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图案与色彩,2015年4月,专题4:中国传统图案,目录,1、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2、中国传统图案的承载,3、中国传统图案的常见元素,4、中国传统图案的意义,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一、中国各时期图案的代表,1.原始时期的彩陶图案,2.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图案,3.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漆器图案,4.秦汉时期的瓦当图案,5.汉代的画像砖图案,6.历经多个时代的敦煌图案,7.宋代的瓷器图案,8.明代的明锦图案,9.清代清绣图案,石刻、建筑中的图案,青铜器中的图案,陶瓷中的图案,原始社会图案代表红山玉龙,奴隶社会图案代表和氏璧,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封建社会图案代表玉玺,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封建社会图案代表龙生九子,图案的起源,1、图案起源于人类装饰的本能,装饰是人的本能,也是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本能。装饰起初是出于求偶、繁殖的需要。,二、图案的发展历程,2、图案起源于对自然和人类现实生活的表现(结合人类精神世界),人类最早的图案都来源于自然事物:太阳、星星、水、云、动物、植物都是原始人表现的对象。人类生活也是图案的重要素材来源,打猎、战争、耕种、收获、饮食节庆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等,都成为人类最早图案的表现对象。,以中国古代的文字为例。,中国古文字,既是一个词,同时也是一个纹样,是很美的图案造型。是劳动人民仔细观察和研究了生活、生产中的种种形象,用特定的线条概括了其特征,从而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造型图案。这种造型手法,也成为中国图案的美学基础,形成朴素、单纯、富有生趣的特色。,(1)阶级社会因素,礼器,是阶级社会中地位的一种象征,地位越高对礼器的纹饰,做工要求越高。纹饰的最重要目的似乎在于使一件礼器仪容变得醒目。其次,纹饰可以细分器物的种类。它促使人们对器型即礼器种类的注意,此外,在特定的器物类型中,纹饰还表示等级,而在等级中,还表示器物的所属关系。,四羊方尊上的图案,“饕餮(to ti)纹”。,青铜器上的盘龙纹,(2)经济因素,初唐时期的藻井图案,纹样清晰,剔透秀丽,色彩鲜而不艳,强调叠晕渲染与线描融合,有工艺之美,井心多方形,以大莲花,大团花,缠枝纹组合为图案主体,盛唐藻井,盛唐井心缩小,边饰层次增多,团花与缠枝花边盛行,卷草纹,几何纹,联珠纹穿插有序,其图案构成明显趋向节律化,均齐平稳,花型丰满,线条流畅。,作为图案的龙和凤,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文化中,龙是寄寓吉祥、寄托人民美好愿望与理想、祈祷丰收年的神灵。龙崇拜盛行于农业社会。龙能行云施雨的观念却源于更遥远的年代。,(3)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本来是印度文化的产物,传人中国后需要在宗教环境和器上塑造、镌刻或涂绘各种信仰形象、图画和图纹,并通过艺术加工,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相结合,以此打动、激发人心。也因此使得佛本生图充满了各地洞窟的墙面,发展和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壁画艺术和图案艺术。,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阶级社会和皇权的统治中,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汉代瓦当,东汉 四凤镜,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3900年-庙底沟文化-彩陶-鸟纹,公元前6000年-老官台文化-彩陶-宽带纹、几何图形,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公元前3000年-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舞蹈纹,公元前4800年-半坡文化-玉器-动物图案、鱼纹,公元前28000年-峙峪文化-兽骨-动物、猎人,公元前2000年-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彩陶-神化人形图案,公元前2000年-龙山文化-礼器-蟠龙纹,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玉器-,龙纹,公元前6000年-磁山文化-陶-绳纹、编织纹,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玉器-人兽面纹,公元前7000年-河姆渡文化-陶、玉、牙骨-动植物图案,公元前3000年-屈家岭文化-彩陶-旋纹、太极,公元前约4000年-大汶口文化-陶器、玉器-文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彩陶图案一般是以黑色、红色或白色的颜料在红褐或棕黄的陶器上绘制的花纹,其图案主要是取材于自然形象,大多是经过不同程度的变形的,体现了原始人对自然的认识。,夏商周及战国时期的青铜图案,青铜器图案的表现主题以动物为主,其风格以表现沉重、神秘、凶猛、威严为主,体现一种狰狞、拙朴的美,给人一种强悍和震慑的力量。,麒麟 大象,秦汉时期的图案,秦汉时期的图案艺术体现着气势和古拙的美,这一时期的图案摆脱了单一的几何纹样形式基本上采用写实及组合再造的方法,突出表现了对象的运动感、韵律感,其中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图案比较具有代表性。,秦汉时期的图案构图大都采用散点和俯视,也有的以平视、平列构图来表现对象的。此时的图案大量反映了劳动和生活的场景,也有表现远古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汉代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们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一级青、白、红、黑四种颜色,造型质朴生动、构思巧妙,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汉代的织绣图案也特别精彩,常常以水纹和云纹为表现对象,还有以单独结构成和与其他纹样组合构成的形式,强调一种运动状态及韵律感。另外几何纹样、动物纹样及吉祥文字也是织绣图案常常表现的题材。,隋唐时期的图案,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贸易文化交流频繁,与此同时佛教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都对当时图案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影响。,在题材方面,除了动物外,还有花卉图案,这也改变了以往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以真实的花草、鱼虫为表现对象,构图极为活泼自由、疏密匀称,其风格体现了对丰满、富贵、华丽的追求,更富有自然风情和生活气息。,宝相花图案是将牡丹、莲花河大理花几种形象结合起来的复合纹样,是唐代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象征吉祥高贵的理想化图案。,灿烂的敦煌文化,宋元时期的图案,宋代因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其图案艺术不重视华丽,而追求朴素,具体表现为纹饰简朴,色调深沉,富于理性美。,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制瓷工艺达到了古瓷艺术的巅峰。,帝国风元太祖成吉思汗(圣武皇帝)孛儿只斤铁木真,故宫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代成就了景德镇,唐代是青花的初始时期,经过发展到元代时鼎盛时期,明代又有衰败,清代再兴。,元代青花鸳鸯戏水纹玉壶春瓶,明代,团凤,纹罐,凤纹,青花瓷,清明时期的图案,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进入了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工艺美术开始与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直接关联。,明清家具造型纹饰,明代,家具以简洁素雅著称。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装饰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家具发展到,清代,,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注重形式,家具成为表现身份、地位、富有和对美的取向的象征。,二.中国传统图案的图案语言与工艺,1.彩陶图案语言(几何图案的语言),2.青铜图案语言(早期其图案语言是水平线和垂直线为主调的狞厉之,美,从商周发展到春秋时期,图案由狞厉神秘走向活泼),3.古漆器图案语言(是以弹性的曲线为主调。具有生命力的曲线及线,的构成产生出风驰电掣图案语言),4.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的图案语言(是以粗放的影形与粗放的线,条为主调),5.秦汉时代瓦当图案语言(以影形为主调,作适形造型),6.敦煌图案语言(从魏晋至宋元的各时代的敦煌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与西域佛教图案的融合),三.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现代表现精神,四.中国传统图案的构图形式,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S形构图、四方八达的米字格构,图、冏形构图、平视构图与立视构图,五.中国传统图案的色彩,中国传统图案的色彩有两种不同的色彩倾向,1.色彩倾向是朴素、简洁、单纯(彩陶、青铜器、青花瓷器等),2.色彩倾向是富丽、浓重(倾向在宫廷图案),第二部分 中国传统图案的承载,第二节 中国彩陶图案,一.彩陶概括,彩陶的分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1.山东、江苏、河北“河淮三角洲”的大汶口文化,2.河南、陕西、山西的“洛渭汾核心地区”仰韶文化,3.江苏、浙江、安徽的良渚文化,4.湖北、湖南、江西的屈家岭文化,5.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二.陶器的发明与制作,制作彩陶的步骤:选土、制坯、施彩和烧窑,彩陶的器具主要有:食器、水器、缸、钵、盆、碗、罐、壶,三.中国彩陶朴素而丰富的图案语言,1.朴素而丰富的图案语言来源原始、平等的生活(原始的生产和生活,的情趣,来源于人们心底的朴实和明朗),2.彩陶图案语言中的具象和抽象,中国彩陶的具象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的图案(经过高度的概括变,形,有拙朴的装饰趣味,大多数接近符号,也是由明显的点线面组合而,成),中国彩陶的抽象图案中的几何纹图案食彩陶的代表,一部分是从开始,初即和具象形同时存在,另一部分是从彩陶的具象图案演变而成。,1.彩陶图案中具象图案语言的形成,a.彩陶具象图案是原始人生活的写照,b.中国彩陶中的具象图案与图腾,2.中国彩陶中的抽象图案语言手绘的几何纹,a.彩陶中抽象的手绘几何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b.对抽象几何图案的感觉和理解,c.抽象几何图案语言的比较,四.中国彩陶图案的构成形式,1.彩陶中的几何图案绝大部分是以二方连续的方式出现,2.彩陶中单独图案的装饰,五.彩陶图案中的变化与统一,1.彩陶图案中的变化与统一,2.彩陶图案中的对称与均衡,3.彩陶图案中的节奏与韵律,4.彩陶图案的比例与权衡,5.彩陶图案中的“黑白相守”,六.各类型文化中彩陶图案的特征,1.仰韶文化 早期 半坡类型鱼纹为主;人与鱼的结合纹样(人面鱼纹),2.仰韶文化 中期 庙底沟类型鱼纹为主,3.仰韶文化 晚期 马家窑类型平行线、圆圈、弧线、三角形为基本造型,半山类型锯齿带纹,马厂类型变形人形纹、四大圈纹,4.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样,七.彩陶图案的色彩,彩陶的色彩建立在陶土的本色上,近似土黄和土红的陶器的底色上,,绘制以黑色为主的图案,有时施以白色、黄色、赫色等等。,第三节 中国青铜器图案,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概括,1.青铜的发现和青铜工艺的发明,a.铜的物理性,b.采用铜锡合金,即锡青铜,c.采用“失蜡法”制成所铸器物的模型,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青铜器有礼器、兵器、乐器等,以礼器为主。青铜器礼器有鼎、鬲、,簋、豆、爵、觯、觥、盉方彝等,a.鼎从史前的陶鬲演变而来的,初始为烹煮肉食,后来成为盛祭,品的的礼器。有鹿鼎、牛鼎、豕鼎等,b.簋形如大碗,是盛饭的食具。西周初发展为双耳或四耳方尊。,c.鬲是一种古代的炊具,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腹部有最大的受火面积。能较快地煮熟食物,d.爵是酒具,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商代盛行饮酒之风。,爵的前,面有流,流和爵口相连处装饰有柱,后部口沿收缩成尖状的尾。,e.角古代的酒具,似爵而无流无柱,f.觚觚和爵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也是最基本的成组酒器。觚的口,和底均呈喇叭形、长劲、细腰、高圈足,二.青铜器时代,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至春秋,经历奴隶制社会的发生、发展与,瓦解的时期。,2.青铜艺术是奴隶制社会的文化象征,以”天命“论维持政权的精神支柱,而用”礼制“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3.”礼藏于器“是当时的时代特征。按礼制组合的列鼎,九鼎为天子,七,鼎为诸侯、五鼎为大夫、三鼎为士,青铜时代促成青铜礼器的产生,它作为政治权威的象征,它的造型和,图案就必须与它的功能相适应,于是展现雄伟怪异、狞厉威严的风貌。,三.青铜器图案的四个发展时期,从考古的角度把商、周的青铜器发展分为四个时期:鼎盛期(殷代及,周代的文、武、康、昭、穆诸王统治时期)、颓败期(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中兴期(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末年)和衰落期(战国,末年),1.聚纹时期(商代至西周初期)青铜器图案纹样具有狞厉之,美,适合纹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构成形式,纹样以兽面纹及凤鸟纹为,主,是兽面纹发展的主要时期,2.带纹时期(西周中期至春秋初期)这一时期的图案以二方连续纹,样为多,抽象类纹样逐渐增多,是青铜器纹样的抽象阶段,3.网纹时期(春秋至战国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图案以四方连续纹样为多,图案纹样出现追求结构的精致与微型化,各种形象化的蛟龙纹和蟠龙纹大量出线。,4.散纹时期(战国中后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图案出现了大量的影形动物和影形人物,并以散点的形式构成。这些动物是幻想的动物,人物是有着各种角色和姿态的。春秋以来,在思想上和学术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上和经济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必然带来艺术上的活跃,这时期的图案有一种活泼的气质。,四.青铜器图案的构成发生,1.对称形式,青铜器纹样,基本上是采用左右对称方式构成,采用两组或四组相同,的图案纹样,按左右对称的形式布局。造成视觉上的稳重感。,2.适合构成,适合构成是青铜器图案的另一种显著特征。他们把怪兽、凤鸟纹样和,青铜礼器的器皿外形完美的结合起来。,五.青铜器图案中主要装饰纹样,青铜器中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兽面纹、凤鸟纹、龙纹及其他纹样等四种,类型,1.兽面纹,a.兽面纹以动物的头部形象作为装饰纹样的图案,包括兽鼻、目纹、眉,纹、兽口、兽腮、兽角、兽足,b.兽面纹是高度概括的幻想的动物纹样,在宋代以后这种纹样称为饕餮,c.兽面纹图案的显著特征是结构严谨,大量的水平线与垂直线进行分割,图案展现出威严的美,使人震撼,这与青铜器是出现于礼仪祭祀等庄严,肃穆的场合有关。,2.凤鸟纹,a.凤鸟纹是各种凤纹和鸟纹的通称。,b.凤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只有冠、长羽、卷尾的鸟形,c.殷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d.青铜器上的凤纹多是侧面形象,头部和身体比较简单,惟有冠和尾部,变化较多,e.凤冠分为三种:多齿冠凤纹、长冠凤纹、花冠凤纹、,f.形式多为对称形,青铜图案也是大量采用水平线和垂直线,使形态见,方,拐角成直角,纹样的空地都用许多带方的雷纹布满。有一种沉重的,装饰感,3.龙纹,以蛇的身体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青铜器上的龙纹大多数作对称式。龙纹基本上是,由各种兽头和蛇的躯干组成的。青铜器上的龙纹大体上可分为三类:,a.爬行龙纹是指直线、横向安排的龙纹,一般龙头向前,呈爬行状,b.卷龙纹纹样卷曲的龙纹,有首尾相接,有时如螺旋般盘旋,有时,卷成圈形,c.交龙纹是指两条和两条以上的龙交缠在一起的纹样,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画面,4.象纹象纹描绘比较写实。象足按青铜图案的特征变化,,5.蝉纹只是在殷代和西周的青铜器上见到,蝉纹也是变形的,这种,纹样多见于带状装饰之中。,从以上这几种重要的青铜纹样中可以看到,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大量运,用,构成青铜图案的特点的重要因素。,6.人物纹样,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样主要出现在青铜器的散纹时期,人物的形象是各,种动态的人物影形,造型简洁,抓住人物的外形和动态特征,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地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第四节 中国古漆器图案,一.中国古漆器的发展概况,1.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初期,2.铁器开始普遍的使用,和手工艺的大力发展,3.漆树大量的种植,和管理的生产责任制,二.中国古漆器的工艺,1.材料:木料、纻、竹、铜银构件或者底部加箍,2.烙印法、针刻法、漆绘法、(掐丝、螺钿、堆漆),三.中国古漆器图案的内容,中国古漆器图案纹样的内容主要有动物、人物、植物和几,何纹。植物纹在古漆器中有时出现,但一般处于次要的地位,1.动物纹样:,a.内容:虚构动物龙、凤、怪兽。野生动物虎、豹、,鹿、飞鸟、鸳鸯等。家禽、牲畜猪、狗、牛、羊、马、猴,b.特点:*.主要为装饰纹样、少量的单独纹样,*.采用重复、对称或回旋等手法构成连续图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曲线的运用上技巧高超,,强烈的韵律感,2.人物纹样,a.内容:多以社会生活和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狩猎、饮,宴、歌舞、武士、以及“夸父追月”、“后羿射日”等,b.特点:手法简洁明了,生动流畅的曲线,3.几何纹样,a.内容:直线、点、弧线、螺旋线、圆圈、三角形、菱形等,b.特点:很少主要纹样使用,一般为其他纹样的陪衬,4.云气纹,这类纹样是以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的景物为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各种装饰符号。,a.内容:云气纹、云雷纹、水涡纹、云龙纹等,b.特点:多以曲线构成,线条流畅、并具有速度感,四.中国古漆器的图案语言,中国古漆器的图案语言是以流畅的有弹性的曲线为特征,1.语言形成的背景,a.是社会意识:汉代经济发达,思想活跃,社会安定。漆,器最为发达的地区为楚地。在汉代漆器神秘的而富有哲理的,图案中,能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b.工艺材料的因素:在用漆的手绘过程中,作者的运笔速,度始终一致,并且从不中途停顿,因而,所绘出的线条是粗,细一致的“铁线描”。由于漆的性能,使线条十分流畅光洁,2.语言形成的过程,a.从春秋战国至汉代,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成倾向演变到,汉代曲线,b.彩陶纹样、青铜纹样的结合,五.中国古漆器图案的构成形式,中国古漆器的装饰方法是生动、灵活的。从整体纹样看,漆器非常讲究适合构成和骨骼的运用,求得纹样和器形的协,调。,1.“S”形骨骼,由于古漆器的器形多为圆形、椭圆形,而在这类外形里面,采用“S”形骨骼进行图案构成,最容易求得图案和外形的协,调。,2.“冏”形骨骼,a.“冏”形骨骼是以三条涡形曲线构成的骨骼,三条曲线是按,回旋的方式排列在一个圆中。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构图形式,b.“冏”字,含有光明、灿烂之意,反映出一种追求光明的良好,愿望。,3.“米”字骨骼,a.四方八位米字格,是中国古人常用的一种布局法,不管,内容多么富有变化,均能求得统一,b.多采用对称的形式排列在装饰面的四个角上,六.中国古漆器图案的色彩,中国古漆器图案的色彩有着鲜明的主色调朱红与黑,色的组合,常有其他赫色、黄色、绿色、金、银等色辅助,第五节 秦汉瓦当图案,瓦当,又叫瓦头,是屋顶瓦筒末端的下垂部分,有圆筒和,般圆筒两种。在秦汉时期的瓦当纹样最为精美,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构思新颖、造型优美,一.秦汉建筑与瓦当,1.瓦当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土木建筑为主,瓦当既起到防风雨保护建筑的作用,又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2.秦汉经济的发达和大兴土木,3.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十分活跃,4.青铜器时期的威严狞厉的怪兽图案让位于生动活泼、豪迈,气概的多种图案,5.造型单纯简洁、极富韵律美。,二.瓦当图案的分类,瓦当图案可分为动物瓦当图案、植物瓦当图案和文字瓦当,图案,1.动物瓦当图案,a.秦汉瓦当多以动物瓦当为多,有鹿纹、四兽纹、双獾纹、,夔凤纹、鸿雁纹和鱼纹,b.图案表现手法是经过夸张变形的动物影形,这种图案造型,和工艺分不开,c.四神纹,也叫“四灵纹”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物形象作标志而创作的图案。四神代表四个方向的神灵,2.文字瓦当,a.文字瓦当是用文字在瓦当这一特定的圆形范围内组成的图,案,b.文字的内容有标明建筑内容、建筑用途或赋予吉祥之意,c.文字瓦当图案是以线构成的图案,疏密有致、促长行短。,3.植物瓦当,有树纹、花草纹等,大都以简洁手法,表现单一内容,4.瓦当纹样中还有昆虫、云纹、几何纹等,有时与文字共同,构成,图文并茂,三.瓦当图案的构成形式,中国瓦当图案是典型的适形造型图案,是圆形的适合纹,样,1.单独适合构成,以一个单独的纹样,经过变化加工,适于圆形。一般以均,衡的处理发生,以求画面统一,2.二等分的适合构成,将一个圆上下或左右分成两个等分,分别安排文字或图案,采用对称与平衡的方式在两个半圆内安排纹样,有的巧妙用,树或动物来分割画面。,3.“米”字形适合构成,4.“冏”形构成,在瓦当中以“冏”形而发展的构成形式,是从三个单元发,展到多个单元的回旋结构,四.瓦当图案中的形式美,1.屠龙纹瓦当,最为明显的对比统一形式,,2.双獾纹瓦当,3.鱼鸟纹瓦当,第六节 画像砖、敦煌图案、宋代瓷器图案,一.画像砖,画像砖和画像石是汉墓出土的一种极珍贵的艺术品。它,作为墓室结构一部分,嵌在内外壁上,有实用价值,又起到,装饰作用,汉画像砖多见于四川,汉画石多见于山东、河南,1.汉代画像砖概况,a.汉代采用改良措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空前的繁荣,b.汉代讲究“厚葬”。认为人死如生,厚葬之风带来墓室修建,业的发展,c.画像砖的表现方式:,*,一种为阳刻,线面结合,用浅浮雕的,效果,这种方法多用在人物的表现上,*一种为阴刻,以线为主,*彩绘,极少量,d.画像砖表现的内容:人物、建筑、车骑出行、骑射、角抵,神话故事、珍禽瑞兽、辟邪图案、生产劳动、交易市场、杂,耍娱乐,以及墓主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场面,e.构图完整,结构严谨,造型朴实,充满了浓厚的汉代雄风,2.画像砖的造型特征与构图,a.采用影形造型、线面结合的造型手法,b.人物和动物大都取其侧面和3/4,以便能较好刻画其动态,c.由于面积大小的限制,画像砖注重大形与动态,简化细节,d.画像砖上的线古朴而有张力,流畅而不浮华,e.画像砖的构图有平视体和立视体两种,*.平视:“面面走,面面观”,将所见之形态不分远近平行安,排在画面上,*.立视:物像没有远近大小变化,以散点观察的方法安排空,间,不留余白,常以小的物件布局空档,使画面充实而饱满,构图法则来源于青铜器的散点法构图,二.敦煌图案,至今有1600年的历史。现存洞窟496窟,彩塑2000余尊,,壁画45000余平米,从魏晋至宋元等各时期艺术风格演变的,历程,敦煌图案分布在藻井、龛楣、服饰、壁画边饰和地砖等部,位,有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景物图案和人物图,案,1.敦煌图案概况,敦煌图案均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佛教艺术的特征,是中国,传统图案与西域图案的融合,a.边饰图案,多见于壁画和窟顶的分界处、不同内容的壁画之间,以及,龛楣、莲座、藻井图案中。有二方连续和自由边饰两种基本,结构,b.动物图案,敦煌图案中的动物纹样分为写生与虚构两类。,c.树形图案,敦煌图案中的树木,是作为人物的陪衬而存在的,有极强的装饰性,,充满宗教的神秘感。树叶和树冠的造型变化多端,组合别出心裁、独具,匠心,d.宝相花图案,宝相花是唐代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花卉图案,这种图案,以莲花瓣作为基本形。综合群卉之长,形成对称式的盛开的,大型花。饱满大方、匀称祥和、体现唐朝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e.藻井图案,藻井为建筑术语,“交木为井”,饰以藻文”,既井状天花,板上的彩绘图案,f.龛楣图案,佛龛系壁上凿成的柜、阁状空间,供佛、菩萨造像,多为,弓形装饰,g.敦煌飞天,敦煌飞天其形式是绘画形的,但他们常常出现在非常格律,化的藻井图案中。飞天是佛教艺术中的香火神、凌空之神,,分为伎乐天和音乐天,2.敦煌图案的构图形式,a.均衡与对称,b.四方八达米字构图形式,3.敦煌图案的色彩,敦煌图案的色彩是西域的佛教色彩和中国传统色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合、敦煌色彩构成土红色、粉绿色、赭石色,钴蓝色、紫色、淡黄色、土黄色、白色及黑色,由于他们的,面积、位置及形状不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三.宋代瓷器图案,1.宋代瓷器图案,宋代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两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被世人称为“宋,瓷”,a.北宋初年,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农业、商业、手工业文化,艺术的都出现了蓬勃的发展的新局面。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如四,大发明、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陶瓷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得,到空前的发展,b.宋朝盛行饮茶之风,茶具需求量大增。而当时的经济发展,外,销兴起。形成一条海上的“陶瓷之路”,刺激了宋代的陶瓷业。,c.宋代新兴的瓷厂的发展。北宋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和钧窑,还有其他耀州窑、龙泉窑的青瓷,;磁州窑,的白地剔绘黑花;建州窑,吉州窑的黑釉油滴、兔豪、玳瑁斑、,鹧鸪斑,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等,*.定窑:(,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名窑之首,定,窑以白瓷驰名,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深受其影响.定瓷早期刻划花以莲花纹,最为盛行,缠枝菊纹次之.印花题材是花卉、动物、禽鸟、,水波纹。晚期是在原来的形式上加入婴戏纹图案。,定窑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汝窑: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河南宝丰清凉寺就是汝,官窑窑址,汝窑主要烧制青瓷,并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型,主要有碗、盘、碟、洗盆等。它的胎为浅灰白色,俗称香灰,色;釉色为淡天青色,且青中带有微蓝,还有蛋青、茶青、,豆青等其他一些颜色。汝窑瓷器的釉层很薄,有乳浊感。,*.官窑:官窑专指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杭州,修内司郊坛下官窑。官窑的瓷器胎在呈探灰、灰褐、灰黄等,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胎薄釉厚,*.哥窑:宋代一大名窑。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钧,窑,:,河南禹州,,“黄金有价,钧瓷无价”,“进窑一色,,出窑万彩”,格外悦目动人。最著名的有“朱纱红”,“鸡血,红”,“丁血紫”,“月白”等。那些神奇的“窑变”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 。,*.耀州窑:在耀州境内(今陕西铜川黄堡镇),始烧于唐而终,于元。有青釉、白釉、黑釉和酱釉等品种,装饰以刻花、印,花为主,*.磁州窑:今河北磁县故名。建于宋代,所烧器物纯供民间,使用,品种繁多,如瓶、罐、盆、碗、缸、瓮等,以白地黑,花(属釉下彩装饰)为主要特征。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间喜,闻乐见的纹饰,如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球等,题,材丰富而清新,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发展了陶瓷的装饰艺术。,2.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瓷器的装饰,一方面是依靠瓷器本身的材质和釉色,另一方,面是依靠其造型和图案文饰。宋瓷的装饰手法有三种:,a.釉色窑变效果以色泽温润、沉着、含蓄为美,b.窑变的肌理效果,以纹理自然、色泽素雅和质朴为美,c.是图案纹样绘刻效果,以笔法自如,刀法流畅和色泽单纯,明快唯美,d.宋代瓷器图案一反从前的格律式构成,创造了轻松生动、,亲近自然的新风格。题材(花鸟、鱼虫、山水、人物)描绘,方法(用线勾勒、色彩平涂、图案模印、图案手工剔划),3.宋瓷图案的典型纹样,宋瓷图案的题材涉及动物、静物、花卉和人物等多方面。对,后世影响特别深远的有莲花纹和牡丹纹,a.莲花纹花瓣修长、俊秀、简练,有似兰花思维韵味。,在造型上突破了莲花一节一花、一节一叶的局限,出现了缠,枝形状的花枝,并与水草茹菇等组合。比单纯的莲花更为理,想。,b.牡丹纹牡丹纹在唐代开始盛行,牡丹花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象征、在宋代被广泛的运用。宋瓷的牡丹花,图案结构严谨、姿态生动、变化适度、造型优美。其表现技,法已趋于完美的境地,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图案的常见元素,概述,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而吉祥图案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我们祖先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指以转喻、谐音等比附的手法,构成具有某种吉利意味的装饰纹样。它完美地将吉祥语和图案结合并统一起来,代表着传统的民风民俗。,仙鹤,常常表示高官厚禄。如上面的图案表示“青云直上”。,金鱼,金意味珍贵,鱼与余同音,有金鱼的图案往往都包含上面两个含义。如上图“金玉满堂”,即意味家里面多财富,又意味子孙多才俊。,莲花,莲花的寓意十分丰富,莲通连,因其内护莲蓬常指代女性、母体,又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意寓高尚品行。上面的图案意寓夫妻恩爱,和和美美。,鲶鱼,鲶通年,鱼通余,如“连年有余”。,鸡,鸡通吉,寓意吉祥。牡丹,花中之王,常与花开富贵相联系,如上面的鸡与牡丹的组合意味着“富贵吉祥”。,象,通祥;瓶,通平;如意的含义家喻户晓,意味着吉祥如意。如上面象和瓶组合意味“平安吉祥”,象与如意组合意味“吉祥如意”。,蝙蝠意味着福,蟠桃代表着寿,于是蝙蝠和蟠桃的组合意味着“福寿双全,柿子,柿通事,四个柿子的组合就是事事、时时,如上面的“时时平安”、“事事如意”,佛手,谐音福,与仙鹤、蟠桃组合意味着福寿禄齐备,祥云也是吉祥的意思。,蝴蝶,因谐音意味着福,因其能飞,也意味着祥,如上图与柿子、莲花组合,意味“福事连连,”,石榴意味着多子,如上图“多子添寿”,铜钱意味钱财,可是在上面的图片中它解释为眼前,如上图“福在眼前”,第四部分 中国传统图案的意义,人物篇,平步青云:青云,指高空,司马相如子虚赋:交错纠纷,上干青云。也比喻高官显位。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青云得路亦叫直上青云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平步青云,春风得意: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年青时不愿为官,只爱写诗。四十岁后应试,连续两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进士。一时兴奋,乃作此登科后诗。后来人们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和合二圣: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和合二圣,三星高照: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鹿与禄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三星高照,翘盼福音: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翘盼,急切盼望。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翘盼福音,纳福迎祥:纳福、享福、受福。是旧时见面或通信常用的问好语。纳福迎祥,吉利词,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纳福迎祥,竹报平安:爆竹,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载,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以为能驱除山鬼。后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唐时称爆竹。爆竹多指新年到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竹报平安寓意驱除邪恶,祈祷安康。,竹报平安,吉祥如意: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音。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如同古时人们互道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福禄长久。吉祥、万象、吉庆、如意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吉祥如意,天中辟邪: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天中辟邪,九阳启泰:九阳指日。楚辞远游:朝濯发於汤谷兮,夕晞馀身兮九阳。这里阳谐音羊。九,泛指多数或多次。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羊古祥字,羊喻祥。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松,四季长青,象徵长寿。竹与祝同音,喻祝福。梅与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九阳启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又称九阳开泰。,九阳启泰,刘海洒钱: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刘海洒钱】,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惠王说:今者臣来,过易,蚌方出曝,而鹤喙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鹤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利,这里寓意外的收获。,【渔翁得利】,五子闹弥勒: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也有以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旧时民间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弥勒佛身上嬉戏。家里摆上一个,取意合家欢喜。,【五子闹弥勒】,【三星高照】,三星高照:三星即指高禄寿三星。鹿与禄同音,寓财富。蝙蝠中蝠字与福同音。三星高照寓幸福、富裕、长寿。,【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个缸,五个人尝酒。缸与纲、尝与常同音。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道德约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寓人要有德行礼义规范。,八仙仰寿:寿星,星名。亦神仙名,又称南极仙翁。在史记封禅书、西游记、白蛇传中均有描写。传统形象:长头大耳,短身躯,白髯,慈眉善目,手捧仙桃,拄仙杖,或骑仙鹤,乘空飞翔。明清时的年画,有画寿星坐厅堂中或骑仙鹤立于云端,八仙作祝寿状,叫八仙庆寿或八仙仰寿。有的添画一白猿献桃。民间鼓词白猿偷桃曲,叙述白猿之母患病,需仙桃,白猿求诸看守仙桃园的孙真人(膑),孙真人怜其孝,赐一桃予之。母病愈,令白猿将天书一册赠孙真人,是即孙子兵法也。,【八仙仰寿】,天女散花:唐、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明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东城楼,即散花楼也。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天女散花】,麻姑献寿:麻姑,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的手指象爪,蔡经见后暗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绘麻姑像赠送,称麻姑献寿。,【麻姑献寿】,东方朔捧桃:东方朔,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人物。旧时年画常作一滑稽老人捧桃(传说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结实,吃了长生不老),寓祝寿意。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又列仙传卷下: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东方朔捧桃或东方朔偷桃,传统绘画常用以祝颂有才能或有口才的人的寿辰。,【东方朔捧桃】,瑶池进酿:瑶池,仙池也。古代传说中昆伦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酬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酿,在此指酒。进酿意为献酒。瑶池进酿藉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会,为西王母献酒祝寿的故事,以寓对长者祝贺之情。,【瑶池进酿】,麒麟送子: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麒麟送子】,马上平安: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平安】,嫦娥奔月:嫦娥,神话中後羿之妻。後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後,遂奔月宫。这个动人的传说,一时肢炙人口。嫦娥奔月,象徵对美好的追求。故人们画作吉祥图画,以寄望焉。,【嫦娥奔月】,状元及第: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