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杨璐,胸部物理治疗,定 义,胸部物理治疗,又称支气管清洁疗法或胸部生理疗法,是一类非药物的以简单的手法或以改变病人体位、训练病人调整呼吸的动作或咳嗽的技巧为基础的治疗手段的总称。,2,1,、,防止气道分泌物潴留,,促进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目的,2,、,改善通气功能,,促进肺膨胀,增加肺活量,3,、,通过功能锻炼,,改善心肺功能,防止深静脉血栓,3,适 应 证,急性呼衰伴分泌物潴留,肺不张、单侧肺疾病致,V/Q,比例失调,慢阻肺伴无效的呼吸方式,长期卧床、危重患者,某些大手术后预防性应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患者,4,传统胸部物理治疗方法,控制性呼吸技术,(,呼吸锻炼,),一,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气道卫生术),二,5,训练患者控制呼吸的频率、深度和部位,改善通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用于长期治疗和肺康复锻炼,。,控制性呼吸技术,一,6,控制性呼吸技术,1,、控制性深呼吸,2,、缩唇呼吸,3,、用力腹式呼吸,4,、前倾位,5,、深呼吸训练器,7,方法:训练病人有意识地进行慢而深的呼吸,呼吸频率减慢,吸气容量增加,有意识地控制吸气、呼气时间的长短和吸呼比,在吸气末停顿,13,秒再行呼吸。,作用,有利于肺内气体分布,改善,V/Q,比,消除肺内气体陷闭,预防肺不张。,1,、控制性深呼吸,8,有利于改善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使呼气时间延长,气道持续开放,作用,9,2,、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患者取端坐位,双手扶膝,舌尖放在下颌牙齿内底部,舌体略弓起靠近上颌硬腭、软腭交界处,以增加呼气气流的阻力,口唇缩成“吹口哨”状。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按照以上方法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分钟,吸气时默数,1,、,2,,呼气时默数,1,、,2,、,3,、,4,,就能逐渐延长呼气时间,降低呼吸频率。,10,3,、用力腹式呼吸,方法,卧位时双膝向上屈曲放松前腹壁,用鼻吸气时腹部膨出,呼气时嘱患者紧缩上腹部,尽可能延长呼气,将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运动,作用,增强腹壁肌肉的收缩力,适用于呼吸肌无力而导致无效咳嗽的患者,11,4,、前倾位,患者坐位时保持躯干往前倾斜,20-45,,为保持平衡患者可用手或肘支撑于自己的膝盖或桌上,立位或散步时也可采用前倾位,用手杖或者扶车支撑,前倾位可缓解呼吸困难和改善运动耐力,可与缩唇呼吸同时使用。,12,5,、深呼吸训练器,帮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或较慢频率的胸式呼吸,通过练习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增强肺功能。,常用装置,:,多属吸气或吸呼二相通气阻力器。,13,使用方法:锻炼时吸口含在口中应保持与唇周的密合,呼吸锻炼时间一般限制在,5,20min,,每天,2,3,次。,注意事项:使用中应切实做到频率慢、吸气慢,注意防止过度通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对肺过度膨胀者应禁忌。,14,1、用力呼吸技术,2,、咳嗽训练,3,、体位引流,4,、胸部扣击、震颤,5,、体位引流治疗,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二,15,1,、用力呼吸技术,方法,张口深吸气后用力呼气或吹气,呼气时收缩腹肌和肋间肌使肺容量降低,放松呼吸后重新开始,作用,帮助呼吸道内分泌物由远端移向近端,提高咳嗽的有效性,主要用于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及慢阻肺患者,16,2,、咳嗽训练,患者取坐位,上身可略前倾,缓慢深吸气,屏气,3,秒、然后进行爆发性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停止咳嗽,缩唇将剩余气体呼出。缓慢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做,2,3,次后,休息或正常呼吸后重新开始。,对咳嗽无力的患者,应给予手法辅助,双手掌放在病人的下胸部或上腹部,在咳嗽时加压。,17,3、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通过,配合使用拍背、振颤等胸部手法治疗,,,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18,体位引流,目的,生理影响,注意事项,原理,19,目 的,促进排痰,改善日常的通气功能,促进,肺膨胀,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20,原 理,利用重力调整患者体位,使各肺叶或肺段分泌物流入大气道内,借助于咳嗽而排出体外,因而又称重力引流。基本原则是使病变部位放在高位,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方向朝下,以促进分泌物的引流,改善动脉血氧合,缓解呼吸困难。,21,体位引流,基础在于了解支,气管,树的,解剖,,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右肺分为上、中、下,3,叶,左肺分上、下两叶,在每叶中的区域划分是体位引流中正确位置设置的重要参考资料。,22,23,生理影响,体位改变与肺容量,从直立到仰卧位,功能残气量减少约1000ml,。,受力大的部位肺灌注相对增加,。,机械通气时,机械正压增加横隔的被动运动,。,对原有肺部疾患或肺部手术后病人,侧卧位压迫患侧肺时,PO,2,下降,。,当病人咳嗽和处于头低位时,可使颅内压升高,。,24,体位引流注意事项,餐前或餐后,2h,进行,以避免发生呕吐。,每次体位引流时间10,15min,。,根据临床情况,每天维持,2,6,次。,有明显呼吸困难伴发绀的患者,近,1,2,周内有咯血,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患者禁止体位引流。,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5,4,、胸部扣击、震颤,原理,通过扣击、震颤可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振动肺泡、肺泡管及细支气管,,促使气流进入侧支及小气道内。,26,时间,:宜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叩击频率约每分钟60次,,2,3,次,/,天每侧肺叩击1,5,分钟,扣击同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咳痰,胸部扣击,27,震 颤,操作者双手掌重叠,置于要引流的胸廓部位,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地上下抖动。震颤频率为3,5,次,/,秒,,每一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每次时间1520分钟。,28,胸部扣击、震颤注意事项,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患者,禁用胸部叩击、震颤。,胸部叩击时应避开乳房、心脏、肩胛骨、,脊柱、拉链、钮扣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反应。,29,5,、体位引流治疗,常规翻身,定时采取特殊的引流体位,引流时结合胸部扣拍、震颤,引流结束时进行咳嗽或气道内吸引以清除分泌物,30,物理治疗,新进展,振动排痰机,人工咳痰机,俯卧位通气,高频胸部振动,31,特性:,穿透性,、功效性、稳定性,临床作用:,对排除和移动肺内、细小支气管等小气道分泌物和代谢废物有明显作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振动排痰机,32,振动,:,20,3,0,CPS,,可使支气管扩张,淋巴管扩张,使气道通过性增强。,叩击:,所具有的垂直力可松弛、击碎、脱落粘性分泌物;水平力可推动分泌物定向移动。,时间:,10,20min/,次,,tid,或,qid,33,禁忌证,出血部位,皮肤及皮下感染,部位,肺结核、气胸、胸壁疾病,肺部血栓、胸部肿瘤,肺出血及喀血,肺脓肿,急性心梗,凝血机制异常的病人,不能耐受震动的病人,34,排痰机使用注意事项,操作时间选择在清晨、临睡前及餐前或餐后12h,24次/,天,避免引起消化液返流。,操作前1520min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及时吸痰,避免脱落的痰栓随呼吸气流堵塞下一级支气管。,对于体,弱,及术后病人,开始采用较,低,频率,建议从20CPS开始,,,频率不能超过35CPS,。,叩击头应避开胃肠、心脏,脊柱等部位。,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制叩击头罩,避免交叉感染,。,35,特性:,穿透性,、功效性、稳定性,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使用自动档模式,机械性吸气压力由20 cmH2O加至40 cmH2O大气流,时间为2 s,呼出压力2545 cmH2O,时间为1 s,治疗5个片段,休息30 s,重复45个循环.,无创咳痰机,36,俯卧位通气,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位,从而使肺内的分泌物清除更有效,肺内分流减少及肺内功能残气量增加。此法可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俯卧位通气,37,观点,1,:,当病人处于俯卧位时,横膈肌向下移动,比邻的腹腔脏器也下移,肺能较大的扩张,从而改善肺部的功能性通气量,利于气体交换。,俯卧位通气的研究进展,38,观点,2,:,俯卧位能改善氧合是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流朝着肺部损害少的区域重新分布,另外由于重力的因素,支气管分泌物有利于排出是改善氧合的另一解释。,俯卧位通气的研究进展,39,观点,3,:,经过动物试验发现,俯卧位形成的区域肺组织之间的压差对肺膨胀不全、肺内的分流、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的改善有益。,俯卧位通气的研究进展,40,患者的俯卧位,减小了重力性胸腔压力梯度的变化,改善了肺部,V/Q,比值,减少分流,促使各部分的通气趋向均匀,改变局部膈肌运动,从而改善氧合。,俯卧位时心脏纵隔对背侧肺区的压迫减少,有利于萎陷的受压肺泡复张。,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41,俯卧位通气时的护理要点,加强生命体征监测,1,保持气道通畅,2,保持各管道通畅,3,注意患者体位,保证通气效果,4,42,主动及需加辅助的活动,被动性活动,主动性活动,早期功能锻炼种类,43,Thank you!,4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