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前自主梳理,课堂互动探究,课时达标训练,1.1.3,运动快慢描述,速度,学习目标,关键提炼,1.了解速度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方向即物体运动方向。,3个概念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3个区分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意义,了解它们区分与联络。,3.能在详细问题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并能进行对应计算。,4.知道速度与速率区分与联络,1/34,一、坐标与坐标改变量,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数值表示该点,_,,两个坐标差值表示坐标,_,,不一样含义坐标轴上坐标改变量含有不一样物理意义。,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则位移用,_,表示,即,l,x,_,。,x,大小表示位移,_,,,x,正负表示位移,_,,如图甲。,坐标,改变量,坐标改变量,x,2,x,1,大小,方向,2/34,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改变量表示,_,,即,t,_,,如图乙。,时间,t,2,t,1,3/34,思维拓展,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其位置坐标如表。,t,/s,0,1,2,3,4,5,x,/m,2,0,4,1,7,6,(1),该质点在开始,2 s,内位移大小是多少?质点运动方向怎样?,(2),该质点在第,5 s,内位移大小是多少?质点运动方向怎样?,答案,(1)6 m,沿,x,轴负方向,(2)13 m,沿,x,轴正方向,4/34,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_,。,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_,,,m/s,或,ms,1,。惯用单位:,_,(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5.,矢量性,:速度现有大小又有方向,是,_,。,(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_,大小。,(2),方向:就是物体,_,方向。,快慢,比值,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矢量,位移,运动,5/34,6/34,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_,运动平均快慢程度,只能,_,描述物体运动快慢。,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_,运动快慢,能够,_,描述物体运动快慢。,3.,速率:,_,大小。,一段时间内,粗略,某一时刻,准确,瞬时速度,7/34,思维拓展,1.,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1,所表示甲、乙两块通告牌,通告牌上面数字表示什么意思?,答案,甲通告牌是指从牌所在位置到珠海、中山两地点还需经过路径长度,即表示是旅程;乙通告牌是指车辆运动最大瞬时速度。,图,1,8/34,2.,物体平均速度为,0,,瞬时速度一定为,0,吗?为何?,答案,不一定。物体平均速度为,0,,说明物体位移为,0,,此时物体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运动又回到了出发点。,9/34,对速度了解,关键点归纳,10/34,2.,速度是矢量了解,(1),速度现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运动方向。,(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11/34,精典示例,例,1,(,山东滕州一中月考,),(,多项选择,),甲地与乙地恰好位于一段笔直公路旁边,汽车以,36 km/h,速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用了,2 h,,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用了,2.5 h,回到甲地,那么汽车返回时速度为,(,),A.,8 m/s B.8 m/s,C.,28.8 km/h D.28.8 km/h,图,2,12/34,答案,AC,13/34,误区警示,14/34,针对训练,1,(,多项选择,),以下说法正确是,(,),A.,物体运动位移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其位移跟时间比值是一个恒量,解析,速度大小不但与位移相关,还与时间相关,,A,、,B,不正确,,C,、,D,正确。,答案,CD,15/3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关键点归纳,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区分与联络,物理量,比较项目,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区,别,对应关系,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平均快慢程度,准确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时快慢程度,16/34,17/34,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区分与联络,18/34,19/34,精典示例,例,2,如图,3,所表示,为某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路线图,他从教室先到水房打了一壶水,然后再到食常吃饭。他从教室到水房时间为,100 s,,打水时间为,60 s,,从水房到食堂时间为,40 s,。若教室到水房距离为,100 m,,水房到食堂距离为,40 m,,那么,图,3,20/34,(1),整个过程该同学从教室到食堂平均速度为多少?,(2),整个过程该同学从教室到食堂平均速率为多少?,思绪探究,21/34,答案,(1)0.3 m/s,(2)0.7 m/s,22/34,误区警示,求平均速度时常见两种经典错误,23/34,针对训练,2,(,多项选择,),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世界飞人,在某届奥运会中他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取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是,(,),A.200 m,决赛中位移是,100 m,决赛两倍,B.100 m,决赛中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C.200 m,决赛中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D.200 m,决赛中平均速率约为,10.36 m/s,24/34,解析,200 m,决赛中轨迹为曲线,,100 m,决赛轨迹为直线,由此可知,200 m,决赛中位移不是,100 m,决赛两倍,,A,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比值,可知,B,正确;平均速率为旅程与时间比值,所以,200 m,决赛中平均速率约为,10.36 m/s,,,C,错误,,D,正确。,答案,BD,25/34,1.,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现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速度,叫作瞬时速度,它是标量,D.,汽车上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仪器,26/34,解析,由速度定义和物理意义知,,A,项正确;,平均速度指是位移与时间比值,是矢量,,B,项错误;瞬时速度是矢量,,C,项错误;速度计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仪器,,D,项错误。,答案,A,27/34,2.,如图,4,所表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经过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A.,他,4 s,末瞬时速度为,4 m/s,B.,他第,2 s,内平均速度为,1.5 m/s,C.,他,4 s,内平均速度为,2.5 m/s,D.,他,1 s,末速度为,1 m/s,图,4,28/34,答案,C,29/34,3.,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二分之一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二分之一位移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平均速度为,(,),A.2.5 m/s B.1.2 m/s,C.2.4 m/s D.2.3 m/s,答案,C,30/34,4.,(,多项选择,),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抵达营地,B,,如图,5,所表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说法正确是,(,),A.,甲、乙、丙三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甲、乙、丙三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乙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平均速度最小,D.,乙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平均速率最大,图,5,31/34,解析,依据图示,甲、乙、丙三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三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甲组旅程最大,所以甲组平均速率最大,同理乙组最小。选项,A,、,D,正确。,答案,AD,32/34,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旅程与运动时间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6,所表示,则该同学乘坐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图,6,答案,A,33/34,34/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