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中年人的保健与护理,本讲内容提要,亚健康人的保健与护理,学习目标,了解:,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中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与评估,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亚健康的成因和亚健康人的保健指导,中年人的健康保健指导和疾病的预防,亚健康人,的保健与护理,Health care and nursingof the sub-health,people,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什么是健康?,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理论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医学新思维。,20世纪7080年代,很多人出现易疲劳、食欲不振、记忆下降、心情郁闷等症状,又查不出原因,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疲劳成为发达国家严重的健康问题,困扰了医学界多年,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教授及后来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提出,亚健康,。,亚健康,(sub-health)指机体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机体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主观上有不适感觉,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亚健康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灰色状态”、“边缘状态”等的称谓。,亚健康状态,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亚健康状态”是由我国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中国式”名称。,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亚健康状态,心事多,烦恼多,痴呆,健忘,纳差,头痛,失眠,易倦懒言,腰酸膝软,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亚健康人机体,各种仪器和化验手段都不能发现阳性结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和对症的药物;,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它不易被个体所意识,所以具有隐蔽性,在人群中存在具有普遍性,“第三状态”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徘徊,例一:40的年龄50岁的身体,李女士,44岁,企业高层领导。平时因工作过于紧张觉得疲劳、乏力。近几年总疑神疑鬼,感觉丈夫有外遇,换件干净的衣服也要被她奚落半天;,对下属失去耐心,一点小毛病就忍不住大声呵斥。有时睡到半夜,突然起来给远在美国的儿子打电话,亚健康病例,丈夫认为她进入更年期,暗示她去医院检查。她在接受朋友的建议下,到市体质监测指导中心作体质检查。,对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韧度、耐力、爆发力、敏捷度等7个方面评价:认为她的体质年龄为,52岁,,比实际年龄整整大,8,岁。,例二:30不到的姑娘大把掉发,李小姐一身时髦的名牌衣着和面部精致的化妆,都掩饰不住她眉宇间透露出来的疲惫与憔悴。她长期失眠,早上没有动力起床,大量掉头发,对烟酒依赖不断加重,经常出现一时间记不起同事姓名的情况。,一位典型的高级白领,毕业于名牌大学,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凭优秀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受雇于一家跨国公司。,她常抱怨“感觉很累!每天下来疲惫不堪,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我的世界很灰,有时候甚至想到死,一了百了。”一向信心十足的她,对自己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更让她感到无奈的是,心理上感到非常孤独。“我快30岁了,事业无进展,爱情没着落,年龄逐年增大,新人又层出不穷,想到这些我就一阵阵恐慌。”,原因?,国际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WHO迎接21世纪挑战中强调:,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WHO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健康人群5%,(安全区),患病人群20%,(危险区),危险人群75%,(悬崖区),我国预防医学会数据表明:(目前),亚健康状态的比例已上升为75%。,女性多于男性,中年人高于青年人,城市明显多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所困扰的主体人群正出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校学生。,疾病,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中医经典内径中记载,机体发病与否,决定正邪的盛衰,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亚健康”、“第三状态”其实就是机体处于,正邪相搏,的持续状态。,疾病,亚健康的转归?,转归的方向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免疫力水平,及时有效的调控,亚健康,健康,任其发展,(一)以,健康新概念,依据分类,1,躯体,亚健康 不明原因的疲劳、周身不适等。,2,心理,亚健康 不明原因的恐慌、焦虑、情感障碍、思维紊乱、厌世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好等。,4,道德,亚健康 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二、亚健康的分类,(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1、身心有不适觉,但又难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3、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4、某些临床检查处于临界值,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血钙、钾、铁等偏低。,5、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过度紧张等。,三、亚健康的形成因素,导致亚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特别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据 WHO 界定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是遗传因素和客观条件(15%为遗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则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成因,心理不平衡,社会心理因素,压 力,焦虑忧郁,压抑烦躁,紧 张,挫 折,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加班应酬,吸 毒,吸烟酗酒,缺少活动,起居无规律,药物滥用,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1、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不合理饮食习惯,大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乏体力活动等,吃出来的病,坐出来的病,嗜出来的病,吃出来的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等。,嗜出来的病:烟、酒、黄、赌、毒,引起肺癌、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多种癌和性病。,坐出来的病:久坐综合症引起全身疾病,。,WHO报告:全球70%人因久坐而生病,200多万人/年因久坐而早死。,管好你的嘴,(少吃肉),,迈开你的腿,(多运动),2、生物学致病因素,人类健康和疾病多与基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疾病的发生是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人类生物钟现象(都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生活不规律,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亚健康状态。,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昆虫或有毒动物咬伤等都是生物学致病因素。,个人:,升学、就业、恋爱、梦想、奋斗、价值、爱好、休闲、网瘾、防黄赌毒,家庭:,经济、代沟、婚丧、病痛、赡养、亲子和夫妻关系;,工作:,压力、会议、进度、绩效、晋升、下岗、退休、同伴和领导关系等;,人际:,应酬、竞争、攻击、嫉妒、宴请、派对、礼节、烟酒等。,3、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生态平衡破坏:,资源的过度开采,气候的改变,人口过快增长等;,室内污染:,家,电器辐射、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浓度。,环境污染:,大气、水污染、食品污染、噪音和光污染,物理化学因素是防不胜防的危害最大的因素,4、理化因素的影响,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以,主观感受,为主,伴随各种行为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同时或交替出现,极少或没有客观体征。,评估方法很多,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采用下列标准:,四、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与评估,1、早上起床时,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窗外发呆。,3分,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近日来,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4、害怕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5、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自闭症趋势。,5分,6、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对你不满。,5分,7、工作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5分,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回家休息,5分,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12、不像以前热衷于朋友聚会,勉强应酬,2分,13、睡眠质量很糟,梦多。,10分,14、体重明显下降,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15、免疫力下降,流感一来,自己难逃“流”运,5分,16、性能力明显下降。,10分,根据指标,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累积总分,超过50分,,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自己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需找医生看看,调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请休假,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健康、亚健康、疾病是,动态,可以,相互转化,的。,很多人的疾病都源于长期的“亚健康”状态。,五、亚健康人的保健指导,21世纪人类保健,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亚健康的防治的,关键,保健、防病,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亚健康的防治:,旧观念 新观念,疾病导向 健康导向,治疗 预防,生物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他人治疗 自我保健,首先是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临床治疗,重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合理膳食、适当的运动与休息、规律生活、节制烟酒等。,(一)亚健康人的生理调节,如,保障睡眠,研究显示:睡眠占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是获得免疫力的最佳途径,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横下心来保障足够的睡眠吧!,户外运动,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生活,空调、电视、电脑,出门坐汽车,使人远离阳光和新鲜空气,经常处于萎靡不振、忧郁烦闷状态。,户外活动,特别是呼吸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的新鲜空气,对调节神经系统大为有益。,运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一个真理动则不衰。,经常运动,持之以恒,便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1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危机,心理素质的,关键,是自我保健意识。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2调节不良心态,是健康行为的重要环节。,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胸开阔,不为小事计较;,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去释放压抑的情绪,摆脱痛苦困境;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信心。,(二)亚健康人的心理社会调节,3培养健康心理,养成豁达、乐观、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品格。做到,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使身心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切忌:期望值过高又无法实现易导致心理压力。,4心理调节法,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解决心理上的矛盾。如暗示、疏导、音乐、自我松弛和娱乐疗法等。,针对亚健康的成因和危害,必须强化自我防护。,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2“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3“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即通过有氧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5“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阻止亚健康状态发生。,(三)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中年人的,保 健 与 护 理,Health care and nursingof the middle-aged people,社会的中坚力量,家庭的砥柱,中年期是易被医疗护理保健忽略的年龄段,中年人,我国居民40岁后体能明显下降,,六成,中年人存在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孙燕院士透露:我国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例高达40万,其中,很多,是3040岁的中年人。,北京健康周刊:,我国中年人,牙周疾病高达,9成,2007年4月29日的报道:到2030年,中国,13,中年男子将因吸烟死亡。,三大健康杀手盯上中年人,抽烟、酗酒、熬夜,,许多中年人在这样的生活中一天天远离健康。,北京疾控中心最近的调查发现,全市居民总死亡率稳定,只是40,49岁组中年人死亡率10年来出现,明显增高,趋势,特别是中年男性。据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太大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专家呼吁:,关注中年人的健康问题,关于中年人年龄的划分(1991年WHO),规定:4559岁为中年人,我国根据民族、地域、社会状况、人的身体状况及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划分,规定:3544岁 中年期,4559岁 中年后期(相当于老年前期),一、中年人的概念,(一)中年人的生理特点,1骨骼、肌肉、脂肪和体形,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柱变短弯曲,肌肉强度减弱,出现身高降低和驼背。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研究指出:青春期脂肪占体重10%,中年期脂肪占体重20%,主要积聚在腰腹部。体重增加,肌肉松弛。,40岁以后,容貌逐渐变化,皱纹、白发等出现。,二、中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2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1),心脏和血管,:心血管发育30岁达顶点,中年后衰退性变化;,心收力心输出量各组织供血不足;,发胖体重、体表面积供血心脏负荷,动脉壁弹性血压,一般收缩压中年后每十年升高10mmHg(1.33kPa),易发高血压;,体力、精神负担心肌代谢、氧耗量冠脉供血不足可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中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呼吸功能,:,年龄的增长,肺血管数目减少,气体交换量。,肺泡间质纤维量增加 肺组织弹性肺扩张能力肺总容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逐渐减少易患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3),消化和代谢,消化酶,及消化酶的有效成分也减少;饮食不规律等易患消化道疾病。,胰岛素,随年龄增加而分泌减少,使血糖增高。50岁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3%左右。,基础代谢率下降,活动量少,易脂肪堆积。,(4),泌尿和生殖:,研究表明,40岁后肾血管硬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老年时,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47%73%,肾脏储备能力下降。,女性4550岁卵巢开始萎缩月经失调绝经;,男性40岁后,睾丸功能开始减退,5565岁可出现男性更年期表现,症状较女性轻。,(5),脑及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萎缩性及动脉硬化性变化。,中年后脑组织开始萎缩,到60岁脑细胞约减少30%,脑细胞重量。神经传导、突触传导随年龄增长而减慢。表现对外界反应减弱,敏捷性降低;睡眠缩短、睡后易醒等。,(6),其他感官:,中年以后,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均开始衰退。,40岁以后,视力逐渐减弱,,听力、嗅觉在50岁以后开始下降,皮肤触觉在55岁以后灵敏性降低等。,(,二)中年人的心理特点,1智力发展成熟,智力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已达到较高水平,善于联想、分析并有能力作出理智的判断;有独立见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挥创造力、事业上多出成果的阶段。,254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2情绪趋于稳定,表现在遇事冷静(成熟表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3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能理智决定自己的言行。,4个性稳定,特点突出,稳定的个性有助于排除干扰,坚定自我信念。,成熟稳重,社会容忍力较强。中年后期,兴趣和好奇心减退,社会角色转换相对较困难,求稳怕变;遇事瞻前顾后。,人到中年后其机体各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中年人要加强自我保健。,目前,中年保健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加强中年人保健是保持和促进健康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三、中年人的保健指导与疾病预防,合理膳食,工作与休息,合理的运动,学会应对压力,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坚持定期健康检查,中年人的保健内容:,(一)合理膳食,适当的能量摄取,中年期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均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1、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素应根据年龄、性别等生理需要和体能消耗的强度来确定。一般动物性脂肪应限制,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应正常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对提高人的记忆,增强免疫能力有好处。但应避免营养摄入过量,导致营养过剩性疾病的发生。,2、膳食中应保持酸碱平衡,正常血液pH值7.357.45。动脉硬化、高血压,神经系统及胃肠等疾病,往往与摄入酸性食物过多有关。一般蔬菜、水果、奶类及海藻类食品属碱性食品;肉、鱼、禽、蛋等是酸性食品。,3、多吃植物油,少吃盐,植物油与低盐饮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微量元素的补充,微量元素需要量少,但缺乏引起疾病。如缺锌可使男性性功能减退,精子数目减少。,5、合理烹调,合理搭配,食物合理烹调,可减少营养丧失。,多种食物搭配食用,可提高其生物价值。(如蛋白质的互补作用),6、进餐定时定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热能百分比为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吃适当,食物金字塔,(二)工作与休息,1工作与疲劳,过度的工作容易产生疲劳,疲劳反而导致劳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近年来,中年人过劳死的比例急剧增大。,加班加点工作,劳动条件差的环境中工作(如长期在高噪音或烟雾污染环境工作;长时间一种姿势的工作等),2工作与休息的指导,减轻工作劳累,避免疲劳长期蓄积。如午休、工休假,利于机体的放松和恢复。,放松身心,减轻疲劳 如指导呼吸训练、音乐疗法及森林浴等。,做自己喜好的运动或与家人、亲友聊天等,减轻精神疲劳。,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三)合理的运动,1、适合中年人运动的项目,中年人宜采用,高效率有氧运动,。高效率有氧运动指在单位时间内参与活动的关节、肌肉的数量较多,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得到的氧能够连续不断地供给肌肉。,适合中年人运动锻炼有走路、跑步、骑自行车、划船、游泳、健身操、太极拳、有氧负重运动如球类等。,2、运动锻炼的要求,方式:一般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参加运动;,地点:一般在室外,空气清新;,速度及强度:速度与强度要适宜;,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20分钟/次,才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充实肌肉等功能。(参看表7-1),如,肥胖且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应先全面体检再决定运动时间强度等。,(四)纠正不良行为习惯,1吸烟,中国有,3.5亿,烟民,相当于俄罗斯、德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中年人吸烟占总吸烟者的1/4左右。,长期大量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阻肺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增高。,与烟中,CO,、尼古丁、焦油和亚硝酸等有害物质刺激支气管粘膜,破坏呼吸器官的天然防御能力等有关。,指导戒烟和减少吸烟的方法:,1)提高戒烟动机,以烟中有害物质(案例)对人体危害角度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戒烟动机。,2)了解吸烟的规律,在吸烟时间吃戒烟糖、做深呼吸或做自己喜好的运动等。,3)减少每天吸烟量,尽量吸尼古丁和焦油含量低的烟,缩短烟在口中停留时间或吸一支烟的时间等,以减少吸入肺部的烟量。,2饮酒,调查显示:长期大量饮酒给人体带来危害。,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导致,脂肪肝,,最后由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而死亡。,饮酒可增高甘油三酯,导致心脑血管病。,酒!?,法国报刊漫画:不要学中国人吸烟,不要学波兰人酗酒,指导方法:,1)以案例为中心,使中年人认识到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和后果。,2)每天白酒不超过1两,啤酒不超过1瓶,是不造成脏器损害的饮酒量。,3)从对身体危害的角度让中年人理解并做到不空腹饮酒,不强劝饮酒,不养成每天饮酒的习惯。,(五)促进,心理健康,中年期机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功能失调,长期持续的压力,可使人血压、胆固醇升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等。,1、清楚地认识自己存在压力和压力源,努力寻找自己最担心、感到负担重、压力大的事情和导致这些事情产生的原因。,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量力而行:,中年是向老年过渡的时期。必须务实,目标不要定得过高,不要做经过努力也实现不了的事情。,3、,优质乐观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用适当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心理压力,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当发泄,及时缓解压力,学会放松,寻找原因,(六)坚持定期健康体检,定期健康体检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1年,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早期诊断常见病、多发病、职业病、传染病、地方病、遗传病,并从前后健康检查资料的对比分析了解,掌握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追踪观察,为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1定期检查的项目及其意义,1)血压测量:,血压值较高常与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动脉硬化有关。40岁定期测血压,利于早发现、早治疗;,2)查眼底:,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在中年期;脑动脉硬化也能从眼底反映出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应检查眼底;,3)尿化验:,可早期发现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化验尿,了解有无肾动脉硬化。,4)血脂检测:,高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动脉硬化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中年人每年一次的血脂检查不容忽视。,5)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有胸闷心悸者,更应做检查。,6)胸X线透视:,可早期发现有无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嗜好吸烟者更应定期检查。,7)便隐血检查:,早期发现胃癌、结肠癌等疾病,8)肛门指检:,中年期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易出现前列腺肥大甚至恶变。肛门指检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的病变、直肠癌等。,9)妇科检查:,中年阶段的乳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10)防癌检查:,中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防御能力降低,如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特别乙肝患者定期检查尤为重要。,2中年人警惕六个方面的疾病信号,(1)晚上口渴或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不净。注意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2)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经常胸闷、胸痛,注意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硬化的前兆。,(3)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有血丝。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炎、肺癌等有关。,(4)食欲不振,吃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感觉上腹部闷胀不适,大便没规律。注意胃病、肝胆疾病或胃癌、结肠癌等。,(5)胃部不适,常有隐痛、反酸、嗳气等症状。与慢性胃病,尤其是胃溃疡或胃癌有关。,(6)脸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肿,血压高,伴有头痛,腰酸背痛。注意肾脏疾病。,1、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有氧运动、心理调节法,2、亚健康的形成因素有哪些?,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保健指导方法,有利于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的转变?,4、作为一名社区护士,你认为对社区中年人的保健指导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