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感觉器官,神经生物学教研室,陈 明,1,概念,感受器,:,感受装置,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感觉器官,:,感受细胞+附属结构,特殊感官,:,眼、耳、前庭、嗅、味等,都分布在头部,2,感受器分类,分布部位,内感受器,本体,内脏,外感受器,远距离,接触,刺激性质,光,机械,温度,化学,伤害性,3,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适宜刺激,最敏感的刺激。,4,(二),换能作用,刺激能量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过渡性电位变化,发生器电位,(感觉神经末梢),特点:均为,局部电位,非“全或无”;,幅度与外界刺激强度成比例;,短距离扩布,总和,5,(三),编码功能,动作电位的排列和组合,6,(四),适应现象,强度恒定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刺激仍然在继续,但传入神经冲动的频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的现象。,是共同特点;但各不相同(时间、机制),适应并非疲劳,9,第二节,视觉器官,10,视觉器官:眼(视网膜+折光系统),适宜刺激:370-740 nm电磁波,视觉的形成:,可见光,眼的折光系统,折射成像,视网膜的感光系统,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视N AP,视觉中枢视觉,11,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一)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折光指数 1.000 1.336 1.336 1.437 1.336,曲率半径,7.8(前)10.0(前),6.8(后)-6.0(后),12,(二)简化眼: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的一种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20mm,折光指数=1.333,曲率半径=5mm,节点(n,光心)在角膜后方5mm处,前主焦点在角膜前15mm处,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mm处。,平行光线(6m以外)进入简化眼,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简化眼的作用:,1、计算物像大小(对顶相似三角形),2、计算视角大小(视力表),13,(三)眼的调节,目的:,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看远物(6m),无需调节,看近物(,分解,视网膜对弱光越敏感。,分解与合成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视黄醛,需要维生素,A,来补充。(维,A,缺乏夜盲症),35,视杆细胞外段感受器电位,(换能机制),36,视杆细胞外段感受器电位,(换能机制),无光,外段Na,+,通道开放,(cGMP门控),内段Na,+,泵,静息电位-30-40mV,外段Na,+,通透降低,外段膜超极化,光照,视蛋白变构,视盘中转导蛋白Gt激活,磷酸二酯酶激活,胞浆cGMP分解,外段膜cGMP解离,终足递质释放,视紫红质,电紧张扩布,1:500,1:1,1:4000,37,(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3种视锥色素,蓝、绿、红,,分别存在于3种视锥细胞中,11-顺视黄醛相同,视蛋白结构不同,换能机制与视杆细胞类似,超极化感受器电位,正常视网膜可分辨波长,400750nm,之间的约,150,种颜色,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不同细胞兴奋程度的不同,经过大脑整合后,形成颜色感觉,38,色盲和色弱,色盲:,色觉障碍,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全色盲、部分色盲,原因:遗传缺陷疾病,男,女,色弱:,对某种颜色的识别稍差,原因:颜色视觉反应能力较正常人弱,而不是缺少特殊的视锥细胞,39,(五)视网膜的视觉信息处理,(信息流),神经节细胞和少数无长突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视神经的纤维总数只是感光细胞的1%,因此大多数视神经纤维所传递的信号只能是决定于多个感光细胞并因而含有较多信息量,视杆和视锥细胞,:,视觉通路中的第一级感觉神经元,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多数无长突细胞,:,只能在前一级细胞的影响之下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40,视网膜-外侧膝状体-皮质,视交叉,(六)中枢视觉通路,41,视力(视敏度),:人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最小2m)。,当物像为5m时,视角为1分度。,1角的物像可分别刺激不相邻的两个感光细胞,其各自的感光信息传入才能分辨两个点。,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42,明适应和暗适应,1、,明适应,:约1分钟完成。原因是视紫红质迅速分解。,2、,暗适应,: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视锥,细胞色素的合成量增加(最初7分钟),第二阶段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7-23分钟),43,视野,:,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不同,并且颞侧视野较大,鼻侧较小。,检查视野的意义:,看是否有较大范围的视网膜病变;,特殊形式的视野缺损能有助于诊断视网膜、视神经或视觉传导路的病变。,绿,红,蓝,白,4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1、双眼视觉:,视物时,两眼视野大部分重叠,主观上只产生一个视觉形象。其前提是由物体同一部分来的光线,应成像在两侧视网膜的相称点上。,2、,立体视觉,双眼视物,略有差异。,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情况、阴影的有无、经验等。,45,小结,折光系统,组成、简化眼,调节(晶状体、瞳孔、双眼会聚),异常:近视、远视、散光、老视,感光换能系统,2种:视锥、视杆,机制:视色素(视蛋白+视黄醛),视蛋白结构决定敏感的波长,视黄醛光变构产生超极化感受器电位,神经节细胞产生动作电位,4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