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章为新而奋斗.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90275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为新而奋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第七章为新而奋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重点问题:,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2,、如何认识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3,、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即,1947,年,7,月的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计划用五年时间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同时指出:,“,现在不公开讲出来,还是要准备长期斗争,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然而,从,1946,年,7,月算起,仅用三年时间,人民军队就战胜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这需要我们全面地学习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战后的政治形势,总体上来看,对中国是有利的。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在国内,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军队达到,127,万,革命根据地,19,块,解放区人口,1.36,亿。,中国人民热切盼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当时,影响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美国和苏联的对华政策,,而影响中国走向和平民主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政策,。,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如果这些目标一旦实现,美国既能使中国成为远东抗衡苏联的前哨阵地,又能使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理想场所。,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面临三种选择:,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1945,年,12,月,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被任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调停国共关系。,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抗战胜利时,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已定,但是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首先,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其次,蒋介石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也需要时间。,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军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任和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蒋介石为了摆脱被动局面,玩起了和谈的游戏,他从,8,月,14,日日本投降的这天开始,连续给毛泽东发了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如果毛泽东去,他赢得了调兵的时间;如果毛泽东不去,他则把内战的罪名强加于毛泽东。这一计可谓毒耶!,2,、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决定北上和谈。,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均反对中国内战的有利形势,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对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鉴于我们已经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认为实现国共两党包括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建立和平民主新政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1945,年,8,月,28,日下午,3:37,,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毛泽东在机场向记者发表书面谈话:“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大公报,记者子冈作了这样的报道:“昨天去九龙坡机场迎接毛泽东是一种新的体验,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重庆谈判的中共方面代表是周恩来和王若飞,国民党方面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和邵力子。,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9,月,4,日开始,国共两党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谈判的焦点是,军队和根据地,。在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共产党表示,可以大量削减人民军队的人数,但决不可能交出军权,。在解放区问题上,共产党提出必须,“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结果,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1945,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率部入侵晋西南。我党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个解放区的主力及地方武装共,3.1,万人,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10,月,12,日我军取得完全胜利,共歼国民党军,3.5,万人,其中生俘,3.1,万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各种枪,1.6,万余支,击毙国民党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俘第,19,军军长史泽波。,1945,年,10,月,12,日刘邓大军取得,上党大捷,上党战役的胜利进行,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同时,毛泽东一再强调“和为贵”,即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党的争端。我党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出发,主动让出了南方的八块根据地,既表示了我们对谈判的诚意,又赢得了民心。,10,月,10,日,国共双方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重庆与国民党继续商谈尚未取得协定的问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经过各方的反复讨论和协商,,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五项议案,分别为,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和,宪法草案,。,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政协闭会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就发出党内指示,指出“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全党要“准备为坚决实现(政协的)这些决议而奋斗”。,但是,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没能阻止蒋介石政府的内战准备,它仍一意孤行地向各个解放区周围增兵,内战一触即发。,为了充分调动解放区军民的参军参战热,情,,,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使各个解放区开始了土改。,6,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指示中指出:“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 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关闭了和平谈判的大门。,国民党军队向中原中共军队辖区疾速推进,类别,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总兵力,127,万,430,万,所占有的地区面积,230,万平方公里,730,万平方公里,所拥有的人口,1.36,亿,3.39,亿,军队装备,步兵武器,大量美式装备,基本态势,解放区被分割、包围,控制几乎所有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中国共产党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这是一场危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反革命战争,如果我们表示软弱和退让,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正义性质,必将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我们战胜蒋介石的政治优势。,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我党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共侵占解放区城市,240,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127,座,歼敌,70.8,万人。蒋介石所谓“速战速决”的全面进攻,被解放区军民的铁拳击得粉碎。,1947,年,3,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总兵力有,25,万人,而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3,万人,兵力上装备上都居绝对劣势。,3,月,11,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撤离后,7,小时,国民党飞机就开始大规模轰炸延安。,1947,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了约,45,万人,进犯我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见敌军密集靠拢难以对其实施歼灭,即于,5,月上旬把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蒋介石、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以美式装备整编第,74,师为骨干,以其他几个师为策应,向我军扑来。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决心集中主力,5,个纵队东移,歼灭整编第,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山区。,经过三天多的激战,我军于,16,日上午,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1947,年,3,月至,6,月,人民解放军打退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先后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歼敌,40,余万人。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蒋介石政府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等待它们的必将是灭亡!,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7.7,1948.7,),解放战争三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战略防御阶段,1947,年,7,月,-1948,年,7,月,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8,月,-1949,年,1,月,战略决战阶段,敌我兵力对比:,国民党总兵力由,430,万人减至,373,万人,,正规军,200,万人减至,150,万;,共产党的总兵力由,127,万上升为,195,万,,正规军为,100,万人。,中共中央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做出战略进攻的部署,“,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内外线密切配合”,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约,12,万人发起鲁西南战役,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开始实施“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各地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也在同时加紧发起攻击,渐次转入反攻。各个战场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如何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1,、,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一个鼓舞全国军民斗志的口号,“,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2,、,“,十二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 行动纲领,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政治、经济纲领和各项具体政策,提出:军事上,坚持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核心的,10,大军事原则;政治上,联合工农商学兵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它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1,亿,6,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1,、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土地政策,于,1946,年,5,月,4,日,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党的土地政策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转变和民主革命的深入。,进行土地改革的依据:,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2,、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947,年,7,月到,9,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它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这是一个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战斗纲领。,全国土地会议后,在新老解放区迅速掀起土地改革的热潮,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一场摧毁封建制度的,社会大变革,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第一,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第三、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持前线成为热潮。,例如,据统计,在解放战争,3,年内,东北解放区共有,160,万人参军,出动支前民工,313,万人;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人参军;山东解放区,60,万,出动支前民工,580,万人;东北解放区共缴纳公粮,686,万吨,华北解放区缴纳公粮,129,万吨,陕甘宁、晋绥、晋南解放区缴纳,34,万吨,这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可以说,赢得亿万中国农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于光远先生在,1947,年,1,月,1,日,解放日报,表文章说:“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土地改革为当前争取全国独立、民主、和平的爱国,自卫战争开发了无穷力量的源泉,为这一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由翻身农民所组织的军队,结合广大翻身农民热烈的支援参战,这一力量是无敌于天下的。”,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后,中国境内出现了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第二条战线是,1946,年到,1947,年,5,月间,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学生运动、工农运动和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1,、何以形成第二条战线?,第一,国民党,实行,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政策,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变得毫无威信,毫无力量,”,;,第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例如,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到,1947,年,7,月已上涨,6,万倍。,1947,年,7,月,24,日美联社电讯发表一个材料,说明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为两头牛,,1938,年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口猪,,1943,年为一只鸡,,1945,年为一条鱼,,1946,年为一个鸡蛋,,1947,年则为三分之一盒火柴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广大人民的普遍掠夺。,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时人惊呼:“中国不亡于日本,如今却要亡于经济总崩溃!”(,商务日报,,,1946,年,7,月,8,日)。连蒋介石本人也不得不承认“经济境况已届日见严重之时”,声称必须“解救国民经济危机”。(蒋介石关于经济紧急措施的谈话,,1947,年,2,月,16,日。),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国民党灭亡的时间。,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迫使国统区各个阶层的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为生存而斗争,发展到,12,个省,26,个城市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预示着美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失败。,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零运动,”的爆发,表明国民党统治区各个阶层人民的斗争正在汇合在一起,国民党集团更加孤立。,台湾,二,.,二八运动,。暴露了国民党的腐败已经达到无法克服的程度。,第二条战线人民民主运动,表明,国民党政府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1,、大革命时期在国共两党以外的重要政治组织:,中国致公党:,1925,年,10,月,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旧金山召开,大会推举陈炯明、唐继尧为正副总理。,中国青年党:重要代表人物有曾琦、李璜、左舜生、陈启天、余家菊等,,1925,年,8,月中国青年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2,、十年内战时期成立的重要政治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等在莫斯科宣告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1928,年春,谭平山、章伯钧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1930,年,8,月,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第三党正式成立,,1935,年,11,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1947,年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邓演达,托派,(全称“中国共产党,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1931,年,5,月,由四个托派小组织合并成立,陈独秀任书记。,“我们的话派”,“无产者社派”,“十月社派”,“战斗社派”,中国共产党,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后成为党内反对派领袖 陈独秀,生产人民党,。,1933,年,11,月,以陈铭枢、李济深等粤系实力派人士为核心,团结一部分其他中间势力的组织和代表人物,成立生产人民党,陈铭枢任总书记。,陈铭枢,中华民族革命同盟,。,1935,年,7,月成立。福建事变失败后,由十九路军的主要将领联合其他国民党民主派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治组织。代表人物有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1937,年,10,月停止组织活动。,李济深,中国国家社会党:,1934,年,10,月成立。主要领导人是张君励、张东荪等人。机关刊物,再生,。,张东荪,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12,月成立。领导人是宋庆龄(主席)、蔡元培(副主席)、杨杏佛(总干事)等。民权保障同盟以争取民主、保障民权为宗旨。,宋庆龄,杨杏佛,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6,月,1,日成立,主要领导人有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等。,章乃器,此外,黄炎培等人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等也是当时重要的中间力量。,黄炎培,梁漱溟,晏阳初,3,、抗战时期成立的重要政治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3,月成立,黄炎培任主席,左舜生任总书记,章伯钧任组织部长,罗隆基任宣传部长。不久,黄炎培辞职,张澜任主席。,1944,年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三党,第三党,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三派,救国会,职教社,乡村建设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张澜,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小民革)一,1941,年,5,月,国民党左派以及在国民党政府内担任较高级的幕僚职位的部分革命人士在秘密成立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主要负责人为王昆仑、许宝驹。,4,、抗战胜利后成立的重要政治组织,民主建国会,。,1945,年,12,月在重庆成立,主要发起人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章乃器、施复亮等。机关刊物,平民,周刊。,胡厥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主要创始人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林汉达等。,马叙伦,九三学社,。,1944,年底,许德珩等和一部分大学教授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决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许德珩,中国人民救国会,。,1945,年冬,集聚在重庆的救国会会员鉴于抗战已经结束,民族解放的任务已经完成,决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并推沈钧儒为主席,史良为秘书长,陶行知为组织部长,邓初民为宣传部长。,史 良,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0,月,谭平山,陈铭枢,朱蕴山等人重庆在上清寺特园召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宣告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正式成立。,陈铭枢,谭平山,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促)。,1946,年,3,月,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李济深为主席,蔡廷锴为副主席,谭明昭为秘书长。,李济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7,年,12,月,民联、民促的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国民党民主人士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等,16,人为中央委员会常委。,何香凝,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二,二八,”,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要领导人谢雪红。,谢雪红,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1,、,1921,年,1927,年。,1922,年,6,月,中共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向以胡适为代表的“好政府主义”者和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国民党发出呼吁,主张“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团结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维护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致力于推进国民革命运动。,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和朱德分别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联合发表宣言,表示红军愿意在对方停止进攻苏区、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武装民众保卫中国三个条件下,与中国的任何部队订立作战协定,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蒋光鼐、蔡廷锴领导的,19,路军建立反日反蒋初步协定。,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3,、抗战时期。,中共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并利用国民参政会,团结广大爱国民主人士,同国民党进行了有礼、有利、有节的斗争,推动了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1944,年,9,月,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在第三界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召集各党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召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的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中间党派和广大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4,、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和谈阶段,对中间人士的误会,一般不作直接的反驳,主要通过正面的客观介绍,使其了解真相,耐心地等待其转变。,团结民主党派,以最大的诚意和国民党达成,双十协定,、政协五项决议,竭力维护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严肃性、神圣性。,利用政治和谈的有利时机,在国统区广交朋友,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尊重和维护民盟第三大党的地位,帮助民盟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和保护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安全。,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第三条道路的代表人物:施复亮、张东荪。,代表性刊物:,观察,、,时与文,、,大公报,、,新路,等,施复亮,张东荪,观察,主编:储安平,中间道路失败的原因:,1,、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缺乏民主传统的中国,一批学者坐而论道,其对社会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说在国共两党尖锐对峙、实力相对平衡的情况下,这些书生之见还可能有一定的市场的话,那么随着内战枪声的响起,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必然再次成了真理,它不仅标志着短暂的国内和平的结束,也预示了中间道路的命运。在国共两党的生死搏斗中,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注定无法摆脱不归于杨即归于墨的命运,而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可走。,2,、国民党不容许中国走和平改良的道路。,1946,年,6,月,制造“下关惨,案”,打伤马叙伦等人。,1946,年,7,月,暗杀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1947,年,10,月,枪杀民盟中央,常委杜斌丞。,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以“勾结共匪,参加叛乱”为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李公朴,闻一多,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宋庆龄、李济深、张澜等民主人士在开国大典上,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指出:“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其反动的卖国的内政外交基本政策的基础之上所举行的国内战争,业已陷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决不能逃脱自己应付的责任。”,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经过两年战争,到,1948,年秋,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及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1,、决战前的国共两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产党蒸蒸日上;国民党四面楚歌,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部反蒋投诚,政治、经济的对比,人民解放军:,1948,年秋,解放区的面积扩展到,23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4,;各国主要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广大翻身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后方空虚,危机四伏。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继续发展;民主党派与蒋决裂;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重重,特别是蒋介石与李宗仁为首的桂系矛盾在,1948,年进一步激化;美国政府也准备中途换马,暗中采取了“抑蒋扶李”的方针;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处于崩溃状态。,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民党政权溃败的原因,1948,年,7,月,6,日,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给美国国务卿的报告中曾这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央政府的威信,和权力低落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经济上的情况更为糟糕,“物价已经到了天文数字,其上涨之快,使政府来不及印出每天所需钞票”,蒋介石的个人威信更是一落千丈,“人们普遍地谴责他无能,诅咒、责备他顽固地拖延内战直至自取灭亡”。,军事对比:,人民解放军,兵力增加、素质提高、武器得到改善。军队由,127,万发展到,280,万,正规军达到,149,万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初期的,1,:,3.4,上升为,1:1.3,,正规军由,1:,3.3,上升为,1:,1.32,。,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不断扩大攻势规模,组成了西北、华北、中原、华东、东北,5,支强大的野战军。,国民党军队,由,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其中可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仅,174,万人;到,1948,年,6,月底,已经由“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2,、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伟大决战,-,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及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共歼灭敌人,173,个师,达,154,万人,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1,)人民群众全力支持,是三大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例,:,山东省莒沂县小车运输队,运送,11,万斤面粉上前线,途经山东、江苏、安徽,3,省,长途跋涉,1000,余里,吃完了为他们随身带的干粮,最后一天一夜只吃了一顿饭,忍饥不吃车上粮,将,11,万斤面粉全部送到部队。支前民工,一边爬山涉水,一边吟诗编快板,他们唱到: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仅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即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了,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2,)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解放军全面运用十大军事原则,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及地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全部消灭敌军的,强大兵团密切地结合起来,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起来。,3,、蒋介石和谈阴谋破产,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在三大战役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和策划下,发动了“和平攻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表要求和谈的,新年文告,,提出以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及反动军队等作为谈判的条件。,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的痛苦,,1,月,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改变一切反动军队等,8,项条件的基础上,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从,4,月,1,日起,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4,月,15,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至此,蒋介石的和谈阴谋彻底破产。,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毛主席在闻知南京解放后,极为喜悦,诗兴大发,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中国共产党开始绘制新中国的蓝图。,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政策。,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关于执政党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强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2002,年,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亲赴西柏坡学习考察,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两个务必”。,2,、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回答了革命胜利后,中国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文章全面阐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问题,论证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3,、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9,月,21,日到,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以及新中国经济建设、外交等各项方针政策。,共同纲领,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成果。,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中国新民主主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8,年时间,推翻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掌握政权和现代化武装的国民党,迎来了新中国,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支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最终福利人民,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1947,年,2,月,15,日,傅斯年在,世纪评论,发表了,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一文,其中把资产阶级逐步向共产党靠拢这种现象说成是,“,开万国未有之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伟大的爱国者宋庆龄、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国民党左派何香凝等,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也始终坚持革命的立场,与共产党站在一起,。,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2,),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武装斗争的正确途径;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