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社 会 学,Sociology,讲授课程:,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体制改革、西方行政思想研究、社会学等。,发表的文章:,在,新视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公共行政评论,兰州大学学报,江汉论坛,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主持课题:,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服务型政府与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研究,-,以县级政府为例,(2009-2012)(09CZZ022),。,2.,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官僚代表性与政策偏好研究,-,基于东、中、西三省的实证分析,(2009-2012)(09YJC810019),。,3.,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公务员政策偏好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研究,(2017-2018),4.,甘肃省财政厅项目: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041229,)(,2013,),参与课题与著作,:,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务员素质评价体系与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04BZZ022,),排名第三,已结项。,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善治,”,取向的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70733003),,,已,结项。,3,、参著,中国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认识大家,最终成绩,=,平时表现,+,期末成绩,课程简介,课程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重点与难点,阅读书目,各章内容,初识社会学,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掌握社会学的具体理论,了解社会学的整体脉络,研究社会的责任感,介绍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古典、现代、中国社会学的主流理论及其观点,围绕各个子问题进行介绍:包括微观社会运行、宏观社会运行和社会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思路,理论,方法,问题,社会学是什么?,名家箴言,“,社会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毫无疑问属于一门学科,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其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论来指导研究。然而,真正确立这门学科的却是理论。因为正是理论,可以对有关社会世界的种种内容做出了总结性概括。,”,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p.1,Company Logo,微观社会现象(关于人的现象),人的社会化,(狼孩对我们的启示),社会角色,(事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家庭与婚姻,(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Company Logo,宏观社会现象(关于社会的现象),社会分层,(只许州官包二奶,不许百姓谈恋爱),城市化,(城市繁荣与城市问题),社会保障,(未来如何养老?),这些似乎都是个人行为,但是上升到群体行为就成为社会问题,全球同性恋容忍度,本课程广泛吸收国内,外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及,科研成果,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同时,紧密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突出启发性和应用性。通过学习这门课,使同学们系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及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自如地分析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课程特点,16,学习 内 容,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社会学在西方,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与,经典理论,第四章 社会学在中国,第五章 社会群体,第六章 社会组织,第七章 社会化,第八章 文化,第九章 社会互动,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十一章 城市化与社区,学习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与其它的学科相比,社会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学习时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达到对社会现象与基本事实的深刻理解和透彻把握。,2,、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由于社会学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多,覆盖面广,要求大家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学会抓重点,做到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3,、课堂学习与辅导材料相结合。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尤其是社会学的教材变化较快,跨度较大。学习时要注意阅读老师给出的参考书目,这不仅有利于扩展大家的思路,也会促进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4,、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学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各章节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学习时要理清线索,做到融会贯通。,学习要求,1,、出勤。旷课一次者,出勤为,0,分。请假一次者,出勤扣,2,分。,2,、作业与课堂讨论。按时提交作业,迟交,7,天以上者,一次扣,5,分。迟交,15,天以上者,扣,10,分。提前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在,54,课时内有发言机会。,对于小组发言人、其他发言踊跃者的精彩发言,在本课程总分数上直接加适当分给予奖励。,重点与难点,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了解社会学初创、形成、发展时期的社会学名家及主要思想。,认识社会学的方法体系;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理解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了解各个基本范畴的理论来源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本课程需要阅读的文献,1,、,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英,吉登斯,.,社会学(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英文版),3,、,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第三版),三联书店,,2012.,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指定教材),6,、孙立平,.,社会学导论,(,修订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章 导 论,重点与难点:,1,、社会学的定义,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地位,5,、能够初步从社会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第二章 社会学在西方,需要掌握:,社会学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历程,能够运用基本的社会学理论来分析问题。包括:,1,、初创时期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名家: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帕累托、法布兰、米德的主要观点。,2,、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3,、,21,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与展望,第三章 社会学的基础与经典理论,需要掌握:,1,、初创时期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名家: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帕累托、法布兰、米德的主要观点。,2,、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学的主要经典理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3,、,21,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第四章 社会学在中国,需要掌握:,1,、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演进逻辑、基本形态和发展规则。,2,、,21,世纪以来富有影响的几种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3,、中国社会学,“,十三五,”,发展与展望,第五章 社会群体,需要掌握:,1,、社会群体的概念、社会群体产生的原因、社会群体的不同分类以及所具有的不同特征。,2,、社会群体的结构;,3,、社会群体的功能。,第六章 社会组织,需要掌握:,1,、组织的基本概念,2,、组织的结构与科层制,3,、科层制的批判,4,、社会的麦当劳化,5,、转型中国的独特组织现象,第七章 社会化,1,、社会化的概念与理论,2,、社会化的类型与主体,3,、社会化的作用与困境,4,、成功计划中的社会化,第八章 文 化,需要掌握,1,、了解文化的各种定义,综合把握文化的内涵、特征、分类、结构和功能。,2,、弄清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意义。,3,、理解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明确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第九章 社会互动,需要掌握,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类型。,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需要掌握:,1,、与社会分层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差别形成的主要原因。,2,、掌握社会流动现象的基本规律,为解决社会问题寻求出路。,第十一章,城市化与社区,需要掌握:,1,、社区的基本概念;,2,、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3,、中国城乡关系与二元结构;,4,、中国的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