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靖江市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存与运用〔共25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mò)然回首,我们发现,八年级上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心得和体验。读萧乾的《枣核》,我们感受到风 〔zhú〕残年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读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我们感受到 〔yùn〕育出神木的原始森林的无边无际;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我们感受到了季先生的万 〔hú〕闲愁中的警示……
2. 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大美靖江〞摄影采风走进滨江社区,用镜头记录宜居新城的生态之美、发展之美。
B.学校开始上课时,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C.吟诵《我的中国心》,怎能不唤起我们对祖国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建设国家的豪情?
D.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
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3.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不久前,《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所引发的诈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脍炙人口的话题。
B.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我们坚决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3万套安排房。
C.从小挚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D.“最美班级〞评比活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精心策划,让教室内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彰显班集体特色。
4.依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6分〕
①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②凄神寒骨, 。 ③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⑤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⑥角声满天秋色里, 。
5.名著阅读〔5分〕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激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消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 “海滨公园那一幕〞指: 。保尔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回来后向 求婚,两人成了政治上的好伴侣。〔3分〕
〔2〕选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 )
A.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后来因为组建家庭而慢慢脱离组织,但最终又回到队伍中。
B.保尔因救朱赫来被告密而被警卫队关押,后来撒谎才被释放。他不敢回家,怕哥哥阿尔焦姆打他,便到林务官家找冬妮亚,可冬妮娅的母亲因怕受牵连而拒绝接受保尔。
C.保尔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的士兵,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扬员。他特别喜爱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常常给战友们朗诵或讲故事。
D.保尔因伤寒再次回乡住进了医院,而且得了肺炎,肺炎好了,但医生又在他脊柱上发现了一处弹片留下的足以致命的暗伤,于是保尔又回到家乡养病。
6.专题与综合施行〔6分〕
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火爆全国。观众与参赛选手共同感受汉字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正确地运用汉字,我校八〔5〕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主题班会】
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假如你做主持人,请你制定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2分)
【寻根究底】
“集〞可组词“集合〞、“集会〞等,由“隹〞和“木〞组成,“隹〞是象形字,本意是短尾鸟的总名,依据你在“汉字〞专题中学到的知识,推断“集〞的本意。〔2分〕
【发出倡议】
调查发现:同学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七八成。“书写危机〞悄悄蔓延到校园。征对这种现象,班级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写规范汉字,内容如下。其中有两处语病,已经划出,请你分别改正。(2分)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第一、认真识记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以及不规范的字。
第二、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带动家人写规范字,使身边的亲友养成优良的汉字书写。
第三、在社会生活中,对不规范的文字书写行为及时改正,及时发现,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3分〕
梦至苍溪① 〔宋〕陆游
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
三十五年②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③?
【注】①诗序:“自春来,数梦至苍溪,五月十四日又梦。〞苍溪在四川阆中。陆游作此诗时八十二岁,与苍溪相隔万里。②三十五年前〔指1172年〕诗人在汉中抗金,受命到阆中、嘉川等地检查军中防务,往返都曾经过苍溪驿。③陆游曾在苍溪驿的墙壁上题诗。
7.〔1〕诗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个词是 。〔1分〕
〔2〕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① ;② 。〔2分〕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小石城山记》,回答8-12题。〔13分〕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①之形;其旁出堡坞②,有假设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③,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④,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⑤,类智者所施设也。
吾疑造物者⑥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⑦,而列是夷狄⑧,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⑨,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⑩,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注释】①睥睨〔pì nì〕: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ì〕:房屋的大梁。②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③激越:声音响亮清脆。④美箭:美竹。⑤疏数〔cù〕偃仰:疏密起伏。⑥造物者:指天。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⑦中州:中原地区。⑧夷狄:指偏远的永州。⑨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⑩气之灵:地气的灵秀。
8.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
①良久乃已 〔 〕 ②及是,愈以为诚有 〔 〕
③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 ④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逾黄茅岭而下 B.土断而川分
C.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诵停顿。〔2分〕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①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2分〕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12.作者借小石城的奇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分〕
〔三〕阅读《豆腐》一文,完成13-15题。〔7分〕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到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豆腐不仅是广受欢迎的营养食品,而且是精神美味。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廉洁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豆腐的?〔3分〕
⑤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②划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四〕阅读《父亲的“城池〞》,完成16-19 题。〔12分〕
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弟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②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说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说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满城奔波,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作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
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有时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父亲依旧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地〞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我,不寒而栗。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居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注】①濉〔suī〕河,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颤抖。
16.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 ,又指 。〔2分〕
②小节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⑤段,分析“我〞“不寒而栗〞的原因。〔2分〕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5分〕
【链接】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季羡林的《幽径悲剧》〕
本文中第⑦小节的划线句与链接材料中的划线句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说出两位作者这样写的各自的用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题目见答题卷
答案
1.蓦 烛 孕 斛
2. C〔吟诵《我的中国心》,怎能不唤起我们对祖国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建设国家的豪情?〕
〔A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颂。B.“责无旁贷〞含有“责任〞之意。C.如火如荼: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4.略
5.〔1〕保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受了重伤,失去了工作能力 达雅
〔2〕B〔保尔不敢回家是因为怕警卫队搞清真相后再回去抓他。冬妮娅的母亲因宠爱女儿而接受了保尔〕
6.【主题班会】〔有称呼语,有汉字魅力内容的解说即可〕示例:同学们〔0.5分〕,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是靠汉字传承的。自古以来,汉字不仅传承了华夏历史文化和文明,而且汉字作为一种艺术,也是独一无二。汉字是至今世界上唯一流行并通用的表意文字,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是世界任何一种拼音文字无与论比的〔紧扣“汉字魅力〞0.5分,语言有鼓动性0.5分〕。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汉字的魅力吧〔0.5分〕!
【寻根究底】群鸟停歇在树上〔许多鸟停歇在树上〕,2分。鸟停歇在树上,得1分。
【发出倡议】
〔1〕使身边的亲友养成优良的汉字书写习惯 〔2〕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改正
7.〔1〕电掣 〔1分〕〔2〕 ①热爱怀念过去的抗金生活,②为现在自己不能为国收复失地而惆怅或遗憾。
8.①停止,消失。②这,这里。 ③以……为怪,对……感到奇怪。④有人,有的人。
9. C 10. 故/楚 之 南/少 人 而 多 石
11. ①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制定布置而成的。
②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12. 发泄了自己屈遭贬谪,横受压抑的不平〔作者遭贬后抱负和才干被埋没而心中忧愤〕。
13.豆腐的起源〔发明〕〔1分〕;豆腐营养丰富,广受欢迎〔豆腐是广受欢迎的营养食品〕〔1分〕;豆腐的意〔豆腐是精神的美味〕〔1分〕。
14.举例子〔1分〕,具体可信地说明了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1分〕。
15. “据说〞是“依据他人所说〞的意思〔0.5分〕,强调了下面的内容来源于“他人所说〞〔0.5分〕,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这些内容确实有依据的意思〔0.5分〕,这与实际状况不符合〔0.5分〕,“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父亲在河滩上用卵石堆砌圈起的一块菜地〔1分〕,父亲终身守护土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1分〕。
17.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父亲终年劳作、精耕细作、技能高超〔1分〕,表现他对土地的热爱〔对在土地上劳作生活地的热爱〕〔1分〕。
18. ①感受到了〔因为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不同〕父亲和我们有了很深的隔阂〔1分〕,②体会到了父亲田间劳作的辛劳和寂寞〔1分〕,③意识到了我们对父亲关怀不够〔1分〕。答任意两点得2分。
19. 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心理描写或虚写〔一是梦境,一是幻觉〕。〔1分〕
本文中第⑦小节的划线句,写在梦境中,父亲移除“城池〞的卵石,对大家灿灿地笑了〔1分〕,表现了作者希望父亲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接受“我们〞的愿望〔1分〕。
链接材料中的划线句写在幻觉中,自己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1分〕,表现了作者对愚氓灭美的愤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