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一、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2013-12-30,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共计十大类,132,种)。,1.,何谓职业病,2,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2.,职业病的分类,按,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目录,,可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32,种:,(,1,)粉尘类:,19,种,(,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11,种,(,3,)化学物质类:,60,种,(,4,)物理因素:,7,种,(,5,)生物因素:,5,种,(,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9,种,(,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4,种,(,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1,种,(,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3,种,一、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3,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3.,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有特异性(识别与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多数疾病与危害因素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职业健康风险、职业健康监护),病种不同其危害程度和发病机制不同(采取不同预防策略),大多数职业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职业健康监护),一、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4,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按接触限值分类,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4.,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分类,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基本分类,应用分类,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可能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和作业能力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一、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5,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5.,化学性有害因素的种类、性状与发生,气态: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多数产生于化学设备、气体容器等的泄漏,有时也可能产生于意外的化学反应;,蒸气:常温常压下为液体或固体的物质随蒸气压而挥发或升华形成的气体,主要产生于放在未密闭的容器或设备中的或者泄漏溢出的液体或固体蒸发或升华,以及在喷涂、印刷、擦洗等工艺使用有机溶剂蒸发;,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主要产生于液体的喷洒、蒸气冷凝等。,粉尘: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主要产生于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状物质的混合、筛分、包装等。,烟,:,固体物质的蒸气凝固所产生的微小固体粒子,如金属熔融时产生蒸汽冷凝、氧化形成烟。,一、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6,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1.,企业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与义务的方法,(,1,)法规对比法,对照法规的具体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责任与义务。如根据自身所属行业与规模,配备相应人员,建立责任制与制度,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等。,(,2,)风险评价与管理法,根据自身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落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与义务。如根据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风险,开展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程控制、健康监护等。,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7,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序号,程序,阶段与流程,1,前期调查,前期调查,2,制定检测方案,检测与评价,3,现场检测,4,实验室分析,5,确定检测结果,6,评价风险,7,确定对策,风险管理对策,8,记录与报告,9,对策实施以及再评价、检测等,2.,风险管理程序,8,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3.,前期调查,通过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等方法,收集信息并识别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工作日写实、查阅,MSDS,等方法,,分析某因素,同等接触水平的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及其有害性和相关法规要求等,确定需要,检测,的因素与人群,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9,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工程分析是对识别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等进行分析,识别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职业卫生调查是通过现场调查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产品种类及产量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及工艺特征等,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0,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收集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象场所,对象作业与人数,作业内容,原辅材料等信息,装置设备信息,防护措施信息,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1,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喷涂烟雾,吸入设备,喷涂作业场所事例,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2,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现场喷涂作业,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3,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喷涂后的产品,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4,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序号,信息分类,信息结果,1,对象场所,某工厂喷涂作业间,2,对象作业与人数,使用喷枪进行喷涂作业;喷涂工岗位为一人。,3,作业内容,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喷涂作业时间约,3,小时。,4,防护措施信息,设有下置式局部通风装置,并有小型换气扇全面通风;作业时佩戴防毒口罩;,某喷涂单元收集单元信息事例,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5,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序号,信息分类,信息结果,5,原辅材料等信息,涂料与稀释用信那水按,10:1,混合,每天使用量约,8,升。,成分:,涂料:二甲苯,56%,;甲苯,25%,;石油类溶剂,18%,信那水:二甲苯,1,5,;三甲苯,10,20,;石油类溶剂,75,89,。,6,装置设备信息,喷枪;电线零部件,某喷涂单元收集单元信息事例,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6,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病危险因素(种类、来源、分布等),接触(影响)人员,拟定或现有控制与应急技术措施等,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2,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三要素,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7,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某喷涂单元危害因素识别,危害因素,因素来源,接触人员,防护措施,甲苯漆雾,喷涂产生漆雾,使用喷枪作业的喷涂工,下置式局部排风装置;换气扇全面通风;佩戴防毒口罩。,二甲苯漆雾,同上,同上,同上,三甲苯漆雾,同上,同上,同上,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8,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有害性分析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侵入人体途径;,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它健康影响等;,相关法规要求。,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19,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理化特性,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熔点:,-94.9,;沸点:,110,;饱和蒸汽压:,4.89(30),。,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职业病:,a.,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b.,职业性慢性甲苯中毒;,某喷涂单元甲苯的有害性分析(,1,),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20,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接触限值,Mg/M,3,工程防护,高毒物品,职业健康监护,甲苯,有检测标准,PC-TWA,:,50,PC-STEL,:,100,GBZ1,相关条款,非高毒物品,属于强制性健康监护因素;,有职业健康检查标准。,上岗前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血常规检查异常;造血系统各类贫血;脾功能亢进。,定期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职业性慢性甲苯中毒,职业禁忌证:脾功能亢进,定期健康检查周期:超标者,1,年次;不超标者,2,年次。,某喷涂单元甲苯的有害性分析(,2,),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21,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接触分析内容:,同等暴露人群,即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相近人员所属的工种(岗位),;,接触的工作地点(工序)、接触时间、作业方式、坐夜班制等;,关注非常规作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如检维修作业、密闭空间作业、临时性抢修作业、外委作业作业等。,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22,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对象作业,:,使用喷枪进行喷涂作业;,作业岗位,与人数,:,喷涂工岗位,,,1,人,;,作业内容,:,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喷涂作业时间约,3,小时。,作业地点:,喷涂作业,间,某喷涂作业接触甲苯的接触分析事例,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前期调查,23,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4.,制定检测方案以及实施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针对前期调查确定的作为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根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要求,制定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对象、检测时间、检测地点等内容的检测方案,并依照方案实施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24,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1,)基于作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导致在不同测定日之间的接触变异(即使是在完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场所的一个人作业,会由于不同测定日的作业动作的不同带来变异);,(,2,)作业人员之间的变异(在不同作业人员之间存在长时间接触水平的平均值的变异);,(,3,)同一作业场所不同测定日之间的变异。,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检测结果的变异,在制定检测方案时,对于某一评价对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同等接触水平人群的接触水平检测,应合理确定检测对象人员及其数量以及检测的天数等,最好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对不同的日期和不同的人员进行检测。,变异,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25,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根据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的结果,在消除检测结果中的异常值之后,针对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下列三种检测结果:,(,1,)算术平均值(,Ma,)(依据,n,个检测结果直接计算);,(,2,),n,个检测结果的对数正态分布的,95%,上限值(,X95,);,(,3,),n,个检测结果的几何标准差,5.,确定检测结果,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26,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将检测统计结果与接触限值、行动水平值比较;,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目的,评估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确定需要关注(高风险)的因素、人群、作业及场所等。,方法,6.,评价风险与分级,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27,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6.,评价风险与分级,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1,)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2,)行动水平值: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值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包括卫生工程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等措施。一般是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28,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定义,风险分级,X,95,OEL,,,而且,X,95,10%OEL,管理极其良好,Ma,10%OEL,管理十分良好,M,a10%OEL,管理良好,M,aOEL,X,95,,,而且,M,a50%OEL,严格检查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努力进一步降低接触水平。,M,a,50%OEL,制定和实施降低接触水平的措施,M,a,OEL,迅速采取降低接触水平的有效措施。,欧美国家经常采用的风险分级方法,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6.,评价风险与分级,29,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7.,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的分类及其优先顺序,消除危害因素,控制危害因素产生,控制危害因素环境浓度与扩散,控制个人接触浓度,早期发现异常者及后续措施,将设备密闭化、自动化;隔离有害工艺;隔离操作等,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避免产生危害因素,改革生产工艺、作业方法;,局部排风装置;吹吸式通风装置;全面通风装置。,监视个人接触水平;制定作业标准;缩短作业时间;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告知;培训等,上岗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等健康监护措施;紧急情况下临时体检。,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0,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7.,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的分类及其优先顺序,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本身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价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确定职业健康风险,,为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32,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个体防护用品,最终的辅助型措施:,(,1,)对于风险评价的职业健康风险较高的作业人群,在其工程改善措施结束之前;,(,2,)即使实施了工程改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临时性作业、移动作业等十分难以控制个人暴露的情况;,基本防护措施:,(,1,)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场所进行作业时;,(,2,)发生紧急情况进行应急救援作业时。,7.,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的分类及其优先顺序,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3,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健康监护,预防,的,目的,:筛查职业禁忌,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识别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等,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7.,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的分类及其优先顺序,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4,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在编制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与管理报告之前,应针对建议的对策措施内容与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当对策措施需要一定经济成本或一定的技术困难时。报告一般地交给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现场的管理人员,内容可包括目的、方法、检测结果、评价结果与分级以及建议对策措施等。,8.,记录与报告,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5,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风险评价来引导企业不断地关注职业病危害的主要风险人群与场所,不断地探讨和实施控制和降低风险对策措施,从而持续地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应定期地开展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其定期实施的时机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新建项目时,应及时开展风险评价;,(,2,)企业变更化学品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方法等时,应及时开展风险评价;,(,3,)依据前一次评价的风险级别,定期开展风险评价。例如,Ma,OEL,时,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价;,Ma,50%OEL,时,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评价;,Ma,50%OEL,时,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价等。,9.,对策实施以及再评价,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36,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作为顾问帮助领导理解有关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安全卫生规划与计划;,作为安全卫生咨询员对企业内部的安全卫生技术提供帮助;,作为监督和协调员,监督和协调企业内部安全卫生各方面的事务;,作为辅导员,向企业各层次与人员解释各项法律法规要求。,1.,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37,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1,)组织并参与拟订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2,)组织并参与本单位职业卫生检查与整改工作;,(,3,)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4,)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查与检测工作;,(,5,)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以及对健康异常人员的后续处置工作;,(,6,)负责本单位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7,)组织或者指导本单位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8,)负责拟定本单位职业卫生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职业卫生,“三同时”和,申报与统计工作;,(,9,)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的管理;,(,10,)其他职业卫生管理内容。,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38,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1,)组织并参与拟订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明确法规要求建立的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制定;,依据风险评价确定与高风险有关的作业,针对这些作业从控制与减少暴露的角度制定操作规程;,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结果,明确本单位存在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场所及其损伤的类型,结合相关标准要求制定与实施应急救援预案。,39,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2,)组织并参与本单位职业卫生检查与整改工作;,结合年度工作计划要求以及相关法规标准规定,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定期职业卫生检查计划,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40,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3,)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识别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人员接触情况以及相关法规标准要求;,根据识别与分析结果或以往检测结果,确定所需检测的危害因素与接触人群;,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单位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各类因素与人群的职业健康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策划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并保持检测档案。,41,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4,)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查与检测工作;,确定本单位已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设置的地点、类型等;,制定与实施防护设施维护与检测的相关制度,记录并保存维护与检测结果;,对局部排风设施以及吹吸式通风装置,委托或自行依据相关标准要求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并保存检测结果。,42,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5,),组织并协调本单位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以及对健康异常人员的后续处置工作,;,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并结合以往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确定本单位需要实施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因素与人群;,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实施职业健康检查;,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并确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建立并保持健康监护档案。,43,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6,)负责本单位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及相关法规要求,确定本单位需要配备个体防护用品的有害作业岗位(人群)以及选择防护用品的技术要求;,建立并实施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以及维护和更换的,管理,方法,;,建立并实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人员的培训计划,;,建立并保持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记录。,44,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7,)组织或者指导本单位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确定本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岗位以及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与拟定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包括发生危害因素变更的),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对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的人员实施专门职业卫生培训;,建立并保持各类培训记录。,45,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与职责,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8,)负责拟定本单位职业卫生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职业卫生,“三同时”和,申报与统计工作;,依据职业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相关法规要求等,制定并实施,包括目标与实施方案的,职业卫生工作计划;,依据本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情况,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以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建立并保持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依据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结果,及时实施职业卫生申报和统计工作。,46,职业健康与职责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