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87693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 ★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徐善思同学在校刊开设一期专栏。请你为一则稿件的片段审稿,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不朽的生命,从①亘(hén)古神秘的湘楚大地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②凛(1ǐn)凛而去。你出身贵族,自小怀有悲天③闵(mǐn)人之心、复兴楚国之志。担任楚怀王左徒的你,力图通过变法改革挽狂④澜(lán)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这竟是你⑤恶(è)运的开始,你终其一生也没能重现楚国的荣光。我看见你孤独地⑥陡(shè)过汉江的浊流,沿着祖先的足迹颠沛⑦(pèi)流离:我听见你独自咀⑧嚼(jiáo)人生的苦涩,立于天地之间⑨诘(jí)问命运。郢都的轰然⑩覆(fù) 灭,让深处绝望的你自沉汨罗水,但我知道,你走向了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一根擎天往!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屈原! A. ①②⑧⑩ B. ②③⑤⑨ C. ②④⑦⑩ D. ④⑥⑦⑩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 ★★★ 张好问同学以番禺龙舟竞渡为题材制作微视频,以下是微视频的部分解说词。其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俗语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龙舟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起龙船仪式,这在番禺是家喻户晓的事。 B. “沉睡”的龙船被“唤醒”后,村民还会对龙船进行清洗与修补,这一做法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 C. 欣赏龙舟比赛,除了看快慢,还要看桡手的动作,更要看整支队伍传递出来的团结一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D. 比赛结束当然少不了一顿传统地道的龙船饭,光是那浩浩荡荡的气氛,就让人感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二、综合性学习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 ★★★ 端午习俗众多,有吃粽子、戴香囊、饮雄黄酒、赛龙舟、吃龙船饭等。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习俗,李乐学同学在学校的小广场专门设置端午习俗展示体验区。 (1) 在包粽子的体验区展板上有一段关于粽子的文字介绍,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一句( ) ①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会举行与吃有关的民俗活动。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②包粽子的材料一般是嫩芦苇叶、竹叶等。北方的粽子偏甜,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③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丰富,如鲜肉、火腿、 蛋黄、赤豆等,风味独特。千百年来,④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 亚等国家。 A.① B.② C.③ D.④ (2) 香囊制作体验区有一个互动游戏:请填充展板上的“香囊制作指南”的三处空缺,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完整。( ) 端午将至,湿热既上,“五毒”尽出,“戴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端午的香囊不仅有驱虫之用,还可以作为襟头点缀,有着吉祥安康的寓意。请按下面制作方法,一起动手制作一个香囊吧! 先准备一块长条形的布,翻到背面,沿着窄边对折。 ,留出一个口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再将布的正面翻出来, ,再塞入一些棉花充实口袋。 ,将两边沿着丝带向下翻,用平针法缝合,不要缝住丝带。缝好之后将丝带一抽,简易香囊就做好了。 ①取适量香料装入缝好的袋子中 ②取一根丝带放在布袋的口子上 ③用锁缝法将上下两面缝合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3) 在番禺特色端午民俗展示区详细介绍了“龙船饭”,为了更好地推广本土文化,请你为番禺“龙船饭”拟一则广告词,并用硬笔正楷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符号)。 材料:吃龙船饭这一传统习俗在番禺农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番禺龙船饭的最大规模达到 1800 围。每当端午正日晚上,村中设下长约 1 公里、宽约 45 米的酒席,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华灯初上,宾客扶老携幼,陆续入席,热闹非凡。厨师们现场烹制各式龙舟美食,色香味诱人。谈笑 声、音乐声、碰杯声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充分感受岭南端午节的特色风情。龙船饭不仅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还传承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 三、情景默写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限选四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的“○”里填上题号。) ①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②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请以“责任担当”为专题整理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完成下面表格。 关键词 诗句 出处 困难当前 挺身而出 ① , 。 汉乐府《木兰诗》 感时伤世 忧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心胸广阔 甘于奉献 ②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课内阅读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 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A.蒙乃始就学/持就火炀之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木格贮之/何陋之有 D.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2)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是“活板”最突出的特征,体现在活字印刷的多个程序中。 B. “烧”“炀”“镕”等词显示了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二段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制版、刻字、印刷、拆板的全过程。 D.最后一段交代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 五、课外阅读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予出使至磁州锻坊①,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②,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餘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 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③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 者,皆系地之所产。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锻坊:打铁作坊。②筋:面筋,面团用清水反复搓洗,去掉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剩下的即是面筋。③莹:使……光洁明亮。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虽百炼不耗矣 ②炼钢亦然 (2) 真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分点概括。 六、诗歌鉴赏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现代文阅读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刺史部近400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 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 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莱、东江莱之分,但“粤莱”常用以指广州莱;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粵绣”“广彩”“广雕”等。 材料二: 广州2021年地方生产总值突破2.8万亿元,持续稳居国内城市第一梯队。“文化的引领力是推动广州经济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杨卫国说,“受长期对外交流的影响,广府文化有着鲜明的开放特质和重商传统。”作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地,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商业门户,航海贸易长盛不衰,被誉为千年商都。历经唐宋时期的东方大港,到明清时“一口通商”,再到改革开放前沿, 独特的地理位置影响了广府文化的衍化,海洋意识让广府人较早跳出“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商业的发展也反哺催生引领潮流的文化现象。无论是《轻轻地告诉你》《涛声依旧》等传唱大江南北的旋律,还是《七十二家房客》《雅马哈鱼档》等引发观影潮的电影;无论是中国动漫行业第一股, 还是征服了世界的“顶流冰墩墩”,都体现着广府敢为人先的文化创造力和强大的产业实力。 材料三: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建筑就是城市最直观的外貌。高耸入云的“小蛮腰”正在书写新的广州记忆,老城街巷则通过焕发新颜,让广府文化回归市民的生活。 趟栊门、满洲窗、镬耳墙……昔日的西关大屋和沿街骑楼,体现着广府建筑中西合璧、革故鼎新的鲜明风格。在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当地政府以绣花功夫进行改造,保留街巷肌理,引来新业 态,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街道得以活化重生。在东山口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小洋楼不再是大门紧闭的民居,摇身一变成为小众艺术空间、设计师店、咖啡店等,点亮城市生活的一角。 老城优雅,活力依然。如今,文化、艺术、商业气息交相点缀,新的城市文化空间正在一些老旧街区形成,让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 “广府文化就是在这样生机勃勃而又趣味盎然的‘容器’中酝酿芬芳,进而香飘四季、香飘四海。” 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说。 【小题1】下列对“广府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广府文化发源于汉武帝时设立的广信,并以之为界,形成广东、广西的文化格局。 B.汉武帝平南越后,岭南早期移民和古越族人融合衍生出一支民系,形成了广府民系。 C.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以珠三角为通行范围,以粤语为通行语言的一种地方文化。D.广府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建筑、戏剧、音乐、绘画、工艺、饮食、风俗等各领域。 【小题2】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 B.广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广府人的海洋意识,从而影响了广府文化的衍化。 C.广府文化推动了千年商都广州的经济发展,而商业的发展也激发了广府文化的创造力。D.让广府文化回归市民的生活,是广府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命力的有益探索。 【小题3】一座城就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请你结合材料概括广州这座城市的特质。 9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父亲汪曾祺 ★★★★ ①我父亲行三。我的祖母有时叫他的小名“三子”。他是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生的,故名菊生, 字淡如。他作画时有时也题别号:亚痴、灌园生…… ②我父亲会做各种玩意。元宵节,他用通草为瓣,用画牡丹的西洋红染出深浅,做成一盏荷花灯, 点了蜡烛,比真花还美。清明节前,他糊风筝。有一年糊了一只蜈蚣,是绢糊的,他用药店里称麝香用的小戳子约(约:用秤称)蜈蚣两边的鸡毛——鸡毛必须一样重,否则上天就会打滚。他放这只蜈蚣不是用的一般线,是胡琴的老弦。我们那里用老弦放风筝的,家父实为第一人。他带了几个孩子在傅公桥 麦田里放风筝。这时麦子尚未“起身”,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春服既成,惠风和畅,我父亲这个孩子头带着几个孩子,在碧绿的麦垅间奔跑呼叫,为乐如何? ③夏天,他给我们糊养金铃子的盒子。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一小块一小块,再合拢,接缝处用皮纸糨糊固定,再加两道细蜡笺条,成了一只船、一座小亭子、一个八角玲珑玻璃球,里面养着金铃子。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爬,吃切成小块的梨,张开翅膀“叫”。秋天,买来拉秧的小西瓜,把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刻出很细致的图案,做成几盏西瓜灯,西瓜灯里点了蜡烛,撒下一片绿光,父亲鼓捣半天,就为让孩子高兴一晚上。我的童年是很美的。 ④他时常周济穷人,参与一些有关公益的事情,因此在地方上人缘很好。民国二十年发大水,大街成了河。我每天看见他蹚着齐胸的水出去,手里横执了一根很粗的竹篙,穿一身直罗褂,他出去,主要是办赈济。我在小说《钓鱼的医生》里写王淡人有一次乘了船,在腰里系了铁链,让几个水性很好的船工也在腰里系了铁链,一头拴在王淡人的腰里,冒着生命危险,渡过激流,到一个被大水围困的孤村去为人治病,这写的实际是我父亲的事。不过他不是去为人治病,而是去送“华洋义赈会”发来的面饼。这件事写进了地方上人送给我祖父的六十寿序里,我记得很清楚。 ⑤父亲很喜欢我。我母亲死后,他带着我睡。他说我半夜醒来就笑,那时我三岁。我到江阴去投考南菁中学,是他带着我去的。住在一个市庄的栈房里,臭虫很多。他就点了一支蜡烛,见有臭虫,就用蜡烛油滴在它身上。第二天我醒来,看见席子上好多好多蜡烛油点子。我美美地睡了一夜,父亲一夜未睡。我父亲很会做菜,而且能别出心裁。我的祖父春天忽然想吃螃蟹。这时候哪里去找螃蟹?父亲就用瓜鱼,给他伪造了一盘螃蟹,据说吃起来跟真螃蟹一样。“虾松”是河虾剁成米粒大小,掺以小酱瓜丁, 入温油炸透。我也吃过别人做的“虾松”,都比不上我父亲的手艺。 ⑥我现在还常常做梦梦见他。我的那些梦本和他不相干,我梦里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在场,不知道 怎么会掺和进来了。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A.写父亲用绢糊蜈蚣风筝,用胡琴的老弦做线,用小戰子约鸡毛,表明父亲心灵手巧。B.父亲办赈济送面饼的事被写进祖父的六十寿序里,说明父亲的善举感动了当地人。C.本文采用多件生活琐事刻画了一个多才多艺、善良聪明、细心体贴的父亲形象。 D.本文语言风趣幽默,以孩子口吻追忆父亲,深情款款,写出了童稚,充满童真。 【小题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 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爬,吃切成小块的梨,张开翅膀“叫”。(从描写角度分析) (2) 这时麦子尚未“起身”,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从修辞角度分析) 【小题3】文中画横线处作者说“我的童年是很美的”,请简要概述“美”在哪里? 【小题4】“我”梦中的事原本和父亲不相干,为什么“我”常常梦见他?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八、作文 10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请以《原来我也行》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九、名著阅读 1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 ★★★★ 某校七年级以《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为阅读书目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禺所在小组设计了以下研学任务。 (1) 任务一:请你根据提示,运用表格梳理作品中的相关内容。 作品 人物 情节 性格 《骆驼祥子》 ① 拉车不慎导致他受伤,他非但没有 责怪还安慰样子。 待人宽和 祥子 祥子拉车不慎导致主人受,祥子想 辞职。 ② 《海底两万里》 阿龙纳斯 潜艇困在冰层时,阿龙纳斯想方设 法延缓海水凝固。 ③ 康塞尔 船上极度缺氧时, ④ 忠诚无私 (2) 任务二:余秋雨曾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请从《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上述语句的理解。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 ★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徐善思同学在校刊开设一期专栏。请你为一则稿件的片段审稿,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不朽的生命,从①亘(hén)古神秘的湘楚大地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②凛(1ǐn)凛而去。你出身贵族,自小怀有悲天③闵(mǐn)人之心、复兴楚国之志。担任楚怀王左徒的你,力图通过变法改革挽狂④澜(lán)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这竟是你⑤恶(è)运的开始,你终其一生也没能重现楚国的荣光。我看见你孤独地⑥陡(shè)过汉江的浊流,沿着祖先的足迹颠沛⑦(pèi)流离:我听见你独自咀⑧嚼(jiáo)人生的苦涩,立于天地之间⑨诘(jí)问命运。郢都的轰然⑩覆(fù) 灭,让深处绝望的你自沉汨罗水,但我知道,你走向了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一根擎天往!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屈原! A. ①②⑧⑩ B. ②③⑤⑨ C. ②④⑦⑩ D. ④⑥⑦⑩ 答案 解析 C 【详解】 ①亘(hén)——(gèn), ③闵——悯, ⑤恶——厄, ⑥陡——涉,⑧嚼(jiáo)—— (jué), ⑨诘(jí)——(jié); 故选C。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 ★★★ 张好问同学以番禺龙舟竞渡为题材制作微视频,以下是微视频的部分解说词。其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俗语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龙舟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起龙船仪式,这在番禺是家喻户晓的事。 B. “沉睡”的龙船被“唤醒”后,村民还会对龙船进行清洗与修补,这一做法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 C. 欣赏龙舟比赛,除了看快慢,还要看桡手的动作,更要看整支队伍传递出来的团结一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D. 比赛结束当然少不了一顿传统地道的龙船饭,光是那浩浩荡荡的气氛,就让人感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答案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 A.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符合语境; B.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 C.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 D.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句中用来形容气氛,属于误用对象。 故选D。 二、综合性学习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 ★★★ 端午习俗众多,有吃粽子、戴香囊、饮雄黄酒、赛龙舟、吃龙船饭等。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习俗,李乐学同学在学校的小广场专门设置端午习俗展示体验区。 (1) 在包粽子的体验区展板上有一段关于粽子的文字介绍,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一句( ) ①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会举行与吃有关的民俗活动。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②包粽子的材料一般是嫩芦苇叶、竹叶等。北方的粽子偏甜,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③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丰富,如鲜肉、火腿、 蛋黄、赤豆等,风味独特。千百年来,④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 亚等国家。 A.① B.② C.③ D.④ (2) 香囊制作体验区有一个互动游戏:请填充展板上的“香囊制作指南”的三处空缺,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完整。( ) 端午将至,湿热既上,“五毒”尽出,“戴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端午的香囊不仅有驱虫之用,还可以作为襟头点缀,有着吉祥安康的寓意。请按下面制作方法,一起动手制作一个香囊吧! 先准备一块长条形的布,翻到背面,沿着窄边对折。 ,留出一个口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再将布的正面翻出来, ,再塞入一些棉花充实口袋。 ,将两边沿着丝带向下翻,用平针法缝合,不要缝住丝带。缝好之后将丝带一抽,简易香囊就做好了。 ①取适量香料装入缝好的袋子中 ②取一根丝带放在布袋的口子上 ③用锁缝法将上下两面缝合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3) 在番禺特色端午民俗展示区详细介绍了“龙船饭”,为了更好地推广本土文化,请你为番禺“龙船饭”拟一则广告词,并用硬笔正楷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不超过20个字(含标点符号)。 材料:吃龙船饭这一传统习俗在番禺农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番禺龙船饭的最大规模达到 1800 围。每当端午正日晚上,村中设下长约 1 公里、宽约 45 米的酒席,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华灯初上,宾客扶老携幼,陆续入席,热闹非凡。厨师们现场烹制各式龙舟美食,色香味诱人。谈笑 声、音乐声、碰杯声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充分感受岭南端午节的特色风情。龙船饭不仅有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还传承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 答案 (1)D (2)B (3) 示例1:番禺龙船饭,吃出家乡味! 示例2:想体验万人龙船饭吗?番禺欢迎您! 示例3:番禺龙船文化,有声有色有味! 解析 (1)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D.搭配不当,“东南亚”不是国家,应将“国家”改成“地区”。故选D。 (2)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解答此题首先判断文段的文体,其次再判断按照什么顺序写,最后根据上下文的提示,选择合适的句子。 此段文字是介绍香囊的制作过程,根据材料第二段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 再塞入一些棉花充实口袋”“ 缝好之后将丝带一抽”可知,香囊制作的顺序是先做成一个口袋,再放香料,最后缝丝带方便抽拉。故先填③句讲缝口袋的方法,再到①句讲放香料,最后到②句放丝带。故选B。 (3) 此句考查广告词的拟写以及汉字书写。 广告词的拟写首先明确活动的主题及目的,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词句如“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置身其中让人充分感受岭南端午节的特色风情”“ 龙船饭不仅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还传承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其次拟写时可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主题鲜明,使得广告词引人眼球,起到宣传作用,本题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一:品尝番禺万人龙船饭,感受岭南特色端午情! 示例二:体验龙船饭,传承故乡情! 其次书写汉字时,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三、情景默写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 ★★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限选四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的“○”里填上题号。) ①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②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请以“责任担当”为专题整理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完成下面表格。 关键词 诗句 出处 困难当前 挺身而出 ① , 。 汉乐府《木兰诗》 感时伤世 忧国忧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心胸广阔 甘于奉献 ②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解析 阴阳割昏晓 赚得行人错喜欢 惟解漫天作雪飞 凭君传语报平安 苔痕上阶绿 自缘身在最高层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 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赚、惟、凭、痕、缘”等字容易写错。 四、课内阅读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 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A.蒙乃始就学/持就火炀之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木格贮之/何陋之有 D.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2)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是“活板”最突出的特征,体现在活字印刷的多个程序中。 B. “烧”“炀”“镕”等词显示了用火烘烤的程度不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二段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制版、刻字、印刷、拆板的全过程。 D.最后一段交代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 答案 解析 【小题1】B 【小题2】(1)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了。 (2) 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 【小题3】C 【小题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就:从事/靠近; B.置:都是放,放置; C.之:代词,代指字印/宾语前置的标志; D.为:是/做,当;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以:用。砥:磨刀石。 ②奇字:生僻字。素:平时。旋:顷刻,随即。 【小题3】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C.第二段介绍刻字、拆板都相对简单,制版、印刷说明得较为详细,所以“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制版、刻字、印刷、拆板的全过程”的分析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从五代冯瀛王开始才(用雕版)印刷五经, 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书籍。 北宋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印,(字印) 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印,用火烧使它变得坚固。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制的模子放在铁板上面, (然后)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拿它靠近火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很是快速。通常是制作 (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已另外排字,这一块刚刚印刷完,那一块就已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也”等 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同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 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 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又会和松脂等粘在一起,(拆版时) 不容易拿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擦, 那些字印就会自然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们得到,到今天还被珍藏着。 五、课外阅读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予出使至磁州锻坊①,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②,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餘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 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③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 者,皆系地之所产。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锻坊:打铁作坊。②筋:面筋,面团用清水反复搓洗,去掉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剩下的即是面筋。③莹:使……光洁明亮。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虽百炼不耗矣 ②炼钢亦然 (2) 真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分点概括。 答案 (1) 耗:减少 然:这样 (2) 示例:①多次捶打,斤两不变。②外表光洁明亮,呈现暗淡的青黑色。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正确理解。 ①句意为:即使锻打上百次也不会减少。耗,减少。 ②句意为:炼钢也是这样。然,这样。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的内容可知,多次捶打,斤两不变。;根据“此乃铁之精纯者, 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的内容可知,外表光洁明亮,呈现暗淡的青黑色。 【点睛】 参考译文: 我出使到磁州打铁作坊,看炼铁,才认识了真钢。凡是有钢的铁,就像面里有面筋,洗尽柔软的面,面筋就出现了。炼钢也是这样,只要选取精铁锻打百多次,每锻打一次称一次,直到多次锻打斤两却不再减少,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锻打上百次也不会耗减了。这才是铁里面的精纯部分,它的色泽清明,磨得光洁明亮了,就呈现暗淡的青黑色,与一般的铁明显不同。也有锻打到最后却根本成不了钢的,全是因为产地的缘故。 六、诗歌鉴赏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 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艳,一个小山村出现在眼前。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机的(优美的)农村风光。 (2) 本诗叙写农家热情待客、农村优美风光和古老淳朴的民风(或山西村迷人的山水、古朴的民风、热情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艳, 一个小山村出现在眼前。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柳”“花”“村”;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 “暗”“明”,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2) 这首诗是作者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农民的热情好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写出了农村民风淳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了与农人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人以深情地笔调写出了山西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七、现代文阅读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番禺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刺史部近400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 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 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 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