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第九章 法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法产生,第二节 法历史类型,第三节 法律发展,第1页,第一节 法产生,原始社会社会规范,法产生原因,法产生普通规律,法和原始习惯区分,法产生标志,第2页,原始社会社会规范,社会调控两种基本形式,原始社会社会规范是氏族习惯,第3页,社会调控两种基本形式,有社会必有规则和秩序,都需要社会调控。社会调控就是社会组织经过一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模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伎俩和过程,社会组织,行为规范,第4页,社会组织,是社会内部稳定关系网络,它经过调整利益、阻止分裂、联合行动来维护群体一体化,社会组织必有权威系统,权威系统指拥有一定权力官吏或被公认含有一定威望和能力人去执行尤其管理职能组织系统,第5页,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社会组织是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民族。其中氏族是最为经典社会组织,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特定图腾动物为标志。在社会中,氏族既是社会组织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生产和消费基本单位,第6页,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作为行为标准,其主要功效是要求人们行为方式,使人们行为符合一定价值观念而含有社会意义,并经过对行为必定或否定,而确认、保护和发展某种社会关系,或抵制、改变或禁止某种社会关系,第7页,原始社会社会规范,维系氏族社会规范主要是氏族习惯。氏族习惯是人们在长久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形成和演化、世代相传、变为氏族组员内在需要和外在自觉行为模式或行为通例。这些习惯是当初社会生活产物,对于社会协调起到了主要作用,第8页,法产生原因,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根源是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阶级根源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第9页,法和原始习惯区分,产生方式不一样,表达本质不一样,适用范围不一样,调整内容不一样,实施方式不一样,历史使命不一样,第10页,法产生普通规律,法产生经历了一个长久渐进、由量变到质变过程,法形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发展过程,法形成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普通调整,从自发调整到自觉调整过程,法律、道德、宗教等行为规范由混沌一体逐步分化为各自相对独立规范系统,第11页,法产生标志,法产生标志是各种多样。主要有:,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产生,诉讼与审判出现,社会组员之间权利和义务出现分离,第12页,考题分析1(单项选择),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研究,以下相关法产生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年试题,1分),A.法产生意味着在社会组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你”之类观念,B.最早出现法是以文字统计习惯法,C.法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过程,D.法产生标志着公力救助代替了私力救助,第13页,考题分析2(单项选择),从法起源看,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A.在原始社会中期产生,B.是从来就有,C.不是从来就有,整个原始社会都没有,D.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第14页,考题分析3(多项选择),原始社会民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1998年试题,1分),A.它与宗教道德规范浑然一体B.它不是由国家制订和认可,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确保实施,第15页,第二节 法历史类型,法历史类型概念,奴隶制法特征,封建制法特征,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第16页,法历史类型概念,指将人类历史上存在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法,按照其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所作基本分类,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第17页,奴隶制法特征,确认和维护奴隶主对奴隶人身占有,公开残暴,极其恐怖,轻“罪”重刑,刑罚伎俩极其残酷,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不平等,奴隶制法长久保留了一些原始习惯痕迹,第18页,封建制法特征,严格保护封建地主全部权,公开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确认和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残暴统治,肆意扩大定罪和处罚范围,刑名繁多,量刑严酷,大搞株连,确认用武力和战争处理纠纷为正当,第19页,资本主义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法特征,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第20页,资本主义法特征,其总体特征就是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本质要求,建立了资本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特征集中表达在下述标准之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标准,契约自由标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标准,第21页,最近美国西雅图有一名房地产开发商想给一名86岁高龄老妪一笔高达100万美元拆迁赔偿款,以置换其价值1万美元平房。但这位名叫叫伊迪丝老妪称,她根本不需要这笔钱而且她也根本不想搬出自己现在居住地方,因为她从1966年便在此居住。开发商不但最终舍弃了这一小片土地,而且当前开发商混凝土工事已经离伊迪丝厨房窗户只有几英尺距离,也丝毫没有动老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家,建筑工人平时施工时更被嘱咐要尤其小心,以免伤害这位高龄老人。工地“工头”更是嘱咐工人们要像对待自己外婆一样保护伊迪丝。,这么“美国式拆迁”已经到完全彻底尊重个人情感境界,我们却连最基本利益以及平等博弈权利都不被尊重,甚至连生命有时也被迫为“横蛮拆迁”让路,其间差异,说多远就有多远。,第22页,第23页,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法系概念,法系分类,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第24页,法系概念,是指资产阶级法学家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域法律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形式上一些特点对法律所作基本分类。普通把含有相同特点、相同历史传统和相同源流关系国家法律称为同一个法系,第25页,法系分类,多数法学家公认法系有五个,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第26页,资本主义两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两大法系比较,第27页,第28页,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概念,大陆法系分布地域,大陆法系特点,第29页,大陆法系概念,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成文法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基础和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许多国家和地域法律总称,第30页,大陆法系分布地域,大陆法系分布地域非常广,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前欧洲国家殖民地,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域都属于大陆法系。另外,因为历史原因,日本、土耳其、英国苏格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加拿大魁北克省、中国台湾、澳门等等也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第31页,大陆法系特点,强调法律成文化,以法典为法主要形式,不认可法官有创制法律权力,否定判例含有法律效力,在法律分类上,提倡公法与私法之分,在诉讼中,坚持法官主导地位,奉行职权主义,第32页,英美法系,英美法系概念,英美法系分布地域,判例法形成原因,英美法系特点,第33页,英美法系概念,又称普通法系,判例法系、不成文法系、英国法系等,是以英国中世纪法律至资本主义时期法律为传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域法律总称,第34页,英美法系分布地域,英美法系分布范围包含英国本土(苏格兰除外),美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非洲一些英语国家和地域。,第35页,判例法形成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们不相信经过制订法律,能为人民提供完备法律规范,这就需要经过司法来确定一些规范,第二个原因,法律规范统一必须经过法律解释完成,判例法制度有利于结构统一法律大厦,第三个原因,判例法制度有利于强化法律共同体一家人意识,促进法律共同体内部团结,第36页,英美法系特点,以普通法为基础,遵照先例,法律人作用突出,重程序传统,法律体系庞杂,第37页,以普通法为基础,英国法律制度是直接在原始日尔曼法基础上沿着自己特殊路径发展起来,它摆脱了罗马法模式,受罗马法影响较小,自成一体,普通法形式是判例法,实施判例法制度条件,第38页,实施判例法制度条件,及时、准确和全方面判决汇报制度,严格法院等级制度,法官尤其是高级法院法官高度权威树立,第39页,遵照先例,把判例法奉为法律主要渊源,是英美法系区分于大陆法系及其它法系最突出特征,所谓判例,主要是指判决书中判决理由,而不是它处置意见。,遵照先例标准适用情况,判例法制度缺点,第40页,遵照先例标准适用三种情况,上议院判决对其它一切法院都有约束力,上级法院判决,对除上议院以外全部法院,包含上诉法院本身,都有约束力,高等法院一个法官判决,下级法院必须遵从,但对该法院其它法官或刑事法院法官并无绝正确约束力,而仅有主要说服力,第41页,判例法制度缺点,判例法数量之庞杂,首先造成了引用上困难,另首先又成为律师和法官不循先例而标新立异借口,使审判活动中随意性不可防止,因其规则深藏于判决中,须由后人发掘引申,所以利用不易,非经专门训练难以胜任,判例法即使含有微观调整适时性,但却缺乏宏观改革机制,使之倾向保守,第42页,法律人作用突出,理论上声称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并不创造或增加法律,而只是发觉和宣示寓于先例中法律,但实践中,法官却发挥着十分主动作用,在无先例可循时,法官能够创造先例,在有先例场所,法官也能够经过区分技术,对其进行扩大或限制性解释,从而发展先例中规则,制订法适用也要受到法官解释限制,第43页,重程序传统,英美法系重程序传统特征是指以司法救助为出发点而设计运行一套法律体系,以救助为中心意味着只有在权利义务关系平衡被打破时法律才出面干涉、救助,而在以前法律并不关心权利和义务详细分配,第44页,法律体系庞杂,多数是单行法规,概括性法典较少,实体法和程序法界限不清,混合要求在一起,其中还有一些行政性要求,英国法律不是按照内部有机联络形成一部系统法律,而是将许多习惯法要求为一个法律,甚至经常就是引用判例中一些语言,法律解释以判例为准,假如仅有制订法,没有判例加以解释,这些法律形成废纸,第45页,第46页,两大法系比较,两大法系相同或相同之处,两大法系不一样之处,两大法系融合,第47页,两大法系相同或相同之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现有联络,又有区分。两大法系相同相同性质主要表达在,同是西方法律制度,在本质、功效、历史类型方面都是相同,在根本基础、基本标准、法律理念、主要内容、历史根源方面是一致,它们都崇尚法治,崇尚法律至上,第48页,两大法系不一样之处,法律渊源不尽相同,法典编纂不一样,法律分类不一样,法官权限不一样,诉讼程序不一样,两大法系在法律结构、法律术语、法学教育、司法人员录用和培训、司法体制等等方面,也有许多方面差异,第49页,法律渊源不尽相同,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侧重于成文法,比较重视立法和法典编纂,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不成文法为主,提倡非法典化,第50页,法典编纂不一样,大陆法系承袭古罗马法传统,一些基本法律普通都采使用方法典形式,英美法系极少制订法典,其制订法多是单行法律、法规,第51页,法分类不一样,大陆法系有公法私法之分,英美法系有普通法衡平法之分,第52页,法官权限不一样,大陆法系强调法律条文,认为司法活动必须依据法律规范,法官对法律没有解释权,必须按条文办案,不能创建法律,英美法系主要以判例法为基础,遵照先例标准,法官有法律解释权,法官能够创造法律。实际上,法官每一次审判活动都是法律(再)一次创制,第53页,诉讼程序不一样,大陆法系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奉行职权主义,突出法官职能,含有纠问程序特点,英美法系诉讼程序奉行当事人主义,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在其中只起消极、被动作用,只是双方争论“仲裁员”而不能参加争论,第54页,两大法系融合,进入20世纪以后,两大法系之间相互交流不停加强,相互借鉴、相互汲取程度和深度不停加大和深化,因而差异逐步缩小,展现为相互靠拢、相互融合趋势。不过,在总体上,二者所承袭传统及各自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依然有重大差异,恐怕在短期内不轻易完全合一,第55页,第三节 法律发展,法律继承概念,法律移植概念,第56页,法律继承概念,所谓法律继承,就是不一样历史类型法律制度之间延续、相继、继受,普通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原有法)对新法律制度(现行法)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承接和继受,第57页,法律移植概念,所谓移植,是指从本国法制建设需要出发,有判别地摄取国外先进法律文明成就,第58页,考题分析1(单项选择),以下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渊源?()(年试题,1分),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第59页,考题分析2(单项选择),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格调属于以下哪一法系?()(1998年试题,1分),A.中华法系,B.罗马法系,C.印度法系,D.英美法系,第60页,考题分析3(多项选择),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区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年试题,1分),A.法律渊源,B.法分类,C.法典编纂,D.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第61页,考题分析4(多项选择),以下哪些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特征?()(1999年试题,1分),A.法院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法律效力,B.在法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D.成文法是法渊源之一,第62页,考题分析5(多项选择),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均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编纂而成。从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和罗马法本质和渊源上看,以下选项中哪些表述是正确?()(1998年试题,1分),A.三者都归于同一个法历史类型,B.法发展过程含有历史延续性,C.法概念、技术和标准含有可继承性,D.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移植关系,第6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