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98941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处理方法一、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入模时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1 )产生原因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 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影响安装质量 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2) 控制措施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3) 处理办法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整理安装绑扎。 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二、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现象: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 要求。(1 )产生原

2、因1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2)控制措施1) 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 垫够。2 )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 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3)处理办法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构 件已成型而发现保护层不准(经凿开混凝土观察或用必要的仪器探测 确认),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结合保护层厚度实际 偏差状况,对其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三、露筋现象: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有钢筋露出。(1 )产生原因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

3、或 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 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2 )控制措施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 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 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此外,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 好它的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3)处理办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 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 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 洗、用铁刷子刷净,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

4、闭钢筋表 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 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四、箍筋间距不一致现象: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未一个间 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1 )产生原因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2)控制措施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 骨架时作为依据。有时,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点向 两端画线.五、绑扎搭接接头松脱现象: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 脱.(1) 产生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5、2) 控制措施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接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 三处;尽量在模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避免搬运有搭接接头的 钢筋骨架。(3 )处理办法将松脱的接头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几点。六、双层网片移位现象:配有双层钢筋(这里所谓双“层是指在构件截面上部和下部都配 有钢筋,并不是通常所说“单筋构件”在受拉区的两层配筋)网片的平 板,一般常见上部网片向构件截面中部移位(向下沉落),但只有构 件被碰损露筋时才能发现。(1 )产生原因网片固定方法不当;振捣碰撞;绑扎不牢;被施工人员踩踏。(2) 控制措施利用一些套箍或各种“马凳之类支架将上、下网片予以相互联系, 成

6、为整体;在板面架设跳板,供施工人员行走(跳板可支于底模或其 他物件上,不能直接铺在钢筋网片上*(3) 处理办法当发现双层网片(实际上是指上层网片)移位情况时,构件已制成, 故应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即降低使用荷载)七、钢筋遗漏现象: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号钢筋遗漏。(1 )产生原因施工管理不当,没有深入熟悉图纸内容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2)控制措施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基本上记住图纸内容,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 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 相符;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 整个钢筋骨架绑完后,应清理现场,检

7、查有没有某号钢筋遗留。(3 )处理办法漏掉的钢筋要全部补上。对于构造简单的骨架,将所遗漏的钢筋 放进骨架,即可继续绑扎;对于构造比较复杂的骨架,则要拆除其内 的部分钢筋才能补上。对于已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物或构件,如果发现 某号钢筋遗漏,则要通过结构性能分析来确定处理方案。八、骨架歪斜现象:钢筋骨架绑完后或堆放一段时间后产生歪斜现象。(1)产生原因.1 )绑扎不牢,或绑扣形式选择不当;接点间隔绑扣时,绑扎点太 稀.2 )梁中纵向构造钢筋或拉筋太少;柱中纵向构造钢筋少,未按规 范规定设置复合箍筋。3)堆放骨架的地面不平;骨架受压或受意外力碰撞.(2 )控制措施1)按设计规范规定,柱(一般指偏心受压柱

8、的截面高度(即截面的长边长度)大于或等于6mm时,在侧面应设置直径为10-16m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地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当柱子各边纵向钢 筋多于3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但当柱子截面的短边长度不大于 4mm且纵向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不设置复合箍筋),以使大部分 纵向钢筋能被箍筋套住,位于箍筋转角处。有时图纸上并未按以上规 定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复合箍筋,则在施工时要加上,以改善钢筋骨 架的牢靠程度,防止歪斜。2)加强钢筋骨架的保护和管理工作。(3)处理办法根据钢筋骨架歪斜状况和程度进行修复或加固。九、剪力墙钢筋偏位现象:剪力墙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出现局部钢筋位置偏移。(1 )产生原因1阙筋绑扎过程中,钢筋绑扎接头及垫块安装不牢现松脱现象。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利产生钢筋位置偏移。3)限位钢筋固定过程中,存在定位偏差的现象。(2)控制措施1 )对各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注意钢筋绑扎接头及垫块安装 质量。2)加强对振捣手的班前教育,要求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模发现钢筋偏位及时予以纠正。3 )做好限位钢筋的检查工作,对定位不牢的处重新予以限位。成中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家园项目部二0 一五年十一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