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eader text,Level One Text,Level Two Text,Level Three Text,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长城、都江堰、兵马俑等浩大的工程,大规模战争,孙子兵法,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管理实践,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老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老子关于“道”的理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不仅局限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即:“人道”,而且还指“天道”、“地道”。老子的“道”的理念是“大自然法则支配一切”的概念,这就是著名的“道法自然”命题的由来。,今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老子关于,“,人性,”,的理念,“,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有欲、有私、贪财货的,特别受不得外界物质享受,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和难得之货的刺激,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争斗都源于此。,人性本恶的假设,但老子拒绝用仁义、孝慈、隆礼、重法这些管理和教育手段来校正人性方面的缺陷,而认为这些手段是加重社会纷争和冲突的原因之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认为在人类社会里应该恢复大道的运行、废除仁义、孝慈、礼法等人为的干扰,净化人类的本性,达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境界。尤其是,国家管理者(圣人)要具有真正的人性,才能实现理想的、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今用:管理者素质要求,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老子关于管理方法论的理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君唯弗居,是以不去。”,今用:从管理方法论而言突出了,矛盾对立统一法则的运用,,有和无、生和死、刚和柔、美和丑、善和恶、为和不为、私和不私、取和予等,相互对立的矛盾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必然性,。,今用:“,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老子“要把有形的干预,更多地变成无形的手”的思想。,老子“无权力型组织”理论,今用:,无权力性组织,,是建立在一定的领导影响力基础上,因此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从沟通的角度看,与杰克,韦尔奇的“无边界管理”有一定类似之处。,2.,孔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和与中庸: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论,仁: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义利与礼:经济行为规范与制度管理,信:以信立业的形象管理,举贤才:任贤使能的人才管理,3.,孟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孟子以“性善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以“仁政”思想为管理思想的核心;义利统一的经营管理价值观;高度重视管理者的人格修养;“以德服人”的情感管理;强调权变观念,“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现代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尊重被管理者是搞好管理的前提;,“得民心者的天下”,赢得消费者是企业占有市场的前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现代企业和谐管理的思想:,“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感情投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以佚道使民”,现代企业应实行弹性管理;,“隐恶而扬善”,实现正面激励的功用;,“,先义后利,”的现代企业经营价值观的借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现代企业应为社会提供丰裕的物质产品;,“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自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企业回报社会的情怀,“斧斤以时入山林”,生态伦理观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精神之一,通达权变,现代企业经营的智慧和艺术:,“举一而废百”,企业管理之大忌;,“此一时,彼一时也”,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特殊情况下的特事特办;,“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勤于思考,智慧生财。,4.,墨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兼爱交利是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管理思想的总目标;,“兼相爱则治”,墨子管理的基本准则;,“交相利则安”,墨子管理的理想境界;,选贤任能的人事管理思想,“,尚贤使能,为政之本也”,任用贤能是实现管理的关键;,“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不拘一格发现人才、选用人才是管理者的要务;,“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在实践中选拔贤才,“良剑期乎利,不期乎莫邪”,对人才不能过于苛求,“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能上能下,不搞终身制,“量才使用,以劳定赏”,建立使人才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崇尚集权的行政管理思想,“,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实行中央集权管理的必要性;,“得天下情则治,不得天下情则乱”,集中的基础在于民主;,“上下同义”,“是以国治”,意志统一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条件。,生财固本的生产管理思想,“,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发展生产力是搞好管理的物质基础;,“强从事则财用足”,尽职尽责,竭力工作,达到民裕国治,节用节俭的消费管理思想,“,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节用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节俭则昌,淫佚则亡”,限制奢侈性消费的重要性;,“喜奢而忘俭,天下愈竭”,实行节葬、非乐的有效管理,5.,商鞅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实行法治的基础与前提;,“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削”,处理好依法与用权的关系;,“无宿治”,促进廉政勤政,提高办事效率;,“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訾粟而税,则上一而民平,草必垦矣”,统一农业税,公平负担,发展农业;,6.,荀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强国富民”,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树立一种高尚的企业精神:,“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创新精神,“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不懈精神,“贾精于市,工精于器”的求精精神,“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的创业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务实精神,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正法齐官”、“庆赏刑罚”的守法形象,“出于辞让,合于文理”的文明形象,“义利两有”“诚信生神”的诚信形象,“以一易一”、“率道而行”的公平形象,“上下同心,三军同力”的团队形象,“取人有道,用人有法”的尚贤形象,“坐于室而见四海”的重视信息形象,“六术”、“五权”讲究经营技巧形象,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人之生,不能无群”“国者,天下之利用也”,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处理好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关心员工需要,“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善于利用外界条件,“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保护生态环境,“平则虑险,安则虑危”,重视长远利益,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说明:实线表示作用力;虚线表示反作用力,势,术,法,群 臣,百 姓,8,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企业战略与“上兵伐谋”,市场开拓与“以奇制胜”,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与“制人而不制于人”,适应市场变化与“水因地而制流”,多角化经营与“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胜者”,居安思危与“杂于害而患可除也”,造势与“势者,因利而制权也”,企业领导者素质与“智、信、仁、勇、严”,领导艺术与“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胜者;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团结职工与“令民与上同意也”,9,管子的管理思想及其今用,管子的心术理论,刚性 柔性,治国以法,治人以德,心术,君国,之道,天 道,地 德,法,权,义,礼,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时间,时代,时代特征,主要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和著作,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工业化初期,电报、电话、信件、单据,铁路、马车、轮船,蒸汽机、机械,殖民地统治,(,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工厂代替作坊,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查里,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20,世纪初至,1950,年代,工业化中期,电话、电报、信件、单据,汽车、铁路、轮船、飞机,电气化、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殖民地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科学管理,一般行政管理,行为管理,定量管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911),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1960),统计学、运筹学等,2.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26,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续),时间,时代,时代特征,主要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和著作,1960,年代至,1980,年代,工业化后期,计算机网络、传真、电话、电视,飞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轮船,电子化、自动化,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过程管理,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大规模定制,哈罗德,孔茨,管理丛林,(1965),系统管理学会,经营系统,(1975),弗雷德,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大田耐一,丰田的生产系统,(1978),威廉,大内,Z,理论,(1980),1990,年代后,后工业化时期,高速大型飞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流程再造,ERP,虚拟组织,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世界供应链,业务外包,迈克尔,哈默,公司再造,(1994),威廉,戴维陶,麦克,马隆,虚拟企业,(1992),普瑞斯,戈德曼,内格尔,敏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199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1994),托马斯,弗里得曼,世界是平的,早期的管理实践:,金字塔、空中花园,亚当,斯密:,劳动价值和劳动分工理论,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罗伯特,欧文:,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 Taylor,1856,1915,),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以下管理制度:,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续),与泰罗同期的其他人的贡献,亨利,甘特:甘特图,弗兰克,杰布蕾斯夫妇:动作研究,亨利,福特:生产流水线,亨利,法约尔:组织管理,积极性:,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局限性:,把人看作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员工感情、态度等因素,对泰勒制的评价,对泰勒的评价,泰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性管理理论的人,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有效管理的充分必要条件,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工资制度、管理职能的分离、例外管理原则等主张一直沿用到今日,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33,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的一部分。,管理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构成。,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经营的六种职能:,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续),经营的职能,管理职能,技术职能,会计职能,安全职能,财务职能,经营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设计制造,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续),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指导,员工个人要服从,人员的报酬要平等,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权力的基础,第一种是理性的、法定的权力,(法理型),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力,(传统型),第三种是超凡的权力,(个人魅力型),只有法理型的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37,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任何组织机构都应当有确定的目标,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基于,等级制度,形成指挥链,在人员关系上,上级和下级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管理人员实行,委任制,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适用于一切情况,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优缺点,优点:,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其实是一种效率很高的组织形式,这种行政组织体系顺应了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发展需要,在当今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都或多或少地具有马克斯,韦伯所描绘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某些特征,缺点:,诸多假设的有效性问题,过分强调执行规章制度,任何工业组织,既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必须是有效率的,使人满意的。,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个协作系统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但个人只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之下,同其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2.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二战以后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行为科学的由来,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认为“人”不单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行为科学学派,所谓,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理论研究,包括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的研究。,行为科学,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这是行为科学的主体内容。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人际关系理论的继续,.,包括对正式群体(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群体的沟通与冲突以及群体的动态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一方面是分析领导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另一方面是关于不同领导方式的分析。,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作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应该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尚未满足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为目标所驱使的行为,激励过程图,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等,安全需要,工作、财产、安全等,感情和归属的需要,爱戴、友谊、归属、爱情,自我实现的需要,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作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受人尊重的需要,地位、受人尊敬、威望等,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续),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当它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它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续),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生理的需要,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保健因素,马斯洛模式与赫茨伯格模式比较图,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续),X,理论和,Y,理论:,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员工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X,理论,Y,理论,、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续),Z,理论(威廉,大内),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西方现代管理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管理理论丛林,”是指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观 点,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它包括了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作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决策理论学派,西蒙(,Herbert A.Simon),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的核心是利用合理的标准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令人满意的”是最主要决策准则。,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P.Drucker,),戴尔,(,E.Dale),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概括和理论化,以便于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传授。,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观 点,权变理论学派,莫尔斯,(,Morse,),洛什,(,Jay W.Lorsh),等,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管理科学学派,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通过对企业的生产、采购、人事、财务、库存等职能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然后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过程理论学派,孔茨(,H.Koontz,)和,奥唐奈(,C.ODonnell,),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步骤。,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从管理科学到管理艺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管理是科学的观点占了上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功的管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对象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从硬管理到软管理,从对管理方法、特别是数量方法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张等因素“硬件”的重视到领导方式的灵活、对人的重视、集体决策 等软件的重视,.,从,“,手段人,”,到,“,目的人,”,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目的人的两次转变,.,从强调个人间的竞争到重视组织成员间的协作,从集中(集权)到分散(分权),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回归基础管理,移动互联,浪潮,案例讨论,谷歌的故事(见书,P48-49,),讨论题:,谷歌成功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谷歌可以实现持续创新?,从谷歌的成功经验来看,现代管理应当建构在什么样的人性假设上?,你认为谷歌的成功经验对于哪些现代管理的思想思想进行了验证?,谷歌的成功经验是否有其适用的领域和条件?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对于谷歌经验给出挑战?,延伸阅读,1.,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2.,丹尼斯,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W.H.,纽曼,,C.E.,萨默,.,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4.,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周三多,.,孙子兵法与经营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6.,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刘云柏,.,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延伸阅读(续),8.,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9.,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0.,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