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经典课件,-,第,7,章,多工位精密级进模,7.1,概 述,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1.,可以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局部分离与连续成形结合。,2.,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3.,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4.,模具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制造和装调难度大。,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 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7,.1.,1,多工位级进模特点,7.1,概 述,1.,按冲压工序性质分类,(1,),冲裁多工位级进模,(2),成形工序多工位级进模,2,.,按冲压件成形方法分类,(,1,),封闭形孔级进模,(2),切除余料级进模,7.1.2,多工位级进模分类,(1),封闭形孔多工位冲压,(2),切除余料多工位冲压,(2),切除余料多工位冲压,带料连续拉深,带料连续拉深,实例,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普通冲模有很大的不同,要求也要高的多。,工艺设计时必须得到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技术数据或工序样件,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简易模具或手工进行工艺验证,以获得较为准确的零件展开形状及尺寸、工序性质、工序数量、工序顺序以及工序件,(,半成品,),尺寸等。而这些都是多工位冲压条料排样设计的重要依据,而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是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的关键。排样之后便可进行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卸料装置,导料、定距等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最后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和零件图,并提出使用维护的说明。,7,.,2,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7.2.1,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1),坯料排样,(,详见第二章相关内容,),;,(2),冲切刃口确定;,(3),工序排样。,7,.,2,.,2,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内容,排样示意图,1.,冲切刃口设计原则,2,.,坯料切废后相关部位连接方式,(1),塔接,(2),平接,(3),切接,7.2.3,冲切刃口设计,(1),塔接,(2),平接,(3),切接,1,.,工序排样的内容和类型,(,1,),工序排样的内容,在冲切刃口设计的基础上,将各工序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系列工序组,对工序排序,确定工位数和每一工位的加工工序。,确定载体形式与坯料定位方式。,设计导正孔直径,确定导正销数量。,绘制工序排样图(图,7-21,),。,7.2.4,工序排样,(2),工序排样类型,落料型工序排样,;,切边型工序排样,;,混合型工序排样,(2),工序排样类型,混合型工序排样,(2),工序排样类型,单侧载体,具体尺寸见图,7-13,单侧、双侧载体尺寸,T,/2=,步距对称偏差值,:,例,7-1,凹模步距,尺寸及公差。,7.2.5,多工位级进模的定距,1.,步距与步距精度,1.,步距与步距精度,条料定位误差经验计算,公式为:,T,=,CT,2.,定位误差,例,7-2,某排样图为单中载体,隔一步设有导正销导正,步数,n,=25,,步距公差,T,/2=,0.002mm,,则条料定位累计误差为,T,=,CT,=1.2,(1/2),0.004,=0.012 mm,3,.,工序件定位方式:,挡料销、侧刃、自动送料装置对工序件送 进时定距,设置导正销则可以对工序件精确定位。,导正原理,1-,导料板,;2-,顶料销,;3-,侧刃挡块,;4-,导正销,7.2.6,导正,1.,级进冲裁工序排样,2.,级进弯曲工序排样,3.,级进拉深工序排样,4.,含有局部成形时级进模的工序排样,7,.,2,.,7,工序排样原则与要点,工序排样过程,复杂零件弯曲,送进高度,带局部成形时的工序排样,7.2.8,工序排样示例,1-,垫板,;,2-,凹模镶块,;,3-,导柱,;,4-,导正销,;,5-,弹压导板,;,6-,导套,;,7-,切断凸模,;,8-,弯曲凸模,;,9-,凸模固定板,;,10-,模柄,;,11-,上模座,;,12-,分离凸模,;,13-,冲槽凸模,;,14-,限为柱,;,15-,导板镶块,;,16-,侧刃,;,17-,导料板,;,18-,凹模,;,19-,下模座,7,3,多工位级进模实例,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电位器外壳带料连续拉深多工位级进模,1-,浮动导料销,;,2-,小导套,;,3-,小导柱,;,4-,翻边凸模,;,5-,切边凸模,;,6-,导向套,;,7-,冲小方孔凸模,;,8-,凸模护套,;,9-,冲缺口凸模,;,10-,凸模固定板,;,11-,卸料板,;,12-,侧面导板,;,13-,冲缺口凹模镶块,;,14-,定位圈,;,15-,冲孔凹模,;,16-,顶件块,;,17-,检测导正销,;,18-,导线,电位器外壳零件图及冲压排样方案,带料连续拉深分类,级进模结构设计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制造工艺性、成本、生产周期以及模具寿命等起决定性作用。,7,.,4,.,1,总体设计,(,1,),模具基本结构设计:级进模基本框架主要由正倒装关系、导向方式、卸料方式等三个要素组成。,(2),模具基本尺寸:主要有模具的平面轮廓尺寸、闭合高度、凸模的基准高度和各模板的厚度。,7.4,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小导柱和小导套的典型结构,各模板的厚度取值见表,7-6,。,模具基本尺寸,细小凸模应实施保护、易拆装,异形凸模一般采用直通结构,用螺钉吊装固定,常见的小凸模及其装配形式,带顶出销的凸模结构,成型磨削凸模的,6,种形式,凸模常用的固定方法,刃磨后不改变闭合高度的结构,7.4.2,凸模设计,常见的小凸模及其装配形式,带顶出销的凸模结构,成型磨削凸模结构形式,1-,凸模,;,2-,销钉,;,3-,凸模固定板,凸模常用固定方法,1-,更换的垫片,;,2-,磨削垫片,;,3-,凸模,;,4-,凹模镶套,;,5-,磨削的垫圈,;,6-,更换的垫圈,刃磨后不改变闭合高度的结构,1,.,凹模板外形尺寸,(,1,),凹模厚度,(,2,),凹模长度,2,.,镶拼式凹模结构,(,1,),镶入式凹模结构,(,2,),拼块式凹模结构,3,.,倒冲结构,7.4.3,凹模设计,(,1,),凹模厚度,凹模刃口到外边缘距离,镶拼式凹模结构,镶入式凹模结构,拼装式凹模结构,倒冲结构,完整的导料系统包括:导料板、浮顶器,(,或浮动导料销,),、承料板、侧压装置、除尘装置以及安全检测装置等,1,.,带台导料板与浮顶器配合使用的导料装置,2,.,带槽浮动顶料销导料装置,7,.,4,.,4,导料装置,浮动顶料装置,带槽浮动顶料销导料装置及错误设计,(,图,(b),、图,(c),浮动导轨式导料装置,条料的导正定位方法,常使用导正销与侧刃配合定位,侧刃作定距和初定位,导正销作为精定位。,凸模式导正销结构形式。,7.4.5,导正销,凸模式导正销结构形式,导正销伸出长度,1,.,作用及组成,2.,结构,3.,安装,4.,卸料螺钉,7,.,4,.,6,卸料装置,1-,凸模,;,2-,凹模镶块,;,3-,弹压卸料板,;,4-,凸模,;,5-,凸模导向护套,;,6-,小凸模,;,7-,凸模加强套,;,8-,上模座,;,9-,螺塞,;,10-,弹簧,;,11-,垫板,;,12-,卸料螺钉,;,13-,凸模固定板,;,14-,小导柱,;,15-,导套,弹压卸料板组成,镶拼式弹压卸料板,1-,上模座,;2-,螺钉,;,3-,垫片,;,4-,管套,;,5-,卸料板,;,6-,卸料板拼块,;,7-,螺塞,;,8-,弹簧,;,9-,固定板,;,10-,卸料销,卸料板的安装,卸料螺钉结构与调整,单边卧辊推式辊轴自动送料装置示意图,1-,废料卷筒,;,2-,带,;,3-,偏心盘,;,4-,拉杆,;,5-,上辊轴,;,6-,下辊轴,;,7-,棘轮,7,.,4,.,7,自动送料装置,1,浮动检测销,(,导正销,);,2-,接触销,;,3-,微动开关,7,.,4,.,8,安全检测装置,例,7-3,如图,7-51,所示支架零件,材料,10,钢,厚度,t,=0.8 mm,,未注圆角半径,0.2 mm,,大批量生产。试进行模具设计。,7.5,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实例,1,.,基本冲压工序,落料、冲孔、两侧弯曲三种基本冲压工序,。,2,.,坯料展开图,3,.,零件工艺性分析,(,1,),尺寸精度,;,(,2,),材料,;,(,3,),冲裁工艺性,;,(,4,),弯曲工艺,4,.,冲压工艺方案拟订,(1),单工序冲压,即落料,冲孔,首次弯曲,二次弯曲。,(2),采用级进模连续冲压。,坯料展开图,5.,排样,(,1,),冲切刃口设计,6.,工序排样,(2),弯曲工位工作原理,(,3,),载体,(4),定位及导正,(5),工序排样图,(6),条料尺寸,(7),步距精度,(8),钢板剪料方式,7,.,冲压力计算,8,.,模具总体结构设计,9,.,结构设计,10,.,模具零件设计,11,.,模具装配示意图,模具装配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