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台湾问题,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过程,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地方(区,州,县),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结果: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结果: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结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结果:极大的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例子: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2017,南京中考)“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3,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原创题)截至2017年5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主会场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7.68亿元。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得益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西部大开发战略,C“一国两制”构想 D改革开放政策,A,C,A,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3.,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4.1950,年,周恩来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对于各民族的内部改革,则按照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觉悟和志愿,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进行三大改造,C.,实行赎买政策,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B,A,D,5.,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说明,(,),A.,我国民族众多,B.,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C.,我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D.,各民族文字不同,8.,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广西壮族选手,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C.,宁夏回族选手,D.,云南白族选手,12.2017,年,8,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实施,65,周年,这个纲要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第一项重大立法,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普遍推行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享有独立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民族区域自治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A.,B.,C.,D.,B,D,C,二、一国两制,提出时间:,含义:,意义:,作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重大国策。),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香港回归,过程:,时间,澳门回归,过程:,时间:,三、港澳的回归,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回归,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港澳台回归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构想;,3,、中华民族共同心愿。,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1,(2017,枣庄中考,)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2,(2017,临沂中考,)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A,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C,资本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D,C,D,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一国两制”构想,D,改革开放,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其根本出发点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港澳台不适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在港澳台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4,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三地的现状三地的历史,三地与大陆的差异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A,B,C,D,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C,A,C,3,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A),A,“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B,“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C,“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D,“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5,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信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A,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B,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提出“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开辟了道路,D,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作出了贡献,A,D,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祖国统一大业取得 了完全的胜利,A,B,C,D,9,“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10,“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A,西藏和平解放,B,新中国成立,C,民族区域自治,D,香港、澳门回归,11,“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D,B,D,B,7,“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8,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然而,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这充分说明了,(),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B,香港是中国的领土,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D,西方媒体狼子野心,9,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一类是“特别行政区”。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D,A,B,时 间,人 物,政 策,新中国成立初,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毛泽东,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邓小平,“,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一,.,对台政策与两岸交往,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大陆对台政策,四、台湾问题,一、对台方针的变化:,从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二、具体发展:,1979,年,1987,年,四、台湾问题,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2005,年,2008,年,2015,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反分裂国家法,),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习马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台湾回归的必然性,历史原因:,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统一是祖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原因:,3,、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政策方针:,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正确指导,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1,(2017,邵阳中考,)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A,“一国两制”,B,两岸三通,C,和平统一方针,D,一个中国原则,2,(2017,安顺中考,),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汪辜会谈”的举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A,B,C,D,3,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张志军提到的“九二共 识”是指(),A.,和平统一方针,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D,B,B,4,“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它对解决何地问题有示范作用(),A.,西藏问题,B.,新疆问题,C.,南海问题,D.,台湾问题,5,“海基会”、“海协会”、“九二共识”、“一国两制”这些关键词语让中国人感受到了(),A.,西藏和平解放,B.,香港回归,C.,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D.,澳门回归,1.,近年来,台湾陈水扁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障碍,公然提出“去中国化”、“台湾法理独立”等主张。,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这是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唯一方式,“台独”分裂活动损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A.B.C.D.,D,C,C,5.,针对台湾当局“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中央政府的反应是(),A.,宣布断绝与台湾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往来,B.,对台湾进行了警告性军事打击,C.,到联合国投诉“台独”分子,D.,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3,李红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下列关于中国政府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B.,于,1949,年提出,C.,台湾可以保留军队,D.,实行“一国两制”,D,A,B,多民族国家,港澳台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