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营养及代代谢障碍性骨疾病.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75862 上传时间:2025-05-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及代代谢障碍性骨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营养及代代谢障碍性骨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营养及代谢障碍性骨疾病,第一节,骨质疏松症,主要内容,第二节,骨质软化症,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第四节 痛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临床上骨质疏松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骨质疏松不是单一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单位体积骨骼中的骨质减少,其中有老年性的正常生理变化过程,也有内分泌、代谢、营养等方面的原因。,临床: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各不相同。在患者出现明显骨质疏松后,出现骨痛,身高变矮,驼背,伴活动受限等。骨质疏松可使骨的脆性增加,在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重量压迫,都可以发生骨折。好发于脊柱、前臂、髋关节。,病理:患骨骨小梁间隙扩大,皮质变薄,皮质内哈弗斯管和福尔克曼管都间隙都扩大,单位骨组织内钙质含量下降,骨质变松脆。骨有机质和无机钙质含量同时减少,表现为在单位重量的骨组织中,钙质含量并不减少。,一、临床与病理,第一节,骨质疏松症,(一),X,线表现,1.,轻度 骨端,可见薄层透亮带,骨小梁变细、稀疏,骨质密度减低。,2.,中度 骨端见小片状或带状无骨小梁的透亮区,骨皮质变薄,可见筛孔样或纵行透亮线状影。,3.,重度 松质骨内可见大范围骨小梁模糊或缺损区,形似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变薄、密度减低。,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骨皮质变薄,骨密度减低。严重时,椎体内上下缘凹陷,椎间隙呈楔形,椎体有时可压缩骨折,呈楔状变形。,(二),CT,表现,CT,表现与,X,线摄片相似,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和骨松质的骨小梁变细、稀疏、减少。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CT,上可见局限性没有骨小梁的区域,测量,CT,值呈脂肪密度。,二、影像学表现,第一节,骨质疏松症,1.,老年性局限性椎体脂肪变,2.,多发性骨髓瘤。,三、鉴别诊断,第一节,骨质疏松症,二、影像学表现,(三),MRI,表现,骨小梁变细、变少,骨髓呈短,T1,和中长,T2,信号。骨皮质疏松表现为低信号的皮质中出现异常等信号区。,左腕关节骨质疏松,X,线表现,A.,正位片,B.,侧位片: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及腕骨骨小梁明显减少,骨密度减低,尺桡骨远端关节面下见带状透亮区,骨皮质变薄,腰椎骨质疏松,X,线表现,A.,正位片,B.,侧位片:腰椎椎体内见纵行条纹结构,皮质变薄,骨密度减低,腰,1,椎体压缩呈楔状变形,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为发生于成人的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骨骼疾病,因骨骺已愈合,发生维生素,D,严重缺乏后,大量骨组织不能及时吸收钙质和骨化。,临床: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其中以脊柱和股骨最为明显。血钙降低,可出现抽搐。骨骼畸形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可出现膝关节、髋关节、距小腿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病理:显示原有的骨小梁逐渐变细,密度减低;也可出现新的骨样组织不断增生,但无法形成成熟的骨组织,导致骨质变软,骨骼组织的强度逐渐减低,骨骼不同程度变形。,一、临床与病理,第二节,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症主要需与肾性骨病鉴别。,三、鉴别诊断,二、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假骨折线表现为横越骨皮质的透亮线,骨骼弯曲畸形;骨盆两侧髋臼内陷及骶骨岬向骨盆中心突出,骨盆呈三叶状改变;椎体可双凹变形、脊柱后突及侧弯,下肢长管状骨弯曲变形等。,第二节,骨质软化症,双膝关节骨质软化症,X,线表现,双膝外翻呈,“,X,”,型,双侧股骨干、胫骨及腓骨弯曲变形,维生素,D,缺乏症(,hypovitaminosis D,)是指由于维生素,D,及活性代谢产物缺乏,引起钙、磷代谢障碍,使骨基质缺乏钙盐沉着,引起佝偻病和骨质软化。,临床: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日光照射不足、哺乳不当的婴幼儿,以,6,12,个月发病率最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小儿出现睡眠不安、哭闹、多汗。骨骼改变有颅骨软化、方颅、前囱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缓、串珠肋、鸡胸、,“,O,”,形或,“,X,”,形腿等。血钙及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等。,病理:在骨骺和干骺端生长的软骨及新生骨钙盐沉着不足使骨骼不能骨化,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大量堆积于骨骺软骨处而膨大,加上骨质脱钙和骨吸收,发生普遍性骨质软化,引起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一、临床与病理,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1.,早期,先期,钙化带模糊、不规则。骨骺和干骺端距离增宽,干骺端横径轻度增大,边缘呈毛刺状;骨化中心出现略晚,密度淡、边缘模糊;骨质软化。,2.,进展期 临时钙化带变薄、消失,干骺端向两侧增宽,中央呈杯口状凹陷,边缘呈毛刷状。骨化中心模糊、消失或不出现。骨干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模糊,下肢骨呈,O,形或,X,形;肋骨骨质明显稀疏,肋骨前端膨大如串珠状改变;脊柱呈普遍骨质稀疏,椎体变扁,以胸腰段为中心后突或侧弯;颅骨囟门闭合延迟,头颅呈方形;骨盆髋臼内陷。晚期髋臼增宽及髋内翻。,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愈合期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再出现,其杯口样凹陷及毛刷状边缘渐变整齐,密度增高。下肢骨弯曲畸形可长期存在。,1.,抗维生素,D,佝偻病,2.,低磷酸酶血症,三、鉴别诊断,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右腕关节佝偻病,X,线表现,右尺桡骨远端干骺端向两侧增宽,中央杯口状凹陷,边缘呈毛刷状(白箭),双股骨干佝偻病,X,线表现,双股骨干向外弯曲呈弧形,远端干骺端膨大,边缘模糊,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异常造成的全身性疾病。由于体液、血液中尿酸增加及尿酸盐沉着于各种间叶组织内引起相应炎性反应。,临床:男性多见,发病高峰为,40,60,岁。多累及手足小关节,以第,1,跖趾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及肘等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常突然急性发作,关节有红、肿、热及剧烈疼痛,以夜间为明显,经数日或一周可自行恢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血沉加速、血清尿酸升高。,病理:痛风累及关节时,关节软骨和滑膜上有尿酸盐沉着,进一步导致滑膜增厚、血管翳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继发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下骨质破坏,关节面粗糙、不整、缺损等。关节的严重病变,可致关节间隙狭窄,纤维组织、骨质增生,最终导致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功能丧失。,一、临床与病理,第四节 痛风,主要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三、鉴别诊断,二、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早期以软组织炎症为主,可无任何发现。多见于第,1,跖趾关节,骨质呈小片状破坏改变,边缘锐利、清楚,虫咬状或穿凿样,一般无骨质增生或骨膜反应。邻近软组织可见密度略高于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结节影。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刺形成。严重时关节脱位、半脱位。,第四节 痛风,双足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第,1,趾间关节、跖趾关节骨质呈穿凿样破坏改变,边缘锐利、清楚;第,1,趾间关节半脱位,周围软组织肿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