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风队安全培训考试题
一、 填空题:
1、严禁使用〔 〕台以上局部通风机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局部通风机同时向〔 〕个作业掘进工作面供风。
2、风筒口到工作面的距离,煤巷掘进最大不超过〔 〕米,半煤岩巷掘进最大不超过〔 〕米,岩巷掘进最大不超过〔 〕米。
3、掘进工作面必须有〔 〕管路,严格执行放炮后〔 〕制度,无水时不准装药放炮。
4排放瓦斯要严格按照〔 〕、〔 〕、〔 〕进行排放,并制定专项排放瓦斯措施。
5、井下各运煤转载点、煤仓、溜煤眼等产尘地点都必须安设〔 〕。
6、防尘管路必须按规定预留三通和冲尘闸门,皮带运输巷每〔 〕米设一个三通阀门。水管距工作面不得超过〔 〕米,其它巷道每〔 〕米设一个三通阀门。
7、井口房、抽风机房四周〔 〕米内严禁烟火。
8、回采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坚持〔 〕米以上,机头、超前支护按规定使用π型梁。
9、采煤工作面放炮后,必须及时支护,严格执行〔 〕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10、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产前,必须进行〔 〕次通风机性能的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11、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 〕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 〕。
12、主要通风机房四周〔 〕米范围内严禁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严禁主要通风机房兼作它用。
13、局部通风机必须按通风队指定的位置安装。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 〕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米;局部通风机与矿车的特别部分距离不小于〔 〕米。 启动装置应放在局部通风机吸风侧〔 〕米范围内,局部通风机的供电线路必须从进风侧引入。
14、导致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是:〔 〕、〔 〕和〔 〕
15、党的安全方针是〔 〕〔 〕〔 〕
16、防治水工作的原则是〔 〕〔 〕〔 〕〔 〕,综合治理措施有〔 〕〔 〕〔 〕( )〔 〕。
17、井下伤员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即“三先〞是〔 〕〔 〕〔 〕;“三后〞是〔 〕( )( ).
18、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 〕。
19.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马上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0.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渡度超过〔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用措施,进行处理。
二、选择题: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风桥同意的最高风速为〔 〕。
A、15m/s B、12m/s C、10m/s D、8m/s
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A、12% B、20% C、21% D、18%
3.瓦斯爆炸的浓度为〔 〕。
A、5-16% B、5-20% C、3-18% D、6-15%
4.放炮地点四周〔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
A、10m B、15m C、20m D、50m
5.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A、26 B、28 C、30 D、34
6.工作面出现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说明风流上方存在〔 〕。
A、瓦斯特别 B、顶板冒落 C、煤炭自燃 D、瓦斯燃烧
7.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气温超过〔 〕OC时,必须停止工作。
A、26 B、28 C、30 D、34
8.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用措施,进行处理。
A、0.75% B、1.0% C、1.5% D、0.8%
9.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四周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 B、1.0% C、1.5% D、0.75%
10.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是( )。
A、45mg/m3 B、45 g/m3 C、2000 mg/m3 D、2000g/m3
11.矿井火灾的遇难人员中有90%以上是因( )中毒而死亡。
A、CO B、CO2 C、CH4 D、H2S
12.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 )。
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显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显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D、切断电源,掐开风筒,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13.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 )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A、矿井火灾 B、煤与瓦斯特别 C、瓦斯喷出 D、水灾
14. 以下哪项是井巷施工期间火灾事故的内因〔 〕。
A、电气着火 B、瓦斯爆炸 C、煤炭自燃 D、煤尘爆炸
15.以下哪种状况有利于的煤层瓦斯的积聚〔 〕。
A、煤层埋藏较深 B、煤层有高透气性围岩
C、煤层有露头 D、煤层倾斜角度大
16.煤尘爆炸时,火焰和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越传越快,最终冲击波的传播会〔 〕于火焰的传播。
A、超前 B、一致 C、落后 D、不确定
1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关于矿井反风,反风之后主要风机的供风量不少于正常供风量的〔 〕。
A、30% B、40% C、50% D、60%
18.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着火时,应从〔 〕接近火源灭火。
A、火源上方 B、火源下方 C、侧面 D、任意方位
19.井下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高于〔 〕。
A、2.0% B、1.5% C、1.0% D、0.5%
20. 煤尘爆炸是由于〔 〕而发生爆炸的。
A、煤尘本身受热后所释放出的可燃性气体 B、煤尘
C、煤尘本身受热后所释放出的瓦斯 D、瓦斯
21.高、突矿井的每个采区和有自燃发火危险的采区必须设置〔 〕专用回风巷。
A、至少1条 B、至少2条 C、至多2条 D、不必须要
22.矿井在采掘产过程中只要发生〔 〕煤与瓦斯特别,该矿井即确定为特别矿井。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五次
23. 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 〕所引起的尘肺病。
A、细小粉尘 B、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含的岩尘
C、煤尘 D、煤尘和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含的岩尘
24.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四周〔 〕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A、10米 B、20 米 C、100米 D、50米
25.瓦斯爆炸的引火温度为〔 〕℃。
A、650—750 B、>800 C、>1000 D、500
26.采掘工作面电动机四周〔 〕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采用措施进行处理。
A、20 B、10 C、15 D、30
27.《煤矿安全规定》规定,采掘工作面应执行〔 〕通风。
A、串联 B、分区 C、扩散 D、独立
28.矿井火灾的三要素是指〔 〕。
A 、可燃物、引火源、充足的氧气 B、引火源、爆炸物、氮气
C、汽油、火源和空气 D、可燃物、引火源、瓦斯
29.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 〔 〕。
A、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平均产煤一吨的瓦斯涌出量
B、在单位时内涌出瓦斯的立方米数
C、连续涌出的瓦斯量 D、每年涌出瓦斯的立方米数
30.低瓦斯矿井中, 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m3/t的各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A、10 B、5 C、15 D、3
31.《煤矿安全规定》规定: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 〕立方米。
A、4 B、5 C、8 D、10
32.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 〕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A、矿井必须风量 B、矿井供风量 C、实际必须风量 D、实际供风量
33.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矿井必须建立 测风制度,每〔 〕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
A、7 B、10 C、15 D、30
34.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掘进巷道贯穿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 〕米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A、10 B、20 C、30 D、50
35.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执行〔 〕通风。
A、串联 B、分区 C、扩散 D、独立
36.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采纳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
A、0.5 B、1.0 C、1.5 D、0.8
37.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 〕年至少进行1次。
A、1 B、2 C、3 D、5
38.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米。
A、5 B、10 C、15 D、20
39.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井下爆炸材料库必须有〔 〕的通风系统,回风风流必须直接引入矿井的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
A、独立 B、分区 C、扩散 D、串联
40.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在进风风流中。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 〕米、入口宽度不小于1.5米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纳扩散通风。
A、5 B、6 C、7 D、8
41.《煤矿安全规定》规定:开拓新水平的井巷第一次接近各开采煤层时,必须按掘进工作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在距煤层垂距10m以外开始打探煤钻孔,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 〕米,并有专职瓦斯检查工常常检查瓦斯。
A、2 B、3 C、5 D、10
42.《煤矿安全规定》规定: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 〕次。
A、1 B、2 C、3 D、5
43.《煤矿安全规定》规定: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 〕次。
A、1 B、2 C、3 D、5
44.《煤矿安全规定》规定: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天天至少检查〔 〕次。
A、1 B、2 C、3 D、5
45.《煤矿安全规定》规定: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 〕天至少检查1次。
A、1 B、3 C、5 D、7
46.《煤矿安全规定》规定: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矫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纳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 〕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A、5 B、6 C、7 D、8
47.《煤矿安全规定》规定: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 〕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A、20 B、30 C、50 D、60
48. 我矿《二00七年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规定: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没有淋水处,距〔 〕,甲烷传感器数字屏幕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位置;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能悬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接吹甲烷传感器。
A、顶不大于300mm,帮不小于200mm B、顶不小于300mm,帮不大于200mm C、顶不大于200mm,帮不小于300mm D、顶不小于200mm,帮不大于300mm
49. 《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制定断面〔 〕。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50.《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风筒严禁拐死,风筒折深超过〔 〕cm为死弯。
A、0.1 B、10 C、50 D、100
三、推断题
1.《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
2.《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矿井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3%。〔 〕
3.《煤矿安全规程》同意两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
4.《局部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 〕
5.《局部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异径风筒接头用过渡节,先小后大,不准花接。 〔 〕
6. 瓦斯浓度在1.0%或以上,体积达到0.5立方米为瓦斯积聚。 〔 〕
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不能马上处理时,必须在1天内封闭完毕。 〔 〕
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
9.《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永久密闭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小于0.3M,严密不漏风。 〔 〕
10.《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通风设施四周5M内巷道支护优良,无杂物、积水、淤泥。 〔 〕
11.《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采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M。 〔 〕
12.《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主要大巷每半年至少刷白一次。 〔 〕
13.《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井下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米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 〔 〕
14.井下任何地点的瓦斯浓度都不得超过1%。 〔 〕
15.开采有煤与瓦斯特别危险煤层时,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
16. 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叫瓦斯。 〔 〕
17.进入没有瓦斯的盲巷中不会发生危险。 〔 〕
18.低瓦斯矿井中有瓦斯喷出的各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并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规定管理。 〔 〕
19.发生电器失火,切断电源后可直接用水灭火。 〔 〕
20.一台局部通风机最多只能向2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 〕
21.采煤工作面采纳上行通风时,其上隅角易发生瓦斯积聚。 〔 〕
22. 过滤式自救器主要是用来过滤爆炸或火灾事故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的。〔 〕
23、井下爆破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CO2、CO、SO2、NO2。〔 〕
24. 为防止炮烟熏人,放炮后至少要通风20分钟,待吹散炮烟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 〕
25.尘肺病的发生完全是由于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引起的。 〔 〕
26、为提升灭火速度,应将水流直射火源中心。 〔 〕
27. 风门应设在必须要通车和行人,同时又要隔断风流的巷道中。 〔 〕
28. 自救器封条断开说明自救器已报废,应及时进行改换。 〔 〕
2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 〕
30. 井下爆炸材料库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回风风流必须直接引入矿井的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 〔 〕
四、简答题:
简诉自己的工作及手指口述法?
1、 煤矿工人安全生产的主要义务是什么?
2、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井下火灾事故如何避灾自救?
4、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如何避灾自救?
5、 矿井水灾事故如何避灾自救?
6、 矿井通风的任务是什么?
7、 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