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87596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默契. /锲. 而不舍 C. 忏悔. /诲. 人不倦 抹. 杀/抹. 布 B. 憎恶. /深恶. 痛绝 挑. 逗/挑. 选 D. 禁. 止/忍俊不禁. 哺. 育/捕. 捉枯槐. /惭愧.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选聘 狂斓 鞠躬尽瘁 B. 骨碌 门框 不可捉模 C. 妥帖 闲瑕 语无伦次 D. 凛冽 荒僻 耀武扬威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李教授甘心做小学生,虚心好学,不. 耻. 下. 问. ,从点滴做起,拜值行的年轻人为师。 B. 很多家长和孩子虽然知道,在晃动的车厢看书对眼睛伤害很大,但还是不. 以. 为. 然. 。 C. 古往今来,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一件件微. 不. 足. 道. 的事情做起。 D. 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新闻图片,如果深入去了解,背后常常隐藏着鲜. 为. 人. 知. 的故事。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越秀公园征集“我的越秀山故事”的原因,是为了助力“越秀山故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D. 国内首家声音博物馆落户万木草堂,广大市民可以提前预约入馆体验,避免错峰出行。 二、综合性学习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越秀中学图书馆拟举办对联展。请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1) 任务一:请为以下两副对联配对,选项正确的两项是( ) ①天风海水白云闲②剪水琢冰无俗情 ③旭日朝霞红雨乱④宠梅念竹有风趣 A.①④ B.②① C.③① D.④③ E.③④ F.①③ G.④② H.②③ (2) 任务二:学校拟邀请韩梅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致辞,图书馆志愿者小明写了以下邀请函,请找出文中两处不得体的表述并更正。 尊敬的韩梅教授: ①您好!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②贵校图书馆拟举办对联展。兹定于7月6日 15点30分在学校图书馆五楼举行开幕式,恭请您发表③拙见。届时请您④拨冗出席。 越秀中学图书馆 2022年7月1日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④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 小明以“古诗中的乐曲”为题整理古诗词,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出处 诗句 批注 《春夜洛 城闻笛》 ① ,② 。 《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 容多叙离别之情。 《泊秦淮》 ③ ,④ 。 《后庭花》,曲名。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 亡国之音。 四、文言文阅读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 以军中多务 旦辞. 爷娘去 B.自以为大有所益. 香远益. 清 C.治经为. 博士 又为. 活板 D.但. 当涉猎 但. 微颔之 【小题2】把“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很快就有惊人的进步,说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从孙权的劝说之言中,既可以看出孙权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关心和期望。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表明鲁肃敬才、爱才,进一步从正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D.本文记事简练,交代事情的起因后,不写吕蒙学习的详细过程,直接就写学习的结果。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①,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②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晴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 花,则房敛③而色泽。猫眼早幕则晴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姻家:儿女亲家。②披哆:花瓣大张。哆,张口的样子。③房敛:花房收敛。(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欧阳公尝. 得一古画牡丹丛 ②日高渐. 狭长 (2)丞相正肃吴公根据什么判断古画表现的是正午时分的情景? 五、诗歌鉴赏 9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10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 小明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收集了大量课外学习材料,并进行了整理。 材料一: ①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②如“仁”字,左为“人”,右为“二”,指两个人,意为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原则就是仁爱。又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 的。 ③很多汉字似乎在向人诉说一个个故事,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整理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 材料二: ①2022年1月1日,《唤醒甲骨文之古字新说》在网络上线。在60篇融合了现代想象与历史底蕴的故事里,每一个古老的文字,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 ②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赵爱学认为:古老文字与三千多年后的网络文学碰撞出了令人满意的火花; 我们希望蕴含祖先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网络文学为甲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可能。 ③中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然而,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 ④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学的属性,而网文的网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学属性。比如,网络文学比之传统纸媒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等特点。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 ⑤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文学传统”是 指: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 侠、侦探等类型文学;还有发韧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整理自网络) 材料三: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各年龄段的观众关注。调查数据图如下: 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以其广博的诗词知识和好似从唐诗中走出的古典气质倾倒了观众。第三季冠军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在送快递的空闲时间,背诵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迄今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让诗词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④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诗词是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之一。《中国诗词大会》一开始就精准找到这个创作基点,而后每季节目又在此基础上通过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的创新巧构,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行至第七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每期选题都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和烟火气,“江山”“少年”等泛见于寻常生活中的意象架构起了贯通古今的桥梁。 (整理自网络) 【小题1】小明很关注网络文学,以下是他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其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对网络文学的属性达成共识。 B.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和网络属性。 C.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主要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的重视。 D.中国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通俗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主潮。 【小题2】小明根据材料三整理了以下信息,其中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参赛选手们比拼的是诗词知识和鉴赏能力。 B.观众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关注度,19岁以下的人群最高,50岁以上的人群最低。 C.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中国诗词大会》就是鲜明的例证。 D.《中国诗词大会》在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上不断创新巧构,努力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 【小题3】小明仿照材料一对下面文字的形与义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左“人”右“言”,“人言为信”,意为人说的话真实可信。 B.“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靠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C.“吠”,由“口”和“犬”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D.“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意为田中长的草,所以指野草。 【小题4】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1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1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 诗的威力 [智利]聂鲁达 ①那时我是那种身披黑斗篷的学生诗人,同当时所有的诗人一样消瘦和缺乏营养。我刚刚出版了诗集《晚霞》,体重比一根黑羽毛还轻。 ②我同我的朋友们一起走进一家简陋的酒馆。那是探戈舞风靡的时代。跳舞突然停止,探戈舞曲就像酒杯砸在墙上似的突然中断。两个臭名昭著的恶棍在舞池当中龇牙咧嘴地互相辱骂。当一个上前打对方时,对方就退却,桌子后边的一群人也随着向后躲闪。我没有多加考虑就走上前去,不顾自己又瘦又弱,责骂他们:“不要脸的坏蛋,别吵大家了,大家是来跳舞的,可不是来看你们演闹剧的!”他们吃惊地对看一眼,好像不能相信他们听到的话。身材较矮的那个以前是拳击手,他朝我走来,想揍死我。若不是他的对手一拳猛地把这个猩猩般的汉子打倒在地,他准能达到目的。 ③当这个战败的斗士被人像搬麻袋似的抬出去时,当坐在桌旁的人向我们递来酒瓶时,当人们向我们投来热情的笑声时,那个打出致命一拳的大汉理所当然地想分享这次胜利的欢乐。但是,我严词责骂道:“滚出去!你跟他是一路货!” ④我的得意时刻不久就结束了。我们穿过狭窄的过道之后,看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家伙堵住出口。这是另一个成了恶棍的拳击手——那个被我申斥的胜利者,他堵住我们的去路,等着进行报复。 ⑤“我正等着你哪。”他对我说。他轻轻一推,把我推往一扇门,这时我的朋友们都慌里慌张地跑 了。我面对凶恶的刽子手,无依无靠。我急忙扫一眼,看看能抓到什么东西进行自卫。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沉重的大理石桌面,铁椅,我都举不起来。没有花瓶,连一根别人忘记带走的不值钱的手杖都没有。“咱们谈谈。”那人说。我明白,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我还想到,他大概像面对一只小鹿的美洲豹,在吞下我之前要打量我一番。我知道,我所能进行的全部自卫,只不过是不让他知道我的恐惧感。我回手也推他一下,但是动不了他一丝一毫。他简直是一堵石墙。 ⑥他忽然向后扬起头,他那双凶恶的眼睛换了一种神色。“您是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吗?”他问。“是的。”他低下头,继续说道:“我太不幸了!我现在就在自己衷心钦佩的诗人面前,而当面骂我坏蛋的竟是他!”他两手抱头,继续说:“我是个坏蛋,跟我打架的那个人是更坏的坏蛋。我们是世上最卑贱的 人。可是,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纯洁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我的未婚妻所给予的爱。巴勃罗,您看看她。您看看她的相片。我一定要告诉她,您亲手拿过这张相片。这事儿准会使她高兴。”他把那张笑吟吟的少女的相片递给我。“她是由于您,巴勃罗,是由于我们背诵过您的诗才爱我的。”他没头没脑地朗诵起来:“一个像我一样悲伤的孩子,跪着从你眼睛深处看着我……” ⑦这时门给撞开了。那是我的朋友们带着武装的援军回来了。我看见一张张惊讶的脸挤在门口。我缓缓地走出门去。那人独自留下,连姿态都没变,继续朗诵道:“为了将要在她血管里燃烧的生命,我这双手不得不杀人。”他被诗打败了。 (选自林光主编《拉丁美洲散文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诗人追忆了一个近乎传奇的故事,表现了文学的魅力。 B.故事发生在一个酒馆,事件一波三折,牵动着读者的神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C.“我”勇于上前制止两个恶棍打架,是因为作为一名诗人,“我”深信诗歌的威力。 D.那个被我申斥的胜利者,因为与未婚妻一起背诵过“我”的诗,才赢得了爱情。 【小题2】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我刚刚出版了诗集《晚霞》,体重比一根黑羽毛还轻。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写出文中划波浪线处他的心理变化。 文中划线句 心理变化 他忽然向后扬起头 ①他猛然认出了“我”,感到惊讶,急于确 认。 他低下头 ② 他两手抱头 ③ 【小题4】文章结尾“他被诗打败了”,他为什么会被诗打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七、作文 1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2题请以《因为有你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八、名著阅读 1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3题年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跳读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 太平洋——印度洋——红海—— 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 ——大西洋——北冰洋(《海底两万里》) 任务一:根据“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可知,“尼摩船长舍身救助采珠人” 这件事发生的地点是 ,我们从这件事中读出了尼摩船长 的性格特点。 圈点与批注 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 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 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 一大 气。 (《骆驼祥子》第十八 章) 任务二:请给左边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作批注。 探究性阅读 《骆驼祥子》辩论赛 甲方:祥子的悲剧是由个人造成的。 乙方:祥子的悲剧是由社会造成 的。 任务三: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结 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题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默契. /锲. 而不舍 C. 忏悔. /诲. 人不倦 抹. 杀/抹. 布 B. 憎恶. /深恶. 痛绝 挑. 逗/挑. 选 D. 禁. 止/忍俊不禁. 哺. 育/捕. 捉枯槐. /惭愧. 答案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A.qì/qiè,mǒ/mā; B.wù/wù,bǔ/bǔ; C.huǐ/huì,tiǎo/tiāo; D.jìn/jīn,huái/kuì; 故选B。 2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选聘 狂斓 鞠躬尽瘁 B. 骨碌 门框 不可捉模 C. 妥帖 闲瑕 语无伦次 D. 凛冽 荒僻 耀武扬威 答案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 狂斓——狂澜; B. 不可捉模——不可捉摸; C.闲瑕——闲暇; 故选D。 3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李教授甘心做小学生,虚心好学,不. 耻. 下. 问. ,从点滴做起,拜值行的年轻人为师。 B. 很多家长和孩子虽然知道,在晃动的车厢看书对眼睛伤害很大,但还是不. 以. 为. 然. 。 C. 古往今来,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一件件微. 不. 足. 道. 的事情做起。 D. 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新闻图片,如果深入去了解,背后常常隐藏着鲜. 为. 人. 知. 的故事。 答案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 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与句中“李教授拜值行的年轻人为师”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B.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与句中“很多家长和孩子虽然知道,在晃动的车厢看书对眼睛伤害很大”的语境不相符合,应改为“不以为意”,使用错误; C.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句中“卓有成就的人从小事做起”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D.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与句中“深入了解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新闻图片”的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 故选B。 4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4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越秀公园征集“我的越秀山故事”的原因,是为了助力“越秀山故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D. 国内首家声音博物馆落户万木草堂,广大市民可以提前预约入馆体验,避免错峰出行。 答案 解析 A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B. 搭配不当,将“事件”改为“人”; C. 句式杂糅,将“的原因”或“为了”删去; D. 表意不当,“避免错峰出行”改为“错峰出行,避免人员聚集”; 故选A。 二、综合性学习 5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5题 ★★★ 越秀中学图书馆拟举办对联展。请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1) 任务一:请为以下两副对联配对,选项正确的两项是( ) ①天风海水白云闲②剪水琢冰无俗情 ③旭日朝霞红雨乱④宠梅念竹有风趣 A.①④ B.②① C.③① D.④③ E.③④ F.①③ G.④② H.②③ (2) 任务二:学校拟邀请韩梅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致辞,图书馆志愿者小明写了以下邀请函,请找出文中两处不得体的表述并更正。 尊敬的韩梅教授: ①您好!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②贵校图书馆拟举办对联展。兹定于7月6日 15点30分在学校图书馆五楼举行开幕式,恭请您发表③拙见。届时请您④拨冗出席。 越秀中学图书馆 2022年7月1日 答案 解析 (1)CG (2)②“贵校”改为“我校”③“拙见”改为“高见”或“高论” 【详解】 (1)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结构应一致,内容相关联,遵循“仄起平收”的原则。 首先分析四者的结构,可以看出①③结构一致,均为“并列短语+主谓短语”;②④结构一致, 均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可各自匹配为一联;然后按“仄起平收”原则区分上、下联。“闲”为平声,“乱”为仄声,所以上联为③,下联为①;“情”为平声,“趣”为仄声,所以④为上联,②为下联。 故选C、G。 (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②贵校图书馆拟举办对联展”中的“贵校”不当,“贵校”指对方的学校,自己的学校应该用“我校”; “恭请您发表③拙见”中的“拙见”不当,指自己的意见用“拙见”,指他人的意见用“高见”。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6题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④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 小明以“古诗中的乐曲”为题整理古诗词,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出处 诗句 批注 《春夜洛 城闻笛》 ① ,② 。 《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 容多叙离别之情。 《泊秦淮》 ③ ,④ 。 《后庭花》,曲名。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 亡国之音。 答案 解析 凭君传语报平安 不畏浮云遮望眼 化作春泥更护花 谈笑有鸿儒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畏、浮、遮、鸿、儒、柳、隔、庭。 四、文言文阅读 7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 以军中多务 旦辞. 爷娘去 B.自以为大有所益. 香远益. 清 C.治经为. 博士 又为. 活板 D.但. 当涉猎 但. 微颔之 【小题2】把“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很快就有惊人的进步,说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从孙权的劝说之言中,既可以看出孙权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关心和期望。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表明鲁肃敬才、爱才,进一步从正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D.本文记事简练,交代事情的起因后,不写吕蒙学习的详细过程,直接就写学习的结果。 答案 解析 【小题1】D 【小题2】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小题3】C 【小题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推脱/告别; B.好处/更,越; C.成为/创造、发明; D.均为“只、只是”;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即: 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小题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应为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应当粗略地阅 读,了解历史。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你现在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你知晓事情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开了。 8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①,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②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晴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 花,则房敛③而色泽。猫眼早幕则晴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姻家:儿女亲家。②披哆:花瓣大张。哆,张口的样子。③房敛:花房收敛。(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欧阳公尝. 得一古画牡丹丛 ②日高渐. 狭长 (2)丞相正肃吴公根据什么判断古画表现的是正午时分的情景? 答案 解析 (1) 曾经 逐渐 (2)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分析】 【详解】 (1)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1) 句意: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尝,曾经。 (2) 句意: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渐,逐渐。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分析,“此正午牡丹也”的句意是,这是正午的牡丹,是丞相吴公对画的判断,“何以明之”词句的含义是:根据什么来证明它(是正午的牡丹)呢?是丞相吴公准备对画进行解释。故其后内容应为“丞相正肃吴公判断古画表现的是正午时分”的根据,“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的句意为画中的社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便是吴公判断的依据。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丛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公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证明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社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 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 五、诗歌鉴赏 9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9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1) 示例: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放眼望去,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地,一片青翠苍郁,延绵不绝; (2) 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该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详解】 (1)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泰山”“高大”“苍翠”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示例:泰山山脉延绵不绝,青翠的山色一望无际,仿佛永远都看不到尽头。遥望远方,群山起伏,宛如巨龙蜿蜒,青翠的树木覆盖其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 (2)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该诗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激励人们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从中可知,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六、现代文阅读 10 2021~2022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初一下学期期末第10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 小明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收集了大量课外学习材料,并进行了整理。材料一: ①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②如“仁”字,左为“人”,右为“二”,指两个人,意为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原则就是仁爱。又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 的。 ③很多汉字似乎在向人诉说一个个故事,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整理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 材料二: ①2022年1月1日,《唤醒甲骨文之古字新说》在网络上线。在60篇融合了现代想象与历史底蕴的故事里,每一个古老的文字,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 ②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赵爱学认为:古老文字与三千多年后的网络文学碰撞出了令人满意的火花; 我们希望蕴含祖先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网络文学为甲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可能。 ③中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然而,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 ④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学的属性,而网文的网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学属性。比如,网络文学比之传统纸媒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等特点。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 ⑤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文学传统”是 指: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 侠、侦探等类型文学;还有发韧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整理自网络) 材料三: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各年龄段的观众关注。调查数据图如下: 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以其广博的诗词知识和好似从唐诗中走出的古典气质倾倒了观众。第三季冠军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在送快递的空闲时间,背诵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迄今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让诗词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④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诗词是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之一。《中国诗词大会》一开始就精准找到这个创作基点,而后每季节目又在此基础上通过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的创新巧构,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行至第七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每期选题都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和烟火气,“江山”“少年”等泛见于寻常生活中的意象架构起了贯通古今的桥梁。 (整理自网络) 【小题1】小明很关注网络文学,以下是他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其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对网络文学的属性达成共识。 B.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和网络属性。 C.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主要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的重视。 D.中国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通俗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主潮。 【小题2】小明根据材料三整理了以下信息,其中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参赛选手们比拼的是诗词知识和鉴赏能力。 B.观众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关注度,19岁以下的人群最高,50岁以上的人群最低。 C.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中国诗词大会》就是鲜明的例证。 D.《中国诗词大会》在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上不断创新巧构,努力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 【小题3】小明仿照材料一对下面文字的形与义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左“人”右“言”,“人言为信”,意为人说的话真实可信。 B.“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靠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C.“吠”,由“口”和“犬”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D.“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意为田中长的草,所以指野草。 【小题4】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