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共财政与政策:10-财政政策-A.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289906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38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财政与政策:10-财政政策-A.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公共财政与政策:10-财政政策-A.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3/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3/31,#,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第五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第十四讲 财 政 政 策,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主体,三、财政政策目标,四、财政政策工具,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一、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通过利用税收、政府支出和公债的运转,以预定的方式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干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使用,以达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GDP的构成(GDP measured by the expenditure method),GDP=C+I+G+X-M,C for Consumption;,I for Investment;,G for Government Spending;,X for Revenue from Exports,M for imports,therefore,an increas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results,to an increase of national income,and GDP.,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改革前,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中央政府,处于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则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改革后,,,地方政府,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双重”身份和地位,二、财政政策主体,三、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和期望值,物价,稳定,公平,分配,经济,增长,生活,提高,四、财政政策工具,(一)税收,1.,宏观税率的确定;,2.,税负分配:(,1,)税种选择、税率确定,(,2,)税负转嫁;,3.,税收优惠;,4.,税收惩罚。,(二)国债,排挤效应、货币效应、收入效应;国债规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利率。,(三)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四)政府投资:,1.,投资规模和方向;,2.,诱发性投资,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1,)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累进所得税制,(,2,)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失业保险,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汲水政策:公共投资政策(规模、方向;诱导),(,2,)补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1.,扩张性财政政策:减收增支(赤字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减支(盈余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不扩张,不紧缩,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收入机制,1.“,紧”财政:增税减支企业、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稳定,2.“,松”财政:减税增支企业、个人收入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经济增长,增支或减税财政赤字向央行借款或透,支;对央行发行国债,Ms,经济增长(通,胀),(三)价格机制,1.,增税价格提高(税负加重)需求下降(供给下降)结构平衡,2.,财政补贴价格回归供给增加结构平衡,(二)货币机制,财政政策效应: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对一种财政政策进行,评价,非常困难,而且财政政策往往发生偏差。要求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时应进行充分的考虑。,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判断和估测,,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较小的政策成本实现较大的政策效益。,二、财政政策效应,政府支出、税收以及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具有一种乘数效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某一财政政策变量(如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收入等)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较大变化。,三、财政政策乘数,一、货币政策简介,(一)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二)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物价稳定),(三)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定,通缩: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长,(四)工具,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从存款中提取的保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和自我保存的现金。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央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通胀: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定,通缩:央行降低再贴现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长,基准利率:央行再贴现率提高(降低)商行利率提高(降低)金融市场利率提高(降低),2.,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借款时预扣的利率。如商业银行用客户贴现过的面值100万元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接受这笔再贴现的票据时,假定商业银行实际取得贴现额88万元(贷款额),,3.,公开市场业务,通胀:央行卖出国债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定,通缩:央行买入国债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长,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把财政政策视作政府经济调控的“左翼”,那么货币政策无疑就是的“右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于两个不同的资金运行系统或资源配置渠道,若不相同协同配合,就起不到预期有政策调节效果,甚至会产生相互“打架”“抵消”的政策调节效应。,(一)共性: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对,AD,和,AS,进行调节。(配合的可能),(二)差异:(配合的必要功能互补),1.,两者调节的范围不同,2.,两者作用的侧重点不同,3.,两者的时滞特点不同,(一)“双松”政策:经济极度疲软之时,(二)“双紧”政策:经济过热,通胀严重之时,(三)“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消费热、投资冷),(四)“松财政紧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胀(消费冷、投资热),三、不同的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组合方式,对总产出或总需求的影响,对利率的可能影响,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第四节 我国的财政政策实践,案例分析,2018,年,7,月央行怒对财政部:,央行徐忠: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全文),财政官员回应央行徐忠财政政策不够积极:为谁积极?,什么信号?,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宏观政策取向,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