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红外热成像的测试与分析上课讲义.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82476 上传时间:2025-05-1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外热成像的测试与分析上课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红外热成像的测试与分析上课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红外热成像的测试与分析,一、红外线基本理论及概念,电磁辐射:,一个表面辐射热能取决于,常数,发射率,温度T,史提芬-波兹曼定律Q=.T,4,发射率:,取决于材料性质,=Wbb/Wobj,Wbb黑体的辐射能量;,Wobj同温度的“普通”物体的辐射能,影响辐射率的因素,1、不同材料的性质,化学成分和性质,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绝大多数纯金属很低,非金属较高;,2、表面状态,表面粗糙度,非金属受影响较小,金属受影响较大;,涂有油漆的金属表面辐射率比没有涂油漆金属表面辐射率;,3、温度的影响,非金属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金属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注:对于电力设备,其发射率一般在0.85-0.95之间。,辐射温度因以下原因改变:,视角的变化,目标形状的改变,弯曲物体的边缘处于不同的温度,物体温度越高,它发射红外射线越强。,红外热像技术,红外热像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输、转换、探测并付诸应用的科学技术。,热传输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对流通常只发生在流体介质中。,红外热像仪,显示目标热像的过程称为红外热成像。而实现这个过程的设备称为红外热成像装置。,二、红外成像技术,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A、红外探测器:把被测物体红外辐射量的变化变成电量变化的装置。,B、红外热像仪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红外探测头、图像处理器、监视器。,C、探测器分为光机扫描型和焦平面凝视型。,红外成像技术过程:,红外热像仪的重要参数:,温度分辨率灵敏度(NETD),空间分辨率(IFOV),分辨物体大小的能力,以毫弧度表示:,空间分辨率=/180 镜头度数像素数,检测距离与仪器空间分辨率、检测目标大小、目标温度等因素有关。,例如:(24度镜头)空间分辨率为1.3毫弧度(mrad)代表仪器在10米远可分辨出大于或等于13mm(1.3厘米)的目标,100米远可分辨出大于或等于13厘米的目标。,测温精度:,仪器测量温度的精确性(例如:度),保证仪器测温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措施:,仪器自校准功能(包括对大气系数的校准和仪器本体的校准),例如:辐射系数、距离、大气环境,相关定义:,温升,用同一检测仪器相继测得的被测物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温差,用同一检测仪器相继测得的不同被测物或同一被测物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相对温差,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T,1,发热点的温度,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度,T,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环境温度参照体,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它可能不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它具有与被测物体相似的物理性质,并于被测物处在相似的环境中。,外部缺陷,致热部位裸露,能用红外检测仪直接检测的缺陷。,内部缺陷,致热效应部位被封闭,不能直接检测,只能通过设备表面温度场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才能确定的缺陷。,三、红外诊断相关知识,1、电力红外诊断的特点,红外监测设备不需停电,不解体、不接触、不取样,省时省力,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红外热像对设备的巡检效率远高于人的效率;,监测电力设备适应面广,实现对大范围设备温度变化快速高效监测;,设备缺陷形象直观,红外图像资料存档,进一步分析,确定故障属性、部位、程度等,进行诊断;,通过对热缺陷的判断,实现电力设备从预防性维修到预知性维修的过渡;,红外热像仪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预防潜在性过热故障的武器;,在没有红外检测之前,电力设备在1%的故障状态下工作,红外检测1-3年后,电力设备故障率下降到0.5%;,红外诊断理论提升、作业标准化、实际广泛应用上努力。,2、红外诊断缺陷,热缺陷按照温升的高低及对设备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性缺陷、严重性缺陷、危险性缺陷三种。,热缺陷按照温升的高低及对设备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性缺陷、严重性缺陷、危险性缺陷三种。,一般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有一定温差,温度场有一定梯度,但不会引起事故的缺陷。这类缺陷一般要求记录在案,注意观察其缺陷的发展,利用停电机会检修,有计划地安排试验检修消除缺陷。,当发热点温升值小于15K时,对于负荷率小、温升小但相对温差大的设备,如果负荷有条件或机会改变时,可在增大负荷电流后进行复测,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当无法改变时,可暂定为一般缺陷,加强监视。,严重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程度较重,温度场分布梯度较大,温差较大的缺陷。这类缺陷应尽快安排处理。,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检测等,必要时降低负荷电流;,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危急缺陷,-,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这类缺陷应立即安排处理。,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或立即消缺;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行,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进一步确定缺陷性质。,电压致热型设备的缺陷一般定为严重及以上的缺陷。,一、检测准备,1、制定红外检测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实施计划,根据空间和布局,避免遗漏,实现故障普查和保障重点检测。,2、高压设备的红外检测准备条件:,选择高压设备在满负荷状态运行的时机进行红外检测,使设备有足够的发热时间,设备表面达到稳定温升,提高检测效率。,3、检测位置的选择:,多角度、全方位对运行设备扫描寻找热点;发现热点后,固定热像仪位置,以后检测中取原位置,保证不同时期相同位置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四、红外现场检测,二、现场检测步骤,开机后设备自检正常,根据环境调整仪器背景温度;在仪器上调整受检目标发射率,并设置色标温度量程;,将仪器测量距离调至较远,进行大范围的一般检测,寻找可以发热点;,将背景温度和测量距离调至适当值,对可疑发热点做精确检测,区分发热类型;,对可疑发热点进行拍摄,应有设备整体成像、发热点的局部成像以及可供参考的同类正常热备的对比成像;,记录成像设备编号、相别、以及发热点的方位,与图像编号相对应;,收集发热设备的负荷情况和最高负荷情况。,三、检测条件的影响与对策,1、太阳和背景辐射,选择夜晚和阴天、加装红外滤光片。,2、环境温度的影响,3、检测前,查被测设备表面的发射率值,4、运行状态的影响,高压设备满负荷的状态下进行,使设备有足够的发热功率使表面产生固有的故障热区特征。,五、红外诊断方法,1、热像特征判别法,设备出现内部和外部故障,故障发热必须通过热传导形势进行热交换,改变设备相应部位的稳定温升或温度分布。,eg:SF6断路器红外热像图中出现设备某部位的温升,就可判断断路器内部导电回路或电流互感器发热故障。,2、相间互比判别法,高压设备同组、同类设备出现三相局部故障温升的概率极小,三相运行条件相同,具有可比性。,eg:变压器三相套管将军帽之间温差超过10,即可判断温度高的那相套管导电杆内部接头存在连接不良故障。,输电线路导线连接件故障,就是通过相同导线1m处温升来鉴别。,3、历史状态比较判别法,通过对历次采集图像的对比,发现同一设备的差异,对设备缺陷随时间变化作出正确及时的诊断。,4、机理比较判别法,电流致热型发热功率与电流成正比,电压致热型发热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5、温差比判别法,=(T1-T0)/(T2-T0),T1 设备发热异常部位温度,T2 同组设备正常部位温度,T0 环境参照体温度,为0.75设备发热部位注意值,为0.95设备发热部位危险值,6、辅助判别法,在一些设备的内部故障诊断上,因设备结构与内部传热过程的复杂性,设备表面的温升不明显,难于对故障属性、位置、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判断,需借助电气测量、色谱分析、解体试验等手段综合判断。,7、同类型设备相比法,同一类型设备结构相同,在同样环境下其温度情况大致相同,若局部所测温度相差悬殊,则登记缺陷,分析过热原因。,设备缺陷诊断依据,一、电流致热型缺陷判断,二、电压致热型缺陷判断,六、现场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1、调清楚焦距,手动或自动调焦,确保图像清晰,2、调好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手动或自动调节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层次分明,注意:对于微小温差故障设备,一定要通过手动调节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通过改变电平值和温宽值来调节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1、电流致热型设备,采用自动调节方式方便快捷;,2、电压致热或混合致热设备,应采用手动调节方式调节,这样才能更好调节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以便进行准确判断。,3、保存图像,冻结和保存图像后,有三点不能改变,A、温度范围,B、光学聚焦,C、构图,所以冻结或保存图像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光学聚焦和构图。,图像最佳化方法,1、选择不同的调色板,2、选择温度范围,在不超过测量范围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低的测温范围。,3、选择合适的电平值和温宽值,即图像明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清晰,层次分明。,1、变压器,检测变压器箱体、储油柜、套管、引线接头及电缆终端,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主变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主变整体温度是否符合下冷上热的梯度分布;,三相套管的温度是否均衡,接头有无发热;,油枕的油位在何处;,散热器打开与否,各风扇电机之间有无较大温差。,七、电力设备现场检测重点,正面图,侧面图,1、箱体涡流损耗发热变压器漏磁通产生的涡流损耗引起箱体或部分连接螺杆发热,其热像特征是以漏磁通穿过而形成的环流的区域为中心的热像。,2、变压器内部异常发热当变压器内部出现异常发热时,可能引起箱体局部温度升高,这种热谱图不具有环流形状,这类缺陷伴有变压器内部油的气化,可与油色谱结合判断。,3、冷却装置及油路系统异常潜油泵过热;管道堵塞或阀门未开(无油循环部分管道或散热器在热谱图上呈现低温区);油枕缺油或假油位(热谱图上油枕内油气分界面清晰可辨);油枕内有积水(热谱图上油枕的底部有明显的水油分界面)。,110kV主变套管缺油,220kV主变器身漏磁,220kV主变散热器油阀未开,110kV主变套管末屏内部连接不良,主变油枕,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油枕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距离,将正面、侧面分别单独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油枕的油位在何处,是过低还是过满溢出;,油位面是水平面还是弧形面,2、套管,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套管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聚焦到位,套管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整个套管包括:升高座、柱体、顶帽、出现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方向、角度、距离,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套管的温度是否均衡,接头有无热点;,套管的油位在何处。,3、电流互感器,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电流互感器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三相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由于CT本身较细长,拍摄时尽量使CT竖直。,独立CT包括:下部油箱、引线、柱体、顶帽、两侧线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顶帽发热、接头发热)。,三相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距离,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顶帽,接头之间是否存在温差;,由于设备的缺陷为内部电压制热型缺陷,所以当温度存在较小温差也有可能存在严重缺陷。,220kV,35kV,1、内部损耗异常,电流互感器相间温差不得超过23K。必要时配合色谱及电气试验结果综合分析。,2、内部连接件接触不良以接触不良处为中心的热谱图,最高温度在出线头或顶部油面、铁帽处。,3、外部连接接触不良,4、缺油,5、外壳发热 某些设计制造不合理的干式电流互感器用导磁材料做外壳,没采取限制磁通的措施,因涡流损耗而发热。,110kV电流互感器内部连接不良,35kV电流互感器局部发热,4、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高压引线连接处、耦合电容器本体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电压互感器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三相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由于PT本身较细长,拍摄时尽量使PT竖直。,整个PT包括:下部油箱、引线、柱体、顶帽、线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顶帽发热、接头发热)。,三相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距离,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顶帽,接头之间是否存在温差;,由于设备的缺陷为内部电压制热型缺陷,所以当温度存在较小温差也有可能存在严重缺陷。,35kV电压互感器箱体受潮发热,110kV电压互感器箱体发热(谐振),电容器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整体要完整,局部要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由于电容器组中的电容器比较多,全部拍在一起较困难,拍摄时尽量使电容器有问题的部分保持完整,能认出该设备。,整个电容组包括:单个电容器本体、熔断丝、熔断丝接头、电缆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包括:,单个电容器本体之间是否存在温差;,由于该设备的热缺陷问题最多,而且经常会发现过百度的高温点。,电容器熔丝,5、避雷器,检测避雷器本体及电气连接部位,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避雷器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三相避雷器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由于避雷器本身较细长,拍摄时尽量使避雷器竖直。,整个避雷器包括:下部引线、柱体、顶帽、线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整体发热、接头发热)。,三相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距离,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之间是否存在温差;,单相避雷器得上下节之间是否存在温差;,由于设备的缺陷为内部电压制热型缺陷,所以当温度存在较小温差也有可能存在严重缺陷,当温差在3以上时,应当及时引起注意;,220kV避雷器下节发热(受潮),6、GIS本体,检测各单元及进、出线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注意与同等条件下其他相同单元进行比较。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做参考分析。,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套管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整体拍完后,应用同一方向、角度、距离,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7、开关柜,检测开关柜及进出线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注意用同等运行条件下相同开关柜进行比较。测量师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开关柜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三相要完整,局部要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整个开关柜包括:母排、闸刀、进出线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之间是否存在温差;,接头有无热点;,8、断路器,检测断路器本体及电气连接处,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注意与同等条件下其他相同单元进行比较。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做参考分析。,断路器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三相开关的整体要完整,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由于断路器本身较细长,拍摄时尽量使断路器竖直。,整个断路器包括:柱体、顶帽、两端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之间是否存在温差,接头有无发热;,35kV断路器中间法兰,断路器动静触头接触不良,断路器动静触头接触不良,1、外部连接件接触不良、内部连接件接触不良密封在断路器内部的动静触头、中间触头、静触头座接触不良。,2、少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进行相间比较时,相间温度不应大于10K。,A)动静触头接触不良动、静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发热,其热像特征是以顶帽下部为最高温度的热谱图,顶帽温度T1瓷套下法兰温度T3瓷套表面温度T2,可定义缺陷在动静触头处。,b)中间触头接触不良中间触头的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发热,其热像特征是以下部瓷套基座法兰为最高温度的热谱图,T3T1T2,可断定缺陷位置在中间触头。,c)静触头基座接触不良静触头基座与铝帽内台面接触不良引起的发热,T1 T3T2,d)少油断路器内部缺陷内部元件温度升高,9、隔离刀闸,隔离刀闸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整体要完整,局部要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整个电缆头包括:三相刀闸、三相两侧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热缺陷。,三相整体拍完后,如有缺陷,应将每相单独拍摄,有缺陷部位局部拍摄。,观察内容并包括:,三相两侧接头及刀口之间是否存在温差;,特别是隔离刀闸沿口发热较为常见,温度也会比较高,这时候应把刀闸沿口部分单独拍摄,要求图像清晰,能发现发热具体位置。,10、线路导线、金具、线夹,导线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局部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导线是否存在松断股;,导线之间是否存在温差。,10、线路导线、金具、线夹,输电导线的连接器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输电导线连接器包括:耐张线夹、接续管、修补管、并沟线夹、跳线线夹、T型线夹、设备线夹等,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接头和线夹是否存在发热点;,10、线路导线、金具、线夹,耐张线夹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单相拍摄,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耐张线夹包括:引流板、均压环、延长拉杆、耐张接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在同一侧(大号侧或小号侧)将三相分别单独拍摄,每一侧拍摄方向保持一致。,观察内容并包括:,接头之间是否存在温差;,延长拉杆是否存在温差;,引流板是否存在温差;,11、绝缘子,检测绝缘子本体及电气连接处,图像显示无异常温升、温差或相对温差。,绝缘子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局部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绝缘子包括:绝缘瓷盘、铁帽、球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绝缘子串温度分布是否均匀,铁帽是否发热、;,磁盘是否存在温差;,引流板是否存在温差;,球头部位是否过热。,芯棒受潮,污秽,低值,12、电力电缆,检测电力电缆终端和非直埋式电缆中间接头、交叉互联箱、外护套屏蔽接地点等部位,检测时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时进行,尽量移开或避开电缆与测试仪之间的遮挡物,记录环境温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电缆拍摄注意事项,聚焦到位,局部要清晰,刚好充满画面,并且四周留有适当的空间。,图片定格并保存,仔细观察图片,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观察内容并包括:,电缆之间是否存在温差,,根据负荷综合判断;,电缆本体是否有局部发热点,。,1、出线接头接触不良,2、电缆头局部绝缘不良电缆头局部损伤、受潮、劣化等缺陷,其特征是电缆头交叉处出线局部区域温升偏大。,3、电缆头整体绝缘不良电缆头因加工不良或长期运行造成绝缘整体受潮、劣化等缺陷,特征是整个电缆头温度偏高。,4、电缆头出线套管绝缘不良电缆出线套管因密封不良,引起进水受潮的缺陷,5、电缆整体发热电缆老化货过负荷运行引起的缺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