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材料用典】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例文】“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但凡为他人而奉献的,终归会被他人所尊敬,但凡为人民而考虑的,也终会被人民所推崇。我们党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中国纪检监察报后其身而身先)【典故】出自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释义】意思是,君子尊重别人而贬抑自己,让别人在先而自己在后,民众就会兴起谦让的风尚。【赏析】古人讲,自知则自强,自满则自失。对个人来说,往往是知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恰恰就是这个“难”,一旦将其突破,也就能既把别人之失当成教训,又把自己之失及时纠正过来,进而
2、蜕变成长、脱胎换骨。古往今来,许多格局高、视野广、胸襟宽的人,都不仅能知人之失,更能见己之失。清人钱大昕观人下棋,嘲笑棋手失算,之后棋手邀其对局,踌躇满志的钱大昕却大比分落败。他由此感叹:“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现实中,有的人说起他人之失头头是道,对于自己之失却闭口不谈或视而不见。如此知人之失而不见己之失,很容易失去纠正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人们常说“成大事者不纠结”,就是提倡不在犹豫中内耗,不在空想中徘徊,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在明辨是非、权衡取舍中作出正确选择。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人太好传统,自觉培养宽广的胸怀眼界、宏大的精神境界、敏锐的政治眼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正确看待公与私、苦与乐、名与利、奉献与索取,始终做到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奉献精神,以良好作风影响人带动人。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