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糖尿病护理查房,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中国 美国,1,型糖尿病,1,2,型糖尿病,2,妊娠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4,分 型,病 因,遗传因素,生活压力,生活紧张,肥胖,应激状态、子宫内环境,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饮食习惯,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1.,遗传易感性,2.,启动自身免疫反应,3.,免疫学异常,4.,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5.,临床糖尿病,6.,胰岛,B,细胞完全破坏,症状明显,2,型糖尿病,1.,遗传易感性,2.,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3.,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4.,临床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二、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临 床 表 现,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在肝脏内经过,氧化产生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生成剧增。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血酮体升高成为酮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酮尿症。,酮体为酸性物质,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和紊乱。,(,1,),诱因,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包括:,1),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2),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3),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4),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2,),临床表现,初期:糖尿病多饮、多尿症状加重。继之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剧烈腹痛,酷似急腹症。,中期: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可出现中至重度脱水征,消化道症状加重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血糖可高达,30mmmol/L,或以上,尿酮强阳性。,晚期: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重度脱水,休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深快、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1,),此外,由感染所诱发或伴有伴发症者则其临床表现视感染部位、或伴发症的不同而定。,(,3,),实验室检查,尿:尿酮、尿糖强阳性。,血:血糖在,16.733.3mmo l/L,之间或更高;,血酮升高,,CO2CP,降低,,PH7.35,阴离子间隙增大。,血钾正常或偏低,尿量减少后血钾可偏高,治疗后可出现低钾血症。,血尿素氮和肌酐常偏高。,血渗透压轻度上升。,即使无明显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压积也常升高,反映血液浓缩。,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发病年龄轻,病情进展快,心血管病变,:,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中风,下肢血管病变,:,坏疽,截肢,,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在,2,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肾病,(,2,),周围神经,病变,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3.,神经病变,(,3,)自主神经病变,a,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b,消化系统,胃轻瘫至腹胀,c,膀胱受累,尿潴流、尿失禁,d,生殖系统,阳痿、性功能障碍,e,其他 包括出汗及皮肤温度异常、未察觉的低血糖及瞳孔改变,(,1,)中枢神经病变,4.,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诊断要点,糖尿病诊断新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200mg/dl),,可以确诊,2,:糖尿病症状,+,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126mg/dl),,可以确诊,3,:糖尿病症状,+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值 ,11.1mmol/L,,可以确诊。,如症状不典型,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术语解释:,1.,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2.,糖尿病症状: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3.,空腹血浆血糖,(FPG),:正常值,3.96.1mmol/L(70108 mg/dl)4.,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6.16.9mmol/L (110125mg/dl),5.,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 (126mg/dl),,考虑糖尿病,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7.7mmol/L (6.6mmol/L,,可进行运动;,血糖,8,小时,餐后,2h,血糖:,从吃第一口饭时起计时;,常规饮食与用药。,随机血糖:,24,小时内任何时候测定的血糖值,(一)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2,)意识状况及合作程度;,3,)采血部位情况;,4,)询问患者是空腹还是餐后,2,小时;,2.,向患者解释血糖监测的目的及配合事项,取得患者配合,血糖监测方法,(二)备物,仪表:符合要求;,操作用物:血糖仪,采血针头、血糖试纸、,75%,乙醇,棉签,弯盘,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5,分钟内完成,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正确核对患者,说明目的,2,)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要求,3,)指导患者手臂下垂,5-10,秒,4,)用,75%,酒精消毒皮肤(以无名指为佳),待干,5,)核对试纸条码,6,)将采血针紧压采血部位,按压按钮采血,7,)将血样滴于试纸的采血区,倒计时开始,同时干棉签按压采血部位止血,8,)读取结果,告诉患者血糖值,9,)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异常时通知医生,(三)步骤,(四)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监测的结果及目的,2,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时间为,12,分钟,3,对需要长期监护血糖的患者,可以教会患者及家属血糖监测的方法,(五)注意事项,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型号一致,2,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3,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4,避免试纸发生污染,5,,试纸应放于阴凉通风处,不能冰箱冷藏,(六)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2.,操作过程规范,结果准确。,口服药物(,tablet to swallow,),胰岛素,(insulin),五 药物治疗,口服药物种类,作用机制,适应症,代表药物,使用方法,不良反应,促胰岛素分秘剂,药物与胰岛,细胞膜上磺脲类药物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前提条件:有功能的胰岛,B,细胞。,新诊断的,T2DM,饮食和运动疗法不佳,磺脲类,非磺脲类,(,格列奈,类,),餐前半小时,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皮肤过敏,消化症状,胰岛素增敏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T2DM,T1DM,(与胰岛素合用),双胍类,(,二甲双胍,一线药物,),噻唑烷二酮,(格列酮类),餐中或餐后服用,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皮肤过敏,消化症状,乳酸性酸中毒,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T2DM,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与第一口饭同服,胃肠道反应:具体表现有腹胀、胃胀、上腹部灼痛、腹泻或便秘。,胰岛素应用,1,、适应症,:,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手术、妊娠和分娩;,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五 药物治疗,3,胰岛素保存,胰岛素自使用之日起,,4,周以后不能再用,避免日晒,未打开的胰岛素,2-8,度冷藏,使用中的胰岛素笔,25,度储存,,4,周内有效,避免冷冻,4,胰岛素的注射,(1),正确选择注射器,瓶装胰岛素(,400,单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笔芯(,300,单位)使用相匹配的胰岛素笔和胰岛素针头,(2),注射方式:皮下注射(要真正做到皮下注射),过深:吸收过快,血糖控制不稳,,过浅:导致胰岛素伸出、疼痛、免疫反应,(3),合适的部位:腹部,距肚脐,5cm,两侧的一个手掌的距离内注射,其次还有大腿(前面或外侧面)、臀部上臂三角肌等,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做到真正皮下注射,酒精消毒晾干后注射,注射后按时进餐,欲运动锻炼,不要注射上臂和大腿,注射器针头一次一换,避免重复使用,切忌用胰岛素注射器,(40U/ml),抽取胰岛素笔芯(,300U,),预混胰岛素、注射前充分摇匀,经常监测血糖,注意低血糖反应,注意过敏反应、注意注射部位轮换,尊敬的患者朋友:,请您在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期间不要离开病房;我们会分别在,6:00,、,11:00,、,16:00,为您测早中晚的血糖。在,7:10,、,11:15,、,17:40,为您注射餐前胰岛素。请您务必在注射胰岛素之前备好饭菜。以保证您的治疗,按时、有效。,谢谢您的配合,内分泌科糖尿病人温馨提示牌,护理程序,一 护理评估,1.,病史、身体评估,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3.,心理、社会资料,二 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脂质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4.,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三 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2.,运动,3.,药物护理,4.,预防感染,5.,胰岛素治疗的护理,6,.,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护理程序,三 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2.,运动,3.,药物护理,4.,预防感染,5.,胰岛素治疗的护理,6,.,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其他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偶有药物过敏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皮肤瘙痒和皮疹。,双胍类药物,:,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因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观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评价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三 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2.,体育锻炼,3.,口服降糖药物护理,4.,预防感染,5.,胰岛素治疗的护理,6,.,潜在并发症 低血糖。,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危险因素,2,足部观察与检查,3,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4,预防外伤,5,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经常按摩足部,按摩方向由足端往上,避免直接按摩静脉曲张患处。,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起坐等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同姿势站立过久。,.,积极戒烟,5,使用胰岛素注意事项,1),准确用药:,准确执行医嘱 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2),吸药顺序,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保存:,2,),注射部位:,皮肤疏松部位,腹部上臂大腿臀部。,)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监测血糖:,全身反应:,低血糖反应:最常见,症状有饥饿感、头晕、乏力、出汗、心悸,甚而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屈光失常。,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局部反应:,注射局部皮肤红肿,皮下小结;,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护理程序,低血糖预防与处理,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护理程序,低血糖预防与处理,低血糖是血糖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可危及生命。,量化指标是血糖低于,2.8mmol/L,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一旦血糖降至正常水,(3.96.1mmol/L),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护理程序,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低血糖预防与处理,胰岛素使用不当,口服降糖药物不当,饮食不当,强烈运动,护理程序,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低血糖预防与处理,肾上腺能症状: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心悸和饥饿感。因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护理程序,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低血糖预防与处理,进食含糖食物:大多数低血糖病人通过进食含糖食物后,15,分钟内可很快缓解,含糖食物可为糖果或方糖,饼干,蜂蜜,果汁或含糖饮料等。,补充葡萄糖:静脉推注,50%,葡萄糖是紧急处理低血糖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胰高血糖素肌注,适用于一时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院外急救或病人自救。,低血糖预防与处理,护理程序,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症状与体症,低血糖紧急护理措施,预防措施,准确用药:,老年人血糖不可控制过严,:,注射胰岛素后及时进餐:,初用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强化治疗时注意事项:,日常指导,患者病情好转,过几天将要出院出院,该如何做好出院指导,?,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使病人掌握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病情检测的重要性,2,教会病人或家属胰岛素注射方法,熟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条件的教会病人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3,指导病人规律生活,预防感染。,4,指导病人有并发症发生应及时识别、处理或送医院,5,指导病人做好必要的防范工作,如外出要携带一定量的糖类食物,使用胰岛素者要随身携带急救卡,卡上记录急救的有关知识和病人的有关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单位及电话号码等,以便联系,获取必要的帮助。,总结:,首先再次对各位领导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科室各位护理人员为这次查房所做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今天通过对本病例的学习,我们共同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为我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保证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身心护理做了很好的铺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