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诫子书》复习题.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88641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复习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诫子书》复习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诫子书,习题复习课件,制作:七年级语文组,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情节有:三顾茅庐、空城计、舌战群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3,、,本文论述的三层关系分别是:,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4,、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志、学、才。,二、节奏划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诫,:,书,:,2.,君子,:,3.,静,:,4.,以,:,告诫、劝勉,。,书信,。,道德高尚的人,。,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5.,淡泊:,无以,:,6.,明志,:,7.,宁静,:,8.,致远,:,9.,远,:,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10.,广志,:,增长才干。,11.,志,:,12.,淫慢,:,13.,淫,:,慢,:,志向。这里指立志。,放纵懈怠。,放纵。,懈怠。,14.,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15.,险躁,:,16.,险,:,17.,治性:,18.,驰,:,19.,日,:,20.,枯落,:,轻薄浮躁。,轻薄。,修养性情。治,修养。,疾行,指迅速逝去。,日子、岁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1.,多不接世,:,22.,穷庐,:,23.,何,:,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怎么。,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哪怕是),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改变,。,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那时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诫子书,的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劝勉他们。,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4.,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险躁则不能治性。,5.,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表达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2,、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A,、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学习时一定要宁静专一。,B,、要培养自己节俭的德行,过着有规律的简朴生活,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C,、时光易逝,意志会被时光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抓住每分每秒努力学习,方可成才。,3,、本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1,)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证。,(,2,)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证的效果。,4,、,文中作者抓住一个“静”,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请找出这几个句子,再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需要修养品德。,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有关系?,有关系。因为只有借鉴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