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临 床 医 学 三 年 制 课 程,儿 科 学,儿科学,PEDIATRICS,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一、定义,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儿童,临床分度,轻,重,体重下降,1530%,30%,皮下脂肪,减少,面颊脂肪存在,全身脂肪消失,皮肤状况,稍苍白、干燥,干瘪、松弛、色素沉着,肌肉状况,较松弛,但具有一定丰满度及肌张力,肌肉变薄、萎缩,肌张力,精神状况,兴奋好哭,夜眠不安,淡漠,嗜睡,昏迷,器官功能,仅有营养性贫血;轻度微量元素缺乏;无并发症,各器官功能受损;中度贫血、微量素缺乏和并发症多,老人貌,浮肿型,消瘦型,生长迟缓:长期营养不良(左)致身高低于正常值(右为对照正常同龄儿童)。,五、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常伴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两者兼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以,VitA,缺乏症最常见,其次为,VitB,、,C,、,D,缺乏症;,感染:,易患各种感染,特别是婴儿腹泻;,自发性低血糖:,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如不及时抢救,可死亡。,六、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糖、血胆固醇、血淀粉酶、,血,脂酶、血胰酶、血浆,PEAAs,、,免,疫功能、血前蛋白,(PAS),、,血,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总蛋白、白蛋白、血,Vit A,B,CHb,、,电,解质紊,乱,尿肌酐、尿羟脯氨酸、酮尿症,七、诊断,根据小儿的喂养史,疾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膳食计算,(摄入量评价,-,高危因素),体格检查,(,发现异常,),病史收集(寻找病因),实验室,检查,(确诊依据),小儿营养不良分型,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大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反映儿童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大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大于或等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低于均数减,3,个标准差,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分型,分度,评定标准 中度 重度 反映,八、治疗,治疗原则:,祛除病因、调整饮食、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并发症。,1.,紧急情况的处理:,如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低血糖,继发感染及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部损害。,脱水补液时注意事项:,消瘦儿脱水程度常易估计过高,故补液总量按体重计算宜偏低,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由于脱水多呈低渗性,补入液体中钠盐含量应适当提高,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比可增至,2:1,;,重度营养不良儿常伴缺钾,缺钙及酸中毒,注意给予补充及纠正。,2,、消除病因、加强护理,治疗原发疾病。,3,、调整饮食:,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干,由单一到多样化,直到小儿恢复到正常饮食,营养改善为止。,轻度:,在维持原膳食基础上,添加含蛋白质和高热能食物,以吃饱和消化为度。,中、重度:,热卡由,每日,4060,k,cal,/,kg,150,170,k,cal,/kg,蛋白质由每日,1.5,2.0g/kg 3.0,4.5g/kg,3.,纠正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可静脉输注压积红细胞,其量可按,5-10ml/kg,输注,同时口服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等。,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注射,伴明显低蛋白可静脉注射白蛋白。,4,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口服胃蛋白酶、胰酶等;,应用胰岛素,2-3U,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注射前口服,20-30g,葡萄糖,每,1-2,周为一疗程;,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每次肌注,0.5-1.0mg/kg,每周,1-2,次,连续,2-3,周;,补锌,中药,5.,精心护理,:,营养不良患儿精神多抑郁,少言寡欢。护理人员态度应和蔼可亲,多给患儿抚爱。,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清洁并卫生;,对食欲差者不可强迫喂养,长期卧床者应勤翻身以免发生褥疮;,低体温者注意保暖,。,九、预防,作好孕期保健: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分睡眠,定时进餐;,防治各种疾病及先天畸形;,推广应用生长发育监测图:进行定期监测,出现异常改变予以及时纠正。,十、预后,取决于营养不良的程度,发病的时间,有无合并症及治疗是否得当。,小儿单纯性肥胖,肥胖症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均值的,20%,即称肥胖。,一、病 因,1.,能量摄入过多:,最多见,;,2.,活动量过少,3.,遗传因素,4.,环境因素,5.,出生体重过大或过低:,有学说表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如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将永久性的改变其发育轨道来适应其环境;,6.,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心理因素等。,二、病理生理,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任何年龄,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11-13,岁,代谢改变:,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低体温倾向;,脂类代谢: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蛋白质代谢:易发生痛风症;,内分泌改变,:,有高胰岛素血症的同时又存在胰岛素抵抗,致糖代谢异常,可出现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三、临床表现,任何年龄组都可发生,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1,)食欲旺盛,喜食甜食与高脂肪食物,(,2,)不爱运动,动作笨拙,常有疲劳感,(,3,)重度肥胖者可出现,“,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4,)身高最终低于正常小儿,体态肥胖,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体格检查,紫纹或白纹,男性阴茎隐匿在脂肪组织中,女孩胸部,脂肪,堆积过多,,误以为乳房,发育,体重过重,,下肢负荷增加,可致膝内翻、,扁平足,四、辅助检查,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2,常有高胰岛素血症。,3,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五、诊断,身高,/,体重:,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20%,以上,即可诊断;,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大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可诊断。,肥胖性生殖无能症:指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引起的肥胖,但其体脂以颈、颏下、乳、髋及大腿上部最为明显,手指部尖细,还有颅内病变及生殖腺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减退:体脂积聚主要在面、颈,常伴有粘液水肿,生长发育明显低下,基础代谢率与食欲都低下。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常伴有高血压、皮肤红紫、毛发加多和生殖器早熟现象。,Prader-Willi,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3,岁开始发病,肌张力低下、体矮、小手足、智能低下及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症状,往往到青年期并发糖尿病。,Lauience-Moon-Biedl,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岁开始发胖,多指趾,性功能减低、视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六、鉴别诊断,七、治疗要点,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消除心理障碍,1,调整饮食,:,(,1,)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2,)多吃体积大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物;,(,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2,增加运动,:,(,1,)选择喜欢、有效、易坚持的运动;,(,2,)每日至少半小时、不感疲劳为宜。,3.,心理治疗,:,引导正确认识身体的改变;,帮助建立信心,消除自卑,鼓励参加社会交往;,避免经常指责患儿的饮食习惯;,避免家长对肥胖过分担扰而四处求医给患儿带来的精神压力;,鼓励参与制定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4.,健康指导,:,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勿用成人用的药物(如苯丙胺类)、禁食、手术疗法治疗小儿肥胖症,;,引起家长对小儿肥胖的重视,;,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增加活动量,;,定期监测小儿的体重。,八、预防,母亲孕后期避免增重过多;,定期作生长发育监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家长肥胖者参与饮食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