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中药资源学,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授课时数:,3,学时,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珍稀濒危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本讲内容提要,目的要求,掌 握:,中药新资源保护,熟 悉:,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了 解:,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重点难点,中药资源保护的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政策法规及主要途径,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6,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6-1,中药资源保护,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政策法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6-1,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保护,是指保护药用动物、药用植物和药用矿物及其密切相关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6-1,中药资源保护,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中 国,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全球资源的,10-14%,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比较,项目,国土,面积,草场,面积,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可开发水资源,森林蓄,积量,世界,排位,3,1,3,6,1,5,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中药资源,总数,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种 类,12772,11118,1574,80,比 例,100%,87%,12%,约,1%,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概况,常用中药材,1200,种,约占,10%,,其余为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拥有自己的药物,,1/3,有民族独立的医药体系,民族药达,3700,多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30%,。,资料来源,: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常用植物类中药材,362,种,其中:,200,种,野生植物药材资源的总藏量为,850,万吨,中药材全国的,收购量,(野生和栽培),47,万吨,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常用植物类中药材,在,10,万吨,以上的种类有:,甘草、麻黄、刺五加、罗布麻、黄芩、地榆、苍术、苦参、狼毒、赤芍、贯众、仙鹤草。,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常用植物类中药材,栽培药材产量,35,万吨,其中,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品种有:,地黄、山药、茯苓、党参、当归、干姜、薏苡仁、桂枝、板蓝根、黄芪、穿心莲、白术、菊花、金银花、山楂、大青叶等。,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动物类药材,29,种,其中:,27,种,野生资源总贮量,23,万吨,人工饲养,鹿茸,、,珍珠,年产量,810T,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动物类药材,收购动物药材中,20%,来自,人工培育,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矿物类药材,13,种,,全国总贮量,1112,亿吨,,,其中贮量最大的是,滑石,(,1110,亿吨,),我国中药资源现状,矿物类药材,药用矿物,滑石,朱砂,石膏,赭石,禹粮石,花蕊石,贮量,(亿吨),1110,0.70,0.32,0.32,0.20,0.10,我国中药资源现状,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需求增加,人口、医疗、保健、轻工、化工等。,中药材外销增加:,500,个品种,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P,188,我国中药资源现状,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我国植物类中药材资源,近几十年来,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有,100,余种,,另有,30,余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资源稀少,,P,188,我国中药资源现状,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我国动物类中药材资源,严重破坏,的有,40,多种,黑熊、林麝、原麝、马鹿、灵猫、蛤蚧、中国林蛙、玳瑁等。,我国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无序开发,珍稀药材资源:,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我国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34,种贵重药材,1981,年,国家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文,规定了,34,种贵重药材:,三七、黄连、贝母、鹿茸、冬虫夏草、天麻、珍珠、熊胆、枸杞子、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山茱萸、蟾蜍、金银花、巴戟天、阿胶、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云木香、公丁香、西红花、豹骨、广角、犀角、虎骨。,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存在问题,市场销售的中药材有,70%,来自于人工培育,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中药材的历史短,种质来源不清楚,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农药、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超标,药材质量不稳定且绝大多数尚无质量标准,6-1,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6-1,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政策法规,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我国颁布的与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文件,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概 况,地球物种,1000,万种现代人类出现后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100-1000,倍,目前每年物种绝灭的速度达到,3,万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000,种,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世界自然保护纲要,(,WGED,),1987,联合国,Word G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73,华盛顿,Convention on Intem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保护野生动物徒迁物种公约,1979,德国波恩,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伊朗拉姆萨,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联合国,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亚洲和太平洋区域植物保护公约,6-1,中药资源保护,我国颁布的与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文件,(,1,),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6-1,中药资源保护,我国颁布的与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文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6-1,中药资源保护,我国颁布的与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文件,(,3,),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6-1,中药资源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7,国务院,分级,含 义,采猎开发规定,1,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严禁采猎,2,分布区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必须经县以上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同级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提出计划,报上一级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采药证和采伐证后方可猎采。科研、教学、旅游等活动未经保护区批准不得进入药用物种保护区。,3,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药材物种。,6-1,中药资源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务院,重点保护,野生药用物种,重点保护,76,种,(详见教材,P,259,附录一),药用动物,18,种,药用植物,58,种,一级保护,4,种:虎、豹、塞加羚羊、梅花鹿,二级保护,14,种:马鹿、林麝、原麝、黑熊、乌梢蛇,13,种:甘草、胀果甘草、杜仲、黄皮树、厚朴、人参等,三级保护,45,种:北细辛、猪苓、连翘、胡黄连、紫草等,6-1,中药资源保护,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4-07,,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公布,保护总数,第一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54,种,保护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植物,8,种,143,种,203,种,药用植物,161,种,4,种,29,种,128,种,6-1,中药资源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99-08-04,,国务院批准,1999-09-09,,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发布实施,保护总数,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5,种,保护等级,一级,二级,保护种类,52,种,20 3,种,野生植物,红豆杉、水杉、莼菜,金钱松、羊角戚、香樟、鹅掌楸、黄皮树、野大豆,6-1,中药资源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5,年,国务院公布,保护总数,急待保护野生植物,151,种,其中药用植物,19,种,保护类型,蕨类植物,6,种,裸子植物,17,种,被子植物,128,种,药用植物,无,2,种,17,种,实例,/,蓖子三尖杉,人参、沙冬青、海南大枫子、剑叶龙血树等。,6-1,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保护管理的现状,(,P,194-195,),加强了市场管理和资源管理,建立了,400,多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0,万,ha,2,),鼓励野生转家种和家养工作,6-1,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P,196-199,),就地保护,异地保护,离体保护,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就地保护,是将中药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中药资源的目的,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就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包含药用动植物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中药资源保护区,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生产性保护区,轮采轮猎区,人工粗管散放(植)区,野生变家种养研究基地,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就地保护,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措施,更新抚育,合理采收,方法,季节,采收量,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异地保护,也称,迁移保护,(引种驯化),,即将珍稀濒危药用生物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保证药材的常采常生,持续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异地保护,建立植物园,杭州植物园,中国协和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植物园,重庆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武汉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资源圃,峨眉山生物资源站等,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异地保护,成功的家种家养,20-40,种,有关内容见教材,P,198,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离体保护,即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离体保护目的,长期保留药用动植物的种质基因,巩固和发展中药资源,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离体保护,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迄今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的有,200,多种药用植物,如:,当归、白及、紫背天葵、党参、菊花、山楂、延胡索、浙贝母、番红花、龙胆、条叶龙胆、川芎、绞股蓝、人参、厚朴、枸杞、罗汉果、三七、西洋参、桔梗、半夏、怀地黄、玄参、云南罗芙木、景天、黄连等。,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离体保护,建立中药资源种质资源库,形 式,种子库,种质资源库,基因载体物质库,实 例,杭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6-1,中药资源保护,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类 型:,自然界天然矿石,(原矿物药)朱砂、炉甘石、自然铜、寒水石等。,以矿物为原料的加工品,秋石、轻粉、芒硝等。,动物或动物骨骼化石,石燕、浮石、龙骨等。,6-1,中药资源保护,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种 类:,至宋代末,本草文献收载矿物药达,200,种,现在全国使用的矿物药计,80,种,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保护注意事项,(,P,199,),要有计划的开采,向发达国家学习,通过科学研究来筛选矿物药种类,要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中的有用元素,6,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6-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的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6-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陈士林、肖培根主编,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03,绪 论,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中药野生资源抚育与引种驯化,栽培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濒危中药资源评价与监测,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6-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的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迄今我国成功,家养家种,的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种类有,200,多种,提供,大量商品,的资源有,100,余种,6-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法为本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现有野生资源及其环境奠定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坚持利用和保护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规范化生产大宗和市场紧缺品种,6-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遵循自然更新规律,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利用人工技术措施发展中药资源,利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发展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利用人工技术措施发展中药资源,科学采收与更新有机结合,改良生态系统,发展药用生物种群,科学营造药用生物的人工种群,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利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发展中药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加快中药资源的发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中药资源,借助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展中药资源,6,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濒危物种分级,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保护对策,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现 状,药用植物,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叶,全球将有,5-6,万种,植物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隶属于,470,科,3700,属,,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现 状,药用植物,许多是,北半球,已绝灭的,古老子遗植物,,有,1200,多个单种属和少种属,有,200,多个,我国特有属,,,10000,多个,特有种,至少有,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濒危物种分级,分级标准的提出:,1996,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绝灭危险物种等级划分标准,濒危物种分级,分级标准,(详细内容见教材,P,206,),等级划分,等级代号,绝灭种,EX,濒危种,E,易危种,V,稀有种,R,未定种,I,资料不足种,K,受危种,T,贸易致危种,CT,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具体内容详见,P,205-206,分级评价依据为:,药用价值,分类学意义,分布及生境要求,野生资源量,野生资源减少速率,栽培情况,保护地现状,综合开发现状,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与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药用价值,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种类,中国药典收载的较常用种类,中国药典收载的少常用种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收载的种类、已形成商品的重要民间药,一般民间草药,分类学意义,单种科型。科内仅,1,属,1,种。,单种属型。属内仅,1,种。,少种属型。属内有,210,种。,多种属型。属内种数多。,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与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布及生境要求,区域性种类。分布于,1,个或相邻两个省内的某山地、生境特殊。,地区性种类。分布于,3-6,个省或某一大区内,生境有一定特殊性,地带性种类。几个大区内有分布,所占的省区不超过全国的,1/2,广布性种类。全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所占的省区超过全国的,1/2,野生资源量,极少,少,尚多,多,野生资源减少速率,市场紧缺,常年供不应求,可供量不足需求量的,1/4,,资源消失快,时有供不应求现象出现,可供量不足需求量的,1/4-4/5,,资源趋于减少、消失。,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出现,可供量不足需求量的,4/5,,资源减少不明显,/,中药资源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与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栽培分布,尚无栽培品,使用的全部是野生资源,有栽培品,但仅占使用量的少部分,栽培品占使用量的大部分或全部,/,保护现状,未受到保护,已受到一定保护,已重点保护,/,综合开发现状,已被综合开发利用,尚未被综合开发利用,/,/,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具体内容详见,P,206-208,),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濒危药用动物保护等级的划分,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等级标准,等级,内 涵,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级,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分布区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13,种,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45,种,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等级的划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收载,398,种,其中药用植物,168,种,濒危种,46,种,等 级,内 涵,濒危种,在分布区处于有绝灭危险的植物。,稀有种,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渐危种,目前还有一定数量野生资源,但因人为和自然原因而减少资源致濒稀种类,濒危药用动物保护等级的划分,国家重点保护药材物种名录,第一批,收载动物药材,18,种,等级,内 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级,虎、豹、塞加羚羊、梅花鹿,4,种,二级,马鹿、林麝、原麝、马麝、黑熊、乌梢蛇、银环蛇、棕熊、穿山甲、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中国林蛙、五步蛇、蛤蚧等。,14,种,濒危药用动物保护等级的划分,国家重点保护药材物种名录,第一批,收载动物药材,18,种,等级,内 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级,虎、豹、塞加羚羊、梅花鹿,4,种,二级,马鹿、林麝、原麝、马麝、黑熊、乌梢蛇、银环蛇、棕熊、穿山甲、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中国林蛙、五步蛇、蛤蚧等。,14,种,濒危药用动物保护等级的划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务院公布,等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药用动物,161,种,一级,96,种,48,种,二级,161,种,113,种,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保护对策,加强濒危药用生物的调查摸底工作,制定统一保护等级,编写,中国濒危药用生物红皮书,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加强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并不断增加保护区,做好就地或迁移保护工作,6-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物种及其拯救,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保护对策,加强濒危药用生物资源动态变化监测,找出变化规律,禁止或限制使用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药用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濒危药用生物资源的人工种养殖,加大保护和研究经费投入,培养专门管理人员和科研人才,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中药资源保护、,就地保护、异地保护、离体保护,二、简述国家规定的,34,种药材名称,三、简述中药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的主要途径,四、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五、简述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政策法规,六、简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及其技术途径要点,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濒危物种等级标准及代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