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桥涵建筑物施工技术要求
工程施工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如下:
1、石料
不管大小建筑物所用的石料要求质地均匀,不风化、无裂纹、吸水性小、全青色,锤敲或用钻打发出清脆的声音,每块石料尺寸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尺寸、颜色、风化或半风化状态的油饼石、山皮石、带水锈的、外表不美观的石料不准使用,不准进入施工场地。
所有建筑物凡外露面,均使用料石。铺底使用块石,翼墙、挡土墙,砌乱石填腹,采用料石镶面,墩可使用清边毛条石,上下游涵内2米采用料石。
2、砂子
砂子的有害杂质主要有:泥土、云母片、贝壳等。
这次建筑物工程要求使用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且含泥量小于3%,其中粘土含量小于1%,不得含有泥土团粒。云母含量小于2%,贝壳等轻物质含量小于1%。
3、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说明其种类、标号、出厂日期,水泥标号不应低于P0.425。
施工要求如下:
严格按照《水闸施工规范LSL27-28》、《水工砼施工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
1、地基处理
桥涵等隐蔽工程施工时必须通知业主监理人员或指定人员在场时才能施工,并由业主监理人员或指定人员签字认可后方能进入下一步施工程序。
(1)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注意交通方便,水流平顺,有利于管理运用等因素,打好固定桩,设好固定点,引好控制高程点。
(2)基地开挖
① 为确保安全施工,基坑边坡不能太陡,挖深超过三米时,应适当放缓,超过6米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1 2级平台。
② 护坡部分。一般不要超挖,尽量在原状土上砌筑,以免护坡断裂。如原状土较软或需垫土,必须夯实。通常情况下挖至坡变浅时,留10公分。土厚进行夯实,然后用铁掀铲平至护坡要求的坡度。
③ 基坑开挖,根据底部尺寸要留有0.5米的宽度,以防坍陷。有其他设计要求的,如立横、扎架等可按要求加宽。
(3)基坑挖完之后,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定,仔细检查和核测基坑尺寸、高程、中心线、边线等地基处理情况,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砌筑。
(4)必须搞好基坑排水,确保在无水的条件下砌石。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高程或低于基坑底面高程不足一米时,须打排水井排水。排水井打在基础坑周围,不能打在基坑内,更不能打在建筑物的铺盖范围内,以免影响施工和防渗。水量小的可采用坑土井和深沟排水。
(5)地基松软需要加固处理的,要按设计要求处理地基,达到工程所要求的承载力。
2、建筑砂浆
(1)水泥砂浆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掌握,不得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砂浆。
(2)水泥砂浆严格按重量比配制,称重误差,水泥不应超过±2%,砂子不应超过±3%,水不应超过±1%,称重条件差的可换算成体积计量,但必须使用形状规则容易进行量度的容器,严禁用锨或推车计量水泥和砂子的体积。
(3)水泥砂浆必须有适宜的和易性及流动性。其稠度用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一般为4 6厘米。也可用直观法检查,即用手捏成小团,松手后不散,且不从灰刀上流下为度。
(4)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自投料记算,不得小于2分钟。要尽量不用人工拌和。
(5)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拌成后至使用完的最长延续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
(6)收工前应控制砂浆拌和量,尽量将砂浆用完后再停工,砂浆超过使用延续时间,达到初凝状态后,不能重新拌和使用。
(7)水泥砂浆运输距离要短、路要平、以防颠簸产生离淅,一律用斗车运输,不准用布兜、塑料袋运输,以防漏浆。
3、水工砌石结构
不管任何砌石结构,都要求平整、稳固、密实、错缝。所谓平整:一是指砌体外露面要平整;二是指分层砌筑的砌体每一层要平整。所谓稳固:即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每层砌石下面的石块要求大面、平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衡。所谓密实,对于浆砌石来说,严禁砌块相互直接接触,砂浆应均匀饱满、竖缝砂浆填实后,应抽捣至表面泛浆为止。内部灰缝宽度超过5厘米时,可先填砂浆,然后用洁净的石片塞紧。所谓错缝:除设计规定的缝外,必须严格执行上下错缝砌筑,相邻上下两层不允许有垂直面缝。
浆砌石必须采用座浆法砌筑,即砌垒时先将其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铺一层3 5厘米厚的水泥砂浆,然后将选好的石块安砌牢固。
砌筑好的砌体要严防震动,如有个别石块松动,应将松动石块垂直提起,清除旧砂浆后,重新用座浆法砌筑牢固。
(1)墩墙镶砌
桥、涵、闸的中墩、边墩,翼墙和胸墙等外露面一律采用料石镶面砌筑。中墩内部可用乱石或砼填实,边墩里层用块石砌筑,内部用乱石填腹。
不管中墩或边墩,料石镶面均应选择好料计算层数,并将石料清洗干净,才能砌筑,每块镶石的外露面应四边见线,四角成直角,镶石应分层砌筑,每层的镶石不要求一样长,但必须一样厚,厚度误差不应超过±2mm 。
当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应超过1.2米,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镶石至少每两层应有一层使用丁石,使用丁石要一顺一丁或多顺一丁排列,但丁石不应少于砌筑总量的五分之一。镶石外露面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宽度:平缝1.52.0厘米,竖缝2.02.5厘米,上下相邻两层竖缝必须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厘米。砌体外露面的砌缝应予留或剔出深3厘米的灰槽,待砂浆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用水冲洗干净,再用勾缝砂浆勾成平缝,要求勾缝密实牢固,缝条光滑整齐,墙面洁净,清晰美观。
中墩的填腹石必须与镶石一起分层砌筑,在同一层内应先砌镶石,后砌填腹石,分层厚度应与镶石一致。用于填腹石的乱石,不必进行特殊加工,但应打掉尖角正棱。填腹石必须使用座浆法砌筑,先在砌好的下层铺满底浆,将乱石平面朝下,插尖靠紧,安放牢固。乱石和镶石之间,以及乱石与乱石之间的较大空隙,应先填满砂浆,然后再用小石块填塞。严禁先将乱石排放在一起,后用稀浆灌注的灌浆法。对于质量要求严格或有防渗要求的墩墙,填腹石可用砼代替。
边墩腹里石的砌筑方法和中墩的填腹石基本相同,只是要求靠上的一层使用块石砌筑,确保靠土的一侧表面平整,并用砌筑砂浆砌缝抹平,严禁留有参差不齐的夹角巨棱。
(2)拱圈砌筑
① 砌筑拱圈工作开始之前,认真检查拱架及模板的尺寸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如若不符,进行校测和加固。
② 拱圈的辐射缝应垂直于拱轴线,相邻两行拱石的砌缝应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10厘米。
③ 拱石必须加工成楔形,上宽下窄。根据弧长计算拱石的排数,排数必须为单数。
④ 拱圈的砌缝宽度为1.52.0厘米,最大不得超过2.5厘米,灰缝砂浆必须填平捣实,并尽量填塞片石。
⑤ 在侧面已砌拱石上铺浆,再安放拱石挤砌,可先嵌入木条,再分层填实捣实砂浆。
⑥ 砌筑拱圈时必须在纵横向保持对称均衡,并注意观测和控制拱圈变形。
⑦ 拱顶不能留接缝,最顶上用一块较大的完整的拱石。
(3)浆砌护坡
① 桥涵闸的护坡外露面均采用料石镶面,凡坡厚30公分的采用一层石料,30公分以上的可分层砌筑,用填腹石料。
② 护坡应分层砌筑,砌筑上一层时应先在下一层护坡上铺满底浆。
③ 护坡横缝要求水平,相邻两层的竖缝错开。错开距离应不小于10厘米,灰缝的预留与填塞同墩墙。
④ 对于坡度较陡的有填腹石的护坡,按墩墙的方法和要求设置丁石,且镶石厚度不小于25厘米。丁石长度要大于镶石厚度15厘米。对于没有填腹石的护坡,采用的丁石,不得使用两层薄石大面朝外叠起来砌筑。
(4)浆砌护底
① 护底厚度不大于30厘米的浆砌石护底,一般用块石砌筑,块石的厚度和护底的厚度一致。不能使用两层薄石叠合一起砌筑。
② 护底厚度大于30厘米的可分层砌筑,上层使用块石,下层使用乱石,按填腹石砌筑。
③ 用于护底的块石必须进行粗加工。把块石周边加工成多条直边,使外露面成三角形或多边形,且每个侧面宽度不小于10厘米,外露面粗打整平。
④ 砌筑时应先铺好底浆,砌筑底层,然后砌筑上层块石。砌块石必须插实合缝,使灰缝均匀一致。
⑤ 外露灰缝宽度应为厘米,并预留或剔出深3厘米有灰槽,待砂浆达到一定的抗冲强度后,用水冲洗干净,用勾缝砂浆填实勾平。
⑥ 护底的整个表面应平整一致,即每块外露面石块的最高点,应大致在同一个平面上,其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5)砌石缝的处理
无论什么石料砌体,面石与面石之间要求以面相接,而且相接触的面的宽度不应小于10厘米,不准以巨棱相接。浆砌石两面石之间应留适当的缝隙,一般平缝宽1.52.0厘米,竖缝宽2.02.5厘米。为使砂浆填塞密实,竖缝内的砂浆应使用木铲捣实,并预留深5厘米的灰槽,待内部砂浆达到抗冲强度后,再用高标号勾缝砂浆勾成平缝。
具体办法是采用勾缝砂浆填满灰槽,然后用毛刷沾水把勾缝砂浆向砌石缝两边严密压一下,使灰浆与两边的砌石紧密结合,然后再用勾缝抹子压一印痕。
勾缝质量要求:灰缝密实,胶结牢固,墙面洁净,缝条光滑整齐,清晰美观。
(6)回填土
① 回填土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土的土料按设计要求选用。涵闸边墩和上游护坡背后选用粘性土;对无防渗要求的部位,如涵闸下游护坡和桥墩背后等可选用砂性土。
② 回填土应质地均匀。无淤泥、杂草、腐植物或冻土块。
③ 回填土的含水量应在18—21%之间,过干过湿,皆不适宜。可采用直观法来检查土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手握不成团则太干,落地不散则太湿。
④ 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一般每层土厚度为20 30厘米,夯实到15 —20厘米,夯实至1/3不能有漏夯,粘性土干容重应达到1.55 1.60吨/米3,砂性土干容重应达到1.601.60 吨/米 3。
⑤ 边墩背后,待砌体砌到一定高度,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回填时用小手夯,每层铺土厚度为15厘米,打成10厘米,回填土与边墩相接处,使用小墩夯实,有防渗要求的涵闸边墩,应先在边墩上涂刷一层3厘米左右的粘泥浆,使回填土与边墩结合良好。
⑥ 拱顶回填应在拱上建筑砌完7 9天后进行。回填时应从拱的两侧对称进行,每层填土厚15厘米,打成10厘米。拱顶回填土料,下部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上部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
⑦ 护坡回填,对于护坡较缓的,应先回填夯实,切成设计坡度后再砌石,坡度较陡的必须随砌随填,使用小夯,铺土厚10厘米,打成7厘米,干容重达到要求。
⑧ 砌体养护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小时后及时用浸湿的革帘或草袋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使其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小于10 14天,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养护时间可放长些。在养护期间,应防止重物碰撞砌体。
(7)桥眼掏挖
建筑物达到凝固要求后,必须对桥眼进行掏挖疏通,达到桥下流水通畅。
(8)垃圾清运建筑完工后,施工建筑垃圾由施工方清运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