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悬吊-NANJING.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76451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吊-NANJING.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悬吊-NANJING.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悬吊训练在颈部的应用,梁成盼,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TEL:18921104662,lcp101603,基本理论,Atlanto-accipital Joint 寰枕关节,Atlanto-axial Joint Complex 寰枢关节,主要动作是旋转,次要动作时屈伸(15),Movement of C-spine,Movement of C-spine,Movement of C-spine,Movement of C-spine,Movement of C-spine,Protraction:Retraction:,C1-C2:extension C1-C2:flexion,C3-C7:flexion C3-C7:extension,颈椎的肌肉控制,头部在脊柱上的支点是枕骨/寰椎关节。头的重心落在关节前方,因而具有屈曲力矩。头的重量由颈椎伸直肌抗衡(上斜方肌和颈椎竖脊肌)。大部分有头颈姿势性压力的病患都会产生这些肌肉及肩胛提肌(支撑肩胛的姿势)的张力及姿势(见图)。下颌的位置及咀嚼肌的张力是由颈椎及头之间的姿势关系决定。,颈椎之上头部的平衡,颈椎后侧肌肉对抗头部的重量(斜方肌及头半棘肌)。下颌提举肌(咀嚼肌,颞肌,内侧翼状肌)对抗下颌重力下压及喉前肌(舌上及舌下肌群)的张力将下颌提举起。斜角肌与肩胛提肌共同对抗颈椎所受前侧及后侧平移的外力。,头前及外侧直肌,颈长肌及头长肌,深层头颈屈肌有着椎节间的附着点并提供颈椎及颈部的动态支撑。颈长肌对于轴心伸直(后缩)动作而言是很重要的并与SCM共同作用,产生头部屈曲。如果没有颈长肌在椎间的作用。SCM尝试做出颈椎屈曲时就会导致颈椎前凸。,颈前外侧群肌肉,Sternocleidomastoid(胸锁乳突肌),Scalenes,Scalenus anterior(前斜角肌),Scalenus medius(中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后斜角肌),Longus colli 颈长肌,Longus capitis 头长肌,Rectus capitis anterior 头前直肌,Rectus capitis lateralis 头外侧直肌,颈后群肌肉,Splenius muscles,Splenius cervicis 颈夹肌,Splenius capitis 头夹肌,Suboccipital muscles,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 头后大直肌,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头后小直肌,Obliquus capitis superior 头上斜肌,Obliquus capitis inferior 头下斜肌,稳定度,脊柱的稳定度有三个系统组成:,被动(非收缩性构造,骨骼/韧带),主动(肌肉),神经,三脚凳,非收缩性构造:对稳定度的影响,任何一个节段关节活动度分为,弹性区域,和,正中区域,正中区域:,非收缩性组织影响较小,弹性区域:,非收缩性组织影响较大,中间区域,所谓中间区域指的是脊柱关节活动度中被动的骨性、韧带不承受任何压力的中间范围,此范围相当小(几度),此中间范围可被视为一颗在碗中的球,碗的两侧为提供椎节被动支撑的骨性韧带结构,当球被干扰时,就会前后摇动并最终回到碗中央,,深碗,浅碗,在缺乏稳定性的构造中,肌肉必须负担更多来维持中间区域,不稳定性即中间区域范围增加,肌肉:对稳定度的影响,A:总体躯干肌的铰链作用提供对抗干扰的稳定度,B:多节脊柱的不稳定无法有总体躯干肌的铰链作用控制。在不稳定椎节动作角度末端,长的铰链作用只会增加非收缩性组织的压迫性负荷,产生疼痛,C:核心肌肉能够做到这点,附着到每一椎节的深层核心肌能够椎节间的稳定度,一般状况下的稳定度只需10%的最大收缩力,actual,muscle tone,“实际”肌肉状态,soll,muscle tone,“应有”肌肉状态,normal,muscle tone,“正常”肌肉状态,发现肌肉失平衡的依据,姿势排列,标准姿势排列的侧面观。通常以铅垂线位参考线,代表身体各部分与重力线的关系。铅垂线所经过的身体表面标记,在外踝及膝关节稍微前侧,通过大转子(髋关节轴心稍微后侧),通过腰椎及颈椎,肩关节以及耳垂。,常见的机能损伤,姿势错误及姿势性疼痛症候群,A:腰椎前凸姿势,B:放松/懒人姿势,C:平的下背姿势,D:平的上背及颈椎,圆背(脊柱后凹增加)及头部向前,特徵:,胸椎曲线的增加,肩胛前突及向前的颈部。,颈向前的姿势是下颈椎及上胸椎屈曲角度增加,上颈椎伸直角度及枕骨相对于第一颈椎伸直角度增加形成的。,潜在肌肉机能损伤(2),受牵拉而无力的下颈椎、下胸椎竖脊肌及肩胛后缩肌(菱形肌、后斜方肌),喉前肌(舌上及舌下肌)及头部前屈肌(前、侧头直肌,上斜颈长肌,头长肌)表现机能损伤,潜在肌肉机能损伤(1),前胸肌群(肋间肌),发源于胸廓的上肢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前锯肌),附着于肩胛及上胸廓的颈椎及颈部肌肉(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上斜方肌),枕骨下肌(后侧大小头直肌、头上下斜肌),错误的头颈及下颌姿势排列造成的颞颌关节疼痛,错误的屈曲姿势造成下颈椎椎间盘损伤,脊椎复健的基本介入,基本介入是所以具有脊椎机能损伤病患无论他们在接受检查时即开始治疗时的功能程度都应学习的动作,这些基本介入是根据病患的能力及反应做调整或修正,运动知觉训练,安全脊柱动作及控制:点头及骨盆倾斜,仰躺、俯卧、坐姿及站姿下正中脊柱姿势,ADL及肢体动作作用于脊柱的效应,脊椎稳定训练,核心肌肉活化及持续收缩,颈椎区域:有控制的中轴伸直合并头颈屈曲及下颈椎/上胸椎伸直,合并肢体负重的总体肌肉对脊柱姿势控制,若有需要给予脊柱被动支持,进展到主动控制,协调核心肌肉活化以维持脊柱稳定于正中脊柱姿势(或姿势趋向)及所有手臂及下肢动作,功能训练(稳定脊柱的基本身体力学),木棍式仰躺到俯卧翻身,俯卧到仰躺,有仰躺到侧躺到坐起再逆向执行,行走,脊柱稳定训练须知,安全的动作及姿势的运动知觉训练必须在脊柱稳定运动前执行,采用不产生症状或症状最小功能动作范围进行训练;当症状不严重时,大部分人的中间动作范围(正中姿势)为其功能姿势,将肢体动作加入脊柱稳定训练以强化核心肌肉的活化及整体的协调性,一旦建立起姿势控制且病患可以活化稳定肌,就要增加肢体动作的重复次数并且给予阻力以增加肌耐力和肌力(重复动作可建立习惯),开始重复30-60s的阻力,进展到3min,增加肌耐力可在病患感到最困难程度开始执行运动,拮抗肌之间交替等长收缩或节律性收缩(PNF),病患结合肢体动作由一姿势转换为另一姿势时会发展出转换性稳定。举例:任何手臂或下肢离开躯干的动作都倾向使脊柱伸直。,平衡训练,The Spine:ExerciseInterventions(干预),在颈椎区域,要活化并控制轴向伸直的肌肉(颈椎后缩)。伸直头部是颈椎前凸和上胸椎的姿势稍微扁平,潜在症状来源,上颈椎前纵韧带及下颈椎和胸椎的后纵韧带受压,胸椎竖脊肌和肩胛后缩肌疲劳,上颈椎小关节面受刺激,上颈椎椎间孔狭窄,挤压血管和神经根,特别是在发生退行性病变时,前斜角肌与胸小肌紧绷产生神经血管束的挤压,常规训练方法,悬吊训练,放松训练,手法治疗,稳定化训练,整理运动,结合其他技术应用,具体应用:,在悬吊方式下进行放松训练、主动的运动训练,在悬吊方式下进行关节松动技术,利用悬吊结合MET或者PNF技术,牵拉,增加中轴伸直的技巧(颈椎后缩)斜角肌牵拉,前斜角肌附着于上颈椎的横突及上两根肋骨,牵拉技巧:病患先执行中轴伸直,接着让颈椎侧弯到对侧并朝紧绷肌肉侧旋转。治疗师站于后方,一手放在紧绷侧肋廓上方固定上肋骨,另一手环绕病患颈部,患者先吸气后呼气,当病患吸气时,固定肋廓的手下压固定肋骨,重复此过程。这是和缓的hold-relax技巧,颈椎区域的脊柱稳定运动,渐进肢体负重稳定运动,一般而言,脊柱稳定运动是由仰躺的姿势下开始,接着进展到坐姿,坐在大的治疗球上,背靠墙站立,最后在无支撑下站立,所有运动都以和缓的头颈点头运动及中轴伸直到正中脊柱姿势开始,早期可颈下支撑帮助,开始阻力扶着只来自简单的上肢动作进展到负重及弹力带,肌耐力及肌力强化训练介入,脊柱稳定计划的变化及进展,肢体负荷外在阻力不稳定表面肌耐力及肌力,进阶训练,颈部,患者仰卧,使用宽吊带将枕部悬吊。每次训练可进行四阶段训练。,核心及总体肌肉活化(配合上肢动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