控制后才能手术;,吸烟者,术前2周开始戒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多饮水,多吃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3.严,格备皮,严格的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导致疝复发的重要措施,,应对病人阴囊、会阴部皮肤作仔细的准备。,嘱咐病人沐浴、更衣;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给予协助,进行局部擦浴。,会阴部剃毛时既要剃净体毛,又要注意不可划伤皮肤,如有损伤应待伤口愈合且伤口痂皮脱落后方可手术。,手术当日晨要检查手术区皮肤,如有化脓性感染发生,应暂停手术。,4.,手术前晚和当日晨的护理,手术前晚给病人灌肠,以清除肠内容物,防止术后便秘和腹胀。,进手术室前嘱病人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保持膀胱空虚,防止术中误伤。,5.急,症手术的护理,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腹外疝的病人,伴有肠梗阻者,术前常规禁食和给予胃肠减压;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在术前开始使用抗生素。,(四)手术后护理,1.体位与活动,术后宜取平卧位,膝下垫软枕,髋、膝关节略屈曲,使腹肌松弛,减小腹压和手术切口处张力,以利于缓解伤口疼痛、防止疝修补处组织裂开。,术后次日适当进行床上四肢的活动。,卧床时间长短,依据疝的部位、大小、腹壁缺损程度及手术方法而定,,一般在术后一周(36天)后可下床活动。,但对于,年老体弱、复发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的病人卧床时间延长至术后10日,方可下床活动,以防止术后初期疝复发。,2.饮,食管理,卧床期间要加强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和进食、排便的照顾,术后612h可进流质饮食,次日进软食或普食。,3.,预防复发,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咳嗽,影响切口愈合;如有咳嗽时先用手掌按压伤口处,然后再咳嗽,以减少对伤口愈合的不利因素。,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处理便秘,告知病人排便时勿用力增加腹压;术后的尿潴留也要及时处理。,4.预,防阴囊血肿,使用丁字带或阴囊,托托起阴囊,,可减少渗血、渗液的积聚,促进渗血、渗液的回流和吸收。,术后,常规在切口部位用沙袋,(0.5kg)压迫24h,,以减轻渗血;,要经常观察伤口敷料有否红染、阴囊是否肿大,如有异常应及时和医生联系。,5.,伤口的护理,无绞窄的疝手术为无菌手术,不应发生伤口感染;绞窄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易造成切口污染。要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对婴幼儿尤其要加强观察,发现敷料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在敷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做好伤口的隔离保护。,对施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病人,要保持胃肠减压和其他引流的通畅;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术后48h后,病人如仍有发热、诉切口处疼痛,可能为切口感染,应检查伤口给予处理。,6.密,切观察病情,术后病人出现急性腹膜炎或有排尿困难、血尿、尿外渗等表现时,可能为术中肠管损伤或膀胱损伤,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7.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的护理,除按疝手术术后的护理外,其他护理措施同腹部术后护理常规。,【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宣教腹外疝的成因,,避免生活和工作中能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解释嵌顿疝的发生原因和表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嘱其定期到医院复诊。,婴儿腹外疝半年后疝环仍未闭合者应手术治疗;成人腹外疝佩带疝带治疗者,若手术的禁忌证消除,亦应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病人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可先作散步等较轻的活动及参加一般性工作,,三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与活动,;,平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多进食高纤维素的食物,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积极防治各种能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防止腹外疝的复发和再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