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填半挖路基段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对半填半挖路段,对填方一侧采用机械清理表面至基岩层,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浇筑挡墙。石料采用现场石方开挖的坚实,无风化剥落或裂纹,表面无污垢。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1、基坑开挖采用1.2m3斗容量的液压挖掘机一台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5或20米。机械开挖至岩层后对地基承载力测量,如承载力符合要求,则用人工清底,按设计的基底横坡进行平整;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则继续往下挖,直至合格为止。2、基础施工(1)片石混凝土采用沿槽浇筑,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凝土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25%范围以内。片石
2、用人工摆放,分散布置。(2)采用插入式5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等。(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防止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收缩开裂。3、墙身浇筑(1)基础浇筑且养护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挡墙浇筑边线。(2)模板 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模板的接缝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影
3、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按规定修整保存。 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 模板采用M14 x 5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 x 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 x 5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以防扔填片石碰坏PVC管.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大于3mm。(3) 脚手架搭设 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为48x3.5, Q235钢,横距1.2米,纵距1.8米,步距1.8米,每12-15米设剪刀撑一道.立杆底设垫木,面积不小于0.1m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下皮2mm,并需按规范要求搭设密目安全网。 单管
4、立柱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设在同步同跨内,在高度方向错开不小于5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 1m,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mm。(4)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施工前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浇筑混凝土时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大于15C;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倾落高度不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