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06271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注重启发引导 初中同学的心理特点是模仿性强,富于好胜心,依据这一点,在教学中可通过讨论分析、查找答案、角色互换等形式,培养同学主动参加教学过程的意识,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如讲有理数运算法则、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题步骤时,可通过题组学习,启发诱导同学去分析,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法则和解法。对一些较易掌握的内容,教师只给同学提供自学提纲,让他们在教师点拨下自学完成。 对各别单元的教学,也可大胆地让同学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来完成,同学开始仅仅是模仿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慢慢地,有的同学就会自出心裁,或者别具匠心地显示自己的才干。这样教学,能大大调动同学主动参加的积极性,并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加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相应地,其自学能力也就自然提升了。 施行学讲模式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学校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推出了学讲教学模式,即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打破教师唱独角戏,一讲到底,同学被动学习的局面,将学习时间,学习主动权还给同学,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动起来。事实证实,此法非常有效。以前,同学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听课时心中无数,无论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他们或者昏昏欲睡,或者心不在焉,何谈效果?施行学讲教学模式,同学先自学,教师后点拨。 这样,同学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体现,个个主动,人人参加,动口、动脑、动手,学得积极,学得兴致盎然,学得信心十足。在自学中,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发现了疑难,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同时,展开了思维,提升了能力。教师点拨时,讲的是他们急于知道的问题,自然精力集中,听得明白,效果当然大大加强。通过见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学有收获,自然避免了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不仅同学加强了主动积极性,而且教师也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可谓一石二鸟! 2数学课堂怎样让同学动起来 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让同学的情绪高起来 心理学研究证实,优良的心境对同学提升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同学的肯定情绪呢?我觉得“愉快教育〞、“和谐教育〞和“成功教育〞作了很好的尝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挖自身的情绪因素,倾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近朱者赤"的同化效应。当每位同学都与教师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优良的情绪体验时,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干得以发挥,进而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 在同学已有知识基础上开始教学,让同学有能力动起来 由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同学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关注在课上讲了些什么,更要关注同学学到些什么,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了解同学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点,选择、组织、浮现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备课的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备同学〞、“用同学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 有效地组织课前“热身活动〞,让同学的手动起来 一个好的课前“热身活动〞能充分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同学的情绪,让同学坚持最正确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后继的学习铺平道路。比如说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解析式时,发现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相关的概念,于是让同学自己制作小卡片,同桌一人画图象,另一人依据对方所画图象写上函数解析式或用语言描述图象特征,然后把卡片分小组集中、混合,在每节课组织课前“热身活动〞时,都随机分发给同学,由图象找解析式,由解析式找图象,每次3~5分钟。如此反复巩固,同学兴趣盎然,参加面很广。同学在动手施行、合作的过程中熟悉了图象及其性质,可谓事半功倍。此法可引申到一切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让同学在合作、施行中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状态。 3数学课堂应怎样让同学动起来 营造氛围,主动思索 小同学富于想象,且易于激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联想,唤起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索。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引导同学学会动脑筋,逐步掌握思索的方法,教师要充分肯定同学新颖想法和独到见解,要形成一种同学敢想敢说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独立思索,勇于革新。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识别方向》一课时,由于一年级已经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节课主要熟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课前我先引领同学复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提出问题,在"东和南"、"东和北"、"西和南"、"西和北"中间的方向应叫什么方向呢?让小组讨论研究,这时,同学积极性特别高,主动思索,大胆猜测。在汇报时,有同学把东和北中间的方向,称为"北东",老师给予肯定,这种说法也对,按照习惯,我们应把"东和北"中间的方向,称为"东北"方向。这样,同学在积极动脑,主动思索中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兴趣特别浓。 给予时间,充分活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由同学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同学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小同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同学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地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儿童的本性是爱活动,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动手操作能丰富儿童的感性熟悉,建立清楚的表象,打好理性熟悉的基础,因此,强化施行活动是小同学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我们赢了》(熟悉时、分)一课时,在新课开始,我便让同学拿出学具"钟表",先观察钟面,然后再拨一拨,数一数,算一算,回答问题,(1)钟面上有__个大格,______个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____时?(3)分针走1小格是_____分,走1大格是___分?(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____圈。同学在操作、讨论中完成了问题,学会了新知识。总之,要让同学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体会,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同学动起来 动手操作,自主解疑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理解概念,法则,显示数学规律等知识,这些知识逻辑性强,也比较抽象。小同学的思维特点又多以具体形象为主,知识的特点与小同学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同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缩短这个距离。 比如:在教学《千米的熟悉》一课时,我把同学带到操场,用米尺画一条10米的线段,然后,让同学用步子量一量,10米大约几步,最后,告诉同学100个10米是1000米(1千米)。我又让10名同学伸开手臂连在一起,老师告诉同学,这个长度大约是10米,1000名同学伸开手臂连在一起就是1千米。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同学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印象深入。 提供机会,发表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解放同学的嘴巴,就是使他们有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不仅同意和帮助同学在课堂上敢于积极发言,更为重要的是养成优良的习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对学习中的问题要坚持高度的思维敏感。虽然同学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教师应激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逐步规范,使他们慢慢学会表达。 在课堂上,要给同学多说的机会,尽量不要用老师的嘴代替同学的嘴,给同学充分"讲话"的自由,比如,在教学"十几减几"时,我让 同学借助小棒来研究算法,边摆边说出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说话的结合。让同学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加,独立解决问题,最后交流感情。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12-9=3"。有的说:"我先从10里减去9 得1再把1加上2得3"有的说:"我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我先把9分成2和7,先用12减2得10,再用10减7得3"。有的同学说:"因为9+3=12所以12-9=3。"还有的同学说:"我把12分成9和3,9-9=0那么12-9=3。"同学各抒己见,热情高,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