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管理规范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生产经营单位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如下:
创基
二新、层,.、
意基意意意
识哩)识安全意
1、文化意识
识。安全意识
规生产
准留3化责任意识准、化基
.准
设备维护化
准》
行为动作
效益
层基础意识5、创新意
作业环境
(标准环部负责)标准化
(二标准全生产管理潘动标准化
1、 岗位责任制、标
建立、健全下列人员或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⑴主要负责人;
(2)各职能部门;
⑶全体员工。
2、 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活动
标准化
工设材
器备料
具建码
放筑放
置标标
标志准
准标化
化准
化
(1)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 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
(4)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8)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9) 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10)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3、其他管理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禁火、禁烟管理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包保制度。
4、劳保用品管理标准化
(1)劳保用品法律法规要求⑵劳动防护用品分类(3)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5、安全信息标准化
(1)安全信息的分类;(2)信息化管理网络;(3)安全信息的管理.
6、安全标志标准化
安全色;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装置。
(1)按照《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要求,对生产现场易发生风险的部位和场所进行风险提示、警示,设置安全标志.
(2)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信息,信息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7、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
(三)生产工艺管理标准化(生产运营部负责):
1、生产管理制度标准化
(1)健全以下岗位巡回检查制、岗位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主要工艺及设备开停车确认制度、三级巡检制度、工艺例会管理制度、岗位记录报表及工艺指标管理制度、工艺技术台帐管理制度等。
(2)建立、健全所有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齐全,人手一册。
(3)建立生产作业行为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根据作业行为动作标准化要求(1、舍去不必要的动作2、采用短距离的动作3动作改变的方向要平缓4、采用疲劳少的动作),完善各岗作业标准程序。
(4)交接班制度(十交五不交内容),领导值班、跟班制度。
⑸岗位巡检制度,制定岗位巡检路线,巡检要求,巡检时要随身携带(抹布、听棒、扳手、测温仪)等工具。
2、作业现场标准化
(1)作业现场6S活动标准化;
(2)作业现场材料码放标准化;
(3)物料、设备、工、器具现场要求,定置管理。
3、行为动作标准化
(1)作业过程标准化;
(2)操作动作标准化;
(3)联络信号标准化;
(四)设备管理标准化(能源装备部负责):
1、设备管理制度标准化
(1)健全以下设备管理责任制、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包机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仪器仪表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改造和拆除报废管理制度等.
(2)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大中修检修项目必须有检修任务书,小修必须有工作票,同时制定安全方案.
(3)检修项目完成,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办理交接手续,检修方案(任务书)归管理.
(4)全部设备完好率>90%;主要设备完好率>95%;静设备泄漏率<0.5%。,动设备泄漏率<2%°。
(5)生产装置的安全附件(液位计、安全阀、防爆板、压力表、温度计、报警装置、流量计等)齐全,动作灵敏可靠,防护设施牢固,投用正常。
⑹仪表五率:开表率98%,设备完好率95%;静密封点泄露率0。5%o,动密封点泄漏率2%o.
(7 ) DCS机柜、分析仪表柜符合设备管理规定。
(8) 信号联锁装置维护管理符合管理要求。
(9) 放射性仪表维护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10 )电气、仪表附属设备,包括电缆槽架、仪表支架、穿线管、仪表箱、保温伴热系统符合设备管理规定。
(11) 电气设备管理:完善“三票”(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完善“三定”(定期试验、定期检修、定期清扫);完善“五记录”(检查检修、试验、运行、事故、设备缺陷记录);完善“五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安全规程、运行规程及事故处理规程)。
(12 )按规定定期对UPS电池进行容量检查,制定UPS故障时恢复临时供电的应急预案.
2、事故预防设施、设备和物品方面的法规要求
职业安全健康设施(安全技术方面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设施)标准化规则
3、设备管理标准化
(1) 设备选购过程的安全管理;
(2) 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
(3) 设备使用中的安全管理;
(4) 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安全标准要求。
4、日常维护保养与定期维修标准化
(1)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 实行设备包机管理制度,设备包机负责人要统一挂牌管理,设备铭牌要清晰显目。
(3) 设备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标准。
(4) 岗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
5、设备安全检查标准化
(1) 设备点检工作执行标准;
(2) 电气仪表设备安全管理;
(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