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12098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想知道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创设快乐教学情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教学施行中不断探究、完善。今天,朴新我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情境教学一 利用教材中的画面,使数同学活化 例如:第二册位置中"上下'这个内容,教材中浮现出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长江,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桥上的铁道上奔驰着一列高速列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种各样的汽车。这是同学非常熟悉的画面。 经过老师的形象描述,同学一下子被画面吸引住,投入到"上下'位置的学习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完后,书上设置了这样一个例题:学数学用数学。教材浮现的是同学放学后游戏的画面:春天,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花园中做游戏,远处有十几个同学在茂盛的树林中捉迷藏;近一些有一群同学在草地上围一个圆圈一边唱一边跑,玩丢手绢的游戏;近处有十几个同学在踢球,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绿油油的草地、茂盛的树林、活泼可爱的小伙伴们一下子将同学们带到了游戏之中,这时让同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创设活动情境,使数学具体化 例如:平面图形的拼组中设置了一个风车手工活动,要求同学用一张长方形的纸,通过折剪、固定成一个风车,使同学亲身体验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看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风车做好后转动风车,看到它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通过手工活动,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风车与圆的关系,这些抽象知识被同学所接受。为了让同学尽情的折一折,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我让他们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自己熟悉、喜爱的任意东西。 同学们一下子忙开了,有的同学折了"东南西北'有的同学折了"衣服、裤子',还有的折了"照相机'。有的同学还在"东南西北'上写了名字,在开心地玩呢!这时,我举起同学折好的"东南西北'让大家观察,果真发现"东南西北'展平常可以清楚地看到八个三角形和四个正方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而一件"衣服'上有8个三角形;一条"裤子'上有12个三角形。接着让同学用小棒拼一拼,摆一摆。这样做拓宽了同学平面图形拼组的思路,很自然的由折向拼过渡,引导同学拼出更多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情境教学二 一、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导入新的课程 如何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课程开始的阶段,必须确保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将他们的思维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利用趣味性的情境导入新课必须会活用教材,将数学教材中呆板无趣的句号式理论变成问号式的联想。以问题为途径,将同学带入教学氛围中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熟悉课程中,以同学分蛋糕为实例,对教学活动进行〔制定〕。〔教师〕要求同学用手势表示所分到的蛋糕的数量,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教师提问同学现在有四块蛋糕,要平均分配给小刚和小文,那么两人每人可以分到多少蛋糕。同学立即用手势表示出来是两块;接着教师再问现在只有一块蛋糕,那么小刚和小文每人可以得到多少呢?许多同学都不知道该怎样表示了,有的同学说一半不能用手势表示,可以画出来,教师引导同学将心中的半块蛋糕表示出来。这样同学对分数的学习就不是强迫性的,而是他们自身的要求。 二、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小同学的年龄阶段使他们都是一个个的"故事迷',教师在教学时将故事融入知识的教授中去,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概率和可能性的课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播放一段视频动画,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小鸟在空中飞翔,这时,天色突然发生变化,乌云遮住了阳光。同学对事件的结果非常好奇,教师可以提问同学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同学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场景,回答"要下雨了!'"要打雷了!'"一会儿太阳就出来了!'"要下雪了!'等。教师就可以进行可能性的讲解,某某同学所说的下雨打雷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冰雹或者下雪的可能性非常小。持续引导同学哪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同学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一个最初的了解。 三、创设活动情境,让同学积极参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问题活化。让同学在听、说、做、想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例如,在进行物品的分类教学时,教师拿出一个内部装有铅笔、橡皮、乒乓球、眼镜等物体的袋子。在课堂中让同学在不看到物体的状况下伸手去摸这个百宝袋,某位同学摸到了一个乒乓球立即就猜出来了。教师问同学是怎么确定手中的物体是乒乓球的,同学回答因为球是圆的,小小的。其他同学看到之后都跃跃欲试,很多同学都能推断出自己所摸到的物体是什么。教师在这时候做出结论,同学大多依据物体的形状来推断,所以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引导同学如何进行物品的分类。通过这样的课堂游戏,同学始终坚持着学习积极性,在进行游戏活动的同时思索、认知,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情境教学三 一、利用同学的好奇心理,设疑激趣,创设符合同学认知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学习中,"发现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同学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可以依据同学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同学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一课时,教师从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口渴难耐,八戒找来西瓜,孙悟空提议:"为公平起见,师徒每人吃四分之一。'猪八戒一脸不高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最少要吃五分之一。'沙僧听了直笑:"给你八分之一如何?' 八戒听了高兴的接了过来。忽然,他拍着脑袋说:"我真傻。'同学边听边看,注意力高度集中,问题就引出来了:"八戒是否吃的最多,为什么他说自己傻?'这样的问题情景,从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赋予童话的色彩,使同学的思维被激活了,主动性得到发挥,质疑水平、革新思维得到提升。善于从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同学有优良的数学学习意识,而愿意提出问题则意味着同学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为了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教师就应积极为同学创设与生活内容有关、愉悦的故事情境,激发同学学习探究的动机。 二、创设"游戏'情境 ,营造"乐于学习'的氛围 "游戏'是小同学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放飞童心,让放飞的童心尽情的体验,让同学玩中学,学中玩,玩得高兴,学得主动。因此教师要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把生活中的有趣问题,引导应用到课堂中来,创设游戏的情境,以唤起同学的主体意识,让同学自主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同学的思维 ,引导同学在游戏中探究、发现,使学习效率高,课堂氛围活跃。 例如,教学《可能性》时,我用"元旦联欢'抽签表演节目的 游戏导入教学。开始,我宣布"新年联欢会现在开始',将同学引入新年联欢会的愉快氛围,接着我高兴地说:"老师这儿有五种签:唱歌、跳舞、猜谜、讲故事、绕口令,你们抽到什么就表演什么。'同学情绪高涨,同学争抢来抽签。同学在游戏中的情绪感染下使自己进入一种最正确状态,同学在抽签游戏中验证、体验、观察、描述交流互动中,了解可能性的意义,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教学情境教学四 1、创设"实体'情境,发挥主体作用。"实体'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去演示,去再现教学内容,让同学亲眼所见,以此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2、创设"模拟'情境,发挥主体作用。"模拟'情境就是要同学自己作为一个角色去表演,模拟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似的有动态过程的情境。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模拟,同学既感亲切、新鲜,非常兴奋,乐于接受,且又因为自己表演,全部投入,使得同学一看就懂,产生顿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找了两名同学来代表运动物体,我说"走',让他们俩人从两边向对方走,并让大家观察他们俩的距离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怎么样了。并说明:"这样就叫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我开始让他俩走后,下面的同学就发现他们每走一分,他们间的距离就缩短一段,缩短的这一段,就是他们俩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最后碰在一起就叫"相遇'。这样,同学就对"相遇'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熟悉,并在求知中情感得到了愉悦,主体地位也随之形成。 3、创设"操作'情境,发挥主体作用。教学中让同学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可以使各种感观都参加到学习中来,使同学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同学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强化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熟悉'中,在同学掌握几何名称的基础上,让同学借助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形实物模型,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自己就可以说出长方形的特征,由此再到生活中去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样就让同学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对长方形有了一个清楚的表象,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