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下列实验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和现象AlCl3 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AlCl3 AlCl哈师大附中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结论化学试题将中含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Mn-55AlCl3A判断的化学键类型3溶液可导电有离子键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Na2CO3验证某固体是还是该固体是室温下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加几滴水,温度降低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NaHCO3NaHCO3A.
2、可施加适量石膏(CaSO 2H O)降低盐碱地(含较多 NaCl、 Na CO )土壤的碱性4223B. 二氧化氯(ClO2 )、臭氧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电石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 乙炔具有探究乙炔的化学性质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还原性C.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雷雨天可实现氮的固定MgSO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分别蘸取溶液和CuSO4D. 市售食用油中加入微量叔丁基对苯二酚作氧化剂,以确保食品安全.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4溶MgSO比较溶液和4CuSOD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液的酸性更强24CuSO4溶液的酸碱性CuSO比较,测得溶液对应的 pH
3、 更小4A. 氧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7. 一种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结构如图所示,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B. 甲烷分子和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均为:元素,基态 W 原子的 s 和 p 能级电子数之比为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CH CH(CH )CH COOH的名称:2-甲基丁酸332A. 电负性:YXB. 第一电离能:ZWD. CH3OH 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sp3 - ps 键.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原理:Cl +2OH-=Cl-+ClO-+H OC. 简单离子半径:YZD. 该锂盐的熔点高于 LiCl3)
4、8. 1-溴丁烷是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的烷基化试剂。将浓硫酸、NaBr固体、1-丁醇混合加热回流后,再经洗涤干燥蒸馏获得纯品。实验中涉及如下装置(部分夹持和加热装22B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 -=CaCO +H O置省略):332C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 SO : NH H O + SO = NH + HS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32243D已知次磷酸钠(NaH PO )属于正盐,向次磷酸( H PO 为弱酸)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A.图中所示两处冷凝管中冷凝水方向均为从a口进 b 口出2232H PO +3OH-=PO
5、 -+3H OB.气体吸收装置的作用是吸收 HBr 等有毒气体32224.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 金刚石中 C-C 键的数目为 4NAC.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反应物、吸水剂等D.洗涤时,经“水洗碱洗( Na CO 溶液)水洗”可除去大部分杂质231molNa2O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2B.9. 高分子的循环利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C. 常温下,1L pH=9 的CH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110-9NAD. 含0.1molH PO 的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4NA345. 某有机物 M 的结构如图所
6、示。下列有关 M 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1molM 能与 5molH2发生加成反应Aa 的分子式C H O8Ba 生成 b 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Br1616C. 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D. 与金属钠、NaOH 溶液均能反应Ca 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与 b 相同 Da 与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生成 3 种二溴代物2第 1页/共 4页#QQABaQ6AggCgAIAAAAgCUwXqCgGQkBCACYgGRBAIsAAAyQFABCA=# 10.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过渡金属钌(Ru)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从含金属钌单质的
7、废料中分离提纯金属钌的工艺,其流程图如下。已知:“碱浸氧化”工序中 Ru 单质生成了 Na Ru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4A. 实验室可利用装置甲制备 SO2B. 利用装置乙分离铁粉和 I2A.“沉钌”工序后需进行的操作是过滤C. 利用装置丙合成氨并检验氨的存在D. 实验室利用装置丁分离乙醇和水(部分装置已省略)B.“碱浸氧化”工序中钉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由 X、Y、Z、W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已知除 X 外,其C.“沉钌”工序中草酸发生还原反应他所有原子均达到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Y、X 与 Z 都能形成 18e-
8、 的化合物B.第一电离能:ZW图(TS 为过渡态,、为后续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12. 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C H (g) C H (g) H2 (g)物质2624H / kJ mol-1()-285.8-1559.8-1411AC H (g)+3O (g) = 2CO (g)+ 2H O(g) DH = -1411kJmol-124222BC H (g) = C H (g) + H (g) DH = -137kJmol-126242CDH = +285.8kJmol-1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CH CH Br 生成CH CH C
9、N CH CH NC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7323232DC H (g)+ O (g) = 2CO (g)+ 3H O(l) DH = -1559.8kJ mol-1262222B过渡态 TS1 是由CN- 的 C 原子进攻CH CH Br 的 - C而形成的3213. 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图甲为其晶胞结构,图乙为晶胞的俯视图。已知 a 点的坐标(0,0, 0),C中“N-Ag ”之间的作用力比中“C-Ag ”之间的作用力弱CH CH CNCH CH CN是主要产物b 点的坐标(1,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生成32放热更多,低温时3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0、6. (14 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用作催化剂和杀菌剂。以工业废铜渣(主要含 CuO,A. Se2- 的配位数为 1211 3 3, , 4 4 4B. c 点离子的坐标为还有 CuS、 Al O 、CaO、SiO 、CuFeS 和 FeO 等)为原料制备 CuCl,工业流程如下,(已知:CuCl 难2322C. 基态 Se 的电子排布式为 溶于醇和冷水,在热水中能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易转化为 CuOH,CuCl 易溶于浓度较大的Cl- 体系中:Ar 4s2 4p4D. 若Se2- 换为S2- ,则晶胞棱长保持不变(无色))第 2页/共 4页#QQABaQ6AggCgA
11、IAAAAgCUwXqCgGQkBCACYgGRBAIsAAAyQFABCA=# 17. (13 分)某工业矿渣废料的主要成分为SiO 、 MnO 和 Fe O ,还含有少量 CaO 和 MgO 。利用该矿渣2223废料制备高纯 MnCO3 和回收含铁化合物的工业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i.当微粒浓度低于10-5 molL-1 时,认为溶液中不存在该微粒;(1)滤渣 1 含有淡黄色固体,此外还含_。(2)除杂后对滤液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3)关于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把 CuO 改为 ZnO 也能达到除杂的目的ii.常温下;部分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表:难溶物 Fe(
12、OH)3 Fe(OH)2Mn(OH)2 Mg(OH)2Ksp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110-38-16210-13-1 105 10 12B本流程还可以得到一种常用作化肥的副产物(填化学式)。C为了加快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粉碎废渣、搅拌,高温等D“系列操作”可能是抽滤、依次用温度较低的SO2 水溶液与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真空干燥(2)“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4)CuSO4 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流程中 Cu+的沉淀率与加入的 NH Cl的量关系如图所示,随着加入的 NH Cl的增多,Cu+的沉淀率降_。(3)“氧化”时需要少量、多次
13、加入(4)“调 pH ”时可选择的试剂为_(填字母)。A MnO2(5)常温下,若“调 pH ”后所得溶液中 (_。(6)“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7) 若使用 100 kg 含 87% MnO 的矿渣废料,最终获得 101.2 kg MnCO ,则 MnCO 产率为H2O,其目的是_。244BCuOC NH H ODFeO低的原因是_。32c Mn2+)=0.2molL-1、c(Mg2+ )= 0.05molL-1 ,则所调pH 的范围为_。233CrCl)为紫色单斜晶体,熔点为 83,易潮解,易升华,溶于水但不易水解,高18. (14 分)三氯化铬(3(6)如下图所示,Cu(II)
14、配合物 A 和 B 可发生配位构型的转变,该转变可带来颜色的变化,因此可用作热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工业上主要用作媒染剂和催化剂。致变色材料,在温度传感器、变色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Cr2O CCl在高温下制备无水三氯化铬,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三颈烧瓶(1)某化学小组用和34CCl内装有,其沸点为 76.8。4A 中氢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已知:当 Cu(II)配合物 A 和 B 配位构型由八面体转变为四方平面时,配合物颜色会发生变化,现要实Cr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现这一变化,需要进行的简单操作为。第 3页/共 4页#QQABaQ6AggCgAIAAAAgCUwXqCgGQ
15、kBCACYgGRBAIsAAAyQFABCA=# N2N219. (14 分)化合物 F 是合成盐酸多巴酚丁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实验前先往装置 A 中通入,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持续通入,其作用是_。装置 C 的水槽中应盛有_(填“冰水”或“沸水”)。COCl装置 B 中还会生成光气(),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CrClNa Cr ONa2CrO)转化为铬酸钠( ),加入过4(量为(滴2)的工业制法:先用 40%的 NaOH 将红矾钠(3227CH3OHCH3OHNa2CrO将铬酸钠( )还原4,再加入 10%HCl 溶液,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写出用CrC
16、l的离子方程式_。3CrCl0.1mol / LCrCl溶液,并用 433)为进一步探究的性质,某同学取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 10 滴32mol / LH2SOKMnO酸化,再分别加入不同滴数的 0.1mol/L溶液,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44反应现象记录于表中。已知:KMnO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现象的用量(滴4数)2590-100RRRR4(、均为烃基)1231紫红色紫红色紫红色紫红色紫红色蓝绿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KMnO2119黄绿色溶液,且随澄清的橙黄色溶液滴数增加,黄色成分增多(1)A 中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4(2)D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BC 的反应类型为_。03)B 的结构
17、简式为_。KMnO123橙黄色溶液,有棕褐色沉淀,且随紫红色溶液,有较多的棕褐色沉淀滴数增加,沉淀增多(4)C+DE 的化学方程式为_。5)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D 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 9:2:2:2 的结构简式为_(任写一种)。4(2425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不含氮氧键;只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rCl KMnOCr2O2-Cr2O2-与在常温下反应,观察不到离子的橙色,甲同学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离CH CH BrCH CH CH CHO为原料合成 的流程图:_(无机试剂、=-6)参照上述流程,设计以3
18、477323MnO-子的橙色被离子的紫红色掩盖,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_,所以必须有机溶剂任选)。4将反应液加热至沸腾 45min 后,才能观察到反应液由紫红色逐渐变为橙黄色的实验现象。KMnOCrCl3 与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欲将 Cr3+ 氧化为 Cr O ,CrCl KMnO最佳用量比为42-与273_。这与由反应10Cr3+ +6MnO- +11H O Cr O2- +6Mn2+ +22H+所推断得到的用量比不符,_4227你推测的原因是_。第 4页/共 4页#QQABaQ6AggCgAIAAAAgCUwXqCgGQkBCACYgGRBAIsAAAy
19、QFABCA=# 答案一、选择题12A3D13B4B5B678910ADBDAD1112D14C15DA二、非选择题16. (14 分)【答案】(1)SiO 、CaSO (2 分,每个 1 分)24(2)加热使滤液中过量的 H O 分解除去,防止氧化亚硫酸铵(2 分)22(3)BD(2 分,每个 1 分,多选错选不得分)23-2+2+2-4(4)SO +6Cl +2Cu +H O=2CuCl +2H +SO (2 分)23(5)过多的 Cl的会与 CuCl 形成可溶的CuCl32(2 分)(6)极性键、氢键 (2 分,每个 1 分,多答错答不得分)降低温度(2 分)17. (13 分)【答案】
20、1)Fe(OH)3(1 分)24-2-4(2)2Fe2+SO +2H O=2Fe2+SO +4H+(2 分),MnO +SO =Mn2+ SO (2 分)2222(3)减缓 H O 在 Fe3+作用下的催化分解(2 分)22(4)C(1 分)(5)3pHCH,该模型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故 B 错误;()CH CH CH CH COOHC中甲基在 3 号碳原子上,命名为:3-甲基丁酸,故 C 错误;332CH3OHD分子中 C 原子杂化方式为 sp3 杂化,O 原子杂化方式也是 sp3 杂化,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第 2页/共 11页 价键:sp3 -sp3s键,故 D 错误;
21、3. 【答案】D【详解】A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CF4CClCFCCl的熔沸点小于 ,而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使熔沸点升高,HF4和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则44的熔沸点大于 HCl,故 A 错误;B羟基是亲水基,烃基是憎水基,烃基中碳原子数越多,憎水性越强,亲水性越弱,在水中溶解度越小,CH CH OH所以 1-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 B 错误;32C氮气分子中的 NN 键能大,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结构稳定,而 CC 键中 键易断裂,结构不稳定,故 C 错误;KMnO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若连接氢原子,这样的苯的同
22、系物或芳香烃都能被酸性溶液氧化,4KMnOKMnO溶液氧化成苯甲酸,故 D4所以甲苯可被酸性正确;溶液氧化成苯甲酸,可以类推乙苯也可被酸性44. 【答案】B【详解】A金刚石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结构,一个碳与周围四个碳原子连接,则1mol金刚石中 C - C 键的数目为2NA,故 A 错误;B 2Na O +2H O=4NaOH+O ,2mol 过氧化钠转移 2mol 电子,生成 1mol 氧气,则1molNa2O2与2222N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故 B 正确;AC常温下,1LpH = 9 的 CH3COONa溶液中 c(H )110 molL ,醋酸根水解显碱性,因此溶液中的氢91氧根才是
23、水电离出的,c(OH)1105molL1,则 1L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 NA ,0.4N,故 D 错误。0.1molH3PO的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4D由于溶液中水含有氧原子,因此含A5. 【答案】B【详解】A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其褪色,B该有机物中酯基中的碳碳双键不能和氢气加成,故 1molM 能与 4molH2 发生加成反应,B 错误;C该有机物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C 正确;D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那反应,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水解,D 正确;AlClAl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
24、键,36.【答案】B【详解】A为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可以导电,但3故 A 错误;NaHCO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证明该固体为,故 B 正确;3第 3页/共 11页 H S2H S具有还原性,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2C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时产生的乙炔中含有等杂质,色,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炔具有还原性,C 错误;CuSOD溶液本身呈蓝色,同时没有说明浓度相同会干扰 pH 试纸的颜色,故 D 错误;47. 【答案】D【分析】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形成 4 个共价键,X 为碳;Y 形成 2 个共价
25、键,且原子序数大于碳,为氧;Z 形成 1 个共价键,为氟;基态 W 原子的 s 和 p 能级电子数之比为 23,且原子序数最大,则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3,为磷;【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电负性:YX,A 正确;B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第一电离能:ZW,B 正确;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YZ,C 正确;D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形成的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该锂盐中阴离子半径大于氯离子,故其的熔点
26、低于 LiCl,D 错误;8.答案:A解析:冷凝水流向应能使水充满冷凝管,故回流装置中冷凝水方向为 a 口进 b 口出,而蒸馏装置中冷凝水方向应为 b 口进 a 口出,A 错误;反应过程中有 HBr 生成,HBr 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由于 HBr 极易溶于水,所以用较大容积的干燥管防倒吸,B 正确;该反应原理为先用浓硫酸与 NaBr 反应生成 HBr,HBr, HBr + CH CH CH CH OH CH CH CH CH Br + H O ,浓硫酸吸水,使反应正向进行,322232222提高 1-溴丁烷的产率,故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反应物、吸水剂,C 正确;获得的粗产品中含有 1-溴丁烷、
27、1-Na2CO丁醇、HBr、硫酸、钠盐等,故先用水洗分液除去 HBr 和大部分硫酸、钠盐等,再用饱和溶液洗3Na2CO涤除去剩余的酸,最后用水洗分液除去过量的等残留物,D 正确。39. 【答案】D【详解】A 根据 a 的结构简式,可得 a 的分子式C H O ,A 正确;16168Ba 中碳碳双键断裂,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b,B 正确;C加聚物 b 是由单体 a 聚合而成,其链节与单体分子式相同,则 a 和 b 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C 正确;Da 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可形成以下二溴代物:、,最多可生成 4 种二溴代物,D 错误;第 4页/共 11页 故选:D。0. 答案】A【详解】A实验
28、室中常用 70%的浓硫酸和 Na SO 固体制备 SO ,发生的反应为1232H SO (浓)+Na SO =SO +Na SO +H O ,故 A 符合题意;24232242FeIB加热时铁粉和 I2 会发生反应生成,不能利用装置乙分离铁粉和 I2 ,故 B 不符合题意;2C检验氨气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干燥的 pH 试纸不能检验氨气,故 C 不符合题意;D蒸馏时温度计应测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水平,故 D 不符合题意;11.答案:A解析:H 与 C 可形成18e- 的C2H,H 与 O 可形成18e- 的H2O,A 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26点燃2H2S+
29、O22S +2H2O H S(还原剂)的还原电离能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OS,B 项错误;,2性强于H2O(还原产物)的,C 项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 CO (CH3 C - Br) (CH3 )3C - Cl,D 正确;COH的速率:33313. 【答案】B【详解】A该晶胞中 Zn 原子的配位数是 4,则 ZnSe 晶胞中 Se 原子的配位数也是 4,误;Ba 的坐标为(0,0,0),b 的坐标(1, 1, 1),则 a 原子位于坐标原点,b 原子在体对角线的顶点,可知 c 原14334 1 3 3 4 4 4子到 x 轴、y 轴、z 轴的距离分别是,即 c 的坐标为 , ,
30、 ,B 正确;4CSe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24p4,C 错误;第 5页/共 11页 DSe2- 和S2- 半径不同,则晶胞棱长将改变,D 错误;4. 答案:C解析:由流程图可知,“沉钌”工序后进行固液分离,需进行的操作是过滤,A 项正确;“碱浸氧化”工序时ClO-RuO24- ,B 项正确;“沉钉”工序中 RuO24- + 2e- RuO2 发生还原反应,1被还原为 Cl- ,Ru 被氧化为H C OH2故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 项错误;钌是过渡元素,其氧化物可被、CO 等还原为钌单质,224D 项正确。5. 【答案】D【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T T 容器 II 中反应速率
31、快,10s 两容器中氮气的物质的量相同,121说明 II 中氮气的量已经保持不变,容器 II 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容器 I 中的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详解】A根据分析,10 s 时,容器中的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故 A 错误;0.05molv CO = 2v N = 2B10s 时,容器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0.01molL s-1 ,故 B 错误;-1221L10s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 K 减小,所以化学平衡常数:K K ,故 C 错误;2NO(g)+2CO(g) N (g )+2CO (g)22起始(mol/L) 0.2转化(mol/L) 0.1平衡(mol/L)
32、0.10.20.10.100D 容器达到平衡状态,可列出三段式,则0.050.050.10.1(c N )c2 (CO2 ) 0.12 0.05c(2 NO)c2 (CO) 0.12 0.12K =2= 5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08molNO、0.1molCO、0.04mol N2(c N )c2 (CO2 )0.12 0.04CO2 ,Q =2= 6.255,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 D和 0.1molc(NO)c (CO) 0.1 0.08222216. 【答案】(1)SiO2、CaSO4(2)加热使滤液中过量的 H O 分解除去,防止氧化亚硫酸铵22(3)BD23-2+2+
33、2-4(4)SO +6Cl +2Cu +H O=2CuCl +2H +SO23(5)过多的 Cl的会与 CuCl 形成可溶的CuCl32(6) 极性键、氢键 降低温度【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工业废铜渣中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浸取,金属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和硫,金属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得到含有硫、硫酸钙、二氧化硅的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氧化铜调节溶液 pH,使溶液中的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第 6页/共 11页 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的滤渣和滤液;滤液经加热、净化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得到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铵和氯化
34、铵,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转化为CuCl32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冲稀,将CuCl32离子转化为氯化亚铜沉淀,抽滤、依次用温度较低的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到氯化亚铜。【详解】(1)由分析可知,滤渣 1 的主要成分为硫、硫酸钙、二氧化硅,故答案为:SiO 、CaSO ;24(2)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亚硫酸铵溶液反应,干扰铜离子的转化,所以除杂后对滤液进行加热使过量的过氧化氢受热分解,防止过氧化氢溶液氧化亚硫酸铵,故答案为:加热使滤液中过量的 H O 分解除去,防止氧化亚硫酸铵;22(3)A氧化锌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引入新杂质,所以不能用氧化锌不能代替氧化铜,故错误;B由分析可知,向过滤得到氯化亚铜的滤液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铵是农业上常用的可溶性氮肥,故正确;C高温加热会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降低浸取率,所以不能采取高温加热的方法加快浸取速率,故错误;D由题给信息可知,氯化亚铜难溶于醇和冷水,在热水中能被氧化,所以“系列操作”可能是抽滤、依次用温度较低的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真空干燥,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