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36 26038
1.学科、专业代码:080203 获得授权时间:1981年业
共
2.学科、专业简介:
336 26038
本学科是原机械部重点学科和安徽省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1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副教授30名及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方向主要涉及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性能设计、数字化设计、机械摩擦润滑与节能、机械系统性能及低噪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内容,研究重点是融合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现代的理论与技术,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来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近5年来共完成各种科研项目48项,获省部级奖励12项。当前在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科研经费充分3.研究方向
a.数字化设计及现代设计理论(包括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性能设计、相似系统设计等)考
b.机器人及机电传动控制3362 3039
c.摩擦学设计及装备技术彰武
d.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低噪声设计
e.工业设计理论及方法
4.学习年限:二年至二年半。规定总学分: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二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课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济
类别336260 37
课 程 名 称48号
学 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一
二
三
考试
考查
学
位
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12*)
1
√
√
必修
自然辩证法
36(18*)
2
√
√
第一外国语(一)
120
4
√
√
√
数值分析
32
2
√
√
选修不少于4学分
数理统计
32
2
√
√
随机过程
32
2
√
√
变分法与泛函分析
48
3
√
√
矩阵理论
40
2.5
√
√
最优化方法
32
2
√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32
2
√
√
选修至少5学分,不选的也可作为选修课
机械系统动力学
32
2
√
√
计算机控制技术
32
2
√
√
系统评价基础理论与方法
32
2
√
√
现代控制工程
32
2
√
√
机械优化设计
32
2
√
√
摩擦学原理及应用
32
2
√
√
机构学
32
2
√
√
CAD/CAE/CAM
32
2
√
√
工程信号处理与分析
32
2
√
√
非
学
位
课
数控技术
32
2
√
√
选修至少 12学分
机械工程实验与技术
32
2
√
√
金属切削理论
32
2
√
√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32
2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2
2
√
√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32
2
√
√
齿轮啮合原理
32
2
√
√
弹性力学及有限元
32
2
√
√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32
2
√
机械人及应用
32
2
√
模态分析
32
2
√
机械振动
32
2
√
√
计算机图形学
32
2
√
√
机械故障分析与诊断
32
2
√
√
续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一
二
三
考试
考查
非
学
位
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
32
2
√
√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32
2
√
√
面向对象的方法与技术
32
2
√
√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32
2
√
√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32
2
√
√
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
32
2
√
√
可靠性理论及分析
32
2
√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2
2
√
√
微机原理及应用
32
2
√
√
润滑理论
32
2
√
表面形态建模与仿真
32
2
√
√
摩擦化学与润滑技术
32
2
√
√
摩擦学实验与测控技术
32
2
√
√
工程噪声和振动分析基础
32
2
√
√
并行设计
32
2
√
√
相似学
32
2
√
√
柔性制造系统
32
2
√
√
生物机械工程
32
2
√
√
技术标准化
32
2
√
√
必修 环节
1.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1
√
必修
2.论文中期报告
1
√
注:*括号内为课外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