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0 学年第二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
(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
号和考号,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
1
2
3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
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一、(5 小题,16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
)(3 分)
憎.恶(zèng)
A.元勋.(xūn)
B.污秽.(huì)
C.屏障.(zhàng)
D.幽寂.(jì)
迭.起(déi)
愧怍.(zuò)
亘.古(gèng)
钦.佩(qīn)
仙露琼.浆(qióng)
气冲斗.牛(dǒu)
深恶.痛绝(è)
呜咽.(yè)
赤裸.(luǒ)
俯瞰.(gàn)
不期.而至(jī)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书写和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凭借着契而不舍的精神,闻一多潜心研究古代典籍,想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B.我们学校的合唱队、戏剧团都办得可歌可泣,合唱队还代表我市中学生到国外参赛,并获得了金奖。
....
C.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可以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长征中惊心动魄的场景带到你的眼前。
.
...
D.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留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数字阅读打通了视、听的区隔,以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让人们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
B.通过政府的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为民实事,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提升。
C.能否提升语文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D.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至距离火星大约 1.1 万千米左右之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的全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3 分)
广州香雪公园里有一座望梅亭,它安静地躺在一个小山坡上,每至梅花盛开之时,这里便游人如织。小文
来到望梅亭,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千树梅花百樽酒
A.双溪柳树几枝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万缕香雪一径雨
C.万里香雪一山云
D.十载寒窗九州才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4 分)
五四青年节之际,某网站发布了一则名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来自全国各地的
55 名初中生以“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为题写作文,他们的观点被整理汇总,视频也由此诞生。
9
(1)小明看了视频后感触很深,对其内容做了如下整理,请你根据提示完成表格。(2 分)
人物类型
躺着的人
行为表现
形象特点
①
该拼搏的时候对自己说平淡是福,该奋发的时候对自己说淡
泊明志。
浑身带刺的人
隐身的人
嘲笑别人的失败,看不惯别人过得比自己好,老是说别人的 尖酸刻薄
痛处或糗事。
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藏在人群里,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
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②
(2)小明根据表格内容,写了下面这段感悟。请你仿照划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2 分)
2
021 年,我想做这样的人,勇于拼搏,当自己遇到难题时,努力思考,寻求解决方法;友善待人,当他
人遇到挫折时,主动关心,帮他走出阴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 小题,8 分)
6、古诗文默写(8 分)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4 分)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自古以来,登高抒怀,便是不少文人的文化自觉。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中,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①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前途的无比自信;
杜甫在《望岳》中,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远大的志向和广
阔的胸襟。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
三、(5 小题,1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7~9 题。(10 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
,
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
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陈康肃公善.射
择其善.者而从之
B.以我酌油知之
无丝竹之.乱耳
尔安敢轻吾射
.
C.尝射.于家圃
.
D.但.手熟尔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
(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公亦以此自矜”“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陈尧咨骄傲自大、傲慢无礼和知错就改的性格。
B.面对卖油翁的“微颔”,陈尧咨连用两个反问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体现出他的盛气凌人。
C.面对陈尧咨的愤怒,卖油翁平静应对,演示倒油绝活,“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记述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3 分)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以
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
叟笑曰:“能成君之名,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拔其拳,已夹
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卖蒜老叟》,有删改)
1
0.卖蒜老叟有什么特点?你从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 分)
己亥杂诗(其五)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用意是什么?(3 分)
四、(9 小题,30 分)
(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题。(13 分)
材料一】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
【
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
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
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
飞船航行 15 小时 40 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
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落日六号”
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
主舱结合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落日六号”在液态的地核物质中向地心沉下去。
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 21 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
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在以后的一
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
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
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
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 6300 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
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 10 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
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
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
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有删改)
【材料二】
在叙述特征上,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
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例如,小说《流浪地球》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
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写出了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在人物方面,
刘慈欣的小说继承了古典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规律,即无论是技术专家还是普通人,他们一定要在社会的变
革中被推向改变世界的精英舞台。
(选自吴岩《科幻应该这样读》,有删改)
【材料三】
《流浪地球》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
阳氦闪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
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
电影颇具观赏性。
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
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
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
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
问。
(选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有删改)
1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中所说的传感眼镜,既可以把佩戴者的触觉、味觉发射出去,也可以把佩戴者看到的一切图像发射出
去。
B.“落日六号”沉入地核区域的原因是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
断裂。
C.从地表到地心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充满了液态铁镍,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能把碳在一秒钟内变
成金刚石。
D.材料二分别从叙述特征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分析了刘慈欣对古典科幻小说的继承,强调精英在社会变革中的
作用。
1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落日六号”虽然已陷入地核,但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获得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表现出地
航员们不怕牺牲、坚持科学考察的精神。
B.材料一中使用的都是精确的数字,如“15 小时 40 分”“5000 摄氏度”等数据,能给人一种真实感,也反映出刘
慈欣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C.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和电影《流浪地球》都有人类处在严酷的大自然中依然顽强抗争的情节,让我们感受
到人类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D.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节奏紧张,情节生动。无论是“落日六号”飞船陷入地核,还是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
这些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1
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
.
.
1
5.剧组如果把《带上她的眼睛》拍摄成科幻电影,可以借鉴电影《流浪地球》的哪些成功经验?结合上述材
料简要分析。(4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20 题。(17 分)
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
安宁
①那时候我读高一,是舅舅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这所重点高中,我走进教室的时候
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了几句,便让我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去。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而停
止喧哗。
②我突然有些惶恐,像一只小动物落入陷阱,怎么也盼不来那个拯救自己的人。而蓝,就是在这时回头,
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再放书包吧。”我欣喜地抬
头,看见笑容纯美恬静的蓝,正歪着头俏皮地看着我。
③
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我偷偷地将一块奶糖放到蓝的手中,蓝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
上。我是在蓝走远了,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
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边总有许多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至外校。她的朋友中,有不少男生,
他们在一起,像快乐的青春组合,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似乎永远也无法介入。
明明知道无法进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强烈地推动着我。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
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平平,不能给蓝学习上的帮
④
⑤
⑥
助;我歌声也不悠扬,不能给作为文娱委员的蓝增添丝毫的光彩;我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
然无味。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并不讨厌的宝贝。
⑦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她
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我生日时,爸爸从天津专程给我买来的。它在
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
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蓝恍然大悟,将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
回头开玩笑道:“嘿,没关系,泥人没有心,不知道疼呢!”
⑧这让我感伤了许久,就像那个泥人,是我满心欢喜地让它站在蓝的书桌上,等着她爱抚地注视它一眼。
我多么希望蓝能像我一样喜爱这个精美的泥人,多么希望蓝能从它身上感受到我对友情的珍重,可是蓝却漫不
经心地,像扫掉尘土一样,将它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她长久地忘记了它的存在,任由尘灰落满它鲜亮的衣服。
⑨我依然记得那个春天的午后,天灰蒙蒙的,好像就要下雨了。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
蓝正与她的几个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
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此时窗外已开始飘雨,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几个女孩纷纷
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
⑩我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感到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转身离开前,我只
说了一句话:“抱歉,蓝,这个笔筒,我不是送给你的!”
⑪
⑫
或许是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反应,蓝先是很惊愕,随即满脸通红,停止了打闹。
春风中夹杂着雨后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我抬起头,看到阳光终于冲破云层,温暖而灿烂,洒向整
个校园。它映照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也照亮了我的心房。
⑬
我了。
⑭
往后的日子,我和蓝平静地交往着。只是,我收回了那份卑微,变得从容,而蓝,也似乎比以往关心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遇到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我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着,同时我也看
到了自己和他人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些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
则逐渐淡出。
⑮
现在,再想起蓝,我已经原谅她了。她没有成为我的挚友,却为我铺垫下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有删改)
1
1
6.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情节发展和“我”的心情。(4 分)
①
,惶恐→
②
,欣喜→
蓝碰倒泥人,
③
→
我拿回笔筒,
④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 分)
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1
1
2
8.第④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 分)
9.选文第⑪段说“蓝先是很惊愕,随即满脸通红”,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写出蓝当时的心理活动。(3 分)
0.第⑮段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请结合选文和你的交友经历简要回答。(4 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 分)
五、(1 小题,50 分)
2
1.请以《这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50 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④
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2
020 学年第二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
1
2
3
3
B
C
A.déi-dié/zèng-zēng;C.gèng-gèn/è-wù;D.gàn-kàn/jī-qī
A.书写错误,应为“锲而不舍”;B.“可歌可泣”,值得称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
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不符合意境;D.书写错误,应为“颠沛流离”。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C.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D.语义重复,删去“大约”
或“左右”。
3
4
3
3
A
C
A.“双溪”“柳树”,与环境不符,不符合对联内容相关的要求;B.“雨”是仄声词,不符合
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D.“出人才”适用于书院等学习之地,不适合香雪公园这个地点。
①好逸恶劳(或:缺乏上进心);②胆小懦弱(或:没有担当)。
敢于担当,当需要承担责任时,自告奋勇,力争有所作为。(人物形象 1 分,行为 1 分。)
5(1)
5(2)
6(1)
2
2
4
①独怆然而涕下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④万里赴戎机
③
⑤
(
惟解漫天作雪飞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⑥谈笑有鸿儒
每空 1 分。六句选四句作答,若六句都写,选择前四句批改。)
6
(2)
4
3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 1 分)
7
D
A.擅长/优点;B.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动词,射箭/
名词,射箭的本领;D.只,只是
8
(1)
2
2
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采分点:“睨”“去”)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点头。(采分点:“十中八
九”“颔”)
8(2)
9
1
3
3
A
这里没有体现出陈尧咨“知错就改”的特点。
0
卖蒜老叟特点:武艺超群(或身怀绝技),深藏不露(或淡泊名利)。(2 分)
启示:做人要谦虚,不要目中无人,这样才能够不断努力取得更大进步。(或:要懂得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1 分,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以“落红”自喻(1 分),表明自己虽然辞官(1 分),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忘
报国之志(1 分)。
11
12
13
14
3
3
3
3
A
B.原文并没有交代“沉入地核区域的原因”。C.“从地表到地心”错误。D.“强调精英在社会
变革中的作用”错误。
材料一使用的不全是精确数字,例如“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6000 多公里”都是大约的、
估计的数值。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1 分),在灾难来临之际,人类没有逃离地球,而是出人意料地
B
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逃亡(1 分),突出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的特点(1
分)。
1
5
4
①为影片设计宏大的背景(1 分)。以地核为背景,配上岩浆奔流的场景、地航员的英
雄形象等,使电影具有观赏性(1 分)。②在影片中融入中国元素(1 分)。融入地航员的集
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等中国价值、东方理念,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1 分)。
①“我”初到教室;②蓝递给我抹布;③感伤;④轻松/释然。(每空 1 分)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把自己比作蜗牛,把蓝比作耀眼明亮的蓝天(1 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自卑,也写出了“我”对友情的强烈渴望(1 分)。
①介绍了蓝活泼外向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1 分)﹔②写出了“我”与蓝性格截然不
同,为后文友谊的疏离(1 分)作铺垫(1 分)。
1
1
6
7
4
3
1
1
2
8
9
0
3
3
4
她总是围着我转,送我小礼物,今天怎么突然生气了(1 分)?笔筒不是给我的(1 分)?
太尴尬了(1 分)!(联系上文,扣住“惊讶”“满脸通红”回答。)
含义:蓝不够尊重“我”,没有成为“我”的挚友(1 分),但是与她交往的经历让“我”的内
心成长了(1 分),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友情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1 分)。例如:和朋
友去游乐场游玩,我不会强迫朋友参与他不喜欢的游乐项目,我和朋友相处时会尊重彼此,
关照对方的感受。(结合交友经历言之成理即可)
2
1
50
“这”可以指一件事,也可以指一件物品等等,应交代清楚;“真”是副词,意为“实在”“的
确”,表示程度之深;“我”指向以第一人称叙述;“着迷”是入迷的意思,指对人、事、物等
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作文应围绕“让我着迷”的人、事、物等展开叙述,写出自己“着迷”的
表现,同时点出“着迷”的原因。
(评分标准附后)
附 1:“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围观的人挤得像筑起了一道墙。有一天,
有一个卖蒜的老人,斜着眼睛看,嘴里嘲笑他。杨二大怒,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慢地
说:“老头,你能像这样吗?”老人说:“你能够打墙,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
拳吗?!”老人笑着说:“能够用成全你的名声,有什么可抱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子。
杨二挥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拳头已经被夹在老人
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老人才鼓起肚子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跌到一座石桥
底下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回去了,最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附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