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单元 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1页,七子之歌,台湾,节选,-,闻一多,我们是东海捧出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yn yn,)着郑氏英魂,,精忠赤血点染了我家传。,母亲,,酷炎,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第2页,第二单元 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3页,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明治维新后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腐朽没落封建统治,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大物博,市场辽阔,制订“大陆政策”,扩军备战,主动准备对外扩张,两次鸦片战争战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阅读表格,思索日本为何要发动对华战争?,第4页,日本“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1,)日本企图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梦想。,(,2,),1894,年,7,月,朝鲜东学党起义。,1.,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第5页,自主探究:,阅读教材,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快速找出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标志,主要战役,英雄人物及战争结果,。,第6页,战争开始标志,黄海大战,平壤战役,丰岛海战,威海卫战役,辽东半岛战役,第7页,2,、经过,平壤失守,丧失黄海制海权,占旅大 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第8页,英国人艾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大屠杀,在他,旅顺落难记,里有这么一段:,日本兵追逐逃难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全部人,对跌倒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处处可踩着死尸。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胸膛,将不满两岁幼儿串起来,有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有开膛破肚,有斩做两段。令人惨不忍睹,。,第9页,日军屠杀旅顺居民,美国纽约,世界报,:,“日本是披着文明皮面带有横蛮筋骨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假面具,暴露了横蛮真面目。”,看到上述文字和图片,你有何感受?,日本侵略者横蛮和残暴;,落后就要挨打;要增强国力;,要切记历史,勿忘国耻。,第10页,清政府战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3,、结果:,第11页,材料二 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投降,他们(慈禧、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调停,以到达求和目标,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担心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慈禧六旬万寿庆典,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材料一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一篇题为,朝鲜和他邻居,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能够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日本蓄谋已久,清政府没认真备战,清政府统治腐败,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概括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原因。,材料研读:,第12页,(,1,),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战前没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一味向敌人妥协;经济军事相对落后。,(,2,)外因:日本装备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政治制度先进。,第13页,活动探究:,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危害及影响。,第14页,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比较,香港岛,2100,万银元,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协定关税,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从属岛屿,二亿两白银,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加剧了民族危机。,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使帝国主义侵略,深入内,地,便于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财富。,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严重妨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面积增加;,赔款数额倍增;,侵略深入内地;,经济侵略加剧;,第15页,4.,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2,)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3,)刺激了列强侵华野心,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第16页,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为何美国在中国没有“势力范围”?为此,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第17页,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内容:,影响:,1899,年,认可各国在中国,“,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受均等贸易机会。,反应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矛盾。,第18页,瓜分中国狂潮,主要方式:,(,1,)抢夺利权;,(,2,)强租海港;,(,3,)划分“势力范围”;,(,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影响:,深入破环了中国主权,加剧了民族危机,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第19页,1.,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指是哪次战争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课堂检测,第20页,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是(),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邓世昌是当之无愧英雄,B,小李:战后签署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深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3,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应出列强侵华发展趋势是,(),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D,第21页,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旗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1),材料一诗句反应是哪场战争哪次战役?发生时间是哪一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1894,年。,材料二 慈禧太后庆贺,60,寿辰,当初有些人写了这么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2),材料二中“割地求和”说是什么事情?“割地”详细是什么地方?,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签署,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22页,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第2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