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建设信息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
项目决策阶段信息收集
在建设丁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关相关市场方面的信息。(2)有关项目资源方面的信息;(3)有关自然环境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目的主要是为帮助业主在工作决策中避免失误,进一步开展调查和投资机会研究,编写可行性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和项目经济评价。
制定阶段信息收集
在建设工程项目制定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同类项目相关信息:建设规模、结构形式、工艺和设备的选型、地基处理方式和实际效果等;(2)有关拟建项目所在地信息;(3)勘察制定单位相关信息:同类项目完成状况和实际效果、完成该项目的能力、人员和设备投入状况、专业配套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状况、收费状况、制定文件质量、合同履约状况等。(4)制定进展相关信息:制定进度计划、合同履行状况、不同专业之间制定交接状况、规范和标准的执行状况、制定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果对投资的控制、超限额原因等。制定阶段信息收集的范围广泛,不确定因素较多,难度较大,要求信息收集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一定的相关经验。
施工招投标阶段信息收集
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信息收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拟建项目相关信息。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制定与施工图预算、本工程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的技术要求等。(2)有关建没市场信息。如工程造价的市场变化规律及当地的材料、构件、没备、劳作力差异;当地有关施工招投标的管理规定、管理机构及管理程序;当地施丁招标代理机构的能力、特点等。(3)施工投标单位相关信息。如施工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施工质量、设备和机具状况、以前承建项目的状况、市场信誉等。在施工招投标阶段,要求信息收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制定文件和施工图预算,熟悉法律、法规、招投标管理程序和合同示范文本,这样才干为业主决策提供依据。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原则
关于大型项目,建设工程产生的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为便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利用,须遵循以下原则:
⑴标准化原则
要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的分类进行统一,对信息流程进行规范,产生的控制报表力求做到格式化和标准化,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
⑵有效性原则
为了确保信息产品关于决策支持的有效性,应针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要求对信息进行适当加工,例如关于项目的高层管理者而言,应力求精炼直观,尽量采纳形象的图表来表达,以满足其战略决策的必须要。
⑶定量化原则
建设工程产生的信息不只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的简单记录,还是经过信息处理人员采纳定量工具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后产生的信息。
⑷时效性原则
合计工程项目决策过程的时效性,建设工程的信息也应具有时效性。建设工程的信息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等,这都是为了确保信息产品能够及时服务于决策。
⑸高效处理原则
通过采纳高性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尽量缩短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延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处理结果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制订上。
⑹可预见原则
建设工程产生的信息作为项目实施的历史数据,可以用于猜测将来的状况,为决策者制订将来目标和执行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网络等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方便各参建方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减轻日常管理工作负担,增加项目透明度;信息数据实时采集,及时便利地催促和检查管理环节;信息容量增加,可靠性也加强;有效地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
2.辅助决策,冲破时空限制
项目管理过程中积存大量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便于以后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资料以及数据分析和复用,支持项目的科学决策;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交流的载体实现跨地域的同步交流与管理。
3.再造管理流程和资源优化
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利用成熟系统所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对项目管理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改革,及时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调整,有效地促进项目组织管理的优化,获取项目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我国已明确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之一,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