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66096 上传时间:2025-05-0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1,课 试验仪器和基本操作,1/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考点,1,化学试验惯用仪器,(,1,)存放仪器:广口瓶、细口瓶、滴瓶、集气瓶,(,2,)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3,)加热仪器:酒精灯,(,4,)反应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烧杯、烧瓶,(,5,)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6,)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铁圈,(,7,)分离仪器:漏斗,(,8,)其它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2/82,考点,1,化学试验惯用仪器,3/82,考点,2,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1,药品取用,(1),标准,做到“三不”:不能用,_,;,不要把,_,;,不得,_,。,手接触药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尝药品味道,1,2,盖满试管底部,用剩药品也要做到“三不”,一不准放回原瓶,二不准,_,,三不能,_,,应放入,_,。,带出试验室,随意扔掉,指定容器里,4/82,河北专用,倒,向,紧挨,(2),方法,固体药品取用,取,用,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立),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慢立),液体药品取用,注意,a.,瓶塞,放,b.,标签,着手心,c.,瓶口,着试管口,5/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3,)液体药品通常盛在,_,瓶中,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_,,标签应,_,,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入。(标签向着手心原因是,_,_,)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_,,再读出液体,体积数。仰视读出读数比实际数值,_,。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到试管中时,它必须悬空放在试管口,_,,胶头滴管使用后应马上清洗洁净。,细口,倒放,朝着手心,偏小,上方,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预防瓶口残留试剂流,下污染或腐蚀标签,6/82,河北专用,凹液面最低点,逐滴,7/82,8/82,河北专用,0.1 g,左,右,大,小,9/82,焰心,内焰,外焰,3,物质加热,(,1,),酒精灯,酒精量,2,3,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2,),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3,),可受热仪器,加热液体,:,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加热固体,:,试管,、,坩埚,10/82,河北专用,(,4,),用试管加热,固体,:,先预热,,,后固定加热,液体,液体不超出试管容积,1,3,先预热,,,然后不时地移动试管,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些人地方,(,5,),试管夹:,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手拿试管夹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11/82,4,过滤,(1),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难溶固体。,(2),过滤基本操作,“一贴”:滤纸紧贴,_,;,“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_,;,滤液液面要低于,_,;,“三靠”:烧杯口要紧靠,_,;,玻璃棒末端要紧靠,_,;,漏斗末端要紧靠,_,。,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滤纸处,烧杯内壁,12/82,5,蒸发:蒸发能除去溶液里溶剂。,(1),用玻璃棒不停搅拌,预防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_,。,(2),当出现,_,时停顿加热,利用余温使滤液蒸干,仍要用,_,不停搅拌,预防固体受热不均而飞溅。,液滴飞溅,大量晶体,玻璃棒,13/82,6,洗涤仪器,洗涤试管:水洗;,油污:热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洁净标志:内壁水既不,_,、也不,_,。,聚成水滴,成股流下,14/82,7,连接仪器装置,玻璃管与橡皮塞,、,胶皮管,:,连接一端用水润湿,容器口塞橡皮塞,:,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连接次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15/82,8,检验装置气密性,(1),普通装置气密性检验:,把导管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烧杯中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液柱,则装置不漏气,。,(,如图,),16/82,(2),特殊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一: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注入水,若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装置不漏气,(,如图,),。,17/82,方法二:先从长颈漏斗加入适量水,将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再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加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烧杯中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如图,),。,18/82,例,1,承德,下列图所表示“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是,(,),C,19/82,北京中考,以下试验操作中,正确是,(,),C,20/82,例,2,无锡,以下试验操作正确是,(,),B,21/82,福州,粗盐提纯试验部分操作如图所表示,其中错误是,(,),C,22/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考题亮点赏析,】,【,例,1】,(,09,江西)在以下各图所表示试验装置气密性检验中,,依据现象判断出漏气是,(),D,23/82,变式题,朝阳一模,请依据相关试验基本操作,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各项化学试验操作中,正确是,_,(,填序号,),。,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被加热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试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搜集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24/82,(2),以下是小明同学完成,“,二氧化碳制取、搜集和验满,”,试验时主要步骤,请用字母表示出正确试验次序,_,,其中操作有误是,_(,填字母,),。,CABDE,D,25/82,(3),从以下仪器中,选择过滤操作需要用到仪器,(,填序号,)_,,若要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除以下仪器外,还需要仪器是,_,。,蒸发皿,26/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2,课 气体制取和性质,27/82,考点,1,氧气制法,反应,原理,_,H,2,O,2,_,_,KClO,3,_,_,KMnO,4,_,_,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固体加热型装置,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搜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用带火星木条放在_,若木条复燃,证实氧气已经搜集满,MnO,2,MnO,2,2,2H,2,O,O,2,2,2KCl,3O,2,2,K,2,MnO,4,MnO,2,O,2,瓶口,28/82,注意,(1),在,H,2,O,2,制氧气中,,MnO,2,是催化剂,在,KMnO,4,制氧气中,,MnO,2,是生成物。,(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关键点,装配好仪器,要进行,_,。,试管口应,_,倾斜,,预防水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伸入试管内导管,应,_,即可,便于气体排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_,,,以预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气密性检验,略向下,只稍伸出橡皮塞,一团棉花,29/82,移动酒精灯,导管,熄灭酒精灯,沸点,加热时,先,_,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用排水法搜集氧气时,应等气泡连续而均匀放出时,再搜集氧气。,用排水法搜集完成,应将,_,移出水面,再,_,,预防水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2,工业制法,利用液态氮、液态氧,_,不一样,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制取氧气。,空气 液态空气,加压,降温,蒸发,适当升温或减压,氮气先蒸发,剩下为液态氧,30/82,考点,2,二氧化碳试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CaCO,3,_HCl=_,注意,在二氧化碳试验室制法中,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这是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CaSO,4,,它会覆盖在,CaCO,3,表面,妨碍反应进行。若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会造成浓盐酸中氯化氢气体混入产生,CO,2,气体内,造成不纯。,2,CaCl,2,H,2,O,CO,2,31/82,2,制取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搜集装置:,_,排空气法。,向上,32/82,注意,用图,23,2(b),制取,CO,2,时,长颈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气体逸出;,伸入到反应容器中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不然不利于气体导出;,集气瓶内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利于排尽空气。,3,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_,,如木条,_,,证实已搜集满了。,4,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假如石灰水变,_,,则该气体为,CO,2,。,浑浊,集气瓶口,熄灭,33/82,考点,3,气体制取装置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所用药品,_ _,和,_,选择。,搜集装置:依据气体,_,、,_,,以及是否与空气中成份反应、是否与水反应、是否有毒等选择。,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性,34/82,固液反应发生装置创新试验设计,(可用试管、烧瓶或广口瓶替换试管),装置一,装置二,35/82,考点,2,气体净化,1,常见干燥剂及可干燥气体,(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可干燥,H,2,、,O,2,、,CO,2,、,HCl,。,不能干燥,NH,3,。,(2),碱性干燥剂,碱石灰,(CaO,、,NaOH,固体混合物,),、生石灰,(CaO),:可干燥,H,2,、,O,2,、,NH,3,。,不能干燥,CO,2,、,HCl,气体。,(3),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无水,CuSO,4,:可干燥,H,2,、,O,2,、,CO,2,、,HCl,等。,注意,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铁粉,其作用是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预防食品变质。,36/82,2,常见气体净化试剂:,(1),除,CO,2,:可用,NaOH,溶液;,(2),除,HCl,气体:可用,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水;,(3),除,H,2,:先用灼热,CuO,将其氧化为水,再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吸收;,(4),除,CO,:先用灼热,CuO,将其氧化为,CO,2,,再用,NaOH,溶液吸收;,(5),除,O,2,:可用灼热,Cu,网。,注意,净化气体所用试剂应依据气体性质来选定。吸收试剂只能吸收,杂质气体,,不能吸收,待净化气体,。,37/82,注意:长 进 短 出,除,CO,2,、,SO,2,、,HCl,等,除,H,2,O,2,气体净化,大进小出,38/82,检验:,CO,2,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气体检验,检验:,H,2,O,现象: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澄清石灰水,39/82,1,、燃烧法,2,、碱液吸收法,3,、水溶解法,除尾气装置,4,、袋装储存法,如,CH,4,、,H,2,、,CO,等。,如,Cl,2,、,H,2,S,、,CO,2,、,SO,2,、,NO,2,等。,如,HCl,、,NH,3,等。,NO,、,CO,等,40/82,能用,这套,装置搜集气体吗?,1.,若用来搜集氧气,,氧气应从,_,端进;,a,2.,当气体从,b,端通入时,能搜集到,气体密度比空气,_,。,小,a,b,3,.,当集气瓶中装满水,搜集氧气时,气体从,端进入,b,41/82,1,.,(年衢州,19,有改动),如图所表示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说明中,错误两项是(),用排空气法搜集,CO,2,,则,CO,2,从,b,管通入,用排空气法搜集,O,2,,则,O,2,从,a,管通入,用排水法搜集,CO,2,,则,CO,2,从,b,管通入,用排水法搜集,O,2,,则,O,2,从,b,管通入,AC,A B C D,42/82,2,.,(年义乌,17,),.,集气瓶(或广口瓶)用途广泛。对于以下试验装置解释,正确是(),C,43/82,【,考题亮点赏析,】,【,例,1】,(,09,惠州)依据以下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2,)利用装置,A,可制得气体是,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是,_,;,(,3,)制取,CO,2,可选取装置,_,,检验,CO,2,可选取装置,_,,搜集,CO,2,可选取装置,_,。,44/82,江西,图,K20,1,是试验室惯用装置。请据图回答:,45/82,(1),写出仪器名称,_,。搜集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含有性质是,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组合是,_(,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3),试验室制得,CO2,气体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CO2,气体,除杂装置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次序是,_(,填序号,),。,A,abcd,B,bacd,C,cdab D,dcba,长颈漏斗,能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BC(,或,BD),C,江西,图,K20,1,是试验室惯用装置。请据图回答:,46/82,(4)查阅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气体,试验药品,反应条件,气体物理性质,氯气,MnO,2,固体和浓盐酸,需要加热,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取氯气,_,(填“能够”或“不能够”)采取装置,A,,,理由是,_,;,制取氯气,_,(填“能够”或“不能够”)采取装置,B,,,理由是,_,。,不能够,不能够,浓盐酸是液体,反应需要加热,47/82,6,(,芜湖,8,),下面是几个试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试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取,(,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假如用,E,装置搜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搜集满方法是,。,上述装置中,A,和,C,组合后,可能用来制取并搜集气体是,(,任写一个,),,写出试验室制取该气体化学方程式:,。,假如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能够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48/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3,课 物质分离、提纯、检验、判别,49/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1,用物理方法分离提纯,(,1,)标准:依据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简单地分离。,(,2,)方法:,过滤法,将固液混合物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如:粗盐提纯。粗盐提纯,步骤:,_,、,_,、,_,、以及计算产率,在前三步中,,每一步都用到玻璃棒,按次序写出每步作用,_,、,_,、,_,;,蒸发结晶法,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分开,如:海水晒盐;,降温结晶法,两种可溶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一样时,如: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吸咐法,依据物质一些特征,如:用磁铁分离铁粉和铜粉,。,搅拌(以防液体飞溅),溶解 过滤 蒸发,引流(预防液体飞溅),搅拌(加速溶解),50/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2,化学方法分离提纯,(,1,)标准:,不能除去一个杂质又引入一个新杂质,,所用试剂普通只跟杂质反应,反应后,生成物与被提纯物质易分离,。,51/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2,)方法:(除去括号内杂质),气化法,将杂质生成气体除去,如:,NaCl(Na,2,CO,3,),_,;,沉淀法,将杂质生成沉淀除去,如:,NaCl(Na,2,SO,4,),_,;,置换法,将杂质经过置换反应除去,如:,FeSO,4,(CuSO,4,),_,;,加适量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加适量,BaCl,2,,再过滤:,Na,2,SO,4,+BaCl,2,=BaSO,4,+2NaCl,加适量铁粉,再过滤:,Fe+CuSO,4,=FeSO,4,+Cu,52/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除去,如:,Cu(CuO),_,;,分解法,将杂质加热分解除去,如:,CaO(CaCO,3,),_,;,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主要成份,如:,CO,2,(CO),_,。,将气体经过热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H,2,SO,4,=CuSO,4,+H,2,O,加热;,CaCO,3,高温,CaO+CO,2,53/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3,气体检验和判别,气 体,检验方法,现 象,结 论,空气,将燃烧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烧不变,是空气,氧气,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_,是,O,2,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是,CO,2,木条复燃,石灰水变浑浊,54/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一氧化碳,先经过灼热氧化铜,再将产生,气体经过澄清石灰水,可看到_色粉末逐步变成_色。,是,CO,氢气,经过灼热氧化铜,_色粉末逐步变成_色,试管口有_。,是,H,2,氨气,嗅或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有氨味气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是氨气,小水珠,黑,红,黑,红,55/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4,常见离子检验和判别,离子,检验方法,现象,酸(,H,+,),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不能用酚酞),锌(或其它活泼金属),石灰石,pH7,57/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5,化肥判别:三种化肥,没有标签,但知道是:,KCl,、,NH,4,Cl,、,磷矿粉看:灰色是,_,,白色固体是,_,和,_,;剩下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加入,_,,,研磨,嗅到,_,味是,_,,另一个则为,_,。,磷矿粉,KCl,NH,4,Cl,熟石灰,刺激性,NH,4,Cl,KCl,58/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6,羊毛(属于蛋白质)与化学纤维区分:各取少许,分别,燃烧,闻其气味,观察残留物,有,_,气味,且,残留物脆是,_,,有刺激性气味,且残留物硬是,_,。,化学纤维,烧焦羽毛味,羊毛,59/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7,元素检验:,(,1,)可燃物中碳元素检验:将可燃物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附有石灰水烧杯(或将烧杯快速倒置,加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可燃物中含有碳元素;,(,2,)可燃物中氢元素检验:将可燃物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60/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考题亮点赏析,】,(,09,江宁)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试验,步骤见下列图。,请回答:,(,1,)步骤和操作名称是,_,;,(,2,)步骤判断加入盐酸“适量”方法是,_,。,步骤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这是为了预防,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用余热使水份蒸干;,61/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3,)猜测和验证:,猜 想,验 证 方 法,现 象,结 论,猜测: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许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小烧杯罩于试管口。,猜测成立,猜测:固体A中含BaCO3,取少许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再滴入Na2SO4溶液,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猜测:最终制得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许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蒸馏水,_,猜测成立,62/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答案,】,过滤;,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停顿加热(或熄灭酒精灯);,猜测,: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猜测,:滴入稀硝酸(或稀盐酸),猜测,不成立,,猜测,: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63/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例,2】,(,09,惠州)年初,特大暴风雪攻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这场抗击暴风雪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作用。某企业生产融雪剂可能由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钙、硫酸钡、硝酸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份设计并完成了以下试验。,64/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1,)依据上述试验推断该融雪剂组成可能是(填化学式):,可能一:,_,;,可能二:,_,;,可能三:,_,;,可能四:,_,。,(可不用填满),65/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可能发生反应中,其中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66/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赏析,】,这是一条老题,最近又焕发青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在天原杯化学竞赛中,本世纪初是广东中考一,条热门题,销声匿迹几年之后又换了一幅新面孔粉墨登,场。加水溶解能够判断哪些物质是沉淀(其中可能有或,没有哪些不溶物),还能够判断哪些物质有颜色(其中,可能含有哪些有色物质),加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判断,哪些物质能生成沉淀(其中可能含有哪些和氢氧化钠反,应物质),加硝酸银溶液能够判断哪些物质能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经过反应流程之后能够推断出一,定含有什么物质,一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这是本世纪初广东中考题答题形式),将一定,有物质和可能有物质按题目要求组合起来就能够了,(这是新型题答题形式)。,67/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则一定要在推断正确基础上进行,,这种题有一定连带性,机会性较大,对学生素质要,求也较高。,68/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答案,】,(,1,),MgCl,2,NaClMgCl,2,、,MgCl,2,;,NaNO,3,、,NaCl,;,NaNO,3,(,2,),MgCl,2,+2NaOH=Mg(OH),2,+2NaCl,(,3,),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69/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第,21,课 生活中科学探究,70/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考纲要求及中考分布,】,1科学探究是人们取得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主要路径(应用),2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测对科学探究主要性,,知道猜测必须用事试验证(应用),3科学探究能够经过试验、观察等各种伎俩,获取事实和证据(应用),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试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了解),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主要作,用(了解),年份,题型,分值,难易度,试验,11,轻易,试验,12,轻易,试验,12,轻易,71/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知识点归纳梳理,】,1,探究活动内容:化学新课标中科学探究,是学生主动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处理化学问题主要实践活动。它,包括到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示与交流等要素。其特,点是依据试验目标,利用已知、外加原因去设计试验,,进行探究试验,研究试验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改变,,出现什么样现象,产生怎样结果。,72/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2,探究活动基本模式:,73/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考题亮点赏析,】,【,例,1】,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可是,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将苹果切开很快,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74/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切开苹果“生锈”与什么原因相关?,【,猜测假设,】,猜测:可能与空气没相关系,只是果肉内物质本身相互,反应而“生锈”。,猜测:可能是果肉中物质与空气中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测:可能是果肉中物质与空气中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测:可能是果肉中物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测:可能是果肉中物质与空气中氧气作用而“生锈”,,而且苹果“生锈”速度还可能与温度相关。,75/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试验探究,】,(一)查阅相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一个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物质。,(二)试验探究:针对上面猜测至猜测,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试验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以下试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可行试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76/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猜测,可行试验方案,试验现象,将一小块果肉浸入蒸馏水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果肉表面变色,果肉表面不变色,果肉表面不变色,温度高先变色,77/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得出结论,】_,。,【,反思评价,】,(,1,)在,四种猜测中,你认为猜测,_,(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_,;,(,2,)在验证猜测时,同学们发觉,假如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原因是,_,。,78/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拓展应用,】,(,1,)依据上述结论,要预防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留果汁时应采取办法是,_,;,(,2,)生活中你妈妈采取预防苹果生锈办法是,_,。,79/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赏析,】,化学起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这条题表达得太直,观了,经过这条题你能够认识生活中探究试验题结,构模式:发觉问题,提出猜测,试验探究,评价,结论,拓展应用,还能够明白生活中探究试验题,问题表现形式、回答下列问题方式、以及联络生活哪,些方方面面。表中明确地写出了回答下列问题格式: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空格中,观察现象,你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能够了,对比五种试验现象,得出结论很轻易,后面,联络到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才是探究试验题本质,特征,开放问题、开放答案表达出本题高境界。,80/82,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答案,】,将一小块果肉放在氧气中,观察现象;将一小块,果肉放在氮气中,观察现象;将一小块果肉放在二,氧化碳中,观察现象;将两块果肉分别放在氧气瓶,中,一瓶放在室温下,一瓶放在太阳底下。,结论: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猜测正确);反思评价:,(,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部分氧气溶解在水中,,与果肉物质反应。,拓展应用:(,1,)密封冷藏;(,2,)用盐水浸泡。,81/82,第五部分 放映结束,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82/8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