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固体的弹性性质:,固体的范性性质:,假设无形变的晶体内部粒子排列在其平衡位置,在外力作用下粒子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由于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各方向上粒子偏移程度不同,从而使,宏观的形变各向异性,;,-,晶体内部粒子沿各方向偏移程度的差异,使粒子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所产生的内应力也随方向不同。,显然,,晶体的弹性性质也是各向异性,的,需要用张量来描述。,2.8,应力、应变、胡克定律,1,称为并矢,作为张量的,9,个基。,一般张量可写为,张量:,(二阶)张量是具有,9,个分量的物理量。设直角坐标系的单位基矢量为,张量的,9,个分量写为,用矩阵表示,2,一、应力张量,1,、应力定义:,固体受到外力时,内部产生的抵抗形变的弹性恢复力。,弹性恢复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分子(质点)就偏离其平衡位置。此时每个分子受周围分子的作用产生,个趋向于使其恢复到平衡位置的力。,一个物体处于受力状态,一般有两种情况:,*,物体整个体积受力并且,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这称为,彻体力,,例如重力;,*,另一种情况是物体受到压缩、拉伸或扭转、弯曲的作用而发生形变时,在物体内部的任一部分和它周围相邻部分之间将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力的大小与相接触部分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而力与面积之比就称为,应力,。,即在固体形变时,作用在固体中单位面积上的力。,3,应力定义:,直角坐标系中,(,x,y,z,)点,以,x,y,z,为外法线的面积元上的应力,分别为,y,y,S,T,D,-,4,此处,i,j=x,y,z,第一下标,i,表示应力的方向,第二下标,j,表示应力所作用的面的法向。,作用在立方体上的应力张量元,例如作用在垂直于,X,轴的单位面积上沿,X,方向的应力是,T,xx,。这类应力是垂直于表面的,称为正应力,代表,张力或压力,;,作用在垂直于,X,轴的单位面积上沿,Y,方向的应力是,T,yx,。这类应力是沿着表面的,即平行于表面的切向,代表,切应力,。,5,应力张量矩阵表达式,晶体中某点,(x.y.z),的应力状态对应,9,个应力分量用矩阵表示,即,作用在立方体上的应力张量元,在静力平衡条件下,内应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总力矩等于零。,物理意义:,当不存在体积转矩时,在相互垂直的面上,垂直于该二面交线的切应力相等。,6,即,应力张量是对称的二级张量,它只有六个独立的张量元。,常用符号,T,h,代表应力分量:,7,作用在单位体积元上的力与应力张量元的关系,如图所示,,沿,x,方向力的分量,有三个:,三式相加,可得作用在,体积元,x,y,z,上的力的,x,分量为:,作用在体积元上的应力,8,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力的,x,分量为:,作用在体积元上的应力,同理,可得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力的,y,、,z,分量:,9,二、应变张量,当晶体形变时,晶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会发生形变,:,介质间发生的相对位移,称之为,应变,。,如图,在固体中取,xy,平面,,P,为任一点,,PA,x,,,PB,y,,,PA,平行,x,轴,,PB,平行于,y,轴,由于形变,,P,,,A,,,B,三点分别移到,质点位移表示,10,计算沿坐标轴方向线元的伸缩形变:,线段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伸长(或缩短)量称为,正应变,,,PA,的正应变为:,PB,线段的正应变,11,坐标轴间夹角的变化:,从图可知,,PA,、,PB,线段发生正应变的同时,其方向也发生了变化,:,PA,转过的角度为,PB,转过的角度为,定义:,PA,与,PB,线段的偏转角之和为切应变,12,同理,对于,yz,和,xz,平面,可求得,由以上可知,某一点的应变有,9,个分量,用矩阵表示,则为,应变张量是个对称二级张量,只有,6,个独立的元。,13,如果把双下标按下列对应关系换成单下标,并规定:,则与应变有关的许多公式可进一步简化,运算中,应变张量常被写成一个六元纵列矩阵。,14,三、胡克定律、晶体弹性模量,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形变下,应力与应变存在线性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可以写成矩阵的形式,15,或统一表示为:,系数,c,称为晶体的弹性模量,。我们也可以把晶体的应变和应力的关系写成如下形式:,16,系数,S,称为,弹性系数,,从上面两式可以看出,,弹性模量张量和弹性系数张量是互逆,的,即:,四、弹性模量的对称性,通过求解晶体的应变能(应力作功使晶体的位能增加量),可以证明,,c,具有交换脚标的对称性,即:,c,c,因此,,矩阵(,C,)为一对称矩阵,只有,21,个独立元素,。,17,如果晶体具有对称性,独立元素的数目还要减少。,对六角晶系,只剩下五个独立的晶体张量元;,而对称性最大的立方晶系,如果将坐标轴取作立方体轴,矩阵只有三个不为零的矩阵元。,下面,我们以立方晶系为例,通过变换下标的方法来说明。,18,以三个,4,度轴为坐标轴,先绕,z,轴转,90,度,则坐标将按以下方式变换:,或简写为:,于是在四个下标的四阶张量中,下标的变换方式如下:,注意:,弹性模量是四阶张量,具有四个下标,它的前两个下标和后两个下标分别具有对称性,因此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简化下标来代替双下标,对应关系如下:,x,y,19,于是弹性模量中,21,个独立分量的下标,将发生如下变换:,用简化下标时:,20,此处略去左下方的一半,因为它是对称的。,由于是对称操作,变换前后的各对应项应相等,,从而有,:,项不变;,21,最后得矩阵形式为:,然后再绕,y,轴或,x,轴旋转,90,度,坐标变换分别按以下方式变换:,则有:,其余各项为零。,22,于是,立方晶系中的弹性模量的独立分量再次减少到,3,个,其完整的矩阵形式为,23,2.9,弹性动力学方程、弹性波,一、弹性动力学方程(弹性波通过晶体时,晶体中单位体积元的运动方程),前面我们导出过作用在单位体积上的力的,x,、,y,、,z,方向的分量为:,弹性波通过晶体时,质点的运动方程可写为:,24,弹性波通过晶体时,质点的运动方程可写为:,式中,代表晶体密度,,u,、,v,、,w,代表晶体中质粒位移沿主轴,x,、,y,、,z,方向的分量,。,根据应力分量符号,上式可以写为,25,上式称为,弹性动力学方程,。,二、弹性波求解,在各向异性结构中的晶体中,弹性波在不同方向上的传播情况是不同的。,假设有,一沿,R,(,l,,,m,,,n,)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它的方向余弦为,l,m,n,,在这方向上某点振动质点,P,(,x,、,y,、,z,)同原点的距离为:,26,我们研究该方向上,P,点处的应变,S,n,:,由应变张量元公式,27,将胡克定律,和上式代入,动力学方程(,3,)式,28,29,式中,ij,称为克利斯托夫模量,,共有九个分量,但,ij,ji,,故独立分量只有,6,个,其具体表达式为:,上式是一个波动方程,其特解可用晶体中传播的声波(平面波)来表示。,30,为便于记忆和运算,,ij,也可以写成矩阵形式:,31,克利斯托夫模量只是弹性波的传播方向,R,(,l,、,m,、,n,)和晶体弹性模量的函数,它具有弹性模量的量纲。,32,设,表示沿,R,传播的波在晶体中所引起的弹性位移矢,,,分量为,位移矢的方向余弦为,把上式代入,波动方程,(,4,)得,这就是,沿,R,方向传播的弹性波方程,。,为有效弹性模量。,那么,的长度为,33,把,(,6,),式代入,波动方程,(,4,)得,34,同理,有效弹性模量与,克利斯托夫模量关系,35,为使该线性方程组具有非零解,必须满足如下久期方程:,它必需,满足如下方程组:,对应这三个波,质粒分别有相应的三个位移。,的传播声速为,由此可知,一般情况下,有三个解,,它们对应三个不同的波,其对应,36,例:讨论立方晶系的晶体中沿,100,方向传播的声波。,解:,当声波沿,100,方向传播时,,立方晶系只有三个独立的弹性模量,其矩阵形式如下:,因此由克利斯托夫模量表达式可以算得:,37,这时久期方程式变为:,当声波沿,100,方向传播时,,38,可解得,代入(,7,)式,得三个弹性波的,波速,和对应的,质粒位移方向,:,39,v,1,对应的声波使质点沿,方向振动。,-,纵波,1,),v,2,对应的声波使质点沿,方向振动。,-,横波,2,),v,3,对应的声波使质点沿,方向振动。,-,横波,3,),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某方向传播的弹性波,一般有三个模式,其中一个波的位移方向和波矢方向,R,相同,称为纵波;而另两个波的位移方向垂直于波矢方向,则称为横波。,40,例题,:,已知某晶体中相邻两原子间的互作用势能可表示成,(,1,)求出平衡时,两原子间的距离。,(,2,)平衡时的结合能。,(,3,)若取,m=2,n=10,两原子间的平衡距离为,3,埃,每个原子的离解能为,4eV,,计算,A,及,B,的值。,(,4,)如果平衡时晶体的体积为,V0,,结合能为,E0,,求出晶体的体弹性模量。,(,5,)晶体在平衡时,原子之间具有量值相等、方向相反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求出平衡时,原子间的吸引力(排斥力)的量值。,41,解,:,(,1,),平衡时,要求互作用势能取极小值,所以,由上式可以求得平衡时两原子间的距离,(,2,),平衡时的结合能即为,42,离解能就是晶体全部解离成各个原子状态所需要的参量。因此,离解能实际上即是该晶体的结合能,E,b,。如果,只计及最近邻原子,间的互作用势能,则,(,3,),已知,m=2,,,n=10,,,已知每个原子的离解能,因此,因此把上述数值分别代入(,2,)和(,3,)式,可得,43,即,由(,6,)式即可得,把,A,的数值代入(,5,)式,即得,44,(,4,),体弹性模量和晶体总互作用势能关系为,如果,只计及最近邻的原子间互作用势能,,则有,因为相邻原子间的距离为,r,,所以晶体的体积,这里,是与晶体的原子几何结构有关的系数,对于简立方结构,,1,,因此,45,根据(,9,)式,,46,所以,根据(,8,)式,,把(,2,)式代入,可得,47,把(,11,)、(,12,)代入(,10,)式,得到,因为平衡时的结合能为,E,0,,所以根据(,3,)及(,4,)式,即,把上式代入(,13,)式,并利用,则可得,48,(,5,),平衡时,原子间的吸引力(排斥力)的量值,在互作用势能表达式,中,第一项相应于吸引势,第二项相应于排斥势,即吸引势及排斥势分别为,因此吸引力及排斥力应为,在平衡时,它们的值分别为,49,第二章要点,1,、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晶体中原子的相互作用称为键,晶体结合按键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离子鍵、共价健、金属键、范德瓦尔斯键和氢键。,2,、结合能,(,1,)定义,:,原子结合成晶体后释放的能量,E,0,:,晶体的总能量(内能),E,N,:,是组成该晶体的,N,个原子在自由状态时的总能量,50,(,2,)相互作用能,两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3,)结合能的计算,结合能可认为是平衡时,N,个原子对相互作用能之和,(,4,)离子晶体的结合能,晶体结构所决定的系数。,b,n,为待定参数。,51,(,5,)分子晶体的结合能,参数,:,具有长度的量纲,,反映了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参数,:,是两原子处于平衡时的结合能,,则反映了吸引作用的强弱。通常惰性气体晶体,=0.01eV,,所以惰性气体晶体只有很弱的结合。,4,、体积弹性模量,K,5,、应力、应变胡克定律,由,K,可测得,5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