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木兰诗,R,七年级语文下册,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2.,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这首诗歌的详略,。,3.,感受花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学习目标,相关介绍,【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2、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对着门织布。,叹息声。,只,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想什么。,思念,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指父亲。,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意为(此)去买鞍马。,译文:
3、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鞍马,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马鞍下的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水流声。,早晨,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当时北方的山名。,马叫的声音。,胡人的战马。,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
4、燕山胡人战马的鸣叫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远行万里,投身战事。,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记最大的功。,指上文的,“,可汗,”,。,赏赐很多
5、的财物。,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问(木兰)想要什么。,尚书省的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译文:,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驰骋千里马,回到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外城,磨刀的声音。,扶持,指女子的艳丽装束。,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木兰)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我战时
6、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穿,同伍的士兵。,同,“,贴,”,。,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译文:,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同伍的士兵,士兵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
7、是雌兔呢?,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重点积累,同“贴”,粘贴。,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买,集市,二、一词多义,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愿意,希望,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只 今:转折连词),三、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古:父亲 今:爷爷,即父亲的父亲),3.,出,郭,相扶将,(古:外城 今:仅用作姓氏),5.,雌兔眼,迷离,(古:眯着眼 今: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4.,木兰当,户,织,(古:门 今:,人家、门第,),6.,双兔傍地,走,(古:跑 今:行走),2.,策,勋十二转,名词作动词,登记。,四、词类活用,1.,问女,何,所思,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8、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作名词,战马。,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分析人物形象:,女扮男妆,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请结合诗中描述,用下面的句子来发表你的意见。,我喜欢木兰,因为她,,你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征途之遥 军情紧急,生活之苦,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归来见天子,,天子
9、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喻作结,称赞木兰的机智、,谨慎,。,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问题探究:,总结概括花木兰的形象特点:,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军缘
10、由,出征前的准备,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关山飞度,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详写,详写,详写,略写,详写,详写,详写,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因为:,突出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诗出了两条成语,它们是:,磨刀霍霍,扑朔迷离,问题探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哪些,“,互文,”,的修辞手法?,2,、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找找文中其他运用互文手法的例子分析。,(,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问题探究:,2,、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女亦无所忆,问女何所思,反复,昨
12、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情紧急,顶针,紧张购买战马、用具,操办急切,,渲染临行紧张气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互文,行程只有两天,夸张的表现木兰进兵神速,军情紧迫,心情急切,写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也写出了女儿的思乡情怀,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反复、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8,句,表现木兰的矫健雄姿,夸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对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互文,归来见天子,,天子作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顶真,功劳大赏赐多,夸张,阅读,木兰诗,,完成练习,1.
13、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策勋十二,转,(),A,勋级每升一级,B,回,C,转动,赏赐百千,强,(),A,强壮,B,大,C,多,余,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A,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手法
14、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C,B,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15、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B,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C,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A,8,、理解性填空,(,1,),木兰诗,中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16、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诗句是,(,3,),木兰诗,中描述木兰矫健的英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4,)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的环境的诗句是,课堂作业:,理解性默写,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句子是:,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课堂作业:,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衬托思亲之情的句子是:,木兰诗,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最能反映
17、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的句子是:,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名句是:,课堂作业:,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富贵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语句:,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描写木兰回到后喜悦心情的句子:,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课堂作业:,写法探究,1.,详略得当。,(,1,)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
18、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的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2,)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有详有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倾向。,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2.,浓郁的民歌特色。,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
19、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战胜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慕功利、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课堂小结,木兰诗,巾帼英雄,板书设计,代父从军,十年征战:,比喻作结:,决定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途中、战中、战后,赞美木兰,战胜而归,还朝辞官,还乡与亲人团聚,【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