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体发育学基础,康复教研室,古琨如,受,精,卵,胎,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发育的概念,神经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粗大功能的发育,精细功能的发育,人体发育学理论,认知言语的发育,心理社会的发育,发育(,development,),:在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功能从见到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二)发育:,(成长、成熟),1,、成长,:指体格的增大,反映量的变化,质的变化称为发育。,2,、成熟,:,(,1,)生物学,: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有机结合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完全发育状态。,(,2,)心理学,: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自我调节决定个体发育方向、发育顺序、显露时期等。,(三)人体发育学的定义,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运动功能、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人格特征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人体发育学对于康复的意义,:,(一)正常发育规律,1.,生理功能发育,2.,心理功能发育,3.,社会功能发育,(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三)发育评定,第一节二、研究范围,发育的概念,神经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粗大功能的发育,精细功能的发育,人体发育学理论,认知言语的发育,心理社会的发育,脑 (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31,个节段包括颈,8,、胸,12,、腰,5,、骶,5,、尾,1,),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31,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脑 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脊髓 传出神经,神经系统,脑神经 传入神经,周围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 (自主神经),脊神经 传出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1,)大脑皮质沟回的形成,2,),脑重的发育,脑重,占体重,%,占成人脑重,%,出生,350g,10%12%,25%,6,月,-9,月,600700g,50%,12,月,900,g,60%,23,岁,900,g-,11250,g,75%,67,岁,1280,g,80%90%,成人,1500g,2%3%,大脑功能发育:,3,岁时接近成人(条件反射的形成比较稳定和巩固),8,岁时达成人水平(行为变得有意识),小脑的发育,出生时,-,较差,6,个月达高峰,以后减慢,.,2,岁时发育仍不完善,6,岁时达成人水平,脊髓发育,脊髓在胚胎期已开始发育,出生时形态结构较完善,,2,岁时与成人相似。婴幼儿脊髓的比例相对较成人长,胎儿期达骶管,新生儿达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达第一腰椎。,周围神经的发育,神经纤维髓鞘发育,出生时神经纤维少、轴突与树突少,神经细胞 的连接少,.,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结构和化学物质的变化是导致人体发育过程中行为和功能变化的根本。,发育的概念,神经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粗大功能的发育,精细功能的发育,人体发育学理论,认知言语的发育,心理社会的发育,反射发育的基本特点,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reflex,):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各种刺激不随意运动的应答反应。反射的出现,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是人类一切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随意运动的基础。,反射弧,:感觉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一切反射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的出现与消失,1.,从发育神经学的角度观察小儿反射的发育,反射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新生儿期的反射是脊髓、脑干下部水平的神经发育,称为,原始反射。,3.,生后,2,个月时的反射是桥脑水平的神经发育,以,紧张性颈反射占优势,。,4.,生后,4,个月时的反射,神经的发育达中脑水平,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5.,生后,10,个月左右,神经的发育达皮层水平,因此小儿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出生即有,终身存在的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咽反射,吞咽反射,呼吸反射,咳嗽反射,排便反射,出生即有,随后消失的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交叉内收肌反射,颈肢反射,立足反射,侧弯反射,吸引反射,颈翻正反射,屈肌反射,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紧张性颈反射,握持反射,爬行反射,踏步反射,拥抱反射,交叉性伸展,检查方法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呈中间位,一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伸展,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阴性反应:,如果让处于伸展位的下肢屈曲,,另,侧的下肢仍处于屈曲状态,阳性反应,:,如果让伸展位的下肢屈曲,,随即,最初屈曲状态的下肢变成伸,展位,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之内出现为正常反应,如果在小儿出,生,2,个月之后仍然出现阳性反应,那么,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检查时的体位为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上下肢处于伸展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头部转向一侧。,阴性反应:无论患儿的头部转向哪一,侧,被检查患儿的肢体都无任何反应。,阳性,反应,:,当头部向侧方旋转,处于同,侧一方的上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紧张,度增高,而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肌的紧张度增高,这种表现为阳性反应,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4,个月到,6,个月之间出现为正常。,6,个月以后出现阳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6,个月以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对称性颈反射呈阳性反应,那么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出现都是病理性的一个症候。,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体位是四肢立位或者是趴卧在检查者的双膝上。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使头部前屈。,阴性反应:上下肢的肌紧张度没,有变化。,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者说,是上肢的屈肌肌紧张度占优位;而下肢,伸展或者说下肢的伸肌肌紧张度占,优位。,评价:阳性反应从出生,4,个月开始到,6,个月这段时间内出现属于正常;如果在,6,个月以后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颈部的翻正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所施加的刺激是自动地或他动地让被检查者的头部向一侧旋转。,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身体不会随着,阳性反应,:,身体整体性与头部,头部的旋转而一同转动。向同一方向旋转。,评价:阳性反应从新生儿出生到,6,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出现为正常。如果出生,6,个月以后仍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如果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就可见到阴性反应,也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出生时没有,以后逐渐出现并维持终身的反射,翻正反射,保护性伸展,倾斜反射,防御反射,视觉翻正反应,检查方法是让被检查者以俯卧位的姿势保持在空间,检查施加,的刺激是让患儿在空间保持俯卧位姿势。,阴性反应:检查者的头部不能自动,阳性反应,:头部能够自动地调整,调整到正常的直立位。立位置,面部垂直,到正常的直,口保持在水平位。,评价:阳性反应正常的情况下在小儿出生后,68,个月时出现,以后终身存在。在,8,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一个症候。,保护性伸展反应,这是在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所能见到的一组反射反应,它同翻正反应存在,于同一个发育阶段。,拥抱,(Moro),反射: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半仰卧位。检查时所施加的刺激是让其头部从后方下落。,阴性反应:有轻度的受惊吓的反应,阳性反应,:上肢外展外旋或者屈曲,,或看不到任何反应。各手指伸展、外展。,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到,4,个月这个阶段出现为正常,出生,4,个月以后仍然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和迟缓的一个症候。,出生时没有,随后出现,以后消失,躯干翻正反应,阳性支持反射,躯干翻正反应,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时施,加的刺激是让被检查者的头部自动地或他动地向一侧旋转。,阴性反应:整个身体一同进行旋转,,阳性反应,:肩与骨盆之间的旋转是分,没有身体分阶段的旋转动作。阶段进行的,先是头部旋转,接着,是两肩的旋转,最后是骨盆的旋转。,评价:阳性反应大约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出现,并可延续到,18,个月时。如果出生,6,个月后仍继续存在阴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阳性支持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保持立位。,检查方法:被检者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阳性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张;踝 关节跖屈,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6,个月。,调整反射与平衡反射是构成姿势反射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维持正常姿势、正常运动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儿反射的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脑瘫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不消失,调整反射及平衡反射不出现或延迟出现。,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因此可以说,反射是衡量神经系统发育的一把标尺,是判定脑损伤的客观标准,其方法简单、无痛、无损伤、不受病儿主观影响,经济实用,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发育的概念,神经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粗大功能的发育,精细功能的发育,人体发育学理论,认知言语的发育,心理社会的发育,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两个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2.,生长发育的渐进性,表现为其生长发育的程序呈现出,由头到尾,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泛化到集中,由粗到细,由正面到反面,.,3.,生长发育的个体性,:,遗传和环境因素,由头到尾,:,指发育的次序从头逐渐向下肢进行,如头部,先生长,最后为下肢,;,在动作发育上,也是先抬,头,继而抬胸、坐起、站立,这是从上到下的,发育规律,也叫头尾规律,.,由近到远,:,指以躯干为中心,小儿的活动是先臂后手、先,腿后脚,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肢体近端的生长,先于远端,.,由粗到细,:,表现为在用手拿物时,先都是全掌握持,以后才,会用手指取物,全身粗大运动的发展,(一)姿势运动的控制,1,身体形态,2,肌力的作用,3,肌张力的作用,4,平衡功能,(,1,)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2,)视觉系统的作用,(,3,)前庭系统的作用,5,运动系统的作用,6,运动的协调性,1.,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1.,头向一侧,2.,头正中位,3.,四肢对称屈曲,4.,手口眼协调,5.,四肢自由伸展,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是:,由屈曲向伸展发育。,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手、口、眼的协调发育。,屈膝坐位期,-,屈膝站立期,1.,瞬间抬头(新生儿期),2.,臀头同高,瞬间抬头,3.,抬头,45,度,两肘支撑,4.,抬头,45,90,度,胸离床,5.,抬头,90,度两手支撑(,6,个月),6.,腹爬(,8,个月),7.,四爬(,10,个月),-,降落伞反应,8.,高爬(,11,个月),屈膝坐位期,主要特点是:,由屈曲向伸展发育。,抗重力伸展发育。,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双足步行期,1.,阳性支持反射,2.,不支持,3.,短暂支持,4.,尖足支持,5.,立位跳跃(,5-6,个月),6.,扶站(,7-8,个月),7.,独站(,10,个月),8.,牵手走(,11,个月),9.,独走(,12,个月),双足步行期,分为如下十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双足步行期,婴幼儿步行发育的特点:,(,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3,)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4,)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6,)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8,)站立位的膝过伸展,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与特点,动作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发育;,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时坐下;,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影响因素,1.,家族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智力落后,4.,神经肌肉疾病,5.,脑损伤和脑发育障碍,6.,其他疾病,异常发育,1.,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2.,运动发育的异常性,3.,运动发育的不均衡性,4.,姿势运动的非对称性,5.,运动障碍的多样性,6.,异常发育的顺应性,精细运动发育,大脑皮质,-,手的远端关节,手指的分离运动,脑干的运动神经,手的姿势,近端关节,精细运动发育,3-4,个月:随握持反射消失,婴幼儿在胸前玩弄和观看双手,,4-6,个月:拇指和其余四指对起来抓住胸前的玩具,并将物体从一手转到另一手,8,个月:先用手掌,尺侧,-,以后用挠侧,最后用手指,抓握准确,,9-10,个月能用示指指点,拇指对示指钳夹起小物体,能随意放下或扔掉手中物体,喜欢撕纸。,34,月 吃,/,玩手,56,月 伸手抓物,68,月 物体换手,812,月 拇食指钳小丸,11.5,岁 自发乱画,2,岁 叠纸,23.5,岁 搭桥,精细运动发育,三玩手五抓七换手九月对指,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精细运动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6,月,-,不能伸手抓物,9,月,-,不能物体换手,12,月,-,不能拇食指取小丸,发育的概念,神经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粗大功能的发育,精细功能的发育,人体发育学理论,认知言语的发育,心理社会的发育,言语与语言的发育,语言的发育始于儿童发育早期,i,。,语言是表达思维和意识的心理过程。,语言是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发育的条件,听觉,CNS,发音器官,|,接受 理解与表达 发音,语言发育与性别,教养及与婴儿接触的密切程度有关。,促进语言发育的条件:充分的语言环境刺激,语言发育阶段,语言前期,婴儿期,:出生,-12,月,-,发音,新生儿 第一声啼哭,表示能运用一套完整的发音器官,1,个月,;,能用哭表示身体的状态,不同的需要以及希望被注意。,2,个月:发反复咿呀作声,5,个月:进入咿呀学语,发爸妈等单音和单音节唇音,8,个月:发有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咿呀学语频率达高峰,开始模仿成人的发音,并听懂部分成人语言,。,1011,个月:开始用单词,喊,:“,妈妈”开始模仿成人的动作,抱奶瓶自喂。,语言发育阶段,语言初期(幼儿期);,1-3,岁,12-18,个月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23,岁 语言发展的快速阶段,是语言表达的关键期,说单词、短句和唱短歌谣,语言发育阶段,学龄前期:,说复合句和背儿歌,言语发育可疑迟缓的临床判断,14,月 不会说单词,(,名词,),24,月 不会组合两个不,同音节的词,(,动词,),30,月 不会说短句,(,关联词,),语言发育迟缓筛查标准,24,月 词汇量,30,个,障碍,词汇量,50,个,可疑,语言发育阶段,12,岁儿童语言能力同成人。,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笑,12,月 逗笑,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怕生,58,月,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711,月做再见,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1014,月示需要,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11.5,岁,自发乱画,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交往游戏,1.52.5,岁,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2.53,岁,穿衣,心理,-,社会能力的发育,二笑,六认生,九月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三岁做游戏,心理,-,社会能力迟缓的临床判断,2,月,-,不能逗笑,9,月,-,不能分辨生、熟人,14,月,-,不会表示需要,心理活动的发展:,1,注意的发展,2,记忆的发展,3,思维的发展,4,想象的发展,5,情绪,情感的发展,6,个性和性格的发展,心理活动的发展,1,注意的发展,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无意注意:是指在感知基础上自然发生的,没有目的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婴幼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有意注意。年龄越大注意力持续时间越长。,心理活动的发展,2,记忆的发展,记忆是大脑处理,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所经历的事情在大脑中遗留的印迹。是复杂的心理过程。,记识,(,感觉,),,保持,(,短暂记忆,),,回忆,(,长久记忆,),(再认和再现)。,1,岁以内婴儿只有再认而无再现,,随着年龄增长,再现能力也增强。,心理活动的发展,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是智能活动的核心,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1,岁以后开始产生思维,3,岁前只有最初级的形象思维,3,岁以后开始有初步抽象思维,6-11,岁产生教深的抽象思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心理活动的发展,4,想象的发展,想象是人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并对这些客观事物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新生儿:无想象能力,1-2,岁仅有想象的萌芽,学龄前期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学龄期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迅速发展,心理活动的发展,5,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是人们对事物情景或观念引起的主观体现和客观表达,通过某种外在或内在的活动以至行动表现出来。是一种简单情感,持续时间短暂,外露,易观察。,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复杂情绪,是一种内心体验,持续时间长,不易观察。,心理活动的发展,6,个性和性格的发展,婴幼儿,:,依赖性和信任感,幼儿,:,自主感与依赖,学龄前,:,失望和内疚,学龄期,:,自卑,青春期,:,性格变化,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年龄段,主要任务,良好人格特征,消极人格特征,婴儿前期(母亲),(,0-2,),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品质,不安全感、焦虑,婴儿后期(双亲),(,2-4,),自主感,羞怯感,意志品质,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幼儿期(家庭),(,4-7,),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畏惧退宿,,无自我价值感,儿童期(学校),(,7-12,),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同伴),(,12-18,),角色同一,角色混乱,诚实品质,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成人前期,(,性爱 婚姻,),(,18-25,),亲密感,孤独感,爱的品质,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成人中期(家庭传统,(,25-50,),繁衍感,停滞感,关心品质,自我恣纵,,不顾未来,成人后期(亲友),(,50,以上),完美感,失望感,智慧、贤明品质,悔恨旧事、失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