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件教程第二章.ppt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251574 上传时间:2025-04-30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件教程第二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件教程第二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15/2016,#,第二,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交往”观念,目录,第一节:,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二,节:“精神交往”,第三节:,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第一节: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古代,社会对“世界”概念的理解,除了少数哲人之外,不论中外,在多数人的心里,永远是指自己能够看到和听到的生活的狭小范围。以“我”为中心、“我”所在的地方即是世界中心的意识,是以对“世界”的无知为前提的,。,古代社会的世界观,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眼界,使“世界”逐渐取得了现代意义。,马、恩的世界眼光(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阐述他们唯物史观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将,15,世纪末的事件作为观察问题的起点。他们写道:“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30,多年后,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时,再次谈到这个他们观察问题的起点,写道:“随着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以外的世界的发现,资产阶级得到了一个更广大得多的通商地区,从而也得到了发展自己工业的新刺激,建设起现代的新式交通工具,轮船、铁路和电报。,在充分认识了该阶段社会经济状况(而我们那些历史学专家却完全没有这种认识)的条件下,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马、恩的世界眼光,(二),他们共同完成的,共产党宣言,,同样是从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谈起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问题时,以全球为视野,“世界交往”的观念始终是他们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恩的世界眼光,(三),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完全摆脱狭隘的“祖国”的影响,从世界的角度观察问题,。,“我是世界的公民,我走到哪儿就在那儿工作。”,第二节:,“精神交往”,毕生挚友,马克思对“交往”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含义很广的德文词“,der Verkehr”,(交往)。,1846,年,马克思在使用法文写信时,特别对这个词作了说明,写道:“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交往”这个概念论证的问题看,它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通。因而,这是一个宏观的社会性概念。,精神交往的社会作用,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合剂,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它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社会凝聚力,精神交往,促进,增强社会活力,社会活力,世界交往,第三节:,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世界市场形成,“世界交往体系”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交往的描述,世界交往的基础,马、恩的批判观点,为何马、恩重视世界交往,阿芒,马特拉的警语,要点思考,世界市场形成,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市场经济开始向全球扩张,并且基本上建立起了世界市场。以往较为模糊的“世界”概念,那时已经变得很清晰了,“世界”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便是人类结束了相互隔绝的状态,开始意识到一切民族无不以某种方式同其他所有民族相联系。,“世界交往体系”的形成,尽管当时的“世界”比现在小得多,但欧洲、北美与世界其他洲的航路已经开通,电报开始使用,这些情况足以使眼光敏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感觉到“世界交往”体系的形成,并以这个新标准看待一个人的精神财富。他们指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他被隔绝在整个的世界交往系统之外,因而得不到任何教育,结果就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孤陋寡闻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交往的描述,“世界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宏观传播现象的出发点,。,“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关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的能力。”,世界交往的基础,世界交往是以民族交往的普遍化为基础,的,历史上的民族交往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战争(民族大迁徙、十字军东征等等)、贸易两大途径实现的。自从现代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世界市场以来,民族交往的方式开始转向以物流(贸易)、信息流(现代新闻业和其他信息传播渠道)为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民族,即使内部传统因素的制约较大,只要它有意识地克服这种阻力,注意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开放门户,吸取精华,就同样可以使民族的内外交往水准得到长足的进步。,马、恩的批判观点,“法国人、北美洲人、英国人这些大民族无论在实践中或理论中,竞争中或科学中经常彼此进行比较。而害怕比较和竞争的德国人,都是,些小店,主和小市民,”,马克思也批评了,19,世纪的中国,他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为何马、恩重视世界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此强调和重视“世界交往”,是由于当时民族的和地方的观念相当顽固,人们习惯于从自己周边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马恩则希望人们放眼世界,从全人类发展的视角观察问题。,阿芒,马特拉的警语,在当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在分析现在全球化思想的特点时讲的一段话,可能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希望达到的情形:“在一个人思想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在他的思考中不再用分离的观点来看待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发生的事情,我相信今天人们要求我们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_,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30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要点思考,1,、,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使用传播(,communication,)概念的情况。,2,、,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交往”与个人精神财富关系的论述。,3,、,怎样,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人没有祖国”的思想?,4,、,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论人类“精神交往”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