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先进制造技术,王建正,15522945887,TJPUWJZHOTMAIL.COM,1,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大纲,一、课程的内容,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管理技术,2,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大纲,二、,课程的特点,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综合性,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3,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大纲,三、课程的要求,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了解先进制造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掌握目前常用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及其特点。,4,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大纲,四、参考教材,1,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 李健等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2,先进制造技术 刘忠伟等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9,3,先进制造技术 何涛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相关网站,www.e-,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大纲,6,第一章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学习目标:,理解,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制造业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体系结构,熟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内涵,、,体系结构及分类,7,学习内容,制造技术的概念及发展概况,1,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2,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3,内涵及体系结构,5,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6,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8,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1,)制造,1.1.1,制造与制造业,狭义:,指生产车间内对物料进行的加工和装配过程。,定义:,人类按照所需目的、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客观物质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9,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制造概念的理解,制造不是单指加工过程,而是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10,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消费的产品的行业。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群体的总称。,11,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1996,年我国制造业的分类和构成,类别,构成比例,类别,构成比例,金属制品,3.395%,服装,5.018%,一般机械,8.625%,家具,1.542%,运输机械,6.424%,文教用品,4.292%,电器设备,5.125%,油加工,3.870%,电子设备,4.588%,化工,15.586%,仪器仪表,0.998%,建材,7.299%,食品工业,15.335%,黑色金属,6.908%,纺织,7.193%,有色金属,2.120%,其他制造,1.681%,12,(,1,)制造系统,制造,系统,人员,制造,过程,硬件,软件,产品的经营规划、开发研制、加工制造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包括生产设备、工具和材料、能源以及各种辅助装置,制造理论、制造工艺和方法及各种制造信息,1.1.2,制造系统与制造技术,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13,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各种必须物资(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2),制造技术,14,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1.1.3,制造系统分类,制造,系统,人的作用,品种和,批量,工艺类型,系统柔性,自动化程,度,智能程度,人机一体化,无人化,多品种,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连续型,离散型,刚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手动制造系统,半自动制造系统,自动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常规制造系统,特点,特点,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5,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人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系统容易实现,容易受人的情绪影响。,无人化制造系统,:追求无人化生产,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实现。,返回,16,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系统:,适合形势发展需求,但要求系统的柔性很大。,少品种,大批量制造系统:,曾经对提高生产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发挥过重要作用。正在被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系统所替代。,返回,17,连续型制造系统,:制造对象呈,“,连绵不断,”,状态。,离散型制造系统:,制造对象相互分离,制造对象按单个对象进行。,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返回,18,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刚性制造系统:,难于适应制造对象的改变,,适合少品种,大批量制造。,柔性制造系统:,具有较宽的制造对象变化范围,,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返回,19,手动制造系统:,设计和制造以普通机床为主,,过程主要靠手工,自动化成分很少。,半自动化制造系统,:一部分工作由工人完成,一,部分工作由机床完成,但在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上与以人为中心的制造系统有本质的区别。,自动制造系统:,可以刚性自动化,也可以是人机,一体化,也可以是无人化制造系统。,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返回,20,智能制造系统:,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集成制造相结合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常规制造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对而言,常需要人类专家的大量干预。,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1,1.1.4,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为人类的文明创造着辉煌的物质文明。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有人将制造业称之为工业经济年代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2,2001,年中国工程院的调查结论,:,1,)中国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2,)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3,)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4,)贡献出口总额的,90%,5,)就业人员,8043,万,1.1.4,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3,1,)在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创造了约,60%,的,社会财富、约,45%,的国民经 济收入。,2,)美国,68%,的社会财富来自于制造业。,3,)在国家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4,)在许多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先进制,造技术都被列为优先发展的科技。,1.1.4,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4,1.1.5,制造技术的演进,制造技术经历的五个发展时期:,1,)工场式生产时期,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从手工作坊式生产,-,以机械加工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工厂生产。,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5,2,)工业化规模生产时期,19,世纪,电气技术发展,开辟了电气化新时代。,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磁效应,安培提出电流相 互作用定律;,1831,年,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尔电磁场理论;,为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基础。,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6,3,)刚性自动化发展时期,20,世纪初,内燃机发明;,流水生产线;,泰勒式工作制及科学管理;,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典型案例:福特汽车,泰勒: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代表作,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7,4,)柔性自动化发展时期,技术上:二战后,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形成了柔性制造技术,如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管理上:系统论、运筹学,准时生产(,Just In Time),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8,5,)现代制造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omputer Aided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29,1.1.6,现代制造及其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下,8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由于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的需要,也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的刺激,纷纷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新发展起来的科技成就相结合,发展了现代制造技术。这些新兴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与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材料加工、成形的新技术;,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30,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特点:,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生产规模:小批量 少品种 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型 设备密集型 信息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变化。,制造装备:手工 机械化 单机自动化 刚性,自动线 柔性自动线 智能自动化。,31,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重视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序;重视工艺装备;重视物流、检验、包装及储藏;吸收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等成果。,引入工业工程和并行工程概念,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制造技术包含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1.1,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32,1.2 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1.2.1 21,世纪制造业的市场特征,1,2,3,4,5,不确,定性,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新兴产,业的崛,起,市场动态,/,非均,衡,虚拟市,场和代,理制,33,1.2.2 21,世纪的产品特征,1.2 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1,2,3,4,5,未来产品的内涵,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趋短,智能化,绿色是未来产品的必备特征,34,1.2.3,未来制造型企业的特征,1.2 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1),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2),工艺、设备和工厂的可重构性,3),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资源的核心要素,4),制造企业全球化特征,5),虚拟企业和团队能力建设,6),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创新,7),本土化是,21,世纪企业的重要特征,35,1.2.4,我国未来制造业的特点,1,制造业走向高技术化,2,制造业的产品日益多样化,3,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反应敏捷化,4,制造业全球化,1.2 21,世纪制造业的主要特点,36,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1),快速响应市场能力的挑战,全部制造环节并行的实现,2),打破传统经营所面临的组织、地域和时间壁垒的挑战,技术资源的集成,3),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向知识的转变,1.3.1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对,2020,年制造业提出了,6,大挑战:,37,4),有限的资源和日益增长环保压力的挑战,可持续发展,5),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可重组工程,6),技术创新的挑战,全新制造工艺和产品的开发,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38,(,1,),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3.2,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差距,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从,2002,年起,我国机械工业经历了近,5,年的超高速增长期,每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达到了,25%,以上,经过,“,十五,”,期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机械产品生产大国。,2008,年世界,500,强,(,制造业),宝钢,259,一汽,303,联想,499,39,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2008,年,日本:,793 1156,万辆,中国:,1379 934,美国:,571 870,德国:,520 604,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40,(,2,)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的差距,1,)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于,工业发达的大国,仍停留在以数量换质量的水平。,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与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大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差距,至少在,15-20,年以上。,1,=,?,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41,1.3 21,世纪制造业面临的挑战,2,)在生产经营规模上,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美国超过,30%,,日本占,27%,。,3,)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2000,年中国研发总投入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而西门子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即达亿美元。,4),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落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依旧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方式上,先进管理模式和手段未能得到实施。,42,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1.4.1,先进制造技术(,AMT,)的提出,AMT,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东芝事件,1991,白宫,1993,硅谷,43,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1.4.2,各国先进制造技术(,AMT,)的发展,1,美国,AMT,计划,(1),为美国工人创造更多的高技术、高工资的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2),不断提高能源效益,减少污染,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3),使美国的私人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保持美国的竞争地位。,(4),使教育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更具有挑战性的教育。,(5),鼓励科技界把确保国家安全以及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44,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1.4.2,各国先进制造技术(,AMT,)的发展,1,美国制造技术中心计划,政府与企业在共同发展制造技术上进行密切合作,针对美国,35,万家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掌握先进技术,.,该计划要求在每个地区设立一个制造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展示新的制造技术和装备,组织不同类型的培训,帮助企业了解和选用最新的或最适合于他们使用的技术和装备。,1994,在全美共计建立了约,30,个制造技术中心。,45,汽车,2mm,工程,使轿车车身精度达到丰田水平,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重新占领欧、美市场,美国,Inter,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此之前芯片生产也不敌日本,包括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爱国者,”,导弹上使用的芯片也是日本制造的),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失业率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的新理论、新思想,如:,CE,,,LP,,,AM,,,效果显著,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46,爱国者导弹,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47,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2,日本的智能制造技术计划,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密制造、微电子工艺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进展。,1987,年,日本十位工业界代表着手一项五年规划,讨,论日本制造业的未来,主题是智能制造技术计划。该规划,的核心是如何将分散的制造单元变成有机的整体。,1989,年通产省,提出制造业核心技术的智能制造系统,很快,得到美国、西欧、加拿大等国的响应。,1990,年已组成,了一个拥有,80,多个公司的集团,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国际,研究项目。,FANUC,公司生产的 数控系统装置数量就占世,界市场的一半。,48,3,欧共体与美日的抗衡途径,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西欧制造业已明显受到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压力,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欧洲共同体成员保持各自分离的市场,那将无法同美日抗衡。,为此,欧共体各国政府与企业界共同掀起了一,场旨在通过,“,欧共体统一市场法案,”,的运动,并制定了,“,尤里卡计划,”,、,“,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和,“,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等一系列发展计划。,49,“,尤里卡计划,”,:,1988,年用,5,亿美元资助涉及,16,个欧洲国家中,600,家公司的,165,个合作性高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在,13,个成员国,5500,名研究人员提供了资助。把,CIM,中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列为五大重点项目之一。,“,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计划,”,:,1991-1994,年期间计划投资,7.48,亿欧洲货币单位,资助材料、制造加工、设计以及复杂工厂系统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研究。,1994-1999,年间投入,1540,亿欧洲货币单位,用于西欧汽车工业。,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50,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4,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199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指出,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等共性,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近年来已将不少经费投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性研究,组织开展了,“,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优先领域战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重大项目,目前已开始付诸实施。,51,“,十五,”,规划中确定的八个最具战略影响的领域,:,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新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5),资源环境技术,6),航空航天技术,7),能源技术,8),先进防御技术,其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又是实现各种高新技术的保障技术。,1.4,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52,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1.5.1,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53,先进制造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制造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的综合应用,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对上述定义进行分析,可归纳出如下要点:,54,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55,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1.5.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1,美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多层次技术群,2 FCCSET,先进制造技术体系结构,3,国内学者对,FCCSET,改进和充实,56,1.5.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1,美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多,层次技,术群,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基础制造技术,CAD,CAM,NC,技术,ROBOT,FMC,清洁生产技术,质量与可靠性,CE,系统管理技术,MRP,CIMS,IMS,AM,集成技术,新型产业及市场需求带动,(重大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协调发展),系统工程及管理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第二个层次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系统管理技术、,CAD,CAM,、清洁生产技术、新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工艺模拟及工艺设计优化技术等。,第一个层次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基础制造技术。包括精密下料、精密塑性成形、精密铸造、精密加工、精密测量、毛坯强韧化、精密热处理、优质高效连接技术、功能性防护涂层及各种与设计有关的基础技术、各种现代管理技术。,第三个层次是先进制造集成技术。这是应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对上述两个层次的技术集成而形成的,如,FMS,、,CIMS,、,IMS,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等。,57,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2,美国联邦政府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于,1994,年提出,AMT,的分类目录,指出,“,AMT,是制造技术和现代高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完整的技术群,”,。,58,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主体技术群,1),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设计技术对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费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上市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提高产品和工艺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必须采用,系列先进的工具,(,如,CAD,系统、,CAE,软件等,),。,2),制造工艺技术群,又称加工和装配技术群,是指用于物质产品生产的过程和设备,。,59,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支撑技术群,支撑技术指支持设计和制造工艺两方面取得进步的基础性核心技术,是保证和改善主体技术协调运行所需的技术、工具、手段和系统集成的基础技术。,支撑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和框架,机床和工具技术 传感器和控制技术,60,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制造技术基础设施,使先进制造技术适用于具体企业应用环境,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最佳效益的一系列基础指施,是使先进制造技术与企业组织管理体制和使用技术的人员协调工作的系统过程,是先进制造技术生长和壮大的机制和土壤。,61,3,国内学者,对,FCCSET,改,进和充实,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1.5.2,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62,(1),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群,包括所有与产品和工艺设计有关的技术,(2),制造系统管理技术群,包括与企业管理有关的各种技术,(3),物料处理和设备技术群,是研究与物料处理过程和与物流直接相关的各项技术,(4),相关支撑技术群,是制造工程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三大主体技术群赖以生存并不断取得进步的相关技术。,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63,1.5,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体系结构,1.5.3,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先进制造工艺,加工自动化,现代生产管理,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现代设计技术,1,3,2,4,5,64,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清洁化、,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65,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1,制造自动化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2,传统制造技术不断改进,新型制造技术迅速发展,3,精密制造技术将在制造技术中占有突出的位置,5,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4,绿色制造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66,1,制造自动化经历了,刚性自动化、可编程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67,68,制造自动化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展方向,(,1,)集成化,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他的发展将使制造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制造活动各阶段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并最终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如,CAD,CAPP,CAM,系统的出现,使设计、制造不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核心是通过信息集成,使一个个自动化孤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制造自动化为集成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集成化是制造自动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69,(,2,)柔性化,能够快速实现制造系统的重组。模块化技术是提高制造自动化系统柔性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硬件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而正可以大大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柔性。模块化产品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设计工作的柔性,从而可以显著缩短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周期,迅速实现制造系统的重组。,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0,()网络化,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和发展为制造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通常采用局域网,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与信息集成。,Internet,的出现,使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集成以及异地制造成为可能。电子商务目前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网络化制造正在成为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热点。,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1,(4),虚拟化,虚拟制造,(VM),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将现实制造环境及制造过程,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映射到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所支持的虚拟环境中,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现实制造环境及制造过程从而对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及制造系统进行预测和评价。虚拟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设计成功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2,2,传统制造技术改进表现在,产品设计和零件制造,两个方面,传统产品设计方法的改进主要是,CAD,和,CAE,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包括并行设计健壮设计、优化设计、反求工程技术等,并已得到实际应用。现代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提出与发展,将会使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产生深刻的变革。,(1),产品设计,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3,(2),零件制造,毛坯成形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成形精度上。,近年来出现的近净成形和净成形技术,使毛坯逐,渐向最终零件形状和尺寸迈进。,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4,零件机械加工技术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强力切削,与,高速切削,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切削与超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以切代磨,”,,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获得较高加工精度,还可以实现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推测,每,10,年切削速度大约提高一倍,因此亚音速乃至超声速加工的出现不会太远了。,(2),零件制造,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5,新型零件制造方法,又称特种加工方法,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有别于传统切削与磨削的加工方法总称。这种新型加工方法将电、磁、声、光等物理量及化学能量或其组合,直接施加在工件被加工的部位上,从而使材料被去除、累加、变形或改变性能等。由于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的制约,特种加工方法主要用于,些特殊场合的加工,如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复杂形面、薄壁、小孔、窄缝等特殊工件的加工等。,(2),零件制造,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6,3,精密制造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微细与超微细加工,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7,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较高与最高程度的加工工艺。,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超精密加工的尺寸精度已达到,0,025,m,,表面粗,糙度达到,0.005,m,,所用机床定位精度达到,0.01,m,,,纳米级加工技术已接近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是:,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向加工检测一体化方向发展;,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8,微细、超微细加工:,通常指,1mm,以下微小尺寸零件的加工,超微细加工通常指,1,m,以下超微细尺寸零件的加工。目前,微细与超微细加工的精度已达到纳米级,(0.1nm-100nm),。在达到纳米层次后,决非几何上的,“,相似细小,”,,而是出现一系列新的现象和规律。量子效应、波动特性、微观涨落等不可忽略,甚至成为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机械、电子、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故又称为纳米技术。,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79,对于制造过程而言,绿色制造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原材料,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4,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80,先进制造技术的思想和结构体系提出以后,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制造哲理和生产模式,如,CIMS,、,CE,、,LP,、,AM,、,IMS,等。,5,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先进生产模式的实现与现代管理技术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基本转变:,组织形式从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形式,向,动态的、自治的多功能小组形式,转变,;,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81,管理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结构向,扁平式网络,结构转变;,工作方式从传统的,顺序方式,向,并行方式,转变;,管理工作重点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竞争策略从单一追求,生产率,指标向,生产率与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并重转变;,企业间关系从单纯,竞争关系,向,竞争与合作,关系转变。,1.6,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8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