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章 颅脑疾病病人护理,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页,颅内压增高,1,颅脑损伤,2,Contents,目,录,颅内肿瘤,3,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页,1,掌握,颅内压增高,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2,熟悉,颅脑损伤病人护理,3,了解,脑疝抢救、处理标准,目标要求,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页,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页,概述:,颅脑疾病是外科常见临床病症,其,特点,为病
2、情复杂、改变快速、死亡率高。,颅脑损伤共同病理征象为颅内压增高!,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是脑损伤程度及其处理效果。,5,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页,概要,1.,颅内压(,ICP,),颅腔内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腔壁所产生压力。通常以侧卧位腰穿测得脑脊液压力来代表。,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页,(,1,)颅腔,成人,14001500ml,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页,(,2,)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页,2.,颅内压调整,脑组织,:几乎无调整作用,脑脊液,:主要原因,(仅
3、占颅内容积,10%,),血液,:血管舒缩,调整快速,临界点:,5,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页,3.,颅内压增高,连续,2.0kPa,(200mmH,2,O),正常值:,成人:,0.72.0kPa,(,70200,mmH,2,O),儿童:,0.51.0kPa,(50100mmH,2,O),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页,【,病因及发病机制,】,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脑组织,(,脑水肿,),脑脊液,(,脑积水,),血液(回流受阻或过分灌注),2,、颅内占位性,病变,:,血肿、肿瘤、脓肿等,3,、颅腔容积变小,:,凹陷性骨折、先天性畸形等,第
4、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1页,脑水肿,脑挫裂伤,脑积水,颅内占位病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2页,【,病理生理,】,颅内压增高后果,脑血流量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ICP,恶性循环,脑疝:,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抑制循环和呼吸中枢,二者最终造成,呼衰,是颅内压增高危象,死亡主因,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3页,【,护理评定,】,(一)健康史,了解有没有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如颅脑外伤、感染、肿瘤等。,了解有没有可诱发颅内压增高其它系统疾病,如呼吸道梗阻、咳嗽、便秘等。,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4页,(二)身体情况,头
5、痛,为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症状,时间:,以晨起或夜间较重;,部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性质:,胀痛为主,呈进行性或连续性,程度可随颅内压增高而加重,低头、弯腰、咳嗽时加重。并伴有阵发性加重,。,呕吐,经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多在头痛猛烈时发生,可伴有恶心,呕吐后头痛可暂时缓解,普通与饮食无关。,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5页,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主要客观体征之一。,早期多无视力障碍,晚期则视盘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可造成失明。通常影响双侧,可不对称,幼儿甚少发生。,“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6页,颅内压增高
6、三主征,喷射状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7页,眼底及视神经乳头,视乳头边界清,中央凹陷存在,动静脉走形正常,视乳头充血,边缘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乳头水肿,正常视乳头,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8页,意识障碍,早期可出现嗜睡、意识含糊,反应迟钝,中晚期可出现昏迷或深昏迷,伴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主要见于中重度颅内压增高时,表现为呼吸、脉搏减慢,而血压升高,即,Cushing,综合征,,最终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9页,其它症状、体征,颅内压增高时,能够出现头晕、复视、黑朦、猝倒、癫痫
7、以及不一样程度意识障碍。,儿童常有头颅增大、颅缝分离、前囟饱满、头皮静脉怒张等症状。,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0页,7,、脑疝,当颅内某分腔压力大于临近分腔压力,,,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经过解剖上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位,,造成,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主要结构,受压和移位,,引发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1页,小脑幕切迹疝,:颞叶海马回、钩回经过小脑幕切迹向幕下移位所形成,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2页,小脑幕切迹疝,颅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瞳孔改变,患侧缩小,患侧散大,光反射迟钝消失双侧散大,光反射消失,眼
8、球固定,运动障碍,锥体束征阳性(,巴彬斯基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生命体征紊乱,Cushing反应,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3页,小 脑 幕 切 迹 疝,瞳 孔 改 变,颅内压增高三主征,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深昏迷,压迫症状:,动眼,N,:,患侧瞳孔散大,(早期缩小),脑干:,生命体征紊乱,锥体束征:,对侧肢体偏瘫,、病理征阳性,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4页,枕骨大孔疝尸解图片,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向椎管内移位,压迫延髓呼吸中枢,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5页,枕骨大孔疝:,剧烈头痛,频繁
9、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瞳孔忽大忽小;,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6页,(三)心理,-,社会情况,患者可因头痛、呕吐等引发烦躁不安、焦虑、担心等心理反应。,了解病人家眷对疾病认知和心理反应,对病人关心程度及家庭经济情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7页,(四)辅助检验,X,线,可见颅缝增宽、蝶鞍骨质稀疏、脑回压迹增多等。,CT,和,MRICT,是诊疗颅内占位性病变,首选检验,。,脑血管照影,用于疑有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患者。,腰椎穿刺,能间接反应颅内压状态。但应,慎用!,可引发脑疝!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显著者禁用!
10、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8页,CT,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29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0页,MRI,亚急性期脑出血,禁忌:,心脏起搏器,体内留有金属异物,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1页,脑血管造影,注入造影剂,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2页,腰椎穿刺,颅内压显著增高时应禁忌,防止出现脑疝,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3页,(五)【处理标准】,处理原发病,手术,去除占位性病变,脑积水者,行脑脊液分流术,降低颅内压,病因不明或暂时不能去除病因,限制液体入量,应用脱水剂、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疗法,对症处理,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
11、的护理,第34页,【,护理诊疗,】,有脑组织灌注无效危险 与颅内压增高相关,有液体不足危险 与猛烈呕吐及应用脱水剂相关,急性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相关,潜在性并发症 脑疝,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5页,【,护理办法,】,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6页,【,护理办法,】,(一)普通护理,仰卧,床头抬高,15 30,,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给氧或辅助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和总量(不超出,ml/d,,尿量,600ml/d,以上)。,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7页,(二)病情观察,意识状态,反应皮质和脑干结构功效状态。,
12、意识障碍程度-反应脑损伤轻重,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8页,分级(重点):,传统分级法,分为清醒、含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级。,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39页,睁眼反应(,E,),语言反应,(V),运动反应,(M),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遵命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5,刺痛睁眼,2,吐字不清,3,刺痛躲避,4,无反应,1,唯有叹声,2,刺痛后过曲,3,不能发声 1,刺痛后过伸,2,无反应 1,最高15分,意识清醒;,8分,昏迷,;最低3分,脑死亡,.Glasgow,昏迷评分法,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0页,2.,瞳孔,:,是否等圆、等大,
13、对光反应灵敏度,肢体功效:,肌力,自主活动,阳性病理征,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1页,生命体征,:,测量次序:,R,P,BP,注意,T,改变:,伤后早期出现中等程度发烧,组织创伤反应,伤后即发生高热,中枢性高热,伤后数日,T,升高,合并感染,注意,R,节律和深度、,P,快慢和强弱、,BP,改变:,BP,,,P,迟缓而有力,,R,深慢,颅内压升高,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2页,(三)治疗配合,1.,预防颅内压增高护理,脱水剂及利尿剂,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125250ml,,,1530min,内滴完,,24,次,/,日。,甘油果糖:
14、脱水同时进入脑组织改进微循环,且无肾脏损害,利尿剂:,速尿(呋塞米):,2040mg/,次静脉注射。,注意防治水电解质紊乱。,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3页,激素治疗:,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氢化可松,100mg,静脉注射,,12,次每日;,泼尼松,510mg,口服,每日,13,次,可改进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巴比妥类药品,可降低脑代谢,降低氧耗,增加脑对缺氧耐受力,减轻脑水肿,使颅内压得以降低。,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4页,不良反应:,应激性溃疡、感染,不良反应:,心肝肾受损、电解质紊乱,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5页,亚低温冬眠疗法:,降低脑
15、代谢率及耗氧量,减轻脑水肿。,惯用药品:冬眠合剂一号、二号等。,方法:在神经节阻滞药品(冬眠药品)保护下,加用物理降温。每小时下降,1,,至肛温,3234,为宜。,观察:当收缩压,100/min,、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终止冬眠疗法。,治疗时间:,35,天。先停物理降温后停药。,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6页,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使用:,先静脉给予足量冬眠药品,进入昏睡状态,再物理降温,停顿:,停物理降温,停药,体温自然回升,单人房,光线宜暗,室温18-20,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7页,2.,对症护理,抽搐,:,抗癫痫药品治疗,头痛,:止痛剂,(禁用吗啡和哌替啶),躁动:,寻找原
16、因,适当镇静,忌强制约束,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8页,3.,脑疝抢救护理,快速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功效障碍者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急症术前准备:如剃头,上导尿管,配血型,通知家眷签字及通知手术室接病人。,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49页,4.,脑室引流护理,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从而降低颅内压一个治疗和抢救办法。,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0页,引流管放置目标:,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降低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颅内压,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
17、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1页,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瓶,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搬动病人时先夹,管预防反流引发感染。,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每日,500ml,为宜,防止颅内压骤降造成危害。过多可抬高。,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和折叠,,通畅时有波动感,,有阻塞可由近至远挤压引流管,或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抽吸,,切不可冲洗,以免阻塞物进入脑室,。,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脑脊液浑浊提醒感染。,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先夹闭引流管,预防逆行感染。,拔管指征:开颅手术,34,天后,引流,57,天后。拔管前应行,CT,检验,并夹管,12,天,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拔管。
18、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2页,心理护理,及时发觉其行为和心理异常,帮助病人和家眷接收疾病带来改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3页,健康指导,心理指导,康复训练,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4页,第二节 颅脑损伤,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5页,神经外科急诊最常见,仅次于四肢损伤,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其中脑损伤病情重、改变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6页,一,、,头皮损伤,头皮解剖,:,分五层(,表皮层,、皮下,组织层,、帽状腱膜,层,、,蜂窝组织层,、颅骨外骨膜,层,),特点,:,血运丰富,,,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但因组织致密
19、血管固定,,不易回缩,,损伤后,出血多,。,头皮损伤包含: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三种。,表皮层,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组织,颅骨骨膜,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7页,(,一,),、头皮血肿,按血肿部位分为,皮下,、,帽状腱膜下,、,骨膜下,血肿,共同表现:局部,隆起,、,疼痛,、,触痛,。,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8页,1.,皮下血肿,位于皮层与帽状腱膜间,不易扩散、范围较局限,局部肿胀、质软,触之有凹陷感,张力大,压痛显著,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59页,2.,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间,易扩展,可蔓延至全头
20、出血量可多达数百毫升,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0页,3.,骨膜下血肿,位于骨膜和颅骨外板间,不超出颅缝,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1页,【,治疗关键点,】,较小血肿:,1,2,周左右多能自行吸收,较大血肿:穿刺抽吸、局部压迫包扎,感染血肿:切开引流,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2页,(二)头皮裂伤,头皮血管丰富,出血较严重,抗感染力强,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3页,【,治疗关键点,】,加压包扎止血,24,小时内清创缝合,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4页,(三)头皮撕脱伤,头皮受到强烈牵扯,自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下撕脱,损伤重,出血多,可发生,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21、神经源性休克),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5页,【,抢救,】,无菌敷料覆盖,加压包扎,撕脱头皮包好备用,争取在,12,小时内清创,【,治疗关键点,】,血管吻合,头皮再植,植皮,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6页,头皮损伤-【护理办法】,病情观察,(,尤其注意有没有合并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创面护理,控制感染,心理护理,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7页,二、颅骨骨折病人护理,提醒暴力较重,合并脑损伤可能性较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8页,【,分类,】,部位,颅盖/颅底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开放性,闭合性,形态,线形/凹陷性骨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69页,(,一
22、),、颅盖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表现:局部疼痛、肿胀、血肿或伤口,有时可触及骨折凹陷,重者有脑受压现象。,主要,依靠X线照片,来诊疗:,1、头颅X线摄片,2、CT扫描。,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0页,处理:,1、线形、星形骨折无须处理,注意硬脑膜外血肿,、粉碎性骨折无症状不处理,有骨片刺入脑组织时应取出,并缝合脑膜。,、凹陷性骨折-如有脑组织受压或凹陷直径大于,5cm,,深度达,1cm,者,应予手术修复,、开放性骨折及早清创、复位并除去游离骨片,应用抗生素。,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1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2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3页,(,二,)
23、颅底骨骨折,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发,脑脊液外漏,诊疗依靠临床表现,,线意义不大,主要从,皮下和粘膜下瘀斑,、脑脊,液外,漏、颅神经损伤,三个方面来判断,硬脑膜,与颅骨关系,:,与颅盖骨结合疏松,,,与颅底骨结合紧密,,,颅底骨折轻易将硬脑膜,、,蛛网膜一起撕裂引发脑脊液漏,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4页,部位,出血或瘀血斑,CSF,漏,颅神经损伤,颅前窝,鼻、眶周,(“,熊猫眼”征,),、球结膜(“兔眼”征),鼻漏,12,颅中窝,颞部、耳后,耳漏,78,颅后窝,乳突部、枕下部、咽后壁,912,颅底骨折表现,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5页,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
24、病人的护理,第76页,【,治疗关键点,】,颅底骨折脑脊液漏,1,个月时,应予手术修补硬脑膜,开放性骨折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7页,【,护理诊疗,】,有感染危险:,与脑脊液外漏相关,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8页,【,护理办法,】,病情观察,脑脊液外漏护理,-,预防颅内感染,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患侧,一早,四禁,早,期应用抗生素及,TAT,禁,堵塞鼻腔或外耳道,禁,耳鼻腔滴药、冲洗,鼻腔吸痰、吸氧、放置胃管,禁,腰穿,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79页,包含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和脑神经损伤,三、脑
25、损伤,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0页,1.,开放性和闭合性脑损伤,闭合伤:,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可能有伤口,但脑膜保持完整,开放伤:,脑组织与外界相通,脑膜破损,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1页,2.,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暴力作用时马上发生,如脑震荡、脑挫裂伤,无需开颅手术,预后取决于伤势轻重,继发性,:,伤后一定时间出现,如脑水肿、颅内血肿,往往需及时开颅手术,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有亲密关系,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2页,1.脑震荡,一过性脑功效障碍,无肉眼可见神经病理改变,短暂,意识障碍,逆行性遗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临床表现,】,外科护理颅脑疾病
26、病人的护理,第83页,2.脑挫裂伤,脑实质损伤,包含脑挫伤、脑裂伤,意识障碍:最突出表现,局灶症状:偏瘫,失语等,ICP增高:呕吐,头痛,生命体征紊乱,脑膜刺激症: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4页,3.,颅内血肿,按解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按血肿形成时间,急性,3d,亚急性,3w,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5页,(,1,)硬脑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6页,、意识改变:,昏迷清醒再昏迷,(约占70),、猛烈头痛、频繁呕吐,、定位体征:对侧肢体瘫痪、同侧瞳孔散
27、大、光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库欣氏综合征),5、辅助检验,(平片、超、MRI),治疗:,一旦确诊应争分夺秒,手术,(止血、去除血肿),【,临床特点,】,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7页,急性硬膜外血肿,CT,扫描,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8页,(,2,)硬脑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下隙,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89页,【,临床特点,】,症状类似硬脑膜外血肿,连续性昏迷并进行性加重,“中间清醒期”不显著,颅内压增高、脑疝,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0页,急性硬膜下血肿,CT,扫描,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1页,(,3,)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常与硬脑膜
28、下血肿共存,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2页,【,临床特点,】,意识障碍时间长,ICP,显著升高,伤情改变快,易发生脑疝,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3页,急性脑内血肿,CT,扫描,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4页,【处理标准】,脑震荡,:卧床休息12周,适当镇静、镇痛,脑挫裂伤,:,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酸碱平衡;预防脑水肿,对症,重度-减压术或局部病灶去除术,颅内血肿,一经确诊马上手术去除,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5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6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7页,【,护理诊疗,】,急性意识障碍,清理呼吸道无效,营
29、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感染、癫痫、压疮等,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8页,【,护理办法,】,(一)抢救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处理伤口,防治休克,做好护理统计,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99页,(二)普通护理,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吸痰,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0页,(三)病情观察,1.意识,2.瞳孔,3.神经系统体征,4.生命体征,5.其它:,有没有CSF漏、呕吐及呕吐物性质,有没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脑疝先兆,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1页,(四)治疗配合,降低颅内压:脱水、激素、亚低温,应用抗生素,,防治
30、颅内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如外伤性癫痫可给予保护性约束、遵医嘱用药;眼睑不能闭合涂药膏;高热注意降温;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引流护理等,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2页,【,小结,】,颅脑损伤按部位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病情轻重,关键是否伴有脑损伤,脑,损伤按病情分,脑震荡,、,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脑震,荡,是暂时性脑功效障碍,普通无脑器质性损伤,处理主要是对症、观察,预防继发颅内血肿发生。,脑挫伤,应采取脱水等办法控制脑水肿发生,配合抗炎、对症等处理,严密观察预防脑疝发生。,颅内血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去除血肿、止住出血。颅脑损伤,护理,:着重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体位;控制脑水肿、加强营养;重症按昏迷病人护理;预防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废用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外伤性癫痫,等并发症发生。,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3页,外科护理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