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决策的分类;掌握决策中应考虑的成本的概念;掌握生产决策;掌握定价决策;掌握存货决策,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短期决策的方法,2、存货决策,1、决策中有关成本的概念,2、,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3、,定价决策、存货决策,8-1,决策基础,1、决策是指决策人在现实条件下,为实现预定目标,拟订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2、,决策的分类,:,一、决策的意义及其分类,二、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三、决策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按决策时期的长短划分,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按决策的层次划分,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按决策的可确定程度划分,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按决策的形态、性质划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的分类,返回,1、确定决策目标,2、收集有关资料,3、拟定备选方案,4、评价和选择方案,5、决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和信息反馈,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返回,1、差量成本,2、边际成本,3、机会成本,4、假计成本,5、沉落成本,6、付现成本,7、专属成本和共同成本,8、可延缓成本和不可-,9、可避免成本和不可-,10、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决策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P246),返回,适用于确定型的决策,原理:,1、差量收入:收A-收B,2、差量成本:成A-成B,3、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损益,判断差别损益的符号,为正,选A;否则选B,举例:见教材:p250,8-2,短期经营决策的常用方法,一、差量分析法:,考虑与产品生产批量有关的成本因素,确定一个最经济的生产批量,使得与产品生产批量有关的各项成本之和最低。,成本因素:,调整准备费,和,储存成本,。,是专门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数学方法。,有相应的,线性代数,的知识。,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测算。,四、最优批量法:,五、线性规划法:,8-3,生产决策,一、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举例,二、产品生产数量决策,举例,三、产品生产批量决策,举例,四、产品生产工艺决策,举例,五、零部件取得方式决策,举例,六、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举例,七、亏损产品处理的决策,举例,八、剩余生产能力利用的决策,举例,九、不确定条件下生产决策,举例P267,例:某企业现在生产能力为3万机器小时,可用来生产甲产品,也可用生产乙产品,根据资料确定企业应该生产哪种产品最有利.,1)固定成本45000属无关成本.只须比较两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谁大即选谁.,2)生产能力能生产甲产品30000/3=10000件,生产能力能生产乙产品30000/5=6000件,3)则甲能达到的贡献毛益总额为14*10000=140000,乙能达到的贡献毛益总额为18.5*6000=111000,结论,选生产A产品方案.,返回,生产什么产品决策,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该产品售价12元,经测算知其总成本C与产量x的关系为:C=1500+3x+0.004x,2,确定该产品的最佳生产量.,1)总成本函数:C=1500+3x+0.004x,2,总收入:S=12x,则总利润:P=S-C=9x-1500-0.004x,2,2)以x为自变量,对P求一阶导数,3)以x为自变量,对P求二阶导数,产品生产数量决策,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它们的售价、成本资料及约束条件见P252,试确定该企业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才使其获利最大。,1)目标函数:M=25x,1,+30 x,2,约束条件:4x,1,+3x,2,2400,4x,1,+6x,2,3600,x,1,500,2)确定约束条件下的可行性区域(在坐标图中),3)求出可行性区域各顶点坐标.将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值,取值最大者为备选最优方案.,返回,产品生产数量决策,产品名称,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原材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最大销量,固定成本,甲产品,90,65,4,4,500,9800,乙产品,85,55,3,6,无限制,9800,最大可用量,2400,3600,最优生产批量的推导(单一产品),D全年总产量,Q最优生产批量,K每批投产调整准备成本,K,C,每件产品的年储存成本,X每日产量,Y每日销售量(或耗用量),TC年储存成本和年调整准备成本之和,返回,例P257,产品生产批量决策,最优生产批量的推导(多项产品),N共同生产批数,Di第i种产品全年总产量,Qi第i种产品最优生产批量,Ki第i种产品每批投产调整准备成本,K,Ci,第i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年储存成本,Xi第i种产品每日产量,Yi第i种产品每日销售量(或耗用量),返回,各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为:,例P259,产品生产批量决策,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现有A、B、C三种工艺方案,试确定最优工艺。,返回,A工艺,B工艺,C工艺,2500,4000,5000,成本,产量,20000,40000,60000,Q,BC,Q,AC,Q,AB,三种工艺的总成本为,A:TC=30000+10Q,B:TC=15000+13Q,C:TC=10000+10Q,产品生产工艺决策,工艺方案,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A,30000,10,B,15000,13,C,10000,15,例:某企业可自制零部件,也可外购零部件,总共需用 1800件,每日领用100件.自制单位制造成本14元,每批投产准备成本400元,每日生产300件,每个零部件的储存成本为2元;外购单价14.5元,每次定货成本10元,试确定该企业是选择自制还是外购。,1)自制零部件总成本=生产成本和调整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C1+C2,=25200+1385.64=26585.64,C1=1800*14=25200,返回,2)外购零部件总成本=买价和定购成本和储存成本=C1+C2,=26100+268.33=26368.33,C1=1800*14.50=26100,零部件取得方式决策,例:某企业所需零部件可自制也可外购,外购在2000件以内时每件买价为12元,超过2000件单价降为10元。自制则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固定成本为9000元.确定该企业是自制还是外购.,1)外购时的成本线:,x2000 TC=12x,x2000 TC=10 x,2)自制成本线,TC=9000+7x,3)将三条直线画到坐标图上来,解得两个交点的零部件需要量为,X1=1800件,X2=3000件,返回,零部件量,成本,x1,2000,x2,结论是什么?,例:某企业每年生产半成品A10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固定成本总额18万元,若进一步加工A成产成品B,则单价提高到84元,但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22元,专属固定成本10万元.现确定是否该进一步回工.,返回,项目,半成品A,产成品B,差量,预期收入,500000,840000,340000,预期成本,420000,740000,320000,继续加工差量收益,20000,结论:应该选择加工还是不加工?,继续加工,能多给企业带来20000元的收益,产品进一步加工决策,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根据资料确定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返回,项目,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50000,45000,25000,120000,变动成本,31000,29000,20000,80000,边际贡献,19000,16000,5000,40000,固定成本,12000,10000,7000,29000,税前利润,7000,6000,-2000,11000,对提供边际贡献的亏损产品,是不应该停产的。因为它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本身就说明了其为企业所做的贡献。,亏损产品处理的决策,上例中若将丙产品转产丁产品,丁产品的销售收入为30000元,变动 成本为21000元,试确定是否该转产。,1)丁产品的边际贡献=30000-21000=9000(元),返回,2)丙产品的边际贡献=5000(元),3)丁产品比丙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多4000元。故可选择将生产丙产品转产丁产品。,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是25000机器小时,目前利用率80%用于生产甲乙两产品,现决定利用剩余的20%来增产老产品,问应增加哪种产品。,返回,项目,甲,乙,销售单价,35,45,单位变动成本,20,25,单位边际贡献,15,20,单位产品所用工时,2.5,4,1)生产甲产品单位机器工时可提供的边际贡献=15/2.5=6元/机器小时,乙=20/4=5元/机器小时,2)增产甲产品的边际贡献=25000*20%*6=30000;乙=25000,选增产甲,剩余生产能力利用的决策,上例中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为5000机器小时,现一客户要求出价28元/件定购甲产品2000件,问企业能否接受这一追加订货.,1)验证是否有边际贡献,有则接受,没有则不接受.,追加订货的边际贡献=(28-20)*2000=16000元.,返回,2)结论:企业接受追加订货能给企业增加16000元的税前利润,故可接受这笔追加订货单.,剩余生产能力利用的决策,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一、完全不确定型生产决策,:是指存在多种自然状态,不同备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已确定,但各自然状态发生与否及其发生的,概率不能事先确定,的决策.,1、小中求大标准:悲观保守,最坏的打算。坏中求好。,2、大中求大标准:积极乐观,最好的打算。好中求好。,3、务实(折中)标准:设置出乐观概率。从而求出最佳方案。,4、最小后悔值标准:,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优方案收益值-该自然状态下某决策方案的收益值,完全不确定型,风险型,返回,二、风险型生产决策,:是指有关备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已确定,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也大致可以估计,的决策.,首先,掌握资料预测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各种自然状态的收益值,然后,以各概率乘以对应收益值,加总求出各方案的收益期望值,比较选择最大者为最优。,4 产品定价决策,产品的基本定价决策:,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成本法:,产品最优售价的决策,:,边际分析法,以成本为基础。适用非竞争产品,以市场为基础,适用竞争 产品,产品定价策略:,时间,销售额,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寿命周期图,5 存货决策,采购成本:单价、运杂费,定货(订购)成本,:,为订购货物发生的成本。,差旅费、订购手续费货款支付手续费。,储存成本,:,存货放在仓库,经过一定时期发生的全部成本。仓储费用和存货占用的资金。,缺货成本:,由于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确定各成本?,存货成本的构成:,经济定货量(,Q,):,能使年存货总,成本最低,的每次定货的数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基本模型,:,P283,扩展的模型:,考虑数量折扣:,P285,一次定货,陆续到货:,可应用到经济生产批量,教材,P286,、,P257,允许缺货,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企业能及时补充存货;,2,、存货能集中到货;,3,、不允许缺货;,4,、存货全年的需求确定;,5,、存货单价一定,不考虑折扣;,6,、存货市场供应充足;,7,、企业现金充足。,定货量,成本,储存成本,定货成本,总成本,最佳经济定货量模型,图示法:,公式推导:,TCTC采购TC订购TC储存TC缺货,DSP,K(D/Q),0,平均库存量,K,C,Q,时间,定货量,t,1,t,2,t,3,Q/2,平均库存量,定货成本:,有,订购次数,有关,。,假设每次的订购费用为,K,,订购次数为,N,,则订购成本,TC,订购,=KN,若全年的需求量,D,确定,每次订购数量为,Q,,则订购次数,N=D/Q,储存成本:,与,存货数量,和,单位储存成本,有关。,假设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为,K,C,则,TC,储存,=,平均库存量,K,C,开发期特点:销售量和销售增长率均较小,因此要进行产品试销。,撇油定价策略,定高价,适用于市场上没有替代产品的新产品,渗透定价策略,定低价,以迅速占领市场为目的,目标售价,成 本,加成部分,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制造成本,变动成本,非制造成本、目标利润,固定成本、目标利润,举例p275,如何确定百分比?,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基本步骤:,1、开发一种满足潜在顾客的需要的产品,2、根据顾客和竞争对手的要价为依据选择一种目标价格和目标利润。,3、目标价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4、实施价值工程,实现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定价法,举例:M 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售价为2元,每月销售100件,VC为0.5元,FC为100元,若单价逐步下降,销售量也将发生变化,如下表:,单价,2,1.9,1.8,1.7,1.6,1.5,1.4,销量,100,110,120,130,140,150,160,分析如下,单价,销量,收入,边际收入,销售成本,边际成本,贡献毛益净增,利润总额,变动,固定,合计,2,1.9,1.8,1.7,1.6,1.5,1.4,100,110,120,130,140,150,160,200,209,216,221,224,225,224,0,9,7,5,3,1,-1,50,55,60,65,70,75,80,100,100,100,100,100,100,100,150,155,160,165,170,175,180,0,5,5,5,5,5,5,0,4,2,0,-2,-4,-6,50,54,56,56,54,50,44,产品最优售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