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督促其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从而降低职业病危害程度,减少职业病发病率。对于重点职业危害企业而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尤为重要。
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实施步骤:
1、 明确检查目的及范围:
成功的监督检查首先需要界定其目标和覆盖领域。针对含有重度粉尘、有毒化学物质或生物因子等危险因素的企业进行系统性评估以确定潜在的风险点。
2、 深入现场勘查:
实施现场走访并仔细勘察工作场所条件至关重要。这包括观察员工的工作姿势、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空气质量检测记录等,确保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要求。
3、 审查文档资料:
查阅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文件如操作规程、职工健康档案、隐患排查记录及其整改情况等材料,对于理解公司日常管理和事故发生率大有益处。
4、 组织员工访谈:
直接从一线工人那里获取信息对于揭示隐藏的问题十分有效。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或者一对一深度访谈的方式询问员工关于他们的工作环境、所接受培训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看法。
5、 技术分析与培训教育质量:
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来复现作业场景中的各种物理量,如噪音水平、电磁场强度或是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检查企业相关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否参加相关职业卫生培训,并通过定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活动增加企业和员工的安全知识储备。
二、重点职业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1、行业分类与主要产品:
首先,监督检查人员会了解用人单位的行业分类和主要产品,这有助于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的潜在风险。例如,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往往存在较高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2、 工艺流程与职工总数:
了解用人单位的工艺流程、职工总数、生产工人数以及接触有害作业人数等基本情况,对于全面评估其职业病危害程度至关重要。这些信息有助于监督检查人员确定重点检查对象和检查内容。
(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
重点职业危害企业往往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毒物、粉尘、噪声、振动、辐射等。监督检查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因素的种类、分布场所及岗位,以及劳动者直接接触情况。
2、 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监督检查人员会查阅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了解检测频次、检测结果及整改措施等。同时,应关注用人单位是否按要求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定期上报当地有关部门。
(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监督检查人员会重点了解用人单位的岗前、在岗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包括检查项目是否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体检中发现的有健康损害或职业禁忌人员是否已按体检评价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复查、调离原工作岗位等。
2、 职业卫生培训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1)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要求落实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防护用品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要求主动参加职业卫生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职业防护用品的方法,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
(3)企业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品。
(4)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后果、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四)管理台帐和资料内容:
1、 职业卫生管理资料:
监督检查人员应查阅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资料,包括是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设立了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否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2、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监督检查人员应查阅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培训资料,包括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岗前、岗中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同时,应关注新上岗人员是否接受了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以及在职人员是否定期接受了职业健康检查。
(五)作业场所重点检查内容: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监督检查人员应从工作现场、生产流程查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通过看、听、嗅及便携式测定仪器来初步判定职业病危害的严重程度。检查是否存在申报资料中未涉及的原(辅)料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2、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监督检查人员应检查有害作业岗位是否采取了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通风排毒、除尘设施等。同时,应关注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了符合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防毒口罩、防噪耳塞等,并检查劳动者在生产中是否正常佩戴及使用这些防护用品。
3、 警示标志与公告栏:
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监督检查人员应检查是否设置了警示标志、警示说明以及公告栏。公告栏应包含工作场所检测结果、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公告的内容。
(六)作业场所现场询问:
在作业场所现场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应随机询问部分现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人员(技术员、老工人),以间接验证用人单位提供的有关情况。询问内容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来该企业工作的时间、是否接受过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是否知道自己的体检结果、是否接受过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的培训等。
综上所述:重点职业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管理台帐和资料内容、作业场所重点检查内容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细致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也是确保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