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桂阳三中高三地理备课组,2017,年高考定位,本节内容非常符合高考的“能力立意,”,与“关注社会现实”的指导思想,符合“学,习有用地理”的新课程理念,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学生应该关注的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本讲知识始终是,高考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复习中,要注,意将资源、环境问题与重点地区、重点事件,相联系,高度重视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影响及对策,最终形成人地关系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一、自然资源概述,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能源和能源问题,五、整合世界地理,自然资源,补,充,1,、自然资源的概念,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森林、,电视机、闪电、石油、煤气、煤炭、金矿、,岩浆、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地板,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一、自然资源概述,1,、自然资源的概念,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森林、,电视机、闪电、石油、煤气、煤炭、金矿、,岩浆、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地板,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一、自然资源概述,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1,、自然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概述,整体性,地域性,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些属性?,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68%,为冰川水,而且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目前还不能加以利用。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有限性,有限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属性。,2.,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节约、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扩大资源,利用率和利用范围是考虑,自然资源的,()属性,。,多用性,有限性,有限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3.,我们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按其规律,,,在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的资源是依据资源的,()。,地域性,整体性,4.,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依据资源,的()。,3,、自然资源的分类,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概述,(,2,)自我再生的性质,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3,、自然资源的分类,3,、自然资源的分类,(,2,)自我再生的性质,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不同历史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要从影,响人类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区分,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在相应的人类历史阶段应当为人类获取资,源规模较大、比重较大的自然资源。,人类历史,阶段,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结构的转变,60,40,20,1900,1890,1880,1870,1860,1850,100,80,0,木柴,(年),(,),煤,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20,世纪初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不发达,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内燃机的使用,主体,能源,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根本原因: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十九世纪后半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机,煤炭大量,取代木材,第一次,工业革命,石油天然气代,替了部分煤炭,出现严重煤烟型大气污染,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石化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提高能效实现,清洁使用能源,京都议订书,的签订,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满足能源需求,保护地球环境,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强,较强,一般,作,用,程,度,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镍,),铜陵,(,铜,),个旧,(,锡,),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3.,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 例(重点),(一)气候资源与人类活动,1,、气候与农业,解析概念:,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中国早在公元前,1,世纪西汉,氾胜之书,中已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2,)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措施,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北方气温低,光照强,意义: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是当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最主要途径。,主要方式:,思考:我国冬季北方塑料大棚比我国南方多,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气候与建筑,(,1,)日照与街道方位:,(,2,)太阳高度与楼房距离:,(,3,)风与城市规划:,居民区应布局在工业企业的上风向或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下风向。(减轻居民区,污染),城镇街道宜采取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方位建设。(保证日照),纬度越高,楼房间距要求越大。(为什么?),交通线路的设计与选择应尽量避开气象,灾害,寻找适合交通的气象条件。,公路、铁路选址,注意暴雨、泥石流、大风、,冻土、积雪的深度等,(如青藏铁路的低温和冻土问题),桥涵孔径大小,要考虑暴雨强度,机场,宜选择低云雾少雷暴、风速小的地方,(离城市较远、地势较高),3、气候资源,与,交通,4、气候资源与旅游,吉林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艺术,读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两题。,(,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A.,甲地纬度低,B.,甲地距海近,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C,(,2,)甲地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复种指数高,小麦颗粒饱满,瓜果甜度高,水稻种植面积广,B,A.B.C.D.,【解析】甲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白天利于有机质,积累,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质分解较少。,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 例(重点),(一)气候资源与人类活动,(二)海洋资源与人类活动,资源类型,代表物,分布,开发利用意义,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广泛但,不均衡,(,1,)提供丰富的无机,盐类;(,2,)加速海水,淡化,提供淡水,生物资源,鱼、虾、,贝、藻,海洋渔业,分布在沿,海大陆架,(,1,)捕捞食用、药用等;(,2,)通过养殖、,增殖,实现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煤、硫、,磷、贝壳、,天然气、,锰结核,集中分布,在大陆架,海底及海盆,(,1,)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2,)锰结核,是未来可以利用的最,大资源,能源资源,潮汐能、,波浪能等,目前可利,用的主要,是海滨地区,(,1,)为可再生资源,,无污染;(,2,)作为新,的能源,1,、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分布,原因,面,近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点,温,带,渔,场,(,1,)温带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2,)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3,)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鱼类对迎面而来,的洋流性质感到不适应,不敢继续前进),因而,鱼群聚集,种类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提供鱼的饵料,饵料,丰富,2、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渔场的形成和分布,渔业资源集中地区:,形成原因:海水浅,阳光集中;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元素;冬季上泛的海水带来丰富,营养元素;多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世界主要大范围渔场与洋流的关系,主要海域,的渔场,代表,渔场,形成,类型,洋流,名称,北太平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千岛寒流、,日本暖流,西北大西洋,渔场,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东北大西洋,渔场,北海,渔场,寒暖流,交汇,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寒流,东南太平洋,渔场,秘鲁,渔场,上升流,形成,秘鲁海区,冷海水上升,东南大西洋,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上升流,形成,本格拉寒流,上升,著 名 渔 场:,东北大西洋渔场、北太平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东南太平洋渔场,3,、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1,),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近岸带,滨海砂矿(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大陆架浅海,石油、天然气、煤、硫、磷;,深海,锰结核;,海水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洋,陆地,A,C,B,图中区域,A,是大陆架,,B,是大陆坡,,C,是海底。,可能分布有石油、天然气的是,A,,有锰结核的,是,C,。,锰结核是由以锰为主的,30,多种元素构成的矿产,,其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北太平洋。,(,1,),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2,),油气开发,(,1,)开发进程和发展过程: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成为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并,促进了沿海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英国北,海沿岸的阿伯丁、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休斯,敦等),(,2,)生产过程: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用地震波);其次是油气开采实施阶段,(用海上钻井平台);再次是海洋油气运输,(船舶运输、海底管道运输)。,(,2,),油气开发,钻井平台:在海底油气勘探或开采中,,用于海上作业的平台,它具有高出水面可避,开波浪袭击的平台甲板,上有各种钻井器材,和生活设施。有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种。生产,钻井一般为固定式,勘探钻井一般为移动式。,值得强调的是,因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生,产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故需要采取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3,),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地震波有纵波、横波之分。,纵波,波速较快,可通过固、,气、液三态;,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横波波速都随物质性质改变而变化。,如上图,地壳中,A,、,B,处纵波、横波波速变化不,大。,C,处变化很大,说明,C,处物质性质较,A,、,B,有很大差别,,C,处有矿藏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纵,波可通过,C,处,但横波不能通过,说明,C,处可能,有气态或液态矿藏,再通过钻井方法就可知道,矿藏类型,并能估计出其储量。,4,、海洋空间利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近海、海洋表层:多变的海洋气象和海水运动。,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等。,(,2,)海洋空间利用方式:,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填海造陆是现代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海峡或运河,连通海域,曼德海峡,红海,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阿拉伯海,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加勒比海,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海上咽喉要道,6,、围海造陆,围海造陆的意义:,(,1,)可抵御海浪及风暴潮对海岸的侵蚀,(,2,)可适当增加陆地面积,四、,能源和能源问题,能 源 资 源,1,、概念:,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2,、分类:,按形成和来源分类,(,3,)天体引力能,(,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潮汐能,如:核能、地热能,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新 能 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2,)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按,属,性,分,类,(,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2,)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1,、能源的分类,2、世界能源利用的多元化,2、世界能源利用的多元化,读下图,分析回答,12,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丹麦和美国。图中甲、乙(非可再,生能源)两种能源分别代表:,A,水能、沼气,B,地热、潮汐,C,风能、煤炭,D,水能、煤炭,2,、在我国,甲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A,江南丘陵,B,内蒙古高原,C,横断山区,D,长江三峡,C,B,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关于我国,2008,年前,8,个月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B.,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C.,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D.,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B,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2,)下列做法无助于加强我国能源安全的是:,A.,加强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B.,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新建高耗能企业的数量,C.,增加矿产资源进口,实施南水北调等工程,D.,采取能源多元化策略,建立石油储备制度,C,5,3,高考,P88,第,16,题:,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下表,,回答下面三小题。,(,1,)下表数据表明:,A.,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2,),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B,(,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B.,C.D.,C,五、整合世界地理,自然资源,世界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铝等。,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铁矿:,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洛林铁矿(法国)、基律纳铁矿(瑞典)和,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矿;美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五大湖西部;印度的铁矿主要集中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1,、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带:,世界上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煤:,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3,、美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世界上最大,石油储藏区、生产区、出口区),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石油、天然气:,1,、南非的黄金(产量、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其他矿产:,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中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钨、,锑、锌、钒、钛、稀土等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锡、钼、煤、汞磷等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2,、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还有一些矿种短缺或不足(如金刚石、铂、,钾盐等)。,3,、伴生矿多(三大伴生矿:四川攀枝花,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分选冶炼困难。,4,、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不均(南方多磷和,有色金属矿产,北方多煤和石油)。,5,、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等)。,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冀东和川西。重,要铁矿有:鞍山、本溪(辽),迁安(冀),,马鞍山(皖),大冶(鄂),白云鄂博(内,蒙古),攀枝花(川),石碌(琼)等。,铁矿:,1,、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北多南少。,60%,以上分布在华北地区,集中在晋、蒙、陕、豫、,鲁、冀等省区,皖、黑、辽、黔、新等省也不,少。其中,山西一省的探明储量就占全国的,1/3,。,煤:,2,、主要煤矿有:大同、平朔、阳泉、西山,(晋);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石嘴山、东胜(内蒙古);神府(陕);开滦、,峰峰(冀);平顶山(豫);淮北、淮南(皖);,鸡西、双鸭山、鹤岗(黑);抚顺、阜新、铁,法(辽);六盘水(黔);徐州(苏);兖州,(鲁)等。,1,、陆上油田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黑),辽河(辽),,华北(津、冀),中原(豫、鲁交界处),胜,利(鲁,黄河入海处),玉门(甘),克拉玛,依、塔里木盆地、准噶尔,吐鲁番盆地(新),,冷湖(青)等。,石油、天然气:,2,、海上油田:渤海、黄海、东海南部、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等,3,、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如自贡、,泸州)、陕甘宁和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1,、湖南:冷水江锑矿、锡矿山锑矿、水,口山铅锌矿;,2,、江西:大余钨矿、德兴铜,矿;,3,、云南:个旧锡矿、东川铜矿;,4,、贵,州:修文铝土矿、铜仁汞矿;,5,、四川:攀,枝花钒钛矿;,6,、甘肃:金昌镍矿;,7,、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8,、山东:招远金矿、,淄博铝土矿;,9,、广西:平果铝土矿;,10,、,青海:察尔汗钾盐、锡铁山铅锌矿。,其他矿产:,5,3,高考,P86,第,8,题:下图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B,5,3,高考,P88,第,18,题: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和中国。,中东地区,美国,日本,(,2,)图,1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说明理由。,丙地,理由:,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总量大);,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热带沙漠气候。,(,3,)荷兰(见图,1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原因:,地处西风带;,地势低平;,位于大陆西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