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历史考试纲领,1.,坚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准,2.,以,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为,依据,3.,坚持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1/19,考试题知识百分比,中国、世界古代史(侧重科技文化方面):,10%,中国近当代史:,42%,世界近当代史:,38%,中外结合:,10%,2/19,25,题,小短文题做法,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应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表达图片内容之间联络性。),图一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图二,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3/19,延伸预测题,德国突袭苏联,德国突袭波兰,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日本投降,依据以下图片反应信息,写一段话,,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4/19,答题要求:,几幅图片写一件大事,:这一类普通要注意各个关键标志性事件及其作用,必须写清楚在这一大事中阶段性作用。,5/19,练习,2,观察以下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话,要求表示出四幅图片之间联络。,处死查理一世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被焚毁圆明园,(还能够换成哥伦布到达美洲),6/19,答题要求,(,2,)、,几幅图片写几件大事:,四幅图片写一段话,要求表示出四幅图片之间联络。普通要注意不能只写图片表面东西,要写它反应大事,如看到蒸汽机,反应就是工业革命。看到圆明园遗址,反应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是列强对中国侵略。再此基础上要写清楚事件之间内在联络。,7/19,例三预测题,(,4,分)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风风雨雨。阅读以下四幅图片,依据图片展现给你信息,简明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共一大会址 南昌起义 开国大典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8/19,例四,(,4,分),20,世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经历了几次大变动。依据下面几幅图片展现信息写一段话,总结,20,世纪世界格局改变。(字数在,120,字左右),签署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 赫鲁晓夫 苏联解体 科索沃战争中,和肯尼迪较量 难民,9/19,答题思绪:,(,3,)、,几幅图片写一段过程:,要围绕图片共同反应主题(有题目有提醒),或者是,大国发展史,、,大国关系,10/19,经典例题,(,河南中考),(5,分,),建筑是凝固历史,见证着历史变迁。请你为下列图建筑所见证英国社会巨变写一篇短文。,(,提醒:应包含曾在此处颁布历史文件及其时间、目标、内容和影响等,,l20,字左右,),11/19,经典例题,(,第,24,题,)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一大批创造家在前人科学研究结果基础上,致力于创造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推进了人类社会进步。请以下列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叙述他贡献。,(,提醒:内容应包含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卡尔本茨,12/19,答题重点,(,4,)、,一幅图片写一段话:,除了人物外,还能够是某一事件,某一遗址,一张邮票等等,要注意图片展现信息和题目标详细要求,尤其是,括号内提醒,。并注意结合分值,普通,1,分写,1,条,二、,图片试题难度较之去年基本一致,13/19,中招备考策略,中考历史范围:初中三年六本书,总文字量约100万字左右。,中考历史时间:50分钟,试卷文字量约3500字左右。,历史复习三大标准,一、回归教材,强化基础知识,二、重视专题,把握重点热点,三、精选练习,提升应试能力,14/19,一、把握基础知识:,最终阶段,不能脱离书本,不能把历史复习变成单纯做题对答案。但书本6本,内容较多,加上华师大版有许多内容与考试范围不符。提议以说明检测为主,6本浓缩为34页,熟记,最好背会。比如问到某事件历史意义,在说明检测上都能找到标准答案。怎么看?第一,不熟悉地方,一定要翻开书本查阅,因为说明检测只是骨架(主干知识),有些隐性知识、相关内容并没有表达。第二,注意“点线面”标准。“点”就是知识点,“线”就是各种线索,“面”就是各种综合专题。,中国古代史分为几部分,其中政治史这一部分只保留了三部分,从中注意几个大线索,1、不一样时期对待儒家思想政策。,2、不一样时期对外交往,丝绸之路,中非友好(习近平非洲梦、李克强访非)(周恩来首访非洲60周年),(1)中非都有辉煌古代文明,请各举一例。(2分),(2)中非友好源远流长,请分别举出古代史和当代史表达中非友好事例各一个。(2分),(3)中非在各自发展历史上有许多共同点,请举一例。(1分)今天中非人民要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需要怎样共同努力,请就此提出你看法。(1分),15/19,龙象共舞 中印,3、关于国家统一内容,4、科技文化(侧重与河南相关),近代史线索:,(1)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2)中国近代化。,能够概括为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和探索史,八下:中国当代史,主要线索:,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或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方面建设历程)注意不一样历史时期和不一样领域(方面),16/19,上册线索,九上:,世界古代史,主要线索:,文明产生、发展、交往,九上:,世界近代史,主要线索:,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20世纪初,整个世界都处于资本主义统治之下,这一局面怎样被打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当代史线索,九下:,17/19,世界当代史,主要线索:,1 资本主义深入发展 2 民族解放运动 3 社会主义发展史,4 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改变)5 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由分散一步步走向整体。(全球史观),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事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基础知识时候要注意对一些主要名词了解,历史课内容很多,除了基本知识点、历史发展线索外,还有一些主要理论或者说规律。这些理论是从庞杂历史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书本上并没有原话,学生往往对此不太了解。比如思想解放推进社会进步。比如经济和政治这两大方面内容,也一直贯通在历史课各部分内容之中,详细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关系,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之间关系,等等。还有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或者说英雄人物和时代关系),有很多。学生只要能了解其内在规律,自然能举一反三,增强对历史领悟能力。所以学生提升对历史问题了解能力,总结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很有必要。,18/19,二、重视专题,把握重点热点,历史课专题复习,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常规重点专题,如近代化、科技革命。另一个就是热点专题。,历史新课程标准按照不一样学习主题来串联历史知识,各种版本教材也都是以学习主题为单元编写。近年历史中招试题也有一个显著特点,往往以专题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显著。历史课进入总复习阶段,专题复习是一个非常有效方法。但关于专题,存在这么两个问题:1、考试内容多,时间紧。2、大专题,能够考查角度又很多。有这么两句话和大家一起来体会:“多挖坑,少打井”。“小切口,大问题”。初中阶段毕竟对学生要求不高,难度不大,总结专题能够尽可能多,但无须过于深入,这就是“多挖坑,少打井”。有些问题很大,但试题会从各种角度考查,关键要找好切入点,这就是“小切口,大问题”。关注热点,不是只着眼于热点本身,而是要尽可能发散开来,尽可能多进行联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联络社会热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社会教育功效,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处理历史问题能力。,不过,关于专题复习,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些误区,过于强调综合性,反而忽略了一些主要内容深入分析挖掘。举例 中考题文学革命,单单一个知识点就出了一道大题,目标其实就是引导大家,对主要知识点还是要深入分析挖掘,多角度联络,。,19/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